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应用分析论文_陈勇1,莫洁兰2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应用分析论文_陈勇1,莫洁兰2

1.绍兴佳固建筑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2.浙江众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绍兴 312000

摘要:植物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是风景造园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园林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几项原则,提出了植物群落景观设计的方法,指出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景观要素结合适当,可形成优美的园林景观。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景观设计

1 园林景观设计和植物造景

1.1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过程,其内容包括地形改造、植物种植、建筑营造、园路布置等。景观设计要在完善物质功能的前提下,提升精神功能和文化品位,从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和美学等角度出发,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1.2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环节,是园林建设的精髓。植物在园林中有构成优美环境,渲染气氛,衬托主景的作用,能创造出充满生机的绿色自然环境。植物造景设计是针对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上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和文化上的景观。合理的植物造景与硬质的建筑、假山等结合可以创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

2 植物造景应遵循的原则

2.1根据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优化组合,创造不同环境氛围植物造景是自然景物在某一空间经过人工组合的配置,寓情于景,以引起人们生理上愉快、舒适的反应从而达到情感和精神上的超脱。植物单体和群体的组合,可以使人们欣赏到植物的姿态美、色彩美和风韵美。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是指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植物造景运用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协调等美学原则,采用有障有敞、有透有漏、有疏有密、有张有弛等造景手法,创造富有季相色彩变化并具有丰富园林空间的人工生态植物群落,给人以美的享受。

2.2根据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

任何造景植物都不能脱离生存环境而单独存在,温度、水分、光照、土壤以及空气等环境因素制约着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不同的环境因子对植物个体的发育及生态习性有明显的影响。环境中各生态因子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在景观环境中常常是多个生态因子共同作用于植物,单个生态因子的作用只有在其他因子的配合下才能显现出来。只有在深入了解植物的特性和种植地的环境后,才能合理地进行配置。适地适树,以乡土树种为主是设计者首要遵循的原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择树种,同时,科学合理地引进外来适生、无害、观赏价值高的树种,进行驯化以丰富物种多样性,增加本地区园林植物种类。

2.3根据植物生态群落要求合理搭配

植物的群落现象与动物的“社会性”是相当类似的。植物离开了群落,生态适应性就会下降,也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植物是造景设计的主要材料,因此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中汲取创作源泉,必须遵循自然植物群落发展的规律。自然植物群落的组成成分、外貌、季相、群落结构、垂直结构与分层现象,群落中各植物的种间关系等,都是植物造景中栽培植物群落的科学性理论基础。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及其生态群落的特性和生长规律做到合理搭配,才能达到植物造景预期的艺术效果。

3 植物群落景观设计

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尤其是“生态节约型园林”中,植物景观占有较大比重。以植物群落为主,人工设施为辅,是现代景观设计的一个发展趋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植物是景观设计中最灵活、最丰富的元素,营造优美生态的植物群落景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利用植物材料不同的色彩、姿态、质感进行搭配,配合景区功能形成空间的变化以总体规划功能、景区布局要求为依据,合理布置植物群落。植物也像其他建筑、山水一样,具有构成空间、分隔空间、引导空间变化的功能,植物在空间上的变化,可以借助借景、障景等手法来实现,形成开放、半开放、封闭、半封闭空间,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闭而不封,透而不通,似联非联的空间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应用最多。

3.2利用植物景观表现时序性

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形成了“春天繁花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枝干苍劲”的特定景观。植物的生长变化造就了景观的时序变化,赋予了景观生命力,极大地丰富了景观的季相构图,形成三时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

3.3利用植物景观展现地域性特色

不同的土壤、气候环境适合不同的植物生长,同样特色的植物也是地域的特色标志。利用园林生态环境的不同及各地气候的差异,可呈现出地域性的植物景观。

3.4利用植物材料形成生态的环境监控和调节系统

植物都具有一定的抗性,也都能对某种特定物质产生强烈的反应。利用植物的这种特性可以在适当地区形成自然的环境监控系统,调节净化生态环境。设计者首先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进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然后才能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例如,在有严重二氧化硫污染的工业区,种植白皮松、银杏等抗污树种;在土壤盐碱化严重的地区,选用黄栌、榆树等耐盐碱植物。

4 植物与其他园林景观要素的结合

植物、建筑、山体、水体、道路铺装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五大要素,各个要素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4.1植物与建筑的结合

植物与建筑的结合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设计时要考虑建筑的风格、功能、体量、质感与色彩,使建筑与植物和谐统一。同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植物种植的位置,避免因为建筑的遮挡影响植物生长。建筑的线条往往比较硬直,而植物的线条却较柔和、活泼。静态与动态均衡构图,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更为协调。

4.2植物与山体的结合

古语“山籍树而为衣,树籍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见树之光辉”,既呈现了植物与山体的结合效果,又说明了植物与山体结合的原则。山得草木而华,植物与山体相辅相成,构成山体景观。

4.3植物与水体的结合

明净、清澈的水体是园林的灵魂,而园林水体又是借助植物来丰富水体景观。水中、水旁的植物在丰富水体景观层次的同时,其姿态、色彩及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植物在与水体结合时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当位置进行种植,才能确保水体景观的形成。

4.4植物与道路铺装的结合

园林道路是全园的骨架,具有发挥组织游览路线、连接景观区等重要功能。道路植物配置无论从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还是搭配形式上(包括色彩、层次高低、大小面积比例等)都应该更加丰富多样,自由生动,能引人入胜,形成与其定位一致的气势和氛围。因此植物与道路铺装结合时要充分考虑道路、铺装的功能来选择适宜的种植方式及树种。

5 结束语

园林植物造景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着绿化的景观效果及综合效益的发挥,而且与植物多样性保护和景观多样性息息相关。利用当地的乡土树种改造人工环境,建立特色的生态园林,增加更多的自然情趣,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科学地进行园林植物造景,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园林绿化景观,是促进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志全,崔文山,郑晓菲.园林构成要素实例解析[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2]王磊.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3,17,(5):71~73.

论文作者:陈勇1,莫洁兰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0

标签:;  ;  ;  ;  ;  ;  ;  ;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应用分析论文_陈勇1,莫洁兰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