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乳腺病灶进行第二次超声检查的意义论文_陶晓晶

(威海市立医院西院区;山东威海264200)

【摘要】目的:研究为初次进行超声检查以及磁共振检查结果有差异的患者行第二次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磁共振和初次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有差异的8例患者参与研究,本组患者进行第二次乳腺超声检查,最终诊断结果以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为准。计算患者经磁共振和第二次乳腺超声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以及阳阴两性预测值。结果:经检查8例患者发现10个乳腺病灶,经计算磁共振与第二次乳腺超声检查的各项诊断率的数据差异在统计学中存在意义(P<0.05)。且10个病灶中,共有6个为良性,4个为恶性。结论:为磁共振和初次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有差异的患者行第二次乳腺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第二次超声乳腺检查结果中的特异性明显优于磁共振。

【关键词】乳腺病灶;超声检查;第二次;临床意义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女性的乳腺癌发病率远高于男性,近年来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1],因此,乳腺癌的日常检查以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阶段乳腺疾病的检查以超声检查为主,此外磁共振技术在乳腺疾病检查中逐渐被广泛应用[2],这就易出现两种乳腺疾病检查结果的不一致性,因此为提升手术质量可进行第二次超声检查。我院特进行了相应研究,现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磁共振和初次乳腺超声检查结果存在不一致性的8例患者参与研究。患者年龄介于24-58岁之间,平均(41.3±6.1)岁。病灶长度介于(0.5-2.8)cm之间,平均(1.06±0.56)cm。

1.2方法

患者的初次乳腺超声检查为入院时临床医生完成,临床医生具有随机性。第二次乳腺超声检查为有丰富经验的超声医师完成,患者取仰卧体位,使其双侧乳房充分暴露于超声仪的检查视野中,按照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的顺序对患者双侧乳腺的各个象限,以及患者的两侧腋窝进行检查。若出现诊断结果有异常的乳腺病灶,可根据磁共振检查的结果进行重点检查,在显示器中发现病灶后进行测量和记录,后通过对病灶的二维图像、彩色版血流成像以及彩色版组织弹性成像再次评估病灶。

1.3临床观察指标

①初次超声检查和磁共振检查结果对比出现异常时,进行第二次超声检查。结果异常情况包括,两种检查结果对病灶的判定结果不一致,其中一种检查方式已发现病灶,而另一种没有发现。②影像学判定标准:BI-RADS1,检查未有肿块,未出现结构形变或皮肤厚度增加等异常情况;BI-RADS2,无恶性征象;BI-RADS3,良性病变可能性更高;BI-RADS4,有恶性病变的可能性,根据低-中度的可能性可分为4a、4b和4c三种;BI-RADS5,有95%的可能性为恶性病变。BI-RADS1-4b为良性,BI-RADS4c-5为恶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由Fisher检验,P<0.05时,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 结果

2.1病理诊断结果

8例患者共发现10个病灶,经病理检验共有6个为良性,4个为恶性。结果:腺病3个,纤维腺瘤3个,侵润性导管癌2个,小管癌2个。

2.2磁共振、超声检查结果

10个病灶中,初次超声检查结果为良性3个,恶性2个,5个未检查出异常。磁共振结果为良性4个,恶性6个。第二次乳腺超声检查结果为良性6个,恶性4个。详见表1。

2.3磁共振、第二次超声检查诊断率

磁共振检查的敏感性为(73.6%)、特异性(49.65%)、准确性(55.38%)、阳性预测值(31.26%)、阴性预测值(85.25%),第二次超声检查的敏感性为(73.8%)、特异性(91.85%)、准确性(86.78%)、阳性预测值(73.58%)、阴性预测值(93.16%),组间数据经过Fisher检验后,结果显示P<0.05,即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且两组特异性数据经计算,同样在统计学层面存在意义(P<0.05)。

3 讨论

磁共振技术在乳腺疾病的检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当前该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该技术主要包括动态扫描、灌注成像以及磁共振引导下的穿刺活检技术[3]。其中动态扫描在乳腺疾病检查过程中的敏感性较高,普遍应用于乳腺疾病的检查中。但是,临床中常出现磁共振检查结果与患者初次超声检查的结果不符,导致乳腺疾病诊断准确率较低,为临床医生治疗方案的制定产生不利影响[4]。而超声检查操作简单,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因此可通过该技术对患者进行第二次检查,以帮助临床医生获取更多且准确的影像学信息,对病灶做出正确判断。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超声技术检查磁共振与初次超声检查结果不符的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虽然两次超声检查的造作以及技术均无明显差异但是第二次检查时医生在磁共振检查结果的引导下对重点部位进行细致检查,可提升较小病灶的发现率,并且初次检查时医生具有随机性,而第二次检查时是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这也是提升第二次病灶检查准确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结语:

为磁共振和初次乳腺超声检查结果有差异的患者行第二次乳腺超声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且第二次超声乳腺检查结果中的特异性数据明显高于磁共振检查。

【参考文献】

[1]季宇,朱鹰,刘佩芳等.MRI导向下“第二眼”超声检查对首次超声阴性乳腺癌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6,50(07):509-512.

[2]冷晓玲,黄国福,马富成等.BI-RADS分级4级以上乳腺病灶边缘带的多模态超声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6,27(01):14-18.

[3]宁平,刘泽宇,陈军等.妊娠期乳腺病灶超声BI-RADS分级的临床价值及活组织检查方式选择[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6,10(01):35-38.

[4]张美.乳腺病灶进行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评析[J].医学信息,2016,29(14):268-269.

论文作者:陶晓晶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0月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  ;  ;  ;  ;  ;  ;  ;  

对乳腺病灶进行第二次超声检查的意义论文_陶晓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