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谭灿灿

湘潭市中心医院中医科 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院治疗的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在急性期给予西药治疗后,采取针灸治疗,观察组在急性期即开始进行针灸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在急性期即开始进行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面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灸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的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主要症状为口眼歪斜、面部一侧瘫痪,若治疗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易发生面肌倒错、面积痉挛等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良影响。针灸是中医治疗常用手段,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目前临床上多合适开始针灸治疗仍有争议。由此,我院对周围性面瘫患者急性期开始进行针灸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具体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治疗的周卫星面瘫患者60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针灸临床诊疗规范》[1]中关于面瘫的诊断标准:损害在镫骨神经及膝状神经节,外耳道出现疱疹、有乳突部疼痛;起病突然、自然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茎乳突孔病变影响鼓索支,舌前2/.3有味觉障碍;根据周围面瘫病程,可将其分为三期,急性期:1~7d;静止期:8~15d;恢复期:15d以上。入选患者均在发病内3d就诊,无儿科疾病、外伤引起的面瘫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8~61岁,平均(43.2±2.4)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9~62岁,平均(44.6±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意义,研究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在急性期即给予针灸治疗,治疗原则以疏调经筋、祛风通络、调气血为主,以风池、合谷、太冲、颊车、地仓为主穴,以手足阳明经为主,手足少阳为辅,采用循经远取、局部近取相结合的方法,在急性期给予浅刺,治疗1周后,给予平刺透穴。随症配穴:眼脸不能闭合者加阳白、攒竹;鼻唇沟平坦加禾髎、迎香;鼻中沟歪斜加水沟;面颊呆板者加巨髎、四百。针灸治疗的同时,给予改善微循环、泼尼松减轻水肿、抗病毒及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等西医治疗,同时配合温灸及TDP(特定电磁波谱)照射。待患者面肌开始恢复后,尽早加强功能锻炼,每天对着镜子闭眼、吹口哨、皱眉,并辅以面部肌肉按摩。对照组在急性期开始给予西医治疗以及功能锻炼,1周后给予针灸治疗,操作方法同观察组。两组患者每日针灸1次,每次持续30min,连续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参照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分级系统确定[2],痊愈:口眼歪斜症状基本消失,面部表情自然,额纹恢复在正常,H-B 量表测试Ⅰ级;显效:口角基本无歪斜,面部表情自然,额纹恢复但不对称,H-B 量表测试Ⅱ级;好转:面部表情不自然,口角略歪斜,额紊尚未完全恢复,H-B 量表测试Ⅲ级;无效:上述症状无变化或呈进行性加重,H-B 量表测试Ⅳ级或Ⅳ级以下。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本组所收集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卡方检验,完成计数资料的对比,当P<0.05时,则提示在差异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482,P<0.05),见表1。

3 讨论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茎乳突孔内急性炎性反应而导致面神经局部水肿、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其中,面神经的变性程度是影响该病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早期促进炎性物渗出及吸收水肿。

周围性面瘫在中医属“口癖”、“口眼歪斜”范畴,最早见于《内经》。祖国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瘫多由风寒、风热、脉络空虚三邪乘虚侵袭面部经络,导致经筋失调、气血阻滞所致[3]。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具有活血化瘀、舒经通络、调整阴阳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针灸可对周围面神经损伤进行吸附,同时可减轻局部缺血水肿。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已得到充分肯定,但目前关于何时开始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仍存在较大争议。临床上大量研究表明,周围性面瘫在急性期开始针灸治疗得到良好的效果,可明显缩短病程。经本组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表明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较佳,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4]。

综上所述,周围性面瘫患者在急性期开始进行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面部症状及体征,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艳.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43例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10):1211-1213.

[2]张峻峰,王健雄.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随机对照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14,13(4):9-11.

[3]韩燕,陶文剑,田青乐等.温针灸翳风穴为主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2,20(5):376-377.

[4]邢金云,任秀梅.温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4,5(2):25-28.

论文作者:谭灿灿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谭灿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