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四医院泌尿外科 150000
摘要:目的:分析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双数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应用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采用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可全面的改善手术质量,提升手术整体质量,改善手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离断式肾盂成形术;腹腔镜;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常见的泌尿系统方面的疾病,该病早期症状表现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的出现血尿、尿路感染以及腹部肿块等情况,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进行治疗的金标准,但是开放性手术对于患者后期的恢复不利,因此需要对整体的治疗方法进行创新,采用腹腔镜辅助治疗的方式,提升预后[1]。本文对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为(38.21±13.67)岁;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为(38.32±13.56)岁。两组患者经检查均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排除其他系统性疾病、手术禁忌以及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并签署研究同意书。对两组患者各指标进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取侧卧位,抬高腰桥的位置,与患病一侧腰部进行切口,直接分离肌肉、筋膜,充分暴露输尿管的上端位置、肾盂输尿管,而后肾盂以及狭窄处进行离断,在输尿管狭窄位置的远端,距离为5mm的位置进行输尿管切除,之后对肾盂瓣以及输尿管断端位置进行缝合。之后放置引流管,进行切口缝合。
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式,术前准备工作与对照组一致,于患者髂嵴外侧上方位置及1-2cm区域进行切口,切口长度为1.5cm,之后对肌肉、筋膜、腹膜等区域进行分离,之后置入球囊对腹膜后腔进行扩张,时间为5min,扩张结束后与患者肋缘下方进行切口,放入12mm与10mm管套针,建立气腹,在腹腔镜手术准备工作结束后,对肾周筋膜分离,显露肾盂与输尿管上段位置,使用弧形剪将多余肾盂切除,并采用纵向的方式进行输尿管的切开,缝合肾盂瓣下角以及输尿管的切口,在输尿管狭窄的远端,距离其5mm的距离将输尿管进行离断,剪除扩张肾盂以及其中的狭窄区域,消除气腹,缝合切口,放入引流管[2]。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其中手术指标通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表示,P检验,P<0.05。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比较(±s)
3讨论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出现的原因是患者连接位置的纤维出现增生,使得尿液经过肾脏的排泄方面受到阻滞,使得肾脏长时间处于扩张的状态,肾皮质受到压力,长期处于却缺血的状态,造成肾脏萎缩以及硬化,对肾脏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本研究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手术与常规手术比较,切口明显较小,视野方面更加的清晰,在腹腔镜的作用下可以更加精细的进行手术,直接观察到血管,进行快速的止血,因此出血量较小,后期恢复效果较为理想[3]。
综上所述,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采用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可全面的改善手术质量,提升手术整体质量,改善手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刘勇,王丽惠,刘旸.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4):52-53.
[2]易利军.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61-63.
[3]李志雄,陈江谊,李伟坚.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效果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01):34-36.
论文作者:刘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0
标签:肾盂论文; 输尿管论文; 手术论文; 狭窄论文; 患者论文; 切口论文; 腹腔镜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