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 针对急诊介入治疗晚期肺癌大咳血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9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100例肺癌大出血患者,并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分成对照和实验组,各组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形式的内科对症治疗,实验组则实施急诊介入治疗。对上述患者相应的疗效、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整体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并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存在胸闷胸痛、咽部不适以及发热低热等症状的发生率分别是2.0%,4.0%、2.0%,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晚期肺癌大咳血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on hemoptysis of advanced lung cancer. Methods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9, 100 patients with massive hemorrhage of lung cancer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sampling,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n = 50) and experimental group (n = 50).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medical symptomatic treatment,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The corresponding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abov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overall effective rat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4.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2.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xperimenta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hest tightness and chest pain, pharynx discomfort and fever and low fever were 2.0%, 4.0% and 2.0%,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Emergenc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ung cancer cough blood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and is worthy of further promotion.
【关键词】晚期肺癌;大咳血;急诊介入治疗;临床应用
引言
大众生活随着经济、科技进步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同时肺癌发病率也逐步提升。由于肺癌引起大咳血隶属严重并发症,很可能导致患者死亡[1]。通常针对该病症实施常规内科治疗很难有效把控病情,死亡率可以达到50%之高[2]。虽然也可实施外科手术予以治疗,但是很可能伴有很多并发症。现阶段,借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该病症有着良好的效果,本研究则对急诊介入治疗方式的相关应用效果进行探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9年5月于本院治疗的100例肺癌大出血患者,并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分成对照和实验组,各组均为50例。上述患者临床症状均契合契合相关诊断标准,并且经过胸部X线、纤维支气管等检查也都得到确诊[3]。研究同时将患有心脏疾病、高血压疾病等患者排除在外。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相应的知情书。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患为35例,女患15例,年龄范围为24~73岁,平均年龄(54±2.5)岁。24h咯血量为350~660ml。从出血部位来看,其中右上肺部叶为10例,右中肺叶为8例,右下肺叶为13例,左上肺叶为9例,左下肺叶为10例。实验组患者中,男患为33例,女患17例,年龄范围为23~72岁,平均年龄(53.1±2.3)岁。24h咯血量为340~630ml。从出血部位来看,其中右上肺部叶为10例,右中肺叶为9例,右下肺叶为11例,左上肺叶为10例,左下肺叶为10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实施急诊介入治疗,首先需要对患者实施股动脉穿刺,并将导管前段放置于左支气管动脉、右支气管动脉对应的开口位置。以2ml/s的速度注入浓度为60%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同时以2帧/s的投照序列针对支气管动脉进行血管造影,从而明确支气管动脉可能的出血部位[4]。待明确相关部位之后,则应对导管前段进行固定处理,将其置于把动脉上,并推注明胶海绵颗粒,实现栓塞把动脉的目的。等到血管栓塞之后再实施重复造影,对血管出血进行控制。对照组患者则实施常规形式的内科对症治疗,不仅需要基于平喘、止咳以及输血等方面的治疗,还还需要通过静脉滴注的形式注射5~10U的垂体后叶素与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40ml左右[5]。
1.2观察指标
本研究主要针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首先从临床疗效方面来看,患者咳血症状会在治疗后完全消除,并且不用再实施其他处理,此时为显效;若患者接受治疗,其咳血症状明显改善,但仍需要实施其他方式的止血处理,同时其生命体征基本正常则是有效;若治疗过后,咳血症状并未改善或者是出现加重情况,则为无效[6]。本研究将显效、有效看作整体有效。其次,从不良反应来看,常见反应涉及到胸闷、胸部疼痛、发热以及咽部不适等症状。本文基于SPSS 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其中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大咳血在肺癌临床上较为常见,同时该病症也是造成晚期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相关调查显示,晚期肺癌患者如果咳血量超过300ml便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此时若实施常规形式的内科治疗很难控制出血。虽然急诊手术具备一定效果,但也伴随较大风险。基于支气管动脉栓塞的方式治疗咳血有着良好效果,这是由于大血管受到肿瘤组织等的侵犯而出现破裂性出血[7]。该类治疗除了能够直接治疗外,还可以有效稳定病情。治疗阶段需要重视明胶海绵颗粒的应用,通过该材料来止血并防止支气管壁由于缺血而坏死。但同时还有研究显示该手术后可能存在多种并发症,涉及到胸痛胸闷、发热低热以及咽部不适等问题。一般情况并不用对其实施特殊处理,但急诊介入治疗还需要关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肋间脊髓动脉以及支气管动脉相关关系加以评估,防止出现误栓。其次,对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注射操作时需要把握好注射时间,防止发生反流或者是误栓。第三,栓塞剂需要与患者病情、体质相适应,避免对动脉造成伤害。
本研究表明,实验组在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明显超过对照组,同时胸痛、胸闷等症状相应的发生率也较低,并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临床上针对晚期肺癌患者大咳血症状实施急诊介入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优势。同时该类治疗手段相对简单,并且对组织结构等造成的创伤较小,还可以实现重复操作,可以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稳定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总之,针对晚期肺癌患者大咳血症状实施急诊介入治疗相较于常规形式的内科治疗来说有着极大优势,可以显著地缓解患者症状,稳定病情,提升其生活质量。但是因为本研究在样本量上相对有限,并且后续没有开展长期随访,因此实验结果可能存有一定缺陷,还需要通过长期深入研究来获取更为精准、客观的数据,为急诊介入治疗的有效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建坤,袁训涛.急诊介入治疗晚期肺癌大咳血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8,25(01):77-79.
[2]朱从健.晚期肺癌大咯血采用急诊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4,21(09):1117-1118.
[3]金涛,胡伯年,胡国明.急诊介入栓塞术治疗晚期肺癌大咯血7例观察[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3(04):253-255.
[4]耿赟,田雨,陈宝瑾,黄金阳,季学清.方邦江教授救治肺癌并发胸腔积液咯血验案[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01):87.
[5]钦志泉,卢丽琴,袁国荣,陈方宏,袁建华.急诊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肺癌大咯血[J].浙江医学,2008,30(12):1356-1357.
[6]陈伊娜,冯惠霞,戴惠琴.晚期肺癌急诊放疗3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05):56-57.
[7]陈伊娜,冯惠霞,戴惠琴.晚期肺癌急诊放疗3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05):56-57.
论文作者:吴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肺癌论文; 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实验组论文; 晚期论文; 动脉论文; 肺叶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7月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