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层建筑施工和设计时,由于框架剪力墙的独特性质使之得到广泛运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不但涉及到钢筋和混凝土工程,还涉及到其它的工程。因为框架剪力墙要求达到较好的抗震性、刚度和美观性,因此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未控制到位,不但会影响到整体的美观,还对建筑结构和建筑安全有一定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下。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建筑施工技术
引言: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高层施工技术也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对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上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在施工的时候,施工技术不但对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有着直接关系,还影响着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基于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方面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相关内容简析
(一)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概念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代替框架结构中的梁柱,是对框架结构承重体系的优化,能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传统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合形成,可以确保留有足够的建筑空间从而方便施工的进展。这一结构也有缺点,由于剪力墙结构特别复杂,因此它不易拆卸而且灵活性也比较差。而框架剪力墙结构则克服了剪力墙结构的缺点,不旦操作简便还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承载能力,适合在高层建筑行业广泛推广。
(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征
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是由混凝土和钢筋搭建而成,结构具有很大的强度,因此,它的承重能力非常突出,具有受力的特性。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抗灾能力,在搭建框架剪力墙结构时,施工人员一般都会刻意的提高该结构的抗震等级,这也使得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很强的刚性。框架结构的侧向变形曲线以剪切型为主,而剪力墙的变形则以弯曲型为主,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了两种结构,由于这两种结构的受力性能完全不同,这就形成了框架剪力墙结构特有的变形曲线,呈反S形的弯剪型变形曲线,因此,框架剪力墙结构一般不会轻易变形。
(三)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设置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设置应该按照先基础,再主体,最后装饰装修的顺序来设置。首先基础部分应该先做地基部分,内容包括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回填等,每项内容又有其具体的施工准则。然后是基础施工部分,包括框架剪力墙结构模板、钢筋的制作安装、固定,混凝土建筑和防渗防漏设施等。主体部分施工过程用除了基本的安装工作以外,还应该注意水电、消防设施的预留预埋工作。装饰装修过程中,要调度好施工人员的时间安排,设计好施工的顺序,防止出现窝工、返工的情况,耽误施工的进度。
二、分析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
(一)施工技术之混凝土工程
首先依照浇筑段的墙厚和墙体轴线长度算出方量,再选择与混凝土相同配比的无石砂浆进行搅拌,放于灰槽当中。之后浇筑在底端接搓处,厚度需要达到10厘米,选用铁锹让其均匀入模,不可以用泵管灌入模内,入模必须依照墙体混凝土浇筑次序开展,根据现场实际状况确认混凝土的浇筑次序,一边浇筑砂浆一边浇筑混凝土,为了避免砂浆出现凝结,不能一次性把一段全浇筑完。在浇筑的时候,要使泵管当中的混凝土喷入溜槽中,通过溜槽来入模。需要留意随时用尺杆对混凝土浇筑厚度进行丈量,分层厚度需达到振捣棒作用的1.25倍,要连续浇筑墙体,完全依照墙体混凝土浇筑图纸要求按次序分层振捣和浇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分三点对混凝土下料点布置。混凝土接搓位置应该确保振捣密实,浇筑过程中要清理干净落地灰。在洞口浇筑时,应使洞口两边的浇筑高度保持对称,使振捣棒距离洞边30厘米以上,同时进行两侧振捣,防止洞口发生变形。对于墙体交叉节点和钢筋密集处,需增强振捣点,确保密实。在振捣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移位和涨模等现象,需要由专人看模,来确保混凝土的外观及结构尺寸。依照振捣棒的有效半径来确认振捣器的水平移动距离,在上层混凝土进行振捣的时候,需要插入下层混凝土中且深度要超过5厘米。振捣时需快插慢拔,使上下缓缓抽动,保证上下层均匀振捣。在振捣过程中,混凝土表面保持水平,无气泡及下沉即可停止。在振捣时,不能碰到预埋件、模板和钢筋等,发现产生变形和位移时,各工种需要互相配合及时进行处理。应当由专人养护墙体混凝土,通常养护办法为喷水养护或刷养护剂。在刷养护剂的时候,洒水让基层湿润,确定表面无积水后,即可刷养护剂,刷完之后,不能对墙面进行喷水养护。每隔2小时进行一次喷水养护且养护期要超过7天[1]。
(二)施工技术之钢筋工程
在浇完基础底板之后,由测量人员于底板砼门窗洞口和弹出墙身位置线上,进行预埋插筋的校正,假如发现弯曲或位移,按照1:6进行调直。首先要绑好竖筋,同时画出横筋分档标识,之后在齐胸处或下部绑横筋定位,同时画出竖筋分档标识,依照设计标准地下室外墙横筋在里,竖筋在外。其它部分的剪力墙则是横筋在外,竖筋在里。首先绑好竖筋,才能绑横筋,竖筋和横筋的间距要达到设计标准,首根水平筋设置在板面上的5厘米处。墙筋是双向受力筋,应当逐点绑扎全部钢筋交叉点,于搭接区域中按要求最低绑扎三个点。为了确保墙体双层钢筋的距离,需要设置垂直梯支撑且要对墙体水平度和水平筋的间距进行控制,在墙体上设置水平定距框来对钢筋的保护层和立筋的间距进行控制。由直径Ф12钢筋来制作垂直梯子筋,但不能替代墙体竖筋,梯子筋需要设150厘米的间距,同时每道墙至少有两道。剪力墙的水平布筋应当锚进邻近端柱、暗柱和墙肢内。需要错开双排水平筋的接头,搭接要大于50厘米才能满足设计标准。对于剪力墙中不连续洞口边长小于800时,需要在洞口配备超于被洞口切开的分布筋的50%。尽断保持墙分布筋不断,绕过洞口,假如洞口长度超过20厘米时,不得切断墙分布筋。应当确保连梁的配筋构造达到标准要求,在开洞时连梁要在跨中,把铜套管放置于圆洞中,在洞边加筋补强,达到设计标准[2]。
(三)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进行设计以及建设模板工程当中需要注意下列方面:第一,要让内侧模板的长度小于外侧模板以及外墙模板,具体数值要在200~300mm之间,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模板工程设计和施工当中的准确性,还可以对墙体进行有效的保护,让墙体不容易出现脱皮想象。第二,进行模板浇筑的过程当中,首先要把内侧模板固定好,之后再进行浇筑,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使设计与施工当中的准确性得到保证。第三,模板浇筑工程施工当中经常会出现渗漏问题,这会严重影响模板的稳定性,可使用砂浆或者水泥来进行解决。第四,吊装墙模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计算好尺寸,这是因为此环节对精度的要求较高,若出现失误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因此务必加以重视[3]。
结论
简而言之,由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设置上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难度,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各建筑单位如果想要采用这一结构,除了在人员配备上要选取实践经验丰富又懂得相关理论知识的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也应该做好把控,分析相关的施工技术,在放线测量、混凝土施工、钢筋施工等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遇到问题及时解决,保证建筑的最终质量。相关企业也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使建筑行业实现更大的发展[4]。
参考文献:
[1]侯小芳.浅议小高层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
[2]韦锋.钢筋混凝土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形态的识别[D].重庆:重庆大学,2015.
论文作者:吴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结构论文; 剪力墙论文; 框架论文; 混凝土论文; 墙体论文; 钢筋论文; 洞口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