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宁德话的变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宁德论文,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闽语的闽东话有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有一套“松韵”、“紧韵”。陈泽平(1998)称之为“本韵”、“变韵”,本文沿袭此说法。除有特别说明的之外,本文引用的材料分别来自:宁德话(沙平1999)、福清话(冯爱珍1993)、福州话(《福州市志》2001)、连江话(《连江县志》2002)、屏南话(《屏南县志》1999)、福安话(《福安市志》1999)、周宁话(《周宁县志》1993)、宁德话(《宁德市志》1995)、福鼎话(《福鼎县志》2003)、柘荣话(《柘荣县志》1995)、霞浦话(《霞浦县志》1999)、闽清话(《闽清县志》1993)、永泰话(《永泰县志》1992)、泉州话(林连通1993)、漳州话(《漳州市志》1999)。仙游话的材料则来自本人母语。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多数地方是通过和福州话比较,来揭示宁德话的变韵。但这并不意味着,本文只用福州话和宁德话比较。我们只列出福州话的比较材料,是出于表述和理解的方便。因此,其他闽语(包括其他闽东话以及莆仙话、闽南话)的材料往往被省略了。如果宁德话和福州话两地的语料不一致,我们就会把其他闽语同时列出,然后再讨论音类的分合。
一般认为,闽东话北片的方言没有变韵。其实,北片的周宁话、福安话、宁德话不但有变韵,而且比南片的闽东话更加丰富和独特(戴黎刚2007b,2008a,2008b)。在《闽东福安话的变韵》(戴黎刚2008b)一文中,我们论证了福安话的变韵分布广泛,除了上声字没有变韵之外,其他调类字都有变韵。由于音类的合并,原本不同的本韵音类变得相同了。
音变的原因往往很复杂,闽东话的变韵是个很有意思的音系变迁,也是很有价值的研究样本(戴黎刚2007b)。闽东话的变韵特点,前贤已有归纳和总结。变韵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变韵音类的主要元音都是变为低一度的元音。以福清话为例:
福清话前元音a变韵为后元音a,通常也被认为是一种低化,这样所有的变韵都可以看作是低化。至于福州话的i、u、y分别变韵为ei、ou、y,一般认为,这也是低化后再复音化的结果。
因此,多数学者推测,闽东话的声调具有使其韵母的韵腹下降的特征。在《闽东周宁话的变韵及其性质》(戴黎刚2007b)一文中,我们初步指出,周宁话和宁德话的变韵中,不但有变为低一度的音类,也有变为高一度的音类。但是没有展开论证,本文要继续讨论宁德话的变韵问题,全面论证宁德话变韵的音类以及变韵的方式和特点。
宁德话的变韵是闽东话最复杂的,彼此纠结严重。因此,哪些音类、哪些调类属于变韵,经常不容易区别。而且,变韵各调类的字经常有例外,该变韵的字常常没变韵,而尚未变韵的字往往又提早变韵了。因此,有必要先简要论证宁德话变韵的基本模式,以此作为我们讨论宁德话变韵的前提和基础,以免迷失方向。
二、宁德话的变韵模式
宁德北接周宁、福安,南邻罗源,东北和霞浦接壤,西与屏南交界,是宁德地区市政府所在地。目前,有关宁德话的语料有两种。一是沙平的《福建省宁德方言同音字汇》(1999),一是《宁德市志》(1995)。由于前者刊发在《方言》上,而且调查时间更为晚近,因此本文将主要依据该文分析宁德话的变韵。
宁德话是否有变韵,《宁德市志》(1995)没有提及。沙平(1999)认为,虽然宁德话有些韵母存在某些缺字的现象,但是应该没有变韵。比如,i、u、y、a、ε、o、、y、等韵母有阴平、阳平、上声、阴去,没有阳去。ei、ou、oi、uoi、i、eu、εu、em、等韵母只有阳平、阴去、阳去,没有阴平和上声。从声调互补的关系看,某些韵母之间存在类似福州方言的紧音和松音的关系。比如,i和ei两个韵母,从来历上说,都来自蟹摄和止摄。从今调类说,i韵母阳去缺字,ei韵母阴平和上声缺字,这与福州方言i/εi变韵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宁德方言i和ei两个韵母之间,在阳平和阴去两个调类上是重合对立的,因此,i和ei不能说是紧音与松音的之间的关系,只能说,它反映了紧音和松音韵母的某些迹象。例如:
上文沙平的观点代表目前学界多数人的看法。福安话、周宁话、宁德话许多音类有缺调的现象,这已经有很多的学者注意到,但是大家一致认为没有变韵。
闽东话北片的变韵之所以难以认定,原因在于北片方言的变韵没有南片整齐,往往有很多的例外。我们(戴黎刚2007b,2008b)已经指出,这些例外应该是词汇扩散造成的例外,福安话、周宁话都有类似的现象。比如:周宁话“迂于於”属于阳平,本应变韵为u,但目前仍然读为本韵y音类。福安话的“菲枇琵丕糜弥呢”也尚未变韵。上文宁德话i音类的“琵闭”就是属于这种例外,但是例外的字只有极少数。请比较:
本文调类一栏的数字分别代表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宁德话没有阴上和阳上的区别,因此都记为3。今宁德话有些阳去字并入上声调,本文用“(6)”表示该上声调来自阳去或者该层次原本有阳去。福州话的变韵调类和宁德话不同,为了方便比较,我们暂时只记本韵,不记变韵,其他闽东话同此。
上表第一层和第三层例字还有很多,此处只是举例性质。第二类我们已经穷尽式列举。上表显示,宁德话今读i的音类实际上包含和e两个来源。其中,音类又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阴平和上声调(上声中还包含部分阳去合并来的字,下文再论述);第二类是阳平、阴去字,总共只有上表三个字。
另一方面,宁德话的ei音类只分布在阳平、阴去、阳去调,没有任何例外读为阴平和上声的字。因此,如果我们除去第三层次原本读为ε音类的字,再把上表第二层次的三个字除去,我们很容易得出宁德话的i和ei音类互补,i音类分布在阴平和上声调,是本韵,ei音类分布在阳平、阴去、阳去调上,属于变韵。我们完全可以把i音类第二层次的字当作例外。这些字本该变韵为ei音类,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仍然滞留在本韵。除了这三个例外字,宁德话i/ei音类的变韵是非常规则的。因此,我们认为宁德话也是有变韵的,发生变韵的调类是阳平、阴去、阳去,而阴平和上声两个调类没有变韵。请比较:
以上是宁德话i/ei音类的变韵情况,那么宁德话的入声是否有变韵呢?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宁德话的阴入有变韵,而阳入没有变韵。为了和i/ei音类变韵相配,我们以ik/ek音类为例来证明。请比较:
第一层次和第三层次的字还有很多,不一一举例。第二层次的字只有三个,我们已经穷尽式列举。上表显示,宁德话今读ik音类的字,是由早期闽东话的k音类和k音类两个层次组合而成。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字都属于早期的k音类,但是,两个调类的字所占的比重不同。因此,总体而言,今宁德话的ik音类缺少早期闽东话k的阴入调字。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宁德话的ek音类只有阴入调字,刚好和ik音类组合成为一个塞音尾韵位。请比较:
宁德话今读的ek音类只有阴入字,没有例外。因此,宁德话的阴入有变韵,阳入没有变韵。
综上所述,宁德话的变韵分布在阳平、阴去、阳去、阴入调,而阴平、上声、阳入都没有变韵。宁德话变韵的音类比较复杂,所以我们要分为元音或元音尾韵、鼻音尾韵、塞音尾韵三部分来讨论。鼻音尾韵、塞音尾韵大体同元音或元音尾韵平行,因此我们论证将相对简略一些。
三、宁德话元音或元音尾韵的变韵分析
i/ei变韵已如上述。以下主要按音类间的联系程度,分组讨论各音类的变韵。
1.u/ou,o/u的变韵
宁德话今读的u音类的内部层次复杂,可以分为和两个层次。请比较:
上表显示,与福州话相比,宁德话今读的u音类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福州、宁德都读为u,多数都是属于阴平和上声字。只有“菩蒲”两个字例外,读为阳平调。可见,宁德话该层次的u音类是本韵音类。宁德话第二层次的字,福州话读为y,也是分布在阴平和上声调。在《闽东福安话的变韵》一文中,我们曾经指出,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字,北片的闽东话都是合并为一类的,而南片的方言则分属两类。再简要列表如下:
我们认为,当初宁德话发生变韵时,宁德话第二层次的字已经和第一层次合并。因此,根据本韵的音值,我们将这两个音类的早期读音都拟为。
那么,宁德话u音类的变韵在哪里呢?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就是ou音类。请比较:
福州话的u和y音类,宁德话都合并为ou,和本韵u的情况完全一致,是南北片的重要区别特征之一。宁德话的ou音类明显缺阴平和上声调字,只分布在阳平、阴去和阳去调类,没有任何例外。另一方面,宁德话的u音类分布在阴平和上声调类。这样,宁德话u音类和ou音类分布刚好互补,共同组成一个韵位。宁德话的ou音类也再一次证明了,宁德话元音或元音尾韵的变韵只发生在阳平、阴去和阳去调。
表3.1中第三层次的调类分布问题比较复杂。该层次的调类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缺少阳去字。那么,这些阳去字哪里去了呢?实际上,中古浊上和浊去字今宁德话往往读为上声调。“部簿祸”属于中古的浊上字,“步埠募慕”属于中古的浊去字,绝大多数闽语都是读为独立的阳去调。不过,宁德话的阳去调值是52,上声的调值是42,都是高降调,两者非常接近,因此,部分阳去字已经并入上声了。也就是说,宁德话该层次不是上声有变韵,而是阳去有变韵。另外,宁德话的阳去变入上声是变韵以后才发生的,其历史很晚近,也许刚刚出现,而且目前也还没有完成,正在进行当中。
我们认为,宁德话u音类的第三层次属于变韵音类,其本韵是o音类。请比较:
上表显示,宁德话的o音类只有上声字。而宁德话u音类的上声其实是阳去。因此,宁德话的o音类就刚好和u音类构成互补。
上文我们论证过,宁德话的变韵调类是阳平、阴去、阳去,本韵的调类是阴平和上声。但是,宁德话的本韵o音类只有上声调,阴平调则已经变韵。类似的音类还有一些,比如宁德话的ia、ua、e、音类也都只有上声。难道宁德话有两种变韵模式?事实上,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永泰话、周宁话的变韵调类都有两种模式,不同音类的变韵调类不同。但是,我们还是认为,目前宁德话的阴平没有变韵,u音类的阴平变韵属于例外,而不是有两种变韵模式。原因在于,首先,这些例外音类的所属字大多很少。其次,虽然南片闽东话没有提前变韵的现象,但是北片闽东话提前变韵的现象比较普遍。比如,福安话的“腿髓”属于上声调字,本来应该没有变韵,但是已经由uoi变韵为i了。我们也不能因此认为福安话的上声有变韵。否则,我们必须认为福安话所有的调类都有变韵。事实上,此类上声变韵只占福安话很小的比例。所以,我们认为,宁德话阴平也是没有变韵的,那些提早变韵的阴平字属于例外。本文第二节专门论证宁德话变韵分布的调类,目的正是使大家掌握变韵的模式,这样处理变韵的例外时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宁德话o/u变韵含义丰富。过去的研究显示,闽东话的变韵都是较高的元音变韵为低一度的元音。但是,宁德话的o/u变韵则刚好相反,本韵是后半高元音o,变韵则是后高元音u。这与多数闽东话截然相反。实际上,宁德话只有高元音或者韵腹为高元音的音类才变韵为低一度的元音,其他音类包括韵腹为半高、半低和低元音,绝大多数都要变韵为高一度的音类。下文的讨论将继续展示这一特征。
另一方面,我们也由此推知宁德话有些音类变韵的顺序。高元音或者韵腹为高元音的音类变韵的时间应该最早,也就是说,宁德话u音类的变韵要比o音类早。如果是半高元音比高元音更早变韵,那么,当o音类的阳平、阴去、阳去的调类变韵为u音类时,就和原有的u音类合并为一个音类。这样,当u音类变韵为ou,那些原本由o音类合并来的字也必须再次变韵为ou音类。但是,宁德话的ou音类没有包含音类的字。可见,宁德话高元音的变韵比其他元音早,这一点与和福州话一致。另外,宁德话的u音类变韵,到底是直接变韵为ou,还是先低化为o再复化为ou,也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通常认为,福州话i/ei、u/ou、y/y的变韵历程是先低化再复化。但是,根据C.C.Baldwin的《榕腔初学撮要》(Manual of the FuchowDialect)的记录,早在1871年,福州话这些变韵音类就已经复化了。如果宁德话的变韵也是遵循同样规则的话,那么宁德话u音类变韵的复化时间必须早于o音类的变韵。否则,宁德话u和o音类会陷入彼此不断循环往复的变韵之中。
上表第一层次的音类分布在阳平、上声、阴去,缺阳去调。其实,宁德话该层次的上声字,全都是来自原来的阳去调,比如“箸滤序绪树叙愈”,其原因我们上文已经解释过了。因此,上表第一层次的音类实际上应该是分布在阳平、阴去、阳去三个调类。可见,上表第一层次宁德话属于变韵。该层次的本韵是y音类。不过,宁德话今读的y音类也可以分为和两个层次。请比较:
上表的第一层次主要分布在阴平、上声调,阴去字只有“去”字例外保持本韵。因此,宁德话y音类该层次正好和y音类互补,y音类是本韵,y音类是变韵。请比较:
表3.5第二层次是y音类的本韵,该音类的字较少,总共只有六个字,上表已经做了穷尽式列举。宁德话该层次分布在阴平、上声调,其变韵应该是宁德话的i音类。请比较:
上表宁德话的y音类分布在阴平、上声调,i音类分布在阳平、阴去、阳去调,两者完全互补,没有任何例外,是非常典型的变韵模式,这也再次印证了我们上文的结论,即宁德话只有阳平、阴去、阳去发生变韵,那些提前或者滞后变韵的都是例外。
另外,还必须注意本韵和变韵之间的音值差异。通常,变韵就是由本韵的主要元音降低或者升高一度而成。宁德话y的变韵却是i,是前元音而是后元音,y是圆唇元音而i是不圆唇元音,明显不符合变韵的常规。到底是它们的变韵方式原本就不符合常规呢,还是它们原本也符合常规,只是后来其变韵或者本韵的音值又发生改变,以至于不合常规呢?
要是认为它们的变韵也是由韵腹升高或降低而来,只是后来本韵或者变韵又有新变化,使y/i成了变韵的例外形式,那就可以将该音类的变韵和其他闽东话统一起来。但是,我们还是倾向于认为,宁德话y/i的不规则形式并非新音变的结果。也就说,y/i应该是变韵的新模式。原因在于:首先,闽东话变韵音类的新变化较少,而且,宁德话变韵的i音类内部层次简单,没有和其他音类合韵。因此,变韵i的音值不太可能是新音变的结果。其次,福州话该音类读为y/y,不管是本韵还是变韵都和宁德话比较接近,也不完全符合闽东话变韵的常规。可见,闽东话的变韵并非都是变为开一度的元音,还有后化一类的变韵模式。既然前半高元音也可以后化,那么我们就应该直接认定闽东话变韵也可以后化,而不一定都是低化。虽然目前这种变韵方式不是主流,但是,正如宁德话较低的元音不再低化而是高化,有朝一日,前元音后化有可能代替高化或者低化,而成为变韵的主要规则。
表3.5的第三层次是e音类的本韵,分布在阴平、上声、阴去调。但是,阴去调只有“穗沛”两字。可见,宁德话该层次应该属于本韵音类,“穗沛”属于例外保持本韵。该层次的变韵是ui音类。不过,宁德话今读的ui音类也包含两个层次。请比较:
上表显示,宁德话今读的ui的应该分为e和i两个层次。《戚林八音》这两个音类仍然不混,分别属于杯oi韵和辉i韵(陈泽平1998),今福州话已经混同为ui,因此上表改用屏南话比较。
表3.5的第三层次是e音类的本韵,表3.9的第一层次是变韵,两者共同构成一个韵位。请比较:
上表宁德话的e音类,今宁德话分别读为y和ui音类,屏南话都读为uoi音类。上表宁德话的ui音类都读为阳平、阴去、阳去调,只有“贿”例外读为上声,可见该音类属于变韵。而y音类除了个别例外,都分布在阴平和上声调,因此是本韵。
福州话的“杯”韵字,仙游话读为ue音类,宁德话变韵为ui。因此,宁德话该音类早期音值,我们拟定为e,和福州话常见的oi不同。我们认为,如此构拟能够与其他闽语的音质相合,同时也符合宁德话内部的由低向高的变韵模式。今宁德话e本韵读为y,并入y音类的变韵,属于后期的演变。
表3.9第二层次主要分布在阴平和上声调,属于本韵音类。该层次阴去只有“畏”字,属于例外保持本韵。该层次的变韵是oi音类,请比较:
宁德话的oi音类都分布在阳平、阴去、阳去调,没有例外,它和ui音类构成一个韵位,属于典型的变韵音类。
表3.6第二个层次的音类,今宁德话读为y,福州话读为yo,总共只有两个字,已经穷尽式列举。根据层次关系字的系联,另一部分福州话读为yo音类的字,宁德话读为音类。请比较:
宁德话的音类只有上表四个字,全部读为上声,它们都是由阳去变来。上表的两个音类字都非常少,福州话的yo音类也是如此。宁德话的音类只分布在阳去,y音类只分布在阳平,这两个音类都在变韵的调类。那么,这两个音类是否属于变韵呢?如果看成变韵,那么,哪个是变韵音类,哪个是本韵音类呢?因为该音类的字少,不容易看出趋势,这些问题都不好解决。
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也是个变韵音类。福州话今读yo的音类,宁德话分读和y两个音类,这符合闽东话的变韵特征。而且,变韵为高一度的y,也完全符合宁德话自身的变韵规则。因此,不管是认为变韵为y,还是y变韵为,都是合理的。至于两个音类都分布在变韵的调类,我们可以解释为变韵的例外。有些音类例外保持本韵,有些音类意外地提前变韵,这在北片闽东话是很常见的,比如本文的o/u、i/ei、ua/uo、y/ui变韵都有很多例外,所以我们认定是变韵也并不唐突。那么,为何要定为/y变韵呢?这是因为宁德话已经有个y/y变韵了。因此,表3.12只能理解为/y变韵,不能看成y/变韵。相应地,该音类的早期音值拟为比较合适。
3.ia、a/ie,e/i的变韵
宁德话ie音类的内部析层问题比较复杂。请比较:
上表的第一、第二层次分布在阴平、阳平、阴去、阳去调类,属于变韵音类。如果仅仅根据福州话来比较,那么上表宁德话的ie音类应该分为两个层次。但是我们认为,宁德话该音类不应按照福州话分为两个层次。上表的第二层次的字,福州话、长乐话、连江话、闽侯话、永泰话都归入ie音类,但是其他闽东话,包括宁德话、周宁话、福鼎话、霞浦话、寿宁话甚至福清话都是归入ia音类。我们认为,在宁德话发生变韵之前,上表的两个层次就已经合并了。因此,上表宁德话的ie音类,我们拟为a。关于“鹅寄艾蚁蛎蛇”等字在闽东话内部的分合和演变,我们即将有专文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宁德话a的阴平字全部读为变韵音类。其本韵问题比较复杂。我们认为它有a和ia两个本韵。先比较a音类的内部层次:
上表第二层次今宁德话阳去已经并入上声,因此缺少阳去字。该层次分布在各个调类,也没有合适的音类与其相配,可见没有变韵。上表第一层次总共只有四个字,而且只分布在上声调,可见宁德话该音类应该是ie音类的本韵。宁德话a的另外一些上声字分布在ia音类,包括“惹野冶也”四个字。请比较:
上表宁德话a的本韵分在a和ia两个音类,可见,宁德话ie音类有两个本韵。这是因为当初宁德话的ia音类变韵为ie之后,部分本韵自身也发生改变,有的脱落i介音并入a。宁德话ie音类的阴平字是例外地提前变韵。
宁德话的e音类只有六个字,而且都属于上声调,显然该层次是本韵音类。其变韵应该是今宁德话的i音类。请比较:
该音类属于早期闽东话的e音类,后来宁德话脱落韵头i,变读为e。现在,宁德话的e只有上声仍然读e,其他调类的字都已经变韵,高化为i。其演变过程如下:
4.iau/εu,iau/iu,iu/eu的变韵
宁德话今读的εu音类,福州话分读εu和au两个音类,屏南话只读为eu音类。请比较:
上表宁德话的第一层次只有阳平调,第二层次只有阴去和阳去调,这种现象很奇怪。宁德话εu音类的字都分布在变韵调类,照理属于典型的变韵模式。该音类的字本来就很少,可是偏偏又要分为两类,有些支离破碎。本文是依据《福州市志》的语料,比较宁德话音类的内部层次。有意思的是,如果同时增加屏南话来比较的话,我们会发现,屏南话也都是读为eu。那么,我们究竟是应该根据福州话,将宁德话和屏南话一个音类划为两个层次,还是反过来,按照宁德话和屏南话,把福州话上述两个音类合并为一个层次呢?
我们认为,上表福州话的εu和au音类,其实应该合并为一个音类。其他闽东话与宁德话εu音类对应的也都只有一个层次,而不是像福州话分为两个层次。请比较:
上表的“浮”类和“贸”类字,只有福州话分读为两个音类,其他闽东话都读为一个音类。可见,福州话这两个音类原本应该是同一个音类。
根据福州话韵书《戚林八音》,上表的“浮”类和“贸”类字,四百年前还都属于“沟”u韵(即今福州话的εu/au音类),而不是属于“郊”u韵(即今福州话的au/au音类)。这样看来,四百年来,福州话的“贸”类字应该是逐渐并入“郊”u韵。
事实并非如此。我们注意到,宁德话并入“郊”u韵的“贸”类字,只分布在阴去和阳去调。由此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宁德话只有“沟”u韵的阴去和阳去字(即“贸”类字)才并入“郊”u韵呢?我们发现,根本的原因出在福州话的语料上。福州话元音或元音尾韵的变韵只发生在阴去和阳去调,阳平是不变韵的。《戚林八音》没有变韵,“浮”类字和“贸”类字都属于“沟”u韵,和“郊”u韵不混。但是,“沟”u韵和“郊”u韵所属的阴去和阳去字,现在福州话都有变韵,而且他们的变韵都是au。也就是说。福州话的变韵au音类同时对应au和εu两个本韵,“贸”类字正是借此混入“郊”韵。
如果我们单从共时的平面看,福州话的变韵au归入哪个本韵都是可以的。因此,《福州市志》将“贸”类归入au音类也是合理的。但是,如果联系历史文献,深究“贸”类字的来源,我们还是应该把福州话的“贸”类字移回εu音类。
我们之所以认为《福州市志》应把“贸”类字归入ε音类,是有可靠旁证的。以福州话的a音类为例,请比较:
上表《市志》即《福州市志》(2001),《研究》即《福州方言研究》(陈泽平1998),《音档》即《福州话音档》(梁玉璋、冯爱珍1996),漳州话引自《漳州市志》(1999),代表其他闽语。上述三种福州话语料,“卖”类字的归属不同。《福州市志》和《福州方言研究》“卖”类字并到“巴”类字。《福州话音档》则归入“低”类字,与福清话和其他闽语完全一致。那么,都是对福州话的共时描写,为何“卖”类字的归属就不一样呢,难道是不同的发音人所致?
其实,根本的原因并非发音人不同。今福州话的“卖”类字,《戚林八音》归入“西”韵目,而不是“嘉”韵目。值得注意的是,和上文的“贸”类字一样,“卖”类字也是只有阴去、阳去字,“西”韵的其他调类字都没有混入“嘉”韵。而阴去、阳去属于福州话的变韵调类,虽然《福州市志》、《福州话音档》“巴”类字和“低”类字的本韵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变韵α,这才使“西”韵的“卖”类字被归入“嘉”韵。《福州方言研究》的a音类没有变韵,但是“卖”类字的变韵也刚好是a。所以,我们认为,《福州市志》“卖”类字应该改归“西”类字。
不过,“贸”类字和“卖”类字的遭遇还有些不同。上述三种福州话语料,只有《福州话音档》直接将“卖”类字归在“西”韵。而“贸”类字,《福州方言研究》归入au音类,《福州市志》归入au/αu音类。《福州话音档》将“贸”类字,部分归入εu/αu音类,部分归入au/αu音类。还有一些“贸”类字,既归入au/αu音类(属于白读),又归入εu/αu音类(属于文读)。《福州方言研究》虽然将“贸”类和“卖”字分别归入au和a,但是在该书“说明”一节(第26页第④点)明确指出,这两类字的历史来源不同,而且在连读当中,这些字会变回本韵eu和ε(即使有这样的说明,仍然容易让人误解为福州话eu和ε音类没有变韵)。
可见,“贸”类字应该并入“浮”类字,“卖”类字应该并入“低”类字,这也是陈泽平的观点,和我们完全一致。
至于“贸”类字《福州话音档》既读au/αu又读εu/αu的情况,我们认为该语料有待进一步核实。因为这样会出现一种相当奇怪的现象,即声韵调完全相同的文白异读。比如,“贸茂”的文读和白读都是。鉴于这些新白读也都属于阴去、阳去,如果作者的归类是准确的话,也应该是和变韵有密切的关系。最关键的是,即使今福州话“贸”类字真的新产生一个读为au/au的白读层(新白读是个需慎重使用的术语,它通常是不适用的或者错误的),也不影响《福州市志》的“贸”类字应该并入“浮”类字的结论,因为《福州话音档》本身也是将“贸”类字和“浮”类字合并(属于文读层)。
综上所述,表3.17的两个层次都是变韵,应该合并为一个层次。该层次的本韵是今宁德话的iau音类。不过,宁德话iau音类也应该再分为两个层次。请比较:
上表第一层次只分布在阴平和上声调,其所属字已穷尽式列举。该层次是宁德话εu音类的本韵。请比较:
表3.20第二层次的iau音类也是分布在阴平和上声调,可见,这是本韵音类。该层次的变韵在今宁德话的iu音类。不过,今宁德话的iu音类也须分为两个层次。请比较:
屏南话的“咒诱”不读iu音类,“超”不读ieu音类。上表显示,宁德话今读的iu音类可以分为au和u两个层次。这样,上表宁德话第一层次主要分布在阳平、阴去、阳去调。另一方面,宁德话今读的iau音类分布在阴平和上声调。因此,宁德话的iau音类和iu音类共同组合为一个韵位。请比较:
表3.20的两个层次都是本韵音类。那么,他们是否可以合并为一个层次呢?我们认为不可行,因为这两个层次的变韵是不同的。第一层次的变韵是εu音类,第二层次的变韵是iu音类。这两个本韵是各自变韵以后再合并的,而不是先合并然后再变韵,因此他们各自的变韵不同。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闽东话的各种音类容易合并呢?原因在于,闽东话的变韵使音值之间的区别变得越来越繁杂,同时也使各种音类的所属字变得越来越少。因此,从语言经济性的原则出发,音系结构本身有简化的需求。宁德话u和au音类的音值比较接近,最终他们的本韵就合并了。
表3.22的第二层次主要分布在阴平、上声调,只有“咒诱宿”例外读为阴去。可见,本层次属于本韵音类,其变韵是宁德话的eu音类。请比较:
宁德话今读的eu音类层次比较简单,只有u一个层次。该音类分布在阳平、阴去、上声调,和iu音类互补。因此,宁德话的iu音类是本韵,eu音类是变韵,两者共同组成一个韵位。
5.uai/uoi的变韵
宁德话的uai/uoi变韵比较简单,读为uai音类的字总共只有五个,都是阴平和上声字。宁德话读为uoi音类的字总共只有七个。请比较:
上表宁德话的两个音类都很简单,uai音类分布在阴平和上声调,uoi音类则分布在阳平、阴去、阳去调,符合典型的变韵模式。可见,前者是本韵,后者是变韵。
6.ua/uo的变韵
宁德话ua音类总共只有两个字,都属于上声调。宁德话的uo音类和南片闽东话之间的对应关系复杂。请比较:
宁德话的ua音类的“寡我”两个字,福州话“寡”读为ua音类,“我”读为uai音类。福州话“簸破磨麻派”类字读为uai音类,“瓜抓瓦华化”类字读为ua音类,但宁德话都读为uo音类。其实,北片闽东话的情况大多和宁德话类似,南片的闽东话则大多和福州话类似。这一点也可以作为闽东话内部分区的标准之一。请比较:
上表仙游话代表闽东话之外的其他闽语。永泰话“快”读为uai音类而不是uoi音类,这是因为uoi/uai变韵所致。《永泰县志》也归纳过变韵,但该书未能指出uoi/uai音类是变韵。因此,永泰话的“簸”类字仍然和“歪”类字同读。福清话“簸”类字和“歪”类字相混。福清位于福州和莆田的交界,有可能是受莆仙话的影响所致,不过更可能是保留原始闽东话的特征,下文还有同类现象。北片闽东话上述三类字的分合,与福清话以及莆仙话等其他闽语一致,符合语言地理学的“ABA分布”原则。因此,我们认为,“簸”类读同“瓜”类字,应该代表早期闽语的特征。也就是说,表3.27中宁德话的uo和ua音类,不必再各自分为ua和uai两个层次。宁德话的ua音类分布在上声调,属于本韵。而宁德话的uo音类应该视为变韵,虽然该音类有些阴平和上声字例外变韵。
四、宁德话鼻音尾韵的变韵分析
1.im/εm,im/im的变韵
宁德话的im音类内部又包含m和m两个层次。请比较:
阳平的“寻”字,《福州市志》未收,今据《福州方言词典》补上。上表第一层次主要分布在阴平和上声调,可见该音类是本韵音类。其变韵是宁德话的em音类,该音类内部的层次简单,只分布在阳平、阴去、阳去调,没有例外。因此,宁德话的im音类和em音类构成一个韵位。请比较:
表4.1的第二层次主要分布在阳平、阴去、阳去调,阴平只有“阉”一字,可见该层次属于变韵音类,其本韵应该是宁德话的εm音类。不过,宁德话的εm音类内部又包含两个层次。请比较:
上表显示,宁德话今读的εm音类应该再分为m和im两个层次。上表的im音类在各个调类都有分布,也没有与其相配的本韵或者变韵,因此,该音类没有变韵。上表的m音类分布在阴平和上声调,没有例外,可见属于本韵音类。除了极个别字,该层次和宁德话今读的im音类刚好互补。请比较:
上表第一层次分布在阴平和上声调,没有例外,可见该音类属于本韵音类。宁德话今读的e音类分布阳平、阴去、阳去调,缺阴平和上声调。请比较:
上表两个层次所分布的调类刚好互补,属于典型的变韵模式。《福建省宁德方言同音字表》中“赢盈荣人仁寅”的调值标为阴平,应该是阳平11不慎与阴平44混淆所致。因此,上表的e音类不标阴平调。
表4.5的第二个层次宁德话读为i音类,福州话读为ie,除了“扁”字例外读为上声调,其他字都属于阳平、阴去、阳去调,可见是变韵音类。其本韵是ε音类。但是,宁德话今读的ε音类也要分为和i两个层次。请比较:
上表第一层次分布在阴平和上声调,属于本韵音类。该层次和表4.5的第二个层次构成一个韵位。请比较:
宁德话的ε/i变韵和上文的εm/im变韵平行。表4.7的第二个层次分布在所有调类上,我们也没有找到与其相配的音类。因此,该层次没有变韵,这和上表4.3第二层次im音类一样。
上表第一层次主要分布阴平和上声调类,阳平只有“拳”一字,阴去只有“控棍”两字。可见,该音类属于本韵音类。其变韵应该是宁德话的o音类。宁德话o音类的内部层次比较单纯,该音类完全分布在阳平、阴去、阳去调,可见该音类属于变韵。请比较:
表4.11的第二个层次也是分布在阳平、阴去、阳去调,可见该音类属于变韵。其变韵应该是宁德话的yo音类。宁德话的yo音类所属字相对较少,都是读为阴平和上声调,可见该音类属本韵。请比较:
上表显示,第二、第三层次都分布在阳平、阴去、阳去调,可见都是变韵音类。这样,第一层次就只能是本韵音类。由此看来,宁德话该音类的本韵似乎有两个变韵。但是,我们认为,根据其他闽东话,应该把上表宁德话的u音类再一分为二,然后分别和第二、第三层次的组合,构成两个音类的变韵。请比较:
五、宁德话塞音尾韵的变韵分析
入声的变韵模式上文论证过,就是阴入变韵,阳入不变韵。入声字往往较少,因此有时不好归类。不过,入声的变韵基本上和元音或元音尾韵、鼻音尾韵平行,可以相互对照和借鉴。因此,塞音尾韵部分的论证将更简略一些。
1.ip/ep,εp/ip的变韵
宁德话的ip音类包含p、p两个层次。请比较:
上表第一层次分布在阳入,可见是本韵,其变韵是ep音类。该音类和鼻音尾韵的im/em、i/e变韵平行。第二层次分布在阴入,可见是变韵音类,其本韵应该是εp音类。该音类和鼻音尾韵的εm/im、ε/i变韵平行。请比较:
宁德话今读的εp音类除了上表的p音类之外,另有ip音类的层次,比如:贴帖汁十拾涩,该音类没有变韵,不再展开讨论。
2.ik/ek,εk/ik的变韵
宁德话今读ik音类的内部层次,以及ik/ek的变韵情况,上文已做分析。宁德话ik音类包含的k层次,分布在阴入调,其本韵是εk音类。请比较:
和上文的p音类一样,宁德话今读的εk音类,除了上表的k音类之外,另有ik音类的层次,比如:八白迫德节克客。该音类没有变韵,不再展开讨论。
宁德话今读的uk音类应该再分为*uk和*ok,请比较:
上表第一层次分布在阳入调,只有“不”字例外,因此是本韵音类,其变韵应该是ok音类。宁德话的ok音类内部也包含k和k两个层次。请比较:
上表的ok音类的第一层次分布在阴入调,和表5.5的第一层次构成一个韵位。请比较:
上表的第一层次宁德话分布在阴入调,属于变韵音类,和表5.8的第一层次构成一个韵位。但是,该音变的演变和y/y变韵不平行。请比较:
表5.8的第二个层次宁德话分布在阴入调,可见是变韵音类。其本韵是yok音类,只分布在阳入调。请比较:
上表第一层次分布在阴入和阳入两个调类,也没有其他的音类与其相配,因此没有变韵。
表5.5、5.6、5.8、5.9、5.12中,宁德话都有一个和福州话uo对应的层次。其中,宁德话的yk音类分布在阴入,k音类分布在阳入,uk和ok音类阴入、阳入都有分布。上述几个音类闽东话内部的对应关系复杂,因此,如何离析和归并是个棘手的问题。试比较:
上表各个音类,闽东话内部对应不整齐。上表五个音类,福州话和永泰话都读为uo,福安话“着”类和“削”类字读音不同,“月”类字中的“霍”字也不读为uk音类,但是“着”类、“削”类字仍然和“国”类、“剥”类、“月”类字不同。可见,“国”类、“剥”类、“月”类字这三类字应该归为同一个层次。很有意思的是,上表各音类福清话明显分为yo和uo两类,福安话却分为三类。我们认为,福清话保留闽东话的早期特征,福安话、福州话、永泰话应该是不同时期音类不断合并的结果。这样,宁德话的“着”类字和“削”类字组合为k/yk变韵,“月”类、“国”类、“剥”类字组合为uk、ok/uk变韵。另外,元音或元音尾韵部分也有/y和o/u变韵,刚好证明了我们这样分类是合理的。
4.uak/uok的变韵
宁德话的uak/uok变韵很简单,uak音类分布在阳入,应该是本韵。uok音类分布在阴入,应该是变韵。请比较:
宁德话的uak/uok变韵和ua/uo、uai/uoi、ua/uo等音类平行,可以相互印证。
5.iak/iεk的变韵
宁德话的iak和iεk两个音类,与其他闽东话之间的对应关系非常复杂。请比较:
除了上文提到的变韵之外,宁德话的其他音类没有变韵。
六、小结
宁德话的变韵问题非常复杂。本文主要运用历史层次分析法,通过闽东话内部的层次系联,重新分析宁德话的音系,逐一讨论其间的变韵音类,并归纳宁德话的韵母表如下表6.1:
上表“,”前后表示不同韵位的音类,“、”前后表示同一韵位的不同音类。
最后,我们再简要总结宁德话变韵的特点如下:
1.宁德话的变韵发生在四个调类,阳平、阴去、阳去、阴入有变韵,阴平、上声、阳入没有变韵。这和福州话、福安话、周宁话都不一致。
2.宁德话凡是韵腹为高元音的音类都要变韵为低一度的元音。这与所有闽东话变韵的规则相同。但是,其他韵腹为半高、半低、低元音的音类,绝大多数都是变韵为高一度的元音,这与多数的闽东话截然相反(周宁话也有个别由低到高的变韵)。这一点很值得深思。通常认为,长调或者中调促使闽东话发生变韵。这对由高变低的变韵模式似乎有些说服力,但是无法解释为什么宁德话的变韵会由低变高。
3.宁德话的变韵有很多例外。有些字该变而未变。比如u/o变韵当中,“拳控棍”本该变韵,却例外保持本韵,这是变韵的残留。有些字本不该变韵,却提前变韵了,比如εm/im变韵当中,“阉”字本不该有变韵,却已经变韵为im音类了,这是新变韵的初起。这一点和福安话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