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疗中的意义论文_杨芬兰1, 穆廷杰2通讯作者

血浆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疗中的意义论文_杨芬兰1, 穆廷杰2通讯作者

(1甘肃临夏州中医医院;2 甘肃省临夏州人民医院;甘肃临夏731100)

摘要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D二聚体( 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浓度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组、40健康对照组血浆DD、hs-CRP的浓度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浆DD、hs-CRP的浓度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浆DD、hs-CRP浓度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

脑梗死重要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其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然而很多患者并不存在上述危险因素,近年来D-二聚体(D-Dimer,D-D)、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已有报道,虽然 CT和 MRI对脑梗死的确诊有决定性意义, 但设备昂贵, 难于在中小型医院普及和开展。更重要的是, CT和 MRI对脑梗死的预测作用有限。因此, 探寻一些简单易行、费用低廉, 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和病情进展监测有价值的检测方法, 对脑梗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上述2项指标的含量变化来探讨其在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住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 44~83 岁,平均年龄61.5岁。入选病例均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在治疗前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其诊断符合。健康对照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4岁,均经临床检查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的肝肾功能健康的健康体检者。

1.2方法 空腹静脉采血。hs-CRP用红色生化真空采血管取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 hs-CRP用免疫浊度法测定;D-D用柠檬酸钠蓝色血凝管采血离心分离血浆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D-二聚体含量测定采用乳胶免疫比浊法。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用 SPSS 18.0 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ACI 组与对照组的hs-CRP 、DD 水平的比较结果. ACI 组:hs-CRP为 18.55±10.04 mg/L,D-二聚体为1.98±1.65mg/L;对照组hs-CRP为4.89±1.42mg/L,D-二聚体为0.81±0.35mg/L; ACI 组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因为血栓堵塞脑动脉血管引起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部分的脑梗死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转移, 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因此早诊断早溶栓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急性脑梗塞(ACI)是常见的高凝性疾病,其生理过程是凝血和纤溶的异常变化。D-二聚体作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 ,其水平的增高反映继发纤溶活性增强 ,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是唯一直接反映凝血酶和纤溶酶生成的理想指标,是血栓被溶解的直接证据。研究已证实, D-二聚体与静脉血栓的发生密切相关,国内外报道D-D水平在脑血管疾病时的变化不一。但患者血浆中的D-D含量均较正常值升高这一点是相同的,只是在升高的程度及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哪个时期升高最显著不同而已【1-2】。本研究通过检测对照组和脑梗死组的D-D含量提示急性脑梗死组血中D-D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发生时大脑缺血缺氧致血脑屏障破坏,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血浆中D-D更加容易透过而导致脑脊液含量增加。

hs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最敏感的指标,hsCRP在正常人体内含量甚微,且半衰期较短,当机体处于感染、外伤、炎症时,hsCRP急剧上升,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急性脑梗死大部分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而炎症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中起关键的作用 。众多的研究表明,hs-CRP作为血管炎症标志物是由活化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刺激肝细胞产生的反应蛋白,与动脉硬化的发生和演变密切相关,而且在动脉血栓损伤血管的病理切片中可以看到大量的CRP黏附于受损细胞膜上,说明CRP与血栓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关系。研究发现 ,粥样硬化斑块中含有CRP,且与细胞内皮功能不良有关 ,认为CRP在不稳定性斑块中起了主角作用;CRP还与血栓的形成有关,CRP可通过诱导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 -1)的产生和减少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 ,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 ,同时可增加管内皮细胞血浆凝血酶活化因子抑制因子的表达及生物活性 ,促进循环纤溶系统失衡 ,导致血栓形成【3】。本研究结果显示,ACI组血浆hs-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提示hs-CRP与动脉硬化及脑梗死的程度呈正相关。 综上所述,本实验结果表明血、D-D、hs-CRP的水平测定与ACI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联合检测对急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溶栓治疗和疗效监测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沈兴娅,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D_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研究.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9)。

[2] 李晓彤,等,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性质与D一二聚体的临床研究。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2,20(6)。 陈涛,

[3] 王应良,王一萍等,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志,2013,21(5):560-563.

论文作者:杨芬兰1, 穆廷杰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4

标签:;  ;  ;  ;  ;  ;  ;  ;  

血浆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疗中的意义论文_杨芬兰1, 穆廷杰2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