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论文_苏娟,侯继华,尚晓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论文_苏娟,侯继华,尚晓

莱芜市国土资源局莱城分局 山东省莱芜市 271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发展越来越好。土地资源利用问题越来越成为一项重要问题。如何才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利用,成为了业界的重点研究课题。为了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必须进行土地规划管理方案的更新,要意识到二者间既联系又区别的对立统一关系,促进二者间的协调平衡,实现其与城乡规划体系的适应,实现城乡经济的统筹性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土地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实施;关系

1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1高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

土地规划管理的主要目的就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在空间结构和经济结构上能够对其进行高效的利用。土地规划管理能够在现有的土地使用面积上为社会的良好发展创造更有力的条件,这也与我们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相符,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体系可以大大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节省土地资源,对经济发展结构来说也具有积极意义。

1.2有效管控土地资源的具体使用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可以直接用来使用的土地面积也是十分有限。在对土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后,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对于土地资源进行规划管理,不仅能够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对不同土地资源进行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区分,对不同的使用性质有适合的归类,能够对不同性质的土地资源规划采取不同的使用策略提供合理的依据,使之更具有目的性,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倾向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因此,在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也会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建设、保护、环保三者的均衡点,起到多收益的效果。

1.3不断完善土地规划管理制度

土地规划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事情,规划效果的高效与否在短期内不会立刻显现,而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每一项规划实施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调查,综合考量所能涉及到的各方面影响,并且依据调查结果保证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还可以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检验规划,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并做好记录工作,为土地规划管理以后的使用提供完善和创新的依据。

2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

2.1 城乡规划的前提是土地规划管理

要想从根本上协调农田的用地关系与实现产业发展的准确定位,就务必要在严格遵循“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上对土地资源的应用价值进行精准的定位,因为城乡规划的基础前提就是土地规划管理,要注意坚决避免出现强行征地的不良后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要不断满足广大民众的实际用地需求。另外,就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角度来讲,在建设用地方面持续增减挂钩政策能推动传统的分散结构变为集中结构,使得各个乡镇区域的土地规划方向更加的清晰明了,因此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要明确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朝着高效集中与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最终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健康发展进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科学的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指标分配相辅相成

总的来说,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紧密结合的,往往城市的用地规划指标会直接牵涉着该区域的经济发展进步,更关乎着城市规划方案的组织与土地规划的编制,由于近年来土地与城乡规划受到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多方干预,进一步加剧了二者的矛盾,直接导致“圈地热潮”等诸多威胁土地循环利用的安全隐患。同时,不少新增用地批复与未来用地审批等工作是需要由上级政府部门统一管辖的,协调程序与上报流程也关乎着城市规划的科学与否与土地规划的指标分配是否健全,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深入贯彻中心指导思想才能够实现城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总之,希望相关的专业负责人注重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3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的结合

土地的使用规范问题是城市和经济得到良好建设和发展的影响因素。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城市中各项建设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造成土地资源的紧缺。国家针对这一问题,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前提下,提了很多的指导性的建议和文件,使得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

3.1强化土地管理的核心地位,提高城乡规划的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乡镇建设用地规划中最常见的模式就是增减挂钩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是大势所趋,对于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结构优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实施这一政策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以大大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效率,能够引导农村居民用地向集中用地的方向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能够使城乡结构和布局达到进一步的调整,能够在满足耕地供给的条件下缓和城乡发展的矛盾。从政策实施的现有进程来看,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常常会出现违背民意的现象,导致人地之间关系的紧张,要减少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必须要强化土地规划和管理的政策,进一步明确增减挂钩的政策效用,在实施过程中要依据实际的状况对不同的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明确其目的,尽可能少的占用农田的面积,确保土地规划实施性的增强。

3.2建设用地计划和城镇建设用地的合理扩大

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的重要时期,许多城市对原有的土地资源进行改造以及扩建,同时也在规划发展新区域,现有的土地规划的模式就是由这两者构成的,这一模式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合理化、协调化的引导和发展,才能够使得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最大程度的节省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具体来说,可以在一些小规模城镇或者是新规划发展的经济开发区,借助于新区建设的方式来实施城乡规划;而一些规模基础相对较大的城市,则需要严格控制现有土地的使用量,合理的协调改造旧城区和开发新区域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从具体的实施措施上来看,需要把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定的调整,具体的调整模式有:在对建设用地有良好的控制基础上进行当前城乡发展状况的全面详细的调查工作,并重点对规划方案中的经济结构和土地的使用布局进行合理的分析,然后在土地的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对用地的具体类型和侧重点进行合理的区分和应用,并积极的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多模式并用、产业集中等等实施方案的高效执行。

3.3规范完善各类土地征用行为

要想从根本上协调好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关系,另一大有效策略就是不断的规范完善各类土地征用行为,主要表现在相关部门务必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那些征用土地的农户予以经济补偿,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相关的约束机制。再者,实行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的统一管理,不断增强城乡与土地规划的管理效果与执行力,实现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实施的协调健康发展进步,将旧城改造与新区扩建完整的结合起来,自始至终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制定适合区域长远发展的高效策略,进而在建设用地的基础上实现对耕地的保护。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显著加快,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管理二者之间的矛盾,需要进一步实现城乡规划方案的改革创新与优化升级,统筹兼顾好科学性土地规划指标的实际应用,全面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与协调诸多方之间的关系,集中解决土地规划布局迁就现状与土地规划指标分解不合理等诸多缺陷,从根本上实现城乡之间距离的逐步拉近,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健康发展进步与社会的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孟金波,王刚.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5(13):107~109.

[2]杨红,吕伟娟.城镇进程中的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关系研究[J].房地产导刊,2016(16):133~135.

论文作者:苏娟,侯继华,尚晓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  ;  ;  ;  ;  ;  ;  ;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论文_苏娟,侯继华,尚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