北大医疗淄博医院内分泌科 山东 淄博 255069
[摘要]?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临床常见消耗性、代谢性疾病,高血糖长期发展会导致多种代谢紊乱及功能障碍。腹泻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临床长期反复发作对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具有明显负性影响。本研究针对糖尿病腹泻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进行综述,并根据其特点提出针对性治疗方案,为临床对糖尿病腹泻的防治提供指导,增强疾病防治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腹泻;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临床常见的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发于青少年,主要因遗传、病毒感染及自身免疫缺陷所导致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发病率较低。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主要发于中老年患者,是一种与年龄增高、不良生活及饮食习惯所引起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多表现为终身性糖代谢紊乱,长期加重性发展不仅引起多种代谢紊乱,还易易累及其他器官功能,引起肾、眼、神经、血管、胃等并发症,发生率可达75%,而腹泻是胃肠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2]。
1临床特点
经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中约有20%会出现腹泻,其发生机率与患者病程相关,病程越长,发生机率越高。大量临床病例发现,糖尿病腹泻具有明显的无痛性、间歇性、顽固性特点[3]。糖尿病腹泻临床发作无明显的腹痛表现,仅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加,可达5-25次,早晨及夜间较频繁,呈棕色半稀便或水样便,部分为脂肪性便,部分患者会表现为里急后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相当一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相交替出现,但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天、数周,甚至数月,反复发作,常规抗腹泻治疗效果不明显,治疗难度较大,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2 发病机制
糖尿病腹泻目前尚未明确其致病机制,目前发现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1)高血糖。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且血糖长期过高会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致使血液黏度增加,血液流速减慢,影响各器官功能供血供氧,进一步影响胃动力,同时糖尿病患者伴有明显的多饮、多食情况,食物摄入量增多,则排泄增多。(2)肠道菌群失调。在正常情况下,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可把食物从小肠中推送出,而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胃肠菌群失调,致使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逐步消失,而细菌的过度生长则影响胃肠对脂肪的消化作用,导致脂肪泻。(3)自主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自主神经对血管功能、器官生理活动、平滑肌运动等均起到调节、支配作用,当发生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时胃肠道功能异常,肠蠕动增加,加快肠内容物的推进,导致腹泻。同时自主神经病变还会引起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致使控便能力减弱,导致排便次数增加。
3 治疗方法
根据糖尿病腹泻致病机制,可有以下治疗方法:(1)非药物治疗。加强进行饮食调理,严格控制患者糖、盐、脂肪等的摄入,禁食刺激类饮食,并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等补充,遵循少食多餐原则,减少不良饮食对肠道功能的影响,另外高纤维饮食可有效吸收肠道中多余水分,使大便稀稠度降低,减少排便次数。督促患者适当运动,运动可有效促进机体各功能代谢,改善代谢紊乱,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自身控糖效果,促使血压水平降低,减轻血糖过高及代谢紊乱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且适当运动可有效控制体重,避免体重过高导致的高血脂及高血压,避免糖尿病发展,进一步改善血糖水平[4]。(2)降糖治疗。临床可采用降糖药及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降糖药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抑制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起到降糖作用,而胰岛素是人体唯一可降低血糖的激素,采用胰岛素注射可通过胰岛素补充改善胰岛素分泌缺乏情况,从而增强降糖效果,上述药物均可通过降糖减轻由血糖持续升高所引起的各种功能障碍,从而利于胃肠功能及活动改善。(3)微生态制剂:常用的微生态制剂包括干酪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等,临床口服给药后可迅速在肠道中定植,起到调节肠道菌群左右,改善胃肠功能,同时有效清除肠道中其他致病菌,增强肠道对各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腹泻症状[5]。(4)自主神经病变治疗。临床多应用抗氧化药物抑制神经内氧化应激状态,从而促使营养神经血管血流量增加,减轻自主神经退变;神经营养药物可促进蛋白质及核酸的合成,改善神经元的代谢合成,加速轴索的再生,从而恢复神经功能,增强对胃肠功能及肛门括约肌功能的调控作用。(5)其他药物。在临床治疗时还可采用阿片类、抗胆碱类药物进行胃肠道蠕动抑制,减少排便次数;同时胃肠动力调节药及促消化药还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增加胃肠对盐及水的吸收,减轻腹泻症状。
4 小结
糖尿病腹泻持续时间长,排便次数多,临床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正常生活。糖尿病引起腹泻的机制较复杂,临床治疗难度较高。本文在排除其他致病原因后,针对糖尿病引起腹泻的机制进行探讨。根据其可能的发病机制采取综合治疗,以增强治疗效果,减轻腹泻发作症状。但因目前对糖尿病致腹泻的机制尚不明确,故临床治疗仍存在不足,需针对此病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更科学、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朱红亮.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0):136-140.
[2]周红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肠内营养并发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6):2554-2555.
[3]程璐,王殿辉,赵蓉蓉,等.2型糖尿病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6,32(23):35-27.
[4]李文君,刘庆生,章力,等.中医干预结合饮食运动疗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血糖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05):845-847.
[5]杨文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糖尿病性腹泻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7,29(02):192-195.
论文作者:于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上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1
标签:糖尿病论文; 胰岛素论文; 自主神经论文; 肠道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机制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上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