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列汉诺夫对民粹主义的哲学批判及其启示
张宇航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
摘 要: 普列汉诺夫在与俄国民粹派的斗争过程中,发表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并且通过这些著作对民粹主义展开了全面而又深刻的批判。具体来说,他批判了民粹主义在政治斗争问题上的错误认识、否认资本主义在俄国发展的言论、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以及信仰个人英雄主义的唯心史观。普列汉诺夫用以反驳民粹主义的理论武器里,蕴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方面的哲学思想。通过解读普列汉诺夫在批判民粹主义背后的哲学思想,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民粹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关键词: 普列汉诺夫;民粹主义;哲学批判;启示
普列汉诺夫曾经作为民粹主义的坚定支持者,经历了民粹主义在理论上的破产和实践上的失败。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后,他对民粹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清醒地认识到过去的民粹派已经从“土地和自由万岁”的革命派转变成俄国革命道路上的绊脚石。它宣扬资本主义是倒退、否认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导工人和农民脱离阶级斗争,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并信仰个人英雄主义,严重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俄国社会的进步。所以普列汉诺夫断然脱离了民粹派,并拿起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对民粹主义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一、普列汉诺夫对民粹主义的批判
1883年9月25日,普列汉诺夫在日内瓦组建了“劳工解放社”,随即发布了《关于出版<现代社会主义丛书>的通告》,正式宣布彻底放弃民粹主义,改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今后社会政治革命的行动指南。“劳工解放社”是俄国首个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据而建立的组织,且是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向民粹主义大肆抨击的组织。在1883年到1898年间,普列汉诺夫撰写了一系列针对民粹主义的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对民粹主义展开了猛烈的批判。
锡石多金属硫化矿中主要含有脆硫锑铅矿、黄铁矿、闪锌矿、锡石等金属矿物以及石英、方解石等脉石矿物。采用同步暴露竞争吸波设备考察其吸波能力,得到了锡石多金属硫化矿中各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的相对微波能量值RE(RE值为被测物料吸收的微波能量与中间介质水所吸收的微波能量的比值)。REc结果如表7所示。
深度学习尽管优点很多,但当训练数据量不足时,容易出现过拟合现象。Dropout[20]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过拟合的问题,它的工作方式是通过随机删除输入层的神经元来修改神经元连接。图6中左边的网络代表未添加Dropout时的连接方式,右边的网络则代表添加Dropout后的连接方式。其中li做为li+1的输入层,li+1作为li+2的输入层。用阴影表示的圆代表被删除的神经元。Dropout层只在训练模型时工作,在模型应用时不会工作。
(一)对俄国民粹派在政治斗争问题上错误认识的批判
1883年11月,普列汉诺夫在日内瓦发表了第一本批判民粹主义的著作《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该书以《共产党宣言》中的“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1](P409)作为正文开始前的题辞,指出民粹主义用蒲鲁东和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来否认政治斗争的必要。普列汉诺夫呼吁民粹主义者放弃此错误观点,指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才能取得俄国革命的胜利。工人阶级的日益贫困将导致其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但是工人阶级的队伍会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壮大。工人阶级比其他阶级革命性强,所以实行社会主义一定得依靠工人阶级。普列汉诺夫说:“但被历史待遇不公的工人阶级已经从童年长成一个大人了,资产阶级不得不与他平分家产的时候到了。”[2](P61)普列汉诺夫认为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是不可分离的,而工人阶级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参加政治活动,夺取政权后实行社会主义。所以只有把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才有希望取得俄国革命的胜利。政治斗争是社会改造的手段之一,虽然普列汉诺夫一再强调俄国革命家“他们能够而且首先应当依靠工人阶级”[2](P77),但是其主张在俄国必须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认为无产阶级首先应当与资产积极一起反对沙皇政体,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其后才有足够的时间使工人阶级强化自己的力量,为今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奠定基础。普列汉诺夫相信“俄国工人阶级的社会解放会很快地跟在专制制度垮台后面发生”[2](P80),在俄国,必须先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对于那种认为似乎在俄国必须立即进行社会主义的农民革命就可以超越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民粹主义理论,普列汉诺夫指出:“想把推翻专制制度和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种实质上不同的事情联结为一,想在进行革命斗争时把社会发展的这两个环节在我国历史中合而为一——就是等于把前者和后者到来的时刻都推迟。”[2](P79)列宁对于普列汉诺夫的《社会主义与政治斗争》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列宁认为此书“说明俄国革命运动究竟怎样会和究竟为什么一定会使社会主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使工人群众的自发运动和革命运动结合起来,使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3](P273)
1级:大多因术后出现脑脊液漏而确诊,手术过程中难以发现,若术中发现可以使用明胶海绵压迫或生物蛋白胶粘合,为避免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植入明胶海绵不宜过多。
(二)对俄国民粹派宣扬资本主义是倒退、否认资本主义发展的批判
1898年普列汉诺夫发表《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反驳民粹主义者卡布列茨、米哈洛夫斯基等提出的个人的感性或理性等因素决定历史发展的唯心史观,而论证出社会历史的发展归根究底必须得到物质生产方式中去寻找的唯物史观。普列汉诺夫称个人的才能、性格、物质等偶然因素在历史上或许会产生作用,可是偶然性不能离开必然性而单独存在。在“民意党”的思想中,英雄崇拜始终占有极其突出的地位,成为他们从事“个人恐怖”和“以行动作宣传”之类政治活动的基本信条,他们认为少数的知识分子就能影响革命发展全局。对此,普列汉诺夫极力辩驳,称社会的发展是由社会物质条件的发展以及物质财富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所决定的。劳动群众是生产力的主要因素,是物质生产发展的主要力量,将人民群众称为“社会人”,证明了历史是由社会人造成的,社会人是历史的唯一因素。普列汉诺夫反对个人对历史有决定性的作用,反对“英雄”可以改变历史。他认为个人不论如何具有影响力,也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总的方向,个人的行动只能改变事件的个别面貌或事件的某些局部的结果,因为每一个成了社会力量的杰出人物都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所以普列汉诺夫说:“一般的历史条件,要比任何意志坚强的个人更为强大。伟大人物所处时代的一般性质对于伟大人物是种‘实在的必然性’。”[6](P348)
(三)对俄国民粹派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批判
1895年1月在圣彼得堡出版《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该书是针对俄国马克思义的主要敌人——以米哈洛夫斯基为首的自由主义民粹派而写的,因为他们断定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上是站不住脚的,是不适用于俄国的。所以普列汉诺夫从唯物史观来批评民粹主义,称社会发展有其客观规律,从而揭露了民粹主义毫无根据的主观社会学,可以使人希望俄国将迅速抛弃其在1861年走上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普列汉诺夫同时也反驳民粹主义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认为革命若要得到胜利,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群众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普列汉诺夫号召革命者起来保卫“生产者”的利益,提高他们的自觉,他认为:“只有当‘群氓’成为历史行动的英雄的时候,只有当在它这个粗野的‘群氓’中发展起与此相适应的自觉的时候,理性的王国才会大踏步地走近我们。”[2](P205)《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这本书是俄国第一本有系统地解释历史唯物论的书籍,同时在俄国也造成极大的影响力。总共印刷三千册,不到三周就全部售完,列宁因此书而夸赞普列汉诺夫“培养了一整代俄国马克思主义者”[5](P162)。
(四)对俄国民粹派信仰个人英雄主义的唯心史观的批判
在1885年出版的《我们的意见分歧》一书中,普列汉诺夫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之间的根本意见分歧。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俄国的资本主义是否发展得起来?俄国的农民村社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的基础?俄国是否要成立无产阶级政党,走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普列汉诺夫提出俄国资本主义的来临不只是理论上的争论,而且客观事实的确如此。农奴制解放之后,国内市场发展迅速,大工厂和工人数目大量增加,手工业和村社面临瓦解的命运,事实证明资本主义已经来临,并且毫无阻碍地继续发展。俄国的村社只有在还没有脱离自然经济的时候才能生存,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货币经济和商品生产已经慢慢摧毁了村社土地的所有制。村社内部已经分化为富农和贫农两个对立的阶级,任何改革都不能消灭这个分化的基础,也不能把村社从瓦解和灭亡中拯救出来。村社逐渐瓦解,而资本主义又是无法阻挡的潮流,那么是否注定俄国得遭受资本主义带来的痛苦呢?普列汉诺夫特别指出:“我们深信当社会循着自己运动的自然法则所示的途径前进时,它既不能跳越自己发展的那些自然阶段,也不能以命令废除它们。但是他可以缩短和减轻生育的痛苦。”[4](P25)《我们的意见分歧》一书直接批判了民粹主义的核心思想,引起极大的震撼。1887年底,有一位很有名气的“民意党”活动家索菲娅·米哈伊洛夫娜·金兹堡就承认:“在俄国,除了现在流行于全国的《我们的意见分歧》之外,简直是什么书都没有……《我们的意见分歧》和《社会主义和政治斗争》都有影响,而且影响很大,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我自己就亲眼看到很多被他的理论击败的人。”[5](P113)
普列汉诺夫在批判民粹主义的过程中,最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哲学思想为基础。他认为:“一切运动都是辩证的过程。但整个自然界的生活就是运动。因此,研究自然界,就完全必须运用辩证的观点。”[7](P729)普列汉诺夫是第一个使用“辩证唯物论”一词来表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论,他认为只有此术语才能唯一正确说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因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完整的世界观。一种唯物主义的哲学,必须阐明两类现象:一类是自然界的现象,另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现象。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根基,而辩证唯物论的两个主要特色是阶级性和实践性,就如马克思所说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8](P467)
对于民粹主义者认为俄国能够以村社为基础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不需要有资本主义社会这个阶段,普列汉诺夫对此提出的反驳可以从其对量变质变规律的认识来找到答案,他说:“从历史上研究某种现象,那就是从发展上研究某种现象。发展的观点逐渐变成世界世纪哲学和社会科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观点。”[9](P452)黑格尔的贡献在于他首先从现象发展的角度出发,观察其从产生到消灭的所有现象。整个黑格尔学说的基本思想是合乎规律发展的思想,从形式方面看:第一,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必然有新的东西产生,以及旧的东西死亡。第二,在这个过程中,量的变化最后要转化为质的差异,此转换的关键就是飞跃,就是渐进过程的中断。第三,由于旧事物为新事物所否定,发展过程就会呈现出阶段性。现象发展中的第三阶段与它的第一阶段有形式上的相似性,这就是否定之否定;从内容方面看,任何现象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现象内部固有的矛盾,是“矛盾引导着前进”。总之,辩证法说明了事物变化的“规律性”。普列汉诺夫谈到黑格尔的辩证法时首先谈到发展通过矛盾,通过其对立面而相互转化得以实现,然后才说明飞跃是不可避免的。在《唯物主义史论丛》一文中提到:“(1)一切有限物是扬弃自身的,是要过渡到它的反面的。这个过渡过程。是靠每一个现象特有的本性而完成的。每一个现象都包含着将要产生它的反面的力量。(2)一个一定的内容的渐进的量的变化,最后要突然激起质的变化。这个突变的环节,就是飞跃的环节,渐进性中断的环节。如果相信自然或历史不作飞跃,那就大错特错了。这些便是辩证法世界观的特点。”[6](P122)普列汉诺夫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来考察进化与革命、改良与革命相互关系的问题,而运用矛盾规律所考察的问题更多,在矛盾推动前进这一原则的指导下,普列汉诺夫辩证的范畴包含内容和形式、必然和偶然等。
二、普列汉诺夫对民粹主义批判的哲学依据
总之,普列汉诺夫批判民粹主义认为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强调历史的向前发展是靠群众的参与。在1896年写给高尔采夫的公开信就曾提到:“社会关系(人类社会中的)就是人的关系;没有人的参加,没有大多数人即群众的参加,人类历史要向前迈进一大步也是不可能的。”[6](P234-235)不过普列汉诺夫也没有完全否认人在历史上所产生的作用,他认为唯物主义的规律概念同个人的独立性和主动精神,同坚强的意志力量完全可以相容。
(一)运用质量互变规律批判民粹主义者直接过渡思想
临床药物剂量可以根据理想体质量、总体质量、瘦体质量计算得出。但目前关于产妇的全麻药物剂量的最佳计算方法尚无共识。研究[2]认为,根据瘦体质量计算的丙泊酚诱导剂量不足以引起意识丧失;而总体质量更适用于肥胖患者[3]。本研究采用总体质量来计算产妇的诱导剂量。
(二)运用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批判民粹主义者“资本主义倒退说”
为反驳民粹主义重视“英雄”、夸大“个人”在历史上发生的作用,普列汉诺夫提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关系这对范畴。普列汉诺夫强调个别的偶然因素不能改变事物变化的必然趋势,只能影响这种趋势的局部面貌;它本身在事物系统中的性质以及在事物变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由这种必然趋势所决定。普列汉诺夫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证明杰出人物的单方面愿望终归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决定社会发展的因素是社会存在的物质条件的发展,是社会存在所必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变更,是各个阶级在物质资料生产方面相互关系的变更,是各个阶级为着自己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分配方面的作用和地位而进行的斗争。所以,不是思想决定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而是人们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思想。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按照特殊人物的任意摆布来完成,而是按照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发展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三)运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关系批判民粹主义者“英雄史观”
普列汉诺夫将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辩证法运用于社会结构,批判民粹主义者认为发展资本主义“就准备把俄国劳动人民推进资本主义的铁箍”[10](P138)。社会结构的内容和形式就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他说:“社会的人在生产上对于自然界所起的作用以及在这一作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生产力的增长,这是内容;社会的经济结构,它的财产关系,这是形式”。[6](P615)内容产生形式,从而确保自己向前发展。但若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使得它的形式不能满足内容,就会引起新形式消灭旧形式的斗争,从而以新的形式确保内容不断向前发展。资本主义在俄国的发展亦是如此。普列汉诺夫认为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矛盾,这一矛盾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只要人类的生命历程不停止,它就会一直向前作用下去。他论证道:“这一由一定的内容所产生的形式,由于同一内容之进一步增长而被抛弃的这一伟大规律,事实上是一普遍的规律,因为不论是社会生活的以及有机体生命的发展都服从于它。这一规律在这个意义上确实是永恒的,即它的作用只在任何发展都停止的时候才停止。但是这一伟大、普遍和永恒的规律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的公式’,他几乎比所有一切的公式都更好地表达了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过程的看法。”[6](P614)
三、普列汉诺夫对民粹主义批判的现实启示
(一)坚定不移地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需要同各种恶意诋毁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作斗争,普列汉诺夫很好的践行了这一点,最早给了民粹主义以决定性打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将破除消极、错误的思想观念和树立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观念相结合。一方面,要破除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诸如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以及“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这些错误思潮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极不相符。另一方面,要发扬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观念,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对当前亟须进行理论引导或说明的问题作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说明,使广大群众自觉克服和抵制错误、腐朽思想影响的同时,增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二)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决定社会主义必将取其代之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作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11](P40)的历史必然性结论。虽然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几个世纪的调整和完善,但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并没有解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因此资本主义的这些调整措施在暂时缓解资本主义的矛盾和危机的同时,又在进一步加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随着生产力、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正在为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准备着新的社会因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然会在新的基础上不断积累和加深。总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将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三)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革命民粹派也好,自由民粹派也好,他们都不懂的历史发展的规律,都是英雄史观的宣扬者。”[12](P137)但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可以知道,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角色出现的。人民群众不仅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和决定社会基本矛盾的走势,而且还直接参与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从而推动社会形态的演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列宁曾明确指出:“群众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正是新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因素。”[13](P52)所以说,只有尊重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不断获得事业发展的新动力。
四、结语
普列汉诺夫对民粹主义的批判,从始至终都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民粹主义的错误思想进行解读,大大地消除了民粹主义在革命知识分子中的影响力,其对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奠定了不可磨灭的成绩。列宁在1921年《再论工会》一文中称赞普列汉诺夫:“不研究——正是研究——普列汉诺夫所写的全部哲学著作,就不能成为一个自觉的、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因为这些著作是整个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的优秀作品。”[14](P453)
当系统发生短路故障时,切断变压器的二次侧电流,停止磁通补偿,此时接入到电网中的变压器阻抗为一次侧阻抗和励磁阻抗。由于励磁阻抗较大,可以在发生短路故障时限制短路电流大小。变压器的等效模型如图3所示。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普列汉诺夫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 [苏]普列汉诺夫.我们的意见分歧[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5] [苏]米·约夫楚克等.普列汉诺夫传[M].宋洪训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0.
[6]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1.
[7]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北京:三联书店,1962.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9] 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4卷)[M].北京:三联书店,1974.
[10]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9.
[1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12]宋洪训.俄国民粹派的英雄史观[J].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1982,(01):133-154.
[13]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4]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On Plekhanov's Critique of Populism and Its Philosophical Basis
ZHANG Yu-ha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ist Ideology Research Center ,Nanjing 210023,China )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struggle with the Russian Narodniks,Plekhanov pu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Marxist theoretical works,through which he launched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critique of populism.Specifically,he criticized the misconceptions of populism on the issue of political struggle,the denial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in Russia,the denial of the cre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people,and the belief in individual heroism.In the theoretical weapon that Plekhanov used to refute populism,there is a rich philosophical thought in dialectic.By interpreting Plekhanov'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behind the criticism of populism,i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us to deeply understand populism.
Key words: Plekhanov;Populism;philosophical basis;inspiration
中图分类号: B512. 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80X( 2019) 05-0027-05
收稿日期: 2019-03-01
作者简介: 张宇航(1995—),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责任编辑:周 淳)
标签:普列汉诺夫论文; 民粹主义论文; 哲学批判论文; 启示论文;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