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告诉我们,各个学段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唐代诗人白居易论诗,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之说。同理,朗读也必须融入感情,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方能激动人心。那么,如何做到有感情地朗读呢?
一、情动于中
朗读,既不同于朗诵,也有别于“念读”。朗读者不能只是把文字搬到口头,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而是需要对作品的思想内容有自己的体验,自己的理解,进而有自己的感情。情动为中,发而为声,这样的朗读才能动人心弦,赢得学生。从这个认识出发,我在朗读一篇课文时,心中会问自己:我心中是否有了要读的文字?我自己是否被它感动了?如果我们自己心中茫然,自己感情上漠然,就不能急于读给学生听。硬要读,学生不能被感染,是起不到范读作用的。
二、因文制宜
朗读,要读出感情,须要因文制宜,掌握各类文体的特点。朗读诗歌要把握情感的波谰,讲究节奏;朗读散文要探究行文的脉络,感悟意境;朗读小说要琢磨情节的变化,研究人物;朗读剧本要分析戏剧的结构,进入角色;朗读故事要注意前后的呼应,扣紧悬念;朗读寓言要推敲寓意的导出,品味哲理;朗读议论文要研究文章的逻辑性,体会作者的憎爱,等等。
朗读,要读出感情,必须因文制宜,掌握具体作品的感情基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论什么作品,总要表现出作者一定的倾向性和感情色彩:或爱怜或憎恶,或肯定或否定,或批判或歌颂,或亲切或严肃,或坚决或犹疑,或直露或含蓄……朗读时,应把握好原作的感情色彩,才能有所依托,有所导引,融入朗读者自己的感情,艺术地创造出口中有声的“原作”。例如《小露珠》,朗读时应体现童话色彩;《二泉映月》,朗读时应凄凉而悲愤;《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朗读时应读出谈迁坚定不移的信念……
朗读,要读出感情,还必须因文制宜,深入作品的局部进行研究。写作要“乘一总万,举要治繁。”篇章好比窗户,左右配合;章句犹如枝叶,此摇彼动;佳作定然是总分圆合,融为一体的。因此,要读出感情,不仅要把握文体特点,把握感情基调,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深入局部,对作品进行细致的研究。例如,朗读《在大海中永生》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读出感情。“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经过多次朗读,反复琢磨,学生读出庄重、自豪的语气。第一次应该一个字一个字地吐出,以表现“庄重”;第二次读得响亮,以表现激情而自豪;第三次用悠长不尽的深沉、徐缓的语调,稳稳地结束,使“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余地,让思想进入深刻的历史反顾和对未来的展望之中。
三、刻苦练功
和刺绣是手上功夫的道理一样,朗读是口上功夫。虽然它不可忽视“心灵”的一面,却也要重视“口巧”的一面,所以说朗读要多读,功到自然成。多读,不是呆读;练功,练什么功?“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在朗读中,思想感情是根基,声音是它的外在体现形式,是它的载体。朗读要有感情,就不能不研究如何运用声音,以声传情。
朗读,要在声音响亮上下功夫。因此,我们要练习把喉咙放开。要克服“不好意思”的心理障碍。每天要坚持吊吊嗓子,“从自己认为最舒服的高度开始喊,以后半音半音地提高”,练就高音,再练低音,直到发出的声音逐渐圆润,音域宽广,“像枣核形”。这时,喉咙就好使管用了。
此外,朗读还要在“处理”上下工夫。如必须将感情的基调把握住,把语句的重音找对,读准,还必须合理地运用停顿和语调等来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要调整好朗读的心理和注意朗读的仪态。
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入境动情,深入理解,接受教益。学生经常朗读,可以丰富词汇,熟悉句型,在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开阔视野,发展认识。《语文课程标准》带给我们的是理念上的认识,理论上的指导,要真正的落实到实践中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认真领悟,不断反思摸索。
论文作者:贾俊博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9月总第8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6
标签:感情论文; 自己的论文; 作品论文; 学生论文; 要在论文; 基调论文; 半音论文; 《教育学》2015年9月总第8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