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主体性道德教育与创造性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道德教育论文,创造性论文,青少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09(2007)01—0035—06
道德教育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导。《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发布以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①。但仍存在大量问题,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高。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主体性道德教育问题。
主体性道德教育已在全国开展多年,但实践中,教育者在思想上仍存在困惑:其一是还不完全清楚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其二是苦于没有有效的道德教育方法。德育过程只是传授道德知识,让学生记住道德概念,养成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习惯[1]。这样的道德教育模式,没有激发青少年的创造性,没有引导他们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下思考、判断和选择,从而自觉地践行道德标准。所以说,这样的道德教育模式实际上是忽视青少年主体性的。
一、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本质
道德,是维系和调节各种社会利益关系的规范。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都必然要与他人发生关系,必须要面对与他人交往的问题和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或集体利益关系的问题。而个体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学习和实践,经过各种冲突和应对,个体才能形成和发展这些能力。这些能力的发展还包括形成处理各种问题的规范和准则,因为道德规范是在现实生活中生成的。因而,道德教育就是关于个人如何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交往,如何促进自身的发展和为社会作出贡献范畴中的教育活动。如此说来,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个体的德性。德性是指个体在道德情境中自觉而独立地作出道德判断,实施道德行动,处理人际关系问题和调节利益冲突的能力和品行。一个有德性的人,能够在复杂多变的道德情境中,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道德能动性和个体独立的自由意志,而不是在权威和外部的影响下被动盲从;同时,各种道德情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在个体成长的不同阶段,情境的特点和个体认同的道德规范是有区别的[2]。具有德性的人,在每个独特的道德情境中,都能够灵活地作出判断,区分自我、他人、社会,建立有效合理的道德规范,使自我、他人、社会和谐相处,并在此过程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可见,德性的典型特点是独立性、灵活性和能动性,这三个特点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性特征。因此,学校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主体性。
道德,又反映着社会和时代的价值选择。当前,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华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需要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年轻人。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措施,就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3](P498)。这就对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人的创造性孕育在独立自由、和谐完美的人格之中,创造潜能的实现需要以独特的个性发展为必要条件,个性发展得越充分,创造潜能也就越能得到充分的实现;个性越是被束缚,创造潜能也就越容易丧失殆尽。所以,学校教育要以青少年为本,创造各种条件促进他们的创造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而不是禁锢他们的思想,束缚他们的行为。因此,当前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青少年的独立人格,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创造性培养是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核心。适应社会发展和国家需要的创造性培养,就是当前道德教育最重要的任务。
青少年个体的成长包括认知方面的成长和人格方面的成长,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互相牵制,互相促进。前者构成了个体成长中的智力因素,后者构成了非智力因素(如图1所示)。在非智力因素中,具有评价特性的情感、意志和个人品性就是品德。众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创造性不仅仅受智力因素影响,还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4](P225)。非智力因素既通过影响个体的智力品质起作用,又通过动力作用、定型作用和补偿作用而发生影响。当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状态,产生活动的动机,积极的情绪情感会使人的行动坚定地朝向目标;意志指个体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使人的活动具有了能动性,即使需要未得到满足,人们也能克服困难,维持自己的活动方向。这正是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和定型作用。动力作用和定型作用展示了人们的主体性活动,也就是活动中的创造性。非智力因素的补偿作用主要通过良好的个人品性来实现,崇高的理想、广泛的兴趣、开放的胸怀、严谨的态度、良好的习惯等都能对人的认知发展起到补偿作用。
图1 非智力因素作用示意图
几十年来,所有研究创造性的大师,都非常重视德育或创造性人格的培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教授提出了八条创造性人格特征:(1)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2)有旺盛的求知欲;(3)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事物的运动有探究的动机;(4)知识面广,善于观察;(5)工作中讲求条理性;(6)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和游戏有广泛的兴趣;(7)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8)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中[3](P508)。斯滕伯格教授认为创造性人格特质由七个因素组成:(1)对含糊的容忍;(2)愿意克服障碍;(3)愿意让自己的观点不断得到发展;(4)活动受内在动机的驱使;(5)有适度的冒险精神;(6)期望被人认可;(7)愿意为争取再次被认可而努力[3](P508)。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高创造性个体的非智力表现特征是:(1)健康的情感;(2)坚强的意志;(3)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包括需要、兴趣、动机、理想等);(4)刚毅的性格;(5)良好的习惯[3](P508)。从这几位大师的论点中不难看出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所以说,要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训练;不能简单地将创造性视为天赋,更应当将其视为后天培养的结果[3](P509)。创造性教育是当前德育的重要任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
那么,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什么呢?
二、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容
第一,“我们所实施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3](P498),创新教育和创造性培养是实施科教兴国的一项重大措施[4](P115)。只有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有希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道德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教育的灵魂。所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健康人格应成为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重点。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学校教师不仅要采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还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拘泥,不守旧,敢于打破框框,敢于别出心裁,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人格[4](P543)。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培养青少年的非智力因素来培养创新型人才。林崇德教授指出了四条途径来实现这一任务:发展兴趣,顾及气质,锻炼性格,养成习惯。发展兴趣即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培养情感,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顾及气质即充分考虑到青少年的个人气质对活动的影响作用,提高、发展其优良作用,矫正其不良作用;锻炼性格即重视个体优良性格的培养;养成习惯即让青少年形成能动的自组织过程,有目的地进行良好学习行动以及心智与操作技能的训练[4](P233)。因此,道德教育要教会学生自主选择,启发学生主动分析和判断,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
第二,道德教育要教会如何做人的道理。人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能产生并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并把需要转换成自己追求的目标,然后控制自己的行为去实现这些目标、满足自己的需要[5]。真正有道德的人,不是那些被动服从的人,而是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具有主体的内在追求,具有自觉的道德评价和选择能力的人。人在树立目标和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最具有主体性的表现是能够意识到自己的需要,并能够衡量自己需要的合理性,从而策划满足需要的方法和途径,调动实现目标的能力。而这种意识,是个体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它既依赖于个体的生理成熟,比如,个体在婴儿时期开始形成对自己身体的意识,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6](P25),又依赖于社会交往过程,在个体达到一定的生理成熟水平后,他的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个体逐步学会了观点采择,不仅能意识到自己的意识,而且还能意识到他人的自我意识,并能区分二者的不同[7](P115)。要想让个体自觉主动地履行道德义务,遵守道德规范,就必须首先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发展的高峰正是在青少年时期。所以,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意识是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第三,学校道德教育不应该仅仅是灌输现有的观念和法规的教育。不错,每个社会成员都要遵从正确的观念和规范,学习特定社会的规范是青少年成长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只有当个体在社会实践中经过自己的辨析和评判、选择和验证之后,才能真正内化社会规范,才能自觉维护和遵守社会规范。非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最大弊病,就是没有将青少年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主观意志的主动行动者,而是把他们当成被动接受现有观念、盲目听从命令的服从者;教育者扮演着灌输特定社会观念的角色,扮演着监控执行社会规范的角色,采用的方法通常都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必须服从的强制性特点,忽视了个体品德内化的规律。然而,青少年是有生命的个体,其典型特征就是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他们经过自己的比较和评价,经过自己的选择和实践之后确立的行为,才是能动的、自觉的、有持久力量的,也才是符合个体发展需要的。当然,社会生活离不开他人,个人在意识到自己的需要的同时,也会意识到他人的需要及其满足。所以,个人价值的评判与他人价值的评判是互相制约的。因而,学校的主体性道德教育应该将唤起青少年的道德情感和道德需要作为重点,协调个人的情感需要与他人的情感需要,尊重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培养青少年的价值观念。
第四,强调个体的主体性,重视个人的情感和需要,并不等于强调极端的个人利益至上,也不是要否定道德的约束性,而是强调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强调个体在展现主体性的时候要自觉地约束自己,控制自己,调节自己的需要,协调自己和他人的利益冲突。道德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道德产生的出发点是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协调。因此,道德教育应该立足于个体的社会适应,着眼于青少年发展和形成与他人正常的积极的关系。在个人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个人要学会把他人也看作是与自己一样的主体,学会理解他人并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取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最大值。这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个过程,个体需要发展和形成社会适应能力。个体从不能意识到他人或社会的观点,到领会他人的观点和社会的规则,进而意识到其普遍存在的价值,实际上就是从不理解其他主体的存在,到理解他人的观点,再到理解作为社会制度的类化的他人的共同观点,最后达到以超越社会的观点来理解社会及其制度的水平[1]。可见,主体性道德教育要发展青少年创造性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最后,任何人的一生都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着的社会,人是社会的成员,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交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权利,同时也必须承担社会义务,担当社会角色。在社会组织中,每个人的活动都与他人的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想维护社会的和谐,个人不仅要以自己的角色规范行事,还必须关注他人的角色需要和利益[7](P118)。其实,个体早期就已经本能地表现出对他人的关注,例如,婴儿的伴随哭泣,婴儿发现母亲不愉快的情绪状态而爬过来与母亲呆在一起等行为,都体现了对他人的关注[8]。这种关注,是对他人的积极友好行为的萌芽,是道德行为的基础,被称为亲社会行为。上世纪70年代以后,Hoffman关于婴儿情绪情感的研究引发了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实证研究,研究者探讨了个体由于他人的情绪状态而产生的情绪反应,以及关注他人甚至帮助、安慰他人的行为。研究者认为,个体能对他人产生替代性的情感反应和意识到他人的感觉是产生指向他人的行为的基础,亲社会行为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9](Vol.3,P701—778)。这也是最初的道德行为。亲社会行为被认为是具有社会适应性的良好行为。学校的主体性道德教育应重视青少年的亲社会性发展。
上述五个方面,虽然各有侧重,但都以培养青少年的独立、创新人格为核心,创造性培养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
三、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团体活动
主体性道德教育实践中的最大困惑就是缺乏有效的方法策略。我们在这个领域进行了多年探索,进行创造性教育实验,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略作介绍:
(一)训练青少年在同伴交往中创造性地解决冲突的技能
学校中的同伴冲突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冲突解决的过程也是人际交往的过程,如果交往的双方采取彼此接受的、有利于共同利益的策略,就会促进合作性交往;而如果采用消极的解决方法,则可能使双方加深矛盾,使冲突升级,破坏人际和谐。合作协商一直被认为是解决冲突的最好方法,也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之一。冲突双方必须充分认识个人目标和他人目标的关系,认识自己与他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突破自己的局限,通过比较和权衡,找到双方都满意的方法。还要尽可能多地想出潜在的有效方法。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创造性,提高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增强亲社会性,还可以提高他们解决人际冲突的有效性[10]。
我们分析了已有文献,在学校中开展调研,发现要提高青少年合作协商地解决同伴冲突的技能,关键是教会他们解决同伴冲突的策略,提高其策略水平。我们设计了六个协商步骤,称之为“同伴冲突解决六步法”(以下简称“六步法”):期望帮助青少年清晰地向他人说明自己的想法,想象他人的想法和感受,分析冲突的原因,澄清冲突双方的不同观点,提供多种解决方法,最后达成一致[11]。六步法的六个相联步骤是:(1)了解他人的想法;(2)了解他人的感受;(3)了解他人产生想法和感受的原因;(4)从他人的角度出发重新考虑问题——换位思考;(5)想出尽可能多的解决冲突的办法;(6)选出大家认为最好和最有效的解决冲突的方法。六步法的特点是:关注合作行为的社交性特点,活动在班级同伴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特别强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重新考虑问题,而不仅仅关注自己;鼓励在提供多种解决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协商来找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激发了青少年的创造性。
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干预后,无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同伴冲突的策略水平,还是解决假设情境中的同伴冲突的策略水平,实验班都明显高于控制班。这说明“六步法”是培养青少年创造性地合作协商解决同伴冲突的有效手段[10]。
(二)提高青少年社会交往中的情绪胜任力
情绪在人类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交往双方基于对情绪的精确编码和译码,开展社会互动,达到人际和谐;情绪的偏离和失控则会导致心理障碍(如抑郁)和问题行为(如攻击)[12]。情绪胜任力包括八项技能:对自己情绪状态的觉知;对他人情绪的识别;使用情绪词汇表并以文化认可的方式表达情绪;移情性地卷入他人的情感体验;认识到情绪的内部体验不需要与外部表现相一致;使用自我调节策略适应性地处理厌恶和悲伤等消极情绪;认识到人际关系会受到情绪沟通的影响;能够控制并接纳自己的情绪[13][14]。
我们对小学生情绪理解力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情绪的理解与管理能力与其亲社会行为密切相关[15]。积极的情绪能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心境和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具有直接的引发作用和间接的信息作用[16][17]。于是我们设计了提高小学生情绪胜任力的团体活动,其内容和目标分别为:(1)“察言观色”:掌握更丰富的情绪词汇,提高情绪分化能力,增强准确了解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2)“情绪反斗棋”:认识情绪的由来和走向,增强对“事件——情绪——行为”序列的理解,促进情绪——认知联结的发展;(3)“情绪大魔方”:了解生活情境中的情绪表达规则,认识使用情绪表达规则的原因和结果;(4)“情绪变色龙”:认识情绪的可变性,学会更积极地提升心境和缓解紧张的方法;(5)“情绪遥控器”:认识情绪的可控性,增强对“愤怒”时的认知和生理反应的自我监控,增强控制愤怒情绪的自我效能感,掌握积极、有效控制愤怒的方法;(6)“情绪减压阀”:了解压力的来源、压力引发的情绪以及压力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掌握有效应对和缓解压力的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干预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情绪词汇量、情绪线索识别能力、情绪调节效能和情绪调节策略,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的积极心境、自我控制能力和亲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减少了攻击、同伴拒绝等不适应行为[18]。
除了上面介绍的两项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团体活动外,我们还设计了“促进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认识”、“帮助青少年清晰认识自己内在的价值观”、“培养青少年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交往技能”等活动,每项活动都包含六个相互联系、层层递进、又彼此独立的活动。实践证明,这些团体活动,不仅有效提高了青少年的亲社会性,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而且还展现出一条新时期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来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通过人际和谐技能的培养,来促进他们的社会适应。而且,通过小组活动和模拟多种道德情境,同伴的反应起到了激发创造性的作用,多种冲突的道德情境使青少年进一步学会了在特殊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技能,提高了创新意识,也提高了主体意识,从而提高了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发展其道德主体性。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激发青少年的创造性,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培养青少年的道德价值观,发展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青少年的亲社会人格。团体活动是有效的学校主体性道德教育的方法,也是培养创造性的方法。
[收稿日期]2006—11—03
[基金项目]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委托课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层次性研究”。
注释:
① 参见教育部关于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教基[2005]5号。
标签:道德教育论文; 青少年教育论文; 主体性论文; 冲突管理论文; 情绪和情感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问题意识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