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阆中师范实验小学校 文利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教育备受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在新一轮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首先要摆正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是新课改的需要,更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习惯 养成策略
叶圣陶先生曾说:养成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明晰目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运用,一辈子受用不尽。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自学能力以及后续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本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方法:
一、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激发兴趣开始。一是故事激趣法。孩子最爱听有趣的故事,家长可选择益智、有趣、充满幻想等符合少儿年龄、心理等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孩子听得津津有味之时,引导他们自己去看看。二是课文引趣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关的奇闻逸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去更多地了解有关知识。如上《三顾茅庐》一课时,通过向学生介绍三国形成、对峙、衰败过程以及曹操、诸葛亮、刘备等历史人物性格特点,引导他们去探究原著。在习作训练中,及时表扬,请孩子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阅读名家名著的兴趣。现在不少学生对名家名著知道的不多,有的只知其书名,不了解其内容;有的甚至连书名都不知道,但对一些漫画故事、港台小说却如数家珍。为此,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向他们介绍中外名著,要使学生知道这些书的内容是健康的,语言是美的,情节也不逊于言情武打小说与漫画故事,使他们对这些书产生阅读兴趣,主动去读。
二、发挥学生阅读自主性,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语文老师,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上受传统教育观点的影响,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只是“满堂灌”,根据教学参考资料一路介绍,生硬地分析作品,学生被动接受。新教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是主导,注重点拨、启发、激励学生,放开手,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使学生在阅读理解、品味感悟中学会新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老师要淡化过去那种把“课文讲深讲透”的观点,应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既是主观又是客观的,学生的想法又是与众不同的,要鼓励学生,使学生在一种自由的氛围学习中,尽情地表达,能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活力。
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时静下心,走进文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理解文章,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课文是由许多句子连缀而成的,这些句子,在课文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文中的关键句,有的揭示课题,有的点明中心,有的贯穿全文,有的凝聚情感,教师可以从句子切入指导阅读。例如,我在这学期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指导最后一段时,读到“的确,伯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一句时,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同学比较容易体会到鲁迅的优秀品德,以及想到这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使其掌握整体感知课文、深入探究课文、整体回顾课文及独立阅读课文等学习环节。教师应注重师生、生生交往,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各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合作探讨的机会,灵活利用各种策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长处,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得主动的发展。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学生可以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也可以在文章中做出记号和批语,还可以写读后感。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帮助学生掌握好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创新学习。“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对于学生的优点和进步,教师要及时鼓励,予以肯定。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只有通过教师的指导,让给学生真正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如略读法、精读法、笔记法等,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有效阅读。
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
为了使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关键要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可结合阅读课文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如教《寓言二则》时推荐《寓言故事》,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推荐《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等;或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爱读书的典型事例,启发学生爱读书;或开设赏析课,介绍名家名篇,使学生领略语言的无穷魅力;或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分别向他们介绍各种读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同时还可结合课外活动,经常组织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朗读比赛以及“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等活动,久而久之,学生爱读书、多读书的良好习惯就会逐渐养成。
总之,阅读是一项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潜移默化的精神活动。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让学生与书为友,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的诸多方面都有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杨易梅.小学“经典诵读”教学策略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 徐敏秀.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9):100.
论文作者:文利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课文论文; 兴趣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方法论文;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