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显林[1](2021)在《远端缺血适应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方法,结合专家会议法及预试验构建远端缺血适应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并检测该方案的效果。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构建远端缺血适应联合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初稿,通过专家会议法及预试验对方案进行修订形成干预方案终稿。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法选取珠海市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名,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1组(早期康复护理组)、对照2组(远端缺血适应组)、试验组(早期康复与远端缺血适应联合组),观察远端缺血适应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的效果。三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1组(n=60)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对照2组(n=60)接受远端缺血适应治疗,试验组(n=60)接受早期康复护理联合远端缺血适应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BI)对三组患者进行干预前基线测量(以下简称“T0”)、干预14天(以下简称“T1”)及干预后90天(以下简称“T2”)进行效果评价,主要结局指标是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为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结果:应用广义估计方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T1阶段三组患者NIHSS评分分别为5.32±1.67 vs 5.62±1.99 vs 3.97±1.81,BI指数评分分别为:69.67±21.88 vs 71.25±22.26vs 73.25±22.26,均存在显着的组内效应、组间效应(P<0.05),T2阶段NIHSS评分分别为4.48±1.61 vs 4.60±5.62 vs 2.58±1.50,BI指数评分分别为:73.08±20.57 vs75.50±20.86 vs 79.00±20.97,均存在显着的组内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P<0.05),随着时间的进展三组患者的NIHSS评分呈线性下降趋势,BI评分呈现线性上升趋势,试验组NIHSS评分的降低幅度及BI评分的上升幅度均优于两个对照组(P<0.05),自变量分组及测量时间节点是影响因变量NIHSS评分和BI评分变化的重要因素。结论:1.RIC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能够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康复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2.RIC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方案整合了早期康复护理与RIC治疗的优点,效果优于单独的RIC治疗和早期康复护理。
夏天[2](2021)在《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文中指出目的: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又名缺血性中风,是由于脑的缺血性病理改变导致的相应脑部功能缺损的一种发病迅速,以偏瘫、失语、昏迷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缺血性脑卒中所带来的疾病负担越来越重,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方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地龙作为临床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其提取物蚓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通过对中医中风的梳理,明确中医缺血性中风与西医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同病名、确定诊断标准、证型分类,为更好地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思路方法。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历代中风的溯源以及当今脑卒中的整理,确定当今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西医概念、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法。通过对全球及我国脑卒患病人数、死亡人数等疾病负担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全球及我国脑卒中的相关疾病负担情况及变化。通过对蚓激酶治疗脑卒中的文献研究,分析整理蚓激酶在脑卒中的应用及有效指标。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以及多次专家讨论,制订蚓激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结果:中医中风病经历了病名概念的统一,在近现代时期与西医脑卒中相等同,汲取西医内容,按病理因素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对于缺血性中风的病名诊断标准采用西医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对全球及我国的脑卒中的相关疾病负担情况及变化的分析发现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负担指标在脑卒中的整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其中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负担在近年来呈现快速上涨的趋势。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中西医分型与治疗方式的整理分析发现,现今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更是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并基于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发展了许多中药的新型制剂,给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用药提供了新选择新思路。对地龙提取物蚓激酶治疗脑卒中的文献研究发现,蚓激酶对缺血性脑卒中的NIHSS神经功能评分(NIH Stroke Scale,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纤溶活性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t-PA(组织纤维溶酶原激活物))、凝血活性指标(血小板聚集功能、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改善作用均得到肯定。结论:现有证据表明,我国缺血性脑卒中的疾病负担重,且呈逐渐加重趋势。现在中西医理念相结合的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手段优势凸显,地龙提取物蚓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缺乏高质量的研究数据支撑,因此制定蚓激酶肠溶胶囊(博洛克)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以期蚓激酶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王哲义[3](2021)在《丹参酮ⅡA磺酸钠调控HIF1α/mTOR介导细胞自噬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具有高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特点。丹参酮ⅡA磺酸钠是丹参脂溶性成分丹参酮ⅡA经磺化后的水溶性物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运用网状Meta分析系统评价丹参类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网络药理、蛋白组学技术探究丹参酮ⅡA可能作用机制,并在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和PC12神经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模型中对可能的靶点和机制进行验证。方法:(1)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检索起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2月。由两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按照Jadad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6.0进行统计分析。(2)使用TCMSP数据库检索丹参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在GeneCards、NCBI和OMIM数据库中获取缺血性卒中的靶点,并将药物和疾病交集后的靶点输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Cytoscape3.8.2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网络。通过Bioconductor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3)采用改良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损伤(MCAO/R)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组。根据神经功能评分(Z-Longa)、TTC染色及HE染色评价MCAO/R模型及药物疗效。(4)使用DIA定量蛋白组学分析各组大鼠脑缺血半影区蛋白表达的情况,根据|log2FC|≥0.58且p<0.05的标准筛选差异蛋白;利用R软件绘制火山图和差异蛋白聚类分析热图;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差异蛋白的互作(PPI)网络;利用DAVID、ClueGO等工具对差异蛋白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并用平行反应监测技术(PRM)的方法验证蛋白表达。(5)利用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系构建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同时给予不同浓度(1μM、5μM、10μM、20μM、40μM)丹参酮ⅡA磺酸钠干预3h、6h、12h,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给药剂量和时间,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蛋白组学预测的可能靶点。结果:(1)共纳入160项研究,总样本量18079例,共纳入7种中药注射剂和8种治疗措施,包括丹红注射剂联合常规治疗(DH+CT)、丹参注射剂联合常规治疗(DS+CT)、丹参川芎嗪注射剂联合常规治疗(DSCXQ+CT)、注射用丹参多酚酸联合常规治疗(DSDFS+CT)、复方丹参注射剂联合常规治疗(FFDS+CT)、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常规治疗(SI+CT)、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剂联合常规治疗(STS+CT)和常规治疗(CT)。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总有效率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DSDFS+CT(93.0%)>DH+CT(80.5%)>STS+CT(66.7%)>DSCXQ+CT(66.4%)>SI+CT(50.0%)>DS+CT(26.7%)>FFDS+CT(16.7%)>CT(0.1%)。在 NIHSS评分方面,累积概率排序为:STS+CT(95.5%)>DH+CT(80.9%)>DSCXQ+CT(70.1%)>SI+CT(64.7%)>DSDFS+CT(42.0%)>FFDS+CT(24.4%)>DS+CT(20.1%)>CT(2.4%)。在 Barthel 指数方面,DH+CT(76.2%)>DSCXQ+CT(74.3%)>STS+CT(64.1%)>DSDFS+CT(62.2%)>FFDS+CT(51.8%)>SI+CT(46.0%)>DS+CT(21.7%)>CT(3.8%)。(2)从丹参中共筛选出65个活性成分和108个对应靶点,以及缺血性卒中相关靶点2558个,取交集后获得靶点87个,其中度值大于50的靶点有6个,包括AKT1、IL6、FOS、VEGFA、MAPK1、EGFR,即本研究的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24个(p<0.05),KEGG通路富集分析筛出134条信号通路(p<0.05),以PI3K/AKT、HIF-1信号通路所占靶点数目最多。构建的药物-化合物-作用靶点-疾病网络显示,丹参酮ⅡA等活性化合物在整个网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3)与假手术组相比,MCAO/R模型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着升高,TTC染色显示梗死范围扩大,HE染色显示大脑皮层及纹状体区域组织变性明显。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可降低神经功能评分,缩小梗死面积,减轻空泡样改变及胞核皱缩等病变。(4)蛋白组学在大鼠脑组织中共鉴定出5880个蛋白,其中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差异蛋白为423个。经丹参酮ⅡA磺酸钠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共有285个差异蛋白。将三个组别进行整合分析,共有127个有表达趋势的差异蛋白,这些差异蛋白GO富集主要参与缺氧反应、神经元凋亡过程、钙离子转运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等通路。PPI网络获得Alb、mTOR、Dync1h1、Stxbp1、Cltc、Sptan1等核心差异蛋白。mTOR、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是调控自噬的上游信号,将上述通路的关键靶点及自噬相关蛋白进行PRM验证,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mTOR和p62蛋白表达显着下降(p<0.05),HIF-1α、LC3-Ⅱ/LC3-Ⅰ、PI3K和AKT1蛋白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后,HIF1α和LC3-Ⅱ/LC3-Ⅰ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p62蛋白表达显着升高(p<0.05),mTOR、PI3K和AKT1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体外研究中CCK-8结果显示,与OGD/R模型组相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1μM、5μM的给药浓度在3h、6h、12h等不同给药时间对细胞活力均无显着影响;而10μM、20μM和40μM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在各个给药时间均表现出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且依赖给药时间和药物浓度呈梯度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qPCR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GD/R模型组HIF1α、Beclin1、LC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多(p<0.01),而mTOR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减少(p<0.01);与OGD/R组相比,丹参酮ⅡA磺酸钠干预后HIF1α、Beclin1、LC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减少(p<0.01),而mTOR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着增加(p<0.01)。结论:根据网状Meta分析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在改善患者NIHSS评分方面有优势;网络药理学筛选出丹参酮ⅡA可能是丹参主要活性化合物,并且经蛋白组学预测其磺化后可能作用于mTOR等核心靶点,参与调节PI3K/AKT、HIF-1等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细胞凋亡、抗炎、调节自噬等作用;体内研究发现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HIF-1信号通路,作用于mTOR等靶点,抑制细胞自噬,改善MCAO/R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减小脑梗死面积,减轻脑组织损伤;体外研究显示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能通过HIF-1途径上调mTOR表达,抑制细胞自噬,发挥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高强[4](2021)在《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即急性脑梗死,中医称缺血性中风,是脑组织因局部的血流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目前溶栓是治疗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适应证严格、时间窗短、出血和再灌注损伤风险高,其临床效果受到限制。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中风独具优势。中医认为痰热腑实证是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最为常见的证型,而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是治疗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代表性方剂。星蒌承气汤“脑病治肠”、“上病治下”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提出的“菌-肠-脑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诸多临床试验及系统性综述已证实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确切临床疗效与神经保护作用,但是其效应机制研究尚且不足。因此本文基于网络药理学及肠道微生态理论,深入探讨缺血性中风的肠道微生态机制及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的效应机理。目的:基于中医“上病治下”理论与现代医学“菌-肠-脑轴”理论,(1)通过中药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全面探讨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机制;(2)明确具有“化痰通腑”作用的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并验证网络药理学研究的关键靶点与通路;(3)探讨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模型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中风痰热腑实证“通腑”与“通便”差异的肠道微生态机制;(4)观察星蒌承气汤对伪无菌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模型菌-肠-脑轴的影响,验证星蒌承气汤通过直接影响肠道菌群而改善脑卒中预后的假说。方法:(1)借助TCMSP、BATMAN-TCM、ETCM及TCMID等数据库收集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应用STITCH等对未找到靶点的化合物进行靶点预测。通过6个数据库挖掘缺血性卒中的靶点。通过GO和KEGG富集对交集靶点进行高级功能分析,并用cytoscape3.6.0构建PPI、化合物-靶点及药物-靶点-通路网络。最后进行分子对接验证。(2)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MCAO)组、星蒌承气汤(XCD)组、尼莫地平(Nim)组及舒泰清(PGE)组,通过制备高脂低纤维饮食复合线栓法的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模型,采用神经功能评分、除胶实验、TTC和TUNNEL染色,综合评价星蒌承气汤的神经保护作用,并运用ELISA、W estern blot等技术验证网药关键靶点与通路;(3)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MCAO组、XCD组、Nim组与PG E组,通过制备高脂低纤维饮食复合线栓法的小鼠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模型,采用高通量16srDNA基因测序、代谢组学技术、免疫组化、免疫荧光、ELISA及流式多因子技术分别对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SCFAs)及其受体GPR43、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NE及TH、血清MTL、脑IBA-1及GFAP、血清炎症因子)进行分析;(4)雄性C57BL/6小鼠在术前14天服用多种抗生素剔除肠道菌群后,随机分为:伪无菌假手术(ABX-Sham)组、伪无菌模型(ABX-MCAO)组以及伪无菌中药(ABX-XCD)组,通过神经功能评分、除胶实验、TTC染色以及高通量16srDNA基因测序、代谢组学技术、免疫组化、免疫荧光、ELISA及流式多因子技术,观察中药对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1)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星蒌承气汤包含51个活性成分及44个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交集靶点。高级功能分析显示星蒌承气汤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与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凋亡过程的调控、炎症反应、内皮屏障的建立以及对脂肪酸的反应有关。星蒌承气汤发挥作用的有10条关键KEGG信号通路。PPI网络分析得到AKT 1,PTGS2,TNF,TP53,CASP3,IL1B等关键靶点。分子对接验证了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良好的对接能力。(2)星蒌承气汤神经保护作用及对网络药理学关键靶点及通路的影响:①神经功能评分:与MCAO组相比,XCD组及Nim组术后48h及72h Longa评分降低(P<0.05),PGE组未见变化(P>0.05)。②除胶实验:XCD组和Nim组术后48和72h的接触和去除胶带时间缩短(P<0.05),PGE组未见变化(P>0.05)。③TTC染色:XCD组梗死面积下降(P<0.05),Nim组及PGE组未见变化。④TUNNEL:MCAO组梗死区细胞凋亡明显增加,XCD组和Nim组TUNEL阳性染色减少(P<0.05)。⑤网络药理学验证:XCD组及Nim组TNF-α含量具有下降趋势(P>0.05);XCD组p-AKT、PI3K及NF-κB蛋白表达具有升高趋势。AKT蛋白表达组间未见明显变化(P>0.05)。(3)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菌-肠-脑轴影响:①肠道菌群:与MCAO组相比,XCD组α多样性有升高趋势,Nim组及PGE组无显着变化。β多样性显示MCAO组与Sham组PCoA曲线有显着差异(P<0.05)。MCAO组拟杆与变形杆菌门显着增加,厚壁菌门显着减少;XCD组拟杆菌比例显着降低,疣微菌门显着增加,Nim组变形菌门显着增加,厚壁菌门进一步降低,PGE组菌群组成与MCAO相似,变形杆菌略降低。此外,XCD组Akkermansia比率增加,Nim组Klebsiella增加最为显着,而 PGE 组 Parabacteroides 和Escherichia/Shigella增加较为显着。②SCFAs 及GPR43:MCAO组的SCFAs含量显着降低(P<0.05),XCD组丁酸含量增加(P<0.05)。XCD组及Nim组GPR43表达显着降低(P<0.05)。③自主神经途径:XCD组NE有下降趋势,PGE组NE有上升趋势(P>0.05)。MCAO组及PGE组TH蛋白表达上升(P<0.05),XCD组及Nim组TH表达未见显着变化趋势(P>0.05)。④神经内分泌途径:MCAO组MTL显着升高(P<0.05),PGE组有升高趋势(P>0.05),XCD组及Nim组MTL显着下降(P<0.05)。⑤免疫途径:MCAO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显着活化,小胶质细胞迅速从“静息态”转变为“激活态”,从梗死周边区域向病变部位募集,而XCD组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活化较MCAO组降低。MCAO 组 TNF-α、IL-17A、IL-22 升高(P<0.05),而 XCD 和 Nim 组的 IL-10显着升高(P<0.05),TNF-α、IL-17A 和 IL-22 降低。(4)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影响:①神经保护作用:与ABX-MCAO组相比,ABX-XCD组在Longa评分、除胶实验及TTC染色等方面未见显着变化(P>0.05)。②肠道菌群:ABX-MCAO和ABX-XCD组的α多样性低于ABX-Sham,PCoA分析显示ABX-XCD组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和组成与AB X-MCAO组相似。相对丰度结果显示,在ABX组中,小鼠的微生物区系均以变形杆菌为特征,这与正常小鼠有显着差异。LEfSe分析显示MCAO组富集了更多的病原体或机会性病原体,包括Bacteroidetes,EscherichiaShigella与Helicobacter,而 XCD富集了Verrucomicrobia和Akkermansia等有益菌群。条件致病菌如Streptococcus,Lact ococcus,Morganella,Klebsiella,Proteobacteria,Enterobacteriaceae 等在 ABX-XCD组富集显着增多。PGE组富集菌群主要有oSelenomonadales、cNegativicutes、gRomboutsia及fPeptostreptococcaceae。③SCFAs 及 GPR43:ABX-XCD 的丙酸显着下降(P<0.05)。ABX-MCAO 组 GPR43 表达显着上调(P<0.05),ABX-XCD 组 G PR43表达显着降低(P<0.05)。④自主神经途径:ABX-XCD组NE含量未见显着变化(P>0.05),TH蛋白表达未见显着变化(P>0.05)。⑤神经内分泌途径:ABX-MCAO组MTL升高趋势(P>0.05),ABX-XCD组MTL未见显着变化(P>0.05)。⑥免疫途径:ABX-XCD组IL-22显着升高(P<0.05),IL-17A有降低趋势(P>0.05),余未见显着变化趋势(P>0.05)。ABX-MCAO组星形胶质细胞表达显着升高,小胶质细胞显着活化,ABX-XCD组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活化较ABX-MCAO组有降低趋势。结论:星蒌承气汤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具有一定神经保护作用,其效应机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特点。其对伪无菌小鼠中风模型则未发现确切的脑保护效应,说明其脑保护的部分机制是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实现的。其具体机制包括提高肠道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含量,增强肠道短链脂肪酸受体GPR43表达,增加血液IL10、减少TNF-α等炎性因子及MTL水平,最终减少梗死区域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细胞凋亡,从而达到中风脑保护的作用。本研究成果对中风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中风后便秘患者,仅仅“通便”治疗是不够的,需要结合患者的证候特点进行中医药“化痰通腑”治疗,才能取得好的临床效果。
汪戎锦[5](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缺血性脑卒中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危害着全世界人类的健康,并以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凝结的血栓或栓子阻塞在脑动脉中使大脑供血受限从而引起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不足。刺五加叶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因其化学成分以及药效作用与刺五加根相似,被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治疗。本实验室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筛选并制备了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并采用药效学研究证明了刺五加叶具有抗氧化、抑制细胞损伤以及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作用。然而,刺五加叶的化学成分复杂,在体内作用于多个靶点,致使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整体作用机制研究尚不够深入,目前缺乏系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刺五加叶的开发及应用。代谢组学作为一种系统生物学研究方法,能够对内源性小分子的整体变化进行系统分析,逐渐成为揭示病机复杂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多成分、多靶点药物作用机制的一种强有力工具。因此,本研究围绕脂质异常、神经损伤以及菌群失调等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病理环节,采用基于质谱技术的多样本(血清、粪便、尿液、脑组织)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阐明其科学内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脂质组学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首先对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进行基于UPLC方法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刺五加叶的主要活性组分含有有机酸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和糖苷。其次,建立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并给予刺五加叶治疗四周。由于脂质异常、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是缺血性脑卒中发作的四个主要方面,本文围绕以上四个方面展开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脂质组学方法,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大鼠血清脂质的代谢紊乱,以及刺五加叶的调节作用。利用UPLC-Q-TOF/MS采集刺五加叶给药四周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清样本的脂质代谢轮廓,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包括多元统计学分析、潜在脂质标记物鉴定以及通路分析在内的数据处理。共鉴定出27种脂质组学生物标记物,包括PC,PE,SM和TG类脂质,分布在各种脂质代谢途径中,包括甘油磷脂、亚油酸、α-亚麻酸、甘油脂、鞘脂和花生四烯酸代谢途径。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能够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脂质代谢紊乱。其次,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的神经损伤过程,采用UPLC-TQ/MS对大鼠脑组织及血清中10种神经递质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能够导致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等兴奋性氨基酸的过度释放,产生神经毒性,还能够增加γ-氨基丁酸(GABA)、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以及牛磺酸(Tau)的含量,并降低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Gly)以及神经炎症调节剂乙酰胆碱(Ach)的含量。而给予刺五加叶治疗后,能够使以上神经递质在脑组织和血清中的水平均向正常水平调节,说明其能够通过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递质含量发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最后,通过MDA和SOD的定量分析,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后氧化应激程度,通过TNF-α,IL-6和IL-10的定量分析,检测炎症反应程度。结果表明,刺五加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损伤,从而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对机体的损伤。从调节脂质代谢紊乱、神经损伤、氧化应激反应以及炎症反应等方面揭示了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2.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微生物-肠-脑轴双向通讯系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及预后相互关联,这种关联作用近年来逐渐引起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结合基于UPLC-TQ/MS的粪便胆汁酸靶向代谢组学方法,以及16S r RNA粪便菌群测序,研究了刺五加叶对缺血性脑卒中模型大鼠微生物-肠-脑轴的平衡作用。首先,利用UPLC-Q-TOF/MS采集刺五加叶治疗四周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样本的代谢轮廓,结合多元统计学分析筛选具有显着差异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并进行通路分析,共鉴定出40个潜在的差异性生物标记物,主要涉及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胆汁酸的生物合成途径、鞘脂代谢通路等。以上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具有显着的变化,而刺五加叶可以调节其含量以恢复正常状态。其次,基于UPLC-TQ/MS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13种胆汁酸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大鼠粪便胆汁酸发生代谢紊乱,刺五加叶能够调节多种胆汁酸的含量,使其更加趋近于正常水平。最后,16S r RNA菌群测序结果表明,缺血性脑卒中可导致大鼠肠道内病原体富集,益生菌水平大幅降低,而刺五加叶能够使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病原体含量降低,同时增加益生菌水平。上述结果揭示了刺五加叶具有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微生物-肠-脑轴的调节作用,为阐明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奠定基础。3.刺五加叶通过对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验证选择能够被刺五加叶调节的益生菌给药缺血性脑卒中大鼠,验证给药刺五加叶后,益生菌水平的升高是发挥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培养罗伊氏乳酸杆菌以及丁酸梭菌并制备菌液,分别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以上两种菌液。经四周给药后,检测大鼠粪便的菌群组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益生菌给药后的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中菌群组成与含量产生较大变化,并与对照组大鼠粪便菌群组成更为相似。其次,采用基于UPLC-TQ/MS的定量方法检测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经益生菌给药后,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给予两种益生菌后,具有神经毒性的神经递质含量降低,而具有神经调节作用的神经递质含量显着升高,更加趋近于健康大鼠。最后,通过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多种炎症因子IL-1β、IL-6、IL-10、TNF-α的含量和脑组织中MDA、SOD、COX-2、MAO的含量。结果表明,当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时,大鼠体内IL-1β、IL-6、TNF-α、MDA、COX-2和MAO含量显着升高,而IL-10和SOD含量显着降低。给予两种益生菌后,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以上指标的含量均能够被调节至正常水平,推测两种益生菌均能够通过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对机体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本研究验证了刺五加叶能够通过影响微生物-肠-脑轴的代谢,增加体内益生菌丰度,调节卒中引起的神经损伤、炎症反应以及氧化应激损伤,从而起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4.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尿液样本能够准确、灵敏地反映机体的代谢变化,为代谢组学研究中最重要的生物样本。采用基于UPLC-Q-TOF/MS的非靶向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并验证。采用UPLC-Q-TOF/MS采集大鼠尿液样本的代谢轮廓,结合Progenesis QI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筛选并鉴定潜在生物标记物,构建基因-酶-生物标记物代谢网络。本研究共筛选出42种在缺血性脑卒中疾病进程中具有显着变化的潜在生物标记物,经刺五加叶治疗后,38种生物标记物的含量变化能够被显着调节,涉及体内牛磺酸和次牛磺酸代谢通路、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通路、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途径、色氨酸代谢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和嘧啶代谢途径等多种代谢途径的调节作用。最后,选择3种与以上通路相关的关键酶COX-2,NOS和MAO作为刺五加叶治疗的靶点酶,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大鼠经刺五加叶治疗后血清和脑组织中三种酶的含量与假手术组大鼠相似,证明了刺五加叶可以通过调节以上三种酶的含量发挥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本实验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并为刺五加叶的潜在治疗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5.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液代谢组学研究高效化学同位素标记(CIL)衍生化结合液质联用(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是使用靶向特定官能团的试剂标记生物样本,使所有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代谢物生成相应的衍生代谢物,在提高总体代谢组学覆盖率的同时,将同位素引入标记代谢物中,使重同位素试剂衍生的代谢产物作为轻同位素试剂衍生代谢物产物的内标,从而提高代谢产物的定性及定量精度。本研究采用基于CIL LC-MS的刺五加叶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方法,分别对胺/酚类亚代谢组和羧酸类亚代谢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刺五加叶能够通过体内多种通路调节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的代谢紊乱,与传统尿液代谢组学研究结果相比,CIL LC-MS法筛选出了更多潜在生物标记物,并覆盖更多体内代谢通路,得到了覆盖率更广、定量更精准的代谢组学结果。同时,在每条通路中匹配到更多的具有显着差异的代谢产物,明确通路中上游化合物及下游产物的显着变化及机制,使针对各通路的研究更加全面。最终,从神经保护、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损伤、拮抗氧化应激的角度对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进而为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更加全面的科学依据。综上所述,本论文采用基于大鼠血清、粪便、尿液以及脑组织多种生物样本的代谢组学方法,进行刺五加叶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将尿液和粪便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与血清脂质、脑组织神经递质以及粪便胆汁酸的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相结合,明确刺五加叶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体内多种代谢通路的调节作用,对脂质紊乱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其次,通过对大鼠粪便的菌群分析和验证实验,阐述刺五加叶可能通过调节微生物-肠-脑轴双向通讯系统发挥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推测刺五加叶增加肠道益生菌含量是其发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并采用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结合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体内胺/酚类亚代谢组及羧酸类亚代谢组进行全面分析,从神经保护、调节能量代谢、抑制炎症损伤、拮抗氧化应激的角度系统阐述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结合先进的分析技术手段,探讨中药的作用机制,为阐明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中药作用机制的系统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路线。
崔慧敏[6](2021)在《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及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卒中后疲劳及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三者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明确恐惧疾病进展、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8月选取邯郸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25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SF-36健康调查量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改良Rankin量表对患者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所用统计软件包括SPSS23.0和AMOS23.0统计软件包,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结果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总分为(27.01±9.14)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多因素分析显示: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状况、家庭平均月收入、脑卒中家族史、MRS评分、共同居住情况、家庭亲密度、领悟社会支持,可解释变异量的49.4%。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总分为(27.74±14.60)分,条目均分为(3.08±1.62)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的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家庭平均月收入、卒中病灶、MRS评分、自理能力、家庭亲密度、领悟社会支持进入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可解释变异量的50.0%。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显示:生活质量水平受性别、家庭平均月收入、脑卒中家族史、MRS评分、自理能力、NIHSS评分、共同居住情况、家庭亲密度、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可解释生活质量变异量的72.4%。4 Pe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0.741,P<0.05);恐惧疾病进展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0.750,P<0.05);卒中后疲劳与恐惧疾病进展呈正相关(0.623,P<0.05)。恐惧疾病进展、卒中后疲劳对生活质量影响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恐惧疾病进展、卒中后疲劳对生活质量有显着影响。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卒中后疲劳对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46(P<0.05),卒中后疲劳对恐惧疾病进展的直接效应为0.66(P<0.05),恐惧疾病进展对生活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50(P<0.05),以恐惧疾病进展为中介时,卒中后疲劳对生活质量的中介效应为-0.33,占总效应的百分比为41.77%。结论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女性、年轻、在职、家庭平均月收入低、有脑卒中家族史、高MRS评分、独居、低家庭亲密度、低社会支持的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程度较严重。2女性、年轻、家庭平均月收入低、卒中病灶为基底节区、高MRS评分、自理能力差、独居、低家庭亲密度、低社会支持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的发生。3女性、家庭平均月收入低、有脑卒中家族史、MRS评分高、自理能力差、NIHSS评分高、独居、低家庭亲密度、低社会支持状态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差。4恐惧疾病进展水平越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越差;卒中后疲劳程度越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越差;恐惧疾病进展在卒中后疲劳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图 3 幅;表 29 个;参 155 篇。
高喜斌[7](2021)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在世界范围内,卒中(stroke)是仅次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癌症的第三大常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在中国已成为第一死亡原因,将近占世界中风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Ness-China中国脑卒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2017年报告,中国卒中发病率为345.1/10万人,死亡率为159.2/10万人,患病率为1596.0/10万人,中国现存脑卒中患者1100万,每年约新发240万脑卒中患者,每年约110万患者死于脑卒中。在中国,卒中是最主要的疾病死亡原因,严重危害国人的生命健康。最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显示,中国国民终生总体卒中发病风险为39.9%,位居全球首位。据《2019中国卫生健康统计提要》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国民因脑血管疾病致死的比例超过总死亡率五分之一。目前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广泛应用于临床,尤其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急性缺血性小卒中得到国内外一致推荐,但对于发病48小时内的中型(4分≤NIHSS评分≤15分)缺血性卒中患者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尚未取得一致意见,有必要对这部分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A)联合氯吡格雷(Clo)抗血小板治疗发病48小时内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4分≤NIHSS评分≤15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共完成85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组)43例,对照组(阿司匹林组)42例。试验组:第1天顿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加硫酸氢氯吡格雷片300mg,第2-14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1次/天、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mg1次/天,15-90天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d 1次/天。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 1次/天,共90天。入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治疗第90天行NIHSS评分、改良m RS评分评定;观察90天内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治疗第14天、第90天行颅脑CT检查明确是否出现无症状颅内出血事件。比较两组的NIHSS、m RS评分、90天内终点事件:卒中复发、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全因死亡及不良反应:卒中进展、胃部不适、鼻粘膜出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等。结果: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年龄、性别、吸烟、既往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试验组NIHSS评分(7.19±2.36)、m RS评分(3.30±0.83),对照组NIHSS评分(7.86±2.49)、m RS评分(3.52±0.80),治疗前两组NIHSS、m RS评分比较,(P=0.206、P=0.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第7天NIHSS评分(4.79±1.90vs 6.69±2.33,P=0.000)、改良m RS评分(2.76±1.04 vs 2.97±1.02,P=0.355);第14天NIHSS评分(2.74±1.54 vs 5.71±1.86,P=0.000)、改良m RS评分(1.81±0.82 vs 2.31±1.02,P=0.016);第90天NIHSS评分(1.23±1.00 vs2.10±1.53,P=0.003)、改良m RS评分(1.02±0.86 vs 1.45±1.02,P=0.039)。试验组在治疗第7天,第14天、第90天NIHSS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7天m 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4天、第90天m RS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90天m RS良好预后(m RS 0-2分),试验组41(95.3%)例、对照组34(81.0%)例,试验组良好预后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比较:试验组卒中进展1(2.33%)例、胃部不适2例、皮下出血4例、牙龈出血1例、鼻出血1例;对照组卒中进展6(14.28%)例、胃部不适4例、皮下出血3例、牙龈出血3例、鼻出血0例。卒中进展,试验组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部不适、皮下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终点事件比较:90天内试验组缺血性卒中1(2.33%)例、对照组缺血性卒中4(9.5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出血性卒中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1例、全因死亡0例;对照组出血性卒中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2例、全因死亡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较阿司匹林单药能显着改善90天内神经缺损症状,减少卒中进展风险。2.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较阿司匹林单药不增加出血风险。
高晓菁[8](2021)在《化痰通络汤结合穴位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化痰通络汤结合穴位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理论依据,并为其推广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集2020年1月31日至2021年1月31日于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8人,对照组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和吞咽功能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和穴位电刺激治疗,疗程为14天,在治疗结束后就中医证候积分、洼田饮水试验、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价表(MMASA)、表面肌电图颏下肌群平均振幅、表面肌电图颏下肌群最大振幅、表面肌电图舌骨下肌群平均振幅、表面肌电图舌骨下肌群最大振幅、吞咽时限进行组内及组间对比,评价两组治疗方案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量表结果2.1中医证候积分:对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提示治疗后各组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行疗效对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显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积分疗效对比,对照组无效27人,有效11人,治疗组无效13人,有效23人,两组均无显效及治愈患者,经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洼田饮水试验:对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治疗后进行组内对比,结果提示在治疗后各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前下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下降更显着。治疗后对照组无效8人,有效21人,显效9人,治疗有效率78.9%,治疗组无效6人,有效5人,显效25人,治疗有效率83.3%,经计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分(MMASA):对两组治疗前后MMASA评分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提示治疗后各组内MMAS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疗效对比,治疗组MMASA评分提高较对照组显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表面肌电图结果3.1颏下肌群平均振幅:对两组治疗前后颏下肌群平均振幅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提示治疗后各组内颏下肌群平均振幅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疗效对比,治疗组颏下肌群平均振幅提高较对照组显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颏下肌群最大振幅:对两组治疗前后颏下肌群最大振幅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提示治疗后各组内颏下肌群最大振幅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疗效对比,治疗组颏下肌群最大振幅提高较对照组显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3舌骨下肌群平均振幅:对两组治疗前后舌骨下肌群平均振幅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提示治疗后各组内舌骨下肌群平均振幅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疗效对比,治疗组舌骨下肌群平均振幅提高较对照组显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4舌骨下肌群最大振幅:对两组治疗前后舌骨下肌群最大振幅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提示治疗后各组内舌骨下肌群最大振幅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疗效对比,治疗组舌骨下肌群最大振幅提高较对照组显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5吞咽时限:对两组治疗前后吞咽时限进行组内比较,结果提示治疗后各组内吞咽时限均较治疗前减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疗效对比,治疗组吞咽时限减少较对照组显着,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西药结合康复治疗及化痰通络汤结合穴位电刺激、西药治疗、康复治疗均能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两组治疗均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洼田饮水实验分级,提高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分,提高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肌电振幅,降低吞咽耗时。2、化痰通络汤结合穴位电刺激、西药治疗、康复治疗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结合康复治疗。
张丽君[9](2021)在《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比较对于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与常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对于小卒中患者的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9月在我院高级卒中中心住院的101例轻型卒中(NIHSS≤5分)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静脉溶栓治疗+常规内科治疗组(溶栓组)和常规内科治疗组(非溶栓组),收集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NIHSS评分进行短期神经功能评估,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 RS)评价两组90天预后情况,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性颅内出血。【结果】1.共纳入患者101例,溶栓组41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非溶栓组60例,男性44例,女性16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基线血压、既往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房颤史、吸烟、饮酒史、卒中史、空腹血糖、血脂、血小板计数、尿酸、肝功、肾功及梗死部位、伴有血管狭窄等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NIHSS评分,溶栓组高于非溶栓组(p<0.05),高血压患病率溶栓组高于非溶栓组;2.溶栓组患者与治疗前与治疗前相比,溶栓组后3天(p=0.001)和7天(p=0.000)的NIHSS评分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4。非溶栓组患者治疗后3天和治疗后7天前后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溶栓组患者治疗后3天与治疗后7天对比(p=0.009)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天,溶栓组治疗有效率为70.7%,非溶栓组有效率为18.3%,治疗后7天溶栓组有效率为73.2%,非溶栓组为26.7%,两组均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由于入院时溶栓组的整体NIHSS评分较非溶栓组高(p<0.01),在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两组的NIHSS评分对比(p>0.05)却无明显差异,说明溶栓组整体NIHSS评分改善较明显;3.在接受治疗的101例患者中有89例在3个月时m RS评分≤1分,其中溶栓组占90.2%,非溶栓组占86.7%,两者之间无显着差异(p值>0.05);非溶栓组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遗留有后遗症的比例高于溶栓组(14.4%vs9.8%),但两者并无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的远期预后相似;4.在101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共出现4例出血转化,其中非症状性颅内出血,溶栓组1例(2.4%),非溶栓组1例(1.7%),而在症状性颅内出血患者仅在溶栓组出现为2例(4.9%),但两者在统计学差异上无显着意义(p>0.05),并且两组均无死亡病例;5.对于入院时NIHSS评分为5分,发病距就诊时间在3小时内的患者溶栓组较非溶栓组早期有效率高(p<0.05)。【结论】1.对于NIHSS评分≤5分的小卒中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后的早期疗效较常规治疗效果显着,且安全性率并无显着差异,提示静脉溶栓治疗可能是安全的。2.对于入院时NIHSS评分为5分,发病距就诊时间在3小时内的患者溶栓效果可能最佳。
黄静妍[10](2021)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瘀互结兼火热证circRNA、lncRNA和mRNA表达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高通量全转录组测序技术筛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及其痰瘀互结兼火热证环状 RNA(Circular RNA,circRNA)、长链非编码 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信使 RNA(Messenger RNA,mRNA)表达谱,并筛选出能鉴别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和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的circRNA、lncRNA和mRNA,同时探讨差异表达circRNA、lncRNA和mRNA在AIS证候可能的作用机制,为揭示中风“证”的客观基础提供分子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一共纳入了 20名非中风对照对象和40名AIS痰瘀互结患者,其中根据AIS痰瘀互结患者有无内火证候要素,分为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患者20名和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患者20名。本研究采用高通量全转录组测序技术对其中5名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患者、5名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患者和5名非中风对照对象外周血进行circRNA、lncRNA和mRNA表达水平初步检测和分析。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在 20 名 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患者、20名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患者和20名非中风对照对象中对5个差异表达的分子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经qRT-PCR验证的分子诊断AIS及其证候的诊断效果。最后,采用GO和KEGG通路分析对差异表达的circRNA、lncRNA和mRNA进行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并且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对经qRT-PCR验证的分子构建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网络。结果:1.在AIS患者和非中风对照之间比较,发现存在96个差异表达circRNA,135个差异表达lncRNA,和184个差异表达mRNA。2.在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组和非中风对照组之间比较,发现有79个差异表达circRNA,135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和221个差异表达mRNA。在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组和非中风对照组之间比较,有96个circRNA,211个lncRNA和286个mRNA存在表达差异。3.在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和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之间比较,有105个circRNA、162个lncRNA和113个mRNA表达存在显着差异。其中,hsacirc0000997,hsacirc0105101、hsacirc0000620、lnc-FCGR3A-5:1、LINC02397:24、FCGR3B、VNN1、ZNF876P和P2RY2可作为鉴别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候选分子,hsa circ 0005946、lnc-PRKACG-1:1、MIR17HG:20和HIST1H4B可作为鉴别 AIS 痰瘀互结非火热证的候选分子。4.在临床样本qRT-PCR验证实验表明,AIS组hsacirc0005946的表达水平低于非中风对照组(P=0.007),在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组hsacirc0005946表达水平高于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组(P=0.048),同时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组hsacirc0005946表达水平低于非中风对照组(P<0.001),但是hsacirc0005946在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组和非中风对照组之间表达水平不存在差异(P=0.256)。在AIS组P2RY2表达水平低于非中风对照组(P=0.003),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组P2RY2表达水平低于非中风对照组(P=0.035),而且,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组P2RY2表达水平低于非中风对照组(P=0.003)。但是,P2RY2在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组和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组之间表达水平不存在差异(P=0.433)。Hsacirc0000620、LINC02397:24和HIST1H4B的表达水平在各组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5.在AIS组和非中风对照组的比较中,hsacirc000594和P2RY2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6和0.734。当hsacirc0005946相对表达量截断值为0.609时,其灵敏度为90%,特异度为55%。当P2RY2相对表达量截断值为1.216时,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85%。在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与非火热证比较中,hsacirc000594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3(P<0.05),当hsacirc0005946相对表达量截断值为0.782时,灵敏度为60%,特异度为80%。6.本研究的GO和KEGG分析结果发现,在AIS组和非中风对照组之间差异表达的circRNA具有泛氨酰水解酶活性等分子功能,参与蛋白去泛素化等生物过程,并且主要调控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和Notch信号通路等。差异表达lncRNA具有单糖结合、蛋白异源二聚体活性、羧酸结合等分子功能,参与调节髓系细胞分化、心脾发育和形成等生物过程,主要参与调节炎症介质调节TRP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等。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具有与碳水化合物结合,细胞因子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涉及调节炎症反应、中性粒细胞脱颗粒、中性粒细胞活化及参与免疫反应,血管生成的正向调节等生物过程,主要调控造血细胞谱系,破骨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7.在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和非火热证组之间差异表达的circRNA具有甲基化组蛋白结合,GDP结合等分子功能,参与有丝分裂细胞周期相变调节,细胞对缺氧的反应,小脑皮质发育,小脑浦肯野细胞层发育等生物过程。主要调控AMPK信号通路,药物代谢通路等。差异表达的lncRNA具有肽结合,β淀粉样蛋白结合等分子功能,参与调节磷脂、碳水化合物、小分子代谢等生物过程,主要调控钙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差异表达的mRNA具有与磷脂、微管、免疫球蛋白、修饰氨基酸结合等的分子功能,涉及细胞对酸性化学反应,营养反应,脂肪细胞分化,糖基化合物代谢等生物过程,主要调控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药物代谢酶等通路。8.生信分析预测结果显示hsacirc0005946有8个miRNA结合位点,其中6个miRNA 预测调控 26个mRNA。Hsacirc0005946-miR-432-5p-IGF1R 轴和hsacirc0005946-miR-523-3p-VEGFA轴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中风证候的发生发展。结论:AIS组和非中风对照人群存在circRNA、lncRNA和mRNA差异表达谱。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和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之间存在差异表达的circRNA、lncRNA和mRNA。Hsacirc0005946和P2RY2可鉴别AIS和非中风对照,其中hsacirc0005946可鉴别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和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可作为鉴别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的生物标记物。hsacirc0005946-miR-432-525p-IGF1R轴和 hsacirc0005946-miR-523-3p-VEGFA轴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中风证候的发生发展。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和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之间的差异表达分子具有多种分子功能,主要参与细胞周期调节及分化,细胞缺氧反应,神经发育,物质代谢等生物过程。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和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之间的差异可能与AMPK信号通路、药物代谢通路、钙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差异调控相关。
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远端缺血适应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远端缺血预适应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2)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引言 |
第一章 脑卒中的概念 |
第一节 中医中风病 |
1.现今中风病的概念 |
2.历史中的中风病内容 |
3.小结 |
第二节 西医脑卒中的概念 |
1.现今脑卒中的概念 |
2.脑卒中的内容 |
3.小结 |
第二章 脑卒中的疾病负担 |
第一节 脑卒中的全球疾病负担 |
1.患病率高 |
2.发病率高 |
3.致残率高 |
4.死亡率高 |
5.小结 |
第二节 我国的脑卒中疾病负担 |
1.患病率高 |
2.发病率高 |
3.致残率高 |
4.死亡率高 |
5.经济负担重 |
6.小结 |
第三章 现代缺血性脑卒中的概念与治疗 |
第一节 缺血性中风的概念与内涵 |
1.缺血性中风的概念与内涵 |
2.缺血性脑卒中的概念与内涵 |
3.小结 |
第二节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1.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2.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新思路 |
第四章 地龙与蚓激酶 |
第一节 地龙 |
第二节 蚓激酶的应用与功效 |
第三节 蚓激酶的文献研究报告 |
1.蚓激酶的文献检索及结果 |
2.蚓激酶治疗脑卒中临床研究文献分析 |
3.蚓激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临床研究文献分析 |
4.小结 |
第五章 临床研究方案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
1.主要目的 |
2.次要目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第四节 研究对象 |
1.入选程序 |
2.入选标准 |
3.纳入标准~([40,77,83]) |
4.排除标准~([40,77]) |
5.病例脱落 |
6.病例退出 |
7.病例中止标准 |
第五节 干预措施 |
1.试验分组 |
2.访视计划 |
3.合并治疗 |
第六节 疗效指标 |
1.主要疗效指标 |
2.次要疗效指标 |
3.探索性疗效指标 |
4.安全性评价 |
第七节 安全性监测 |
1.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定义 |
2.关于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说明 |
3.关于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处理措施 |
4.不良事件与研究药物关联性判断 |
第八节 统计分析 |
1.样本量计算 |
2.统计分析数据集 |
3.统计分析计划 |
第九节 研究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
1.数据监察委员会 |
2.资源配置 |
3.质量控制 |
4.紧急破盲及揭盲 |
5.伦理申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 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 |
附件2 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 |
附件3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 |
附件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 |
附件5 影响血液流变学和纤溶系统的药物 |
附件6 颈动脉超声检查记录表 |
个人简历 |
(3)丹参酮ⅡA磺酸钠调控HIF1α/mTOR介导细胞自噬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缺血性脑卒中和自噬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丹参脂溶性成分及其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文献研究 |
研究一 丹参类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网状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研究二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丹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三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脑缺血再灌注的药效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四 基于DIA和PRM技术丹参酮ⅡA磺酸钠干预MCAO/R模型大鼠缺血半影区蛋白组学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五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PC12细胞氧糖剥夺/复氧模型的效应及机制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星蒌承气汤药效物质基础及对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
1 大黄 |
1.1 中医认识 |
1.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2 胆南星 |
2.1 中医认识 |
2.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3 瓜蒌 |
3.1 中医认识 |
3.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4 羌活 |
4.1 中医认识 |
4.2 化学成分及神经保护作用 |
5 芒硝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肠道微生态理论的缺血性卒中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
1 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微生态失调 |
2 菌-肠-脑轴 |
3 从肠到脑的上行通路 |
4 从脑到肠的下行通路 |
5 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与肠道菌群 |
6 卒中并发症的肠道微生态机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星蒌承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机制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2.1 星蒌承气汤化学活性成分的检索与筛选 |
2.2 星蒌承气汤化学成分及缺血性卒中靶点筛选 |
2.3 交集基因蛋白互作网络(PPI)分析 |
2.4 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 |
2.5 可视化网络构建与分析 |
2.6 分子对接 |
3 研究结果 |
3.1 星蒌承气汤潜在化学活性成分的检索与筛选结果 |
3.2 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靶点及缺血性卒中靶点预测结果 |
3.3 GO富集分析及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
3.4 可视化网络构建与分析 |
3.5 分子对接 |
4 讨论 |
4.1 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
4.2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星蒌承气汤活性成分 |
4.3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星蒌承气汤效应机制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神经保护作用及网络药理学关键靶点及通路实验验证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模型制备 |
2.3 神经功能评分 |
2.4 除胶实验 |
2.5 TTC染色 |
2.6 取材及处理 |
2.7 TUNEL法检测皮层梗死周围细胞凋亡情况 |
2.8 脑组织ELISA |
2.9 脑组织Western blot |
2.10 统计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神经功能评分 |
3.2 除胶实验 |
3.3 脑梗死体积评价 |
3.4 对缺血侧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
3.5 星蒌承气汤对缺血侧脑组织TNF-α的影响 |
3.6 星蒌承气汤对缺血侧脑组织AKT、p-AKt、PI3K及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 |
4.1 星萎承气汤是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腑实证的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代表方剂 |
4.2 化痰通腑法代表方星蒌承气汤脑保护作用及中医理论探讨 |
4.3 卒中模型神经功能评分探讨 |
4.4 卒中模型行为学选择 |
4.5 星蒌承气汤与细胞凋亡 |
4.6 网络药理学关键靼点及通路实验验证 |
5 小结 |
实验二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小鼠菌-肠-脑轴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模型制备 |
2.3 取材及处理 |
2.4 免疫组化 |
2.5 免疫荧光 |
2.6 ELISA检测 |
2.8 肠道菌群分析 |
2.9 盲肠内容物短链脂肪酸(SCFAs)检测 |
2.10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
3.2 星蒌承气汤对中风痰热腑实证小鼠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及短链脂肪酸受体的影响 |
3.3 星蒌承气对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影响 |
4 讨论 |
4.1 基于脑肠互动理论探讨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的理论基础 |
4.2 星蒌承气汤对短链脂肪酸影响 |
4.3 星萎承气汤对菌-肠-脑轴自主神经途径影响 |
4.4 星蒌承气汤对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 |
4.5 星萎承气汤对菌-肠-脑轴免疫途径影响 |
5 小结 |
实验三 星萎承气汤对中风急性期痰热腑实证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影响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对象 |
1.2 实验试剂 |
1.3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
1.4 实验药物的配置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与给药 |
2.2 模型制备 |
2.3 神经功能评分 |
2.4 除胶实验 |
2.5 TTC染色 |
2.6 取材及处理 |
2.7 免疫组化、免疫荧光 |
2.8 ELISA检测 |
2.9 肠道菌群分析 |
2.10 盲肠内容物SCFAs分析 |
2.11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神经功能评分 |
3.2 除胶实验 |
3.3 脑梗死体积评价 |
3.4 肠道菌群 |
3.5 短链脂肪酸 |
3.6 星蒌承气汤对伪无菌小鼠菌-肠-脑轴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相关指标影响 |
4 讨论 |
4.1 伪无菌模型建立及评价 |
4.2 肠道菌群是星蒌承气汤发挥作用的重要靶点 |
4.3 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机制的初步探讨 |
5 小结 |
结语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缺血性脑卒中 |
1.1.1 缺血性脑卒中概述 |
1.1.2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及主要病理环节 |
1.1.3 缺血性脑卒中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
1.1.4 缺血性脑卒中常用药物 |
1.2 刺五加叶主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1.2.1 刺五加叶概述 |
1.2.2 刺五加叶主要化学成分 |
1.2.3 刺五加叶主要药理作用 |
1.3 代谢组学 |
1.3.1 代谢组学概述 |
1.3.2 代谢组学研究方法 |
1.3.3 脂质组学研究方法 |
1.3.4 代谢组学在缺血性脑卒中研究中的应用 |
1.3.5 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代谢组学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血清脂质组学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2.1.2 刺五加叶主要活性组分的制备及成分分析 |
2.1.3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2.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1.5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1.6 血清脂质代谢轮廓采集 |
2.1.7 数据分析 |
2.1.8 基于UPLC-TQ/MS的神经递质定量分析 |
2.1.9 基于UPLC-TQ/MS的神经递质定量分析方法学考察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刺五加叶主要活性组分成分分析 |
2.2.2 组织病理学检查 |
2.2.3 血清脂质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2.2.4 血清脂质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2.2.5 血清脂质组学通路分析 |
2.2.6 神经递质定量研究 |
2.2.7 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研究 |
2.3 小结 |
第3 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粪便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对微生物-肠-脑轴的影响 |
3.1 实验部分 |
3.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3.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3.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3.1.4 粪便代谢轮廓采集 |
3.1.5 数据分析 |
3.1.6 基于UPLC-TQ/MS的大鼠粪便胆汁酸定量分析 |
3.1.7 粪便菌群的16S r RNA测序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3.2.2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3.2.3 粪便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
3.2.4 基于靶向代谢组学的大鼠粪便胆汁酸的定量研究 |
3.2.5 刺五加叶对大鼠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4章 刺五加叶通过对益生菌的调节作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验证 |
4.1 实验部分 |
4.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4.1.2 菌群培养及菌液制备 |
4.1.3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4.1.4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1.5 粪便菌群的16S r RNA测序 |
4.1.6 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含量测定 |
4.1.7 炎症因子及氧化应激等生化指标检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粪便菌群组成的影响 |
4.2.2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中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
4.2.3 益生菌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及血清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5.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5.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5.1.4 尿液代谢轮廓采集 |
5.1.5 数据分析 |
5.1.6 ELISA法对通路分析进行验证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5.2.2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5.2.3 尿液非靶向代谢组学通路分析 |
5.2.4 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对体内代谢通路的影响验证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尿液代谢组学研究 |
6.1 实验部分 |
6.1.1 药品、试剂及仪器 |
6.1.2 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建立 |
6.1.3 样品采集及处理 |
6.1.4 尿液样本同位素标记衍生化 |
6.1.5 尿液代谢轮廓采集 |
6.1.6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代谢轮廓分析 |
6.2.2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潜在的生物标记物鉴定 |
6.2.3 尿液高效同位素标记衍生化代谢组学结果的科学解释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本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及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调查研究 |
1.1 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研究内容 |
1.1.4 统计学方法 |
1.1.5 质量控制 |
1.2 结果 |
1.2.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情况 |
1.2.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
1.2.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
1.2.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
1.2.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1.3 讨论 |
1.3.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现状及影响因素 |
1.3.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1.3.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 |
1.3.4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1.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及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2.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2.1.1 生活质量的概念 |
2.1.2 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 |
2.1.3 国内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概况 |
2.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研究现状 |
2.2.1 恐惧疾病进展的概念 |
2.2.2 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 |
2.2.3 国内外对恐惧疾病进展的研究概况 |
2.3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卒中后疲劳的研究现状 |
2.3.1 卒中后疲劳的概念 |
2.3.2 卒中后疲劳的影响因素 |
2.3.3 国内外对卒中后疲劳的研究概况 |
2.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7)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基线资料 |
1.3 干预方案 |
1.4 随访观察 |
1.5 数据处理 |
第二章 结果 |
2.1 基线资料的比较 |
2.2 治疗效果评价 |
2.3 两组不良事件比较 |
2.4 终点事件比较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3.1 血小板在缺血性卒中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
3.2 单一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 |
3.3 联合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疗效 |
第四章 结论 |
第五章 创新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化痰通络汤结合穴位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和方法 |
1 病例来源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吞咽障碍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脱落和剔除标准 |
6 研究内容和方法 |
6.1 实验类型 |
6.2 分组方法 |
6.3 治疗方案 |
6.4 疗效判定 |
7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课题样本量完成情况 |
2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3 临床疗效分析 |
3.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2 洼田饮水试验比较 |
3.3 改良曼恩吞咽能力评价表(MMASA)比较 |
3.4 表面肌电图颏下肌群平均振幅比较 |
3.5 表面肌电图颏下肌群最大振幅比较 |
3.6 表面肌电图舌骨下肌群平均振幅比较 |
3.7 表面肌电图舌骨下肌群最大振幅比较 |
3.8 表面肌电图吞咽时限比较 |
讨论 |
1 西医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1.1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基本概念 |
1.2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 |
1.3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评估 |
1.4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 |
2 中医学对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2.1 卒中后吞咽障碍病名及临床表现 |
2.2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因病机 |
2.3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 |
3 腧穴的选择 |
4 化痰通络汤组方分析 |
5 疗效分析 |
5.1 量表分析 |
5.2 表面肌电图分析 |
6 安全性评价 |
7 不良事件 |
8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进展 |
2.1 缺血性脑卒中的分型 |
2.2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 |
2.2.1 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 |
2.2.2 抗凝药物的治疗 |
2.2.3 静脉溶栓治疗 |
2.2.4 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 |
2.2.5 神经保护治疗 |
2.2.6 非药物治疗 |
2.2.7 中医治疗 |
2.2.8 外科手术治疗 |
2.3 展望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材料 |
3.1.1 研究对象 |
3.1.2 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
3.2 方法 |
3.2.1 收集资料 |
3.2.2 指标及定义标准 |
3.2.3 治疗方法 |
3.2.4 安全性分析 |
3.2.5 疗效指标 |
3.2.6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两组一般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
4.2 早期疗效分析 |
4.3 远期预后分析 |
4.4 安全性分析 |
4.5 不同基线下的早期疗效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瘀互结兼火热证circRNA、lncRNA和mRNA表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脑卒中的流行病学现状和研究进展 |
1.1.1 全球脑卒中流行病学现状 |
1.1.2 我国脑卒中流行病学现状 |
1.2 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和火热证的研究进展 |
1.2.1 痰瘀互结理论源流 |
1.2.2 痰瘀互结是中风病主要病机 |
1.2.3 缺血性中风火热证的研究进展 |
1.3 中风证候组学研究进展 |
1.3.1 中医证候组学研究进展 |
1.3.2 中风证候的组学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急性缺血性中风痰瘀互结兼火热证circRNA、lncRNA、mRNA表达谱构建 |
2.1 研究对象 |
2.1.1 研究人群 |
2.1.2 西医诊断标准 |
2.1.3 中医诊断标准 |
2.1.4 病例组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5 对照组纳入和排除标准 |
2.1.6 研究人群的临床信息收集 |
2.2 材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仪器和耗材 |
2.3 实验流程及操作 |
2.3.1 研究对象血液样本采集 |
2.3.2 血液样本总RNA提取 |
2.3.3 总RNA浓度及纯度检测 |
2.3.4 总RNA纯度及完整度测定 |
2.3.5 测序文库构建 |
2.3.6 测序文库质控 |
2.3.7 上机测序 |
2.3.8 数据分析 |
2.3.9 实时定量PCR实验 |
2.4 统计学分析 |
2.5 质量控制 |
2.6 结果 |
2.6.1 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 |
2.6.2 AIS组对比非中风对照组circRNA、lncRNA和mRNA表达定量 |
2.6.3 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组对比非中风对照组circRNA、lncRNA和mRNA表达定量 |
2.6.4 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组对比非中风对照组circRNA、lncRNA和mRNA表达定量 |
2.6.5 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组对比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组之间circRNA、lncRNA和mRNA表达定量 |
2.6.6 鉴别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和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的circRNA、lncRNA和mRNA的候选分子 |
2.6.7 基于临床水平对差异表达circRNA、lncRNA和mRNA进行qRT-PCR验证 |
2.6.8 差异表达的hsa_circ_000594和P2RY2诊断试验 |
第三章 差异表达circRNA、lncRNA和mRNA功能分析和调控网络构建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2.1 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 |
3.2.2 通路富集分析 |
3.2.3 竞争性内源性RNA网络 |
3.3 结果 |
3.3.1 鉴别AIS组和非中风对照差异表达circRNA、lncRNA和mRNA的GO和KEGG分析 |
3.3.2 鉴别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和AIS痰瘀互结非火热证差异表达circRNA、lncRNA和mRNA的GO和KEGG分析 |
3.3.3 Hsa_circ_0005946的ceRNA调控网络构建 |
3.4 讨论 |
3.4.1 AIS和非中风对照组之间存在circRNA、lncRNA和mRNA差异表达谱 |
3.4.2 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和非火热证具有circRNA、lncRNA和mRNA差异表达谱 |
3.4.3 QRT-PCR验证AIS痰瘀互结兼火热证和非火热证的差异表达circRNA、lncRNA和mRNA |
3.4.4 生物信息学分析AIS相关的差异表达circRNA、lncRNA和mRNA以及ceRNA网络构建 |
3.5 创新点 |
3.6 局限和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参与课题与获奖情况 |
致谢 |
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远端缺血适应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研究[D]. 王显林. 遵义医科大学, 2021(01)
- [2]蚓激酶肠溶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D]. 夏天.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丹参酮ⅡA磺酸钠调控HIF1α/mTOR介导细胞自噬干预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研究[D]. 王哲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星蒌承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痰热腑实证机制研究[D]. 高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基于代谢组学的刺五加叶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研究[D]. 汪戎锦. 吉林大学, 2021(01)
- [6]脑卒中患者恐惧疾病进展及卒中后疲劳与生活质量的关系[D]. 崔慧敏.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7]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分析[D]. 高喜斌. 延安大学, 2021(11)
- [8]化痰通络汤结合穴位电刺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D]. 高晓菁.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9]小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比分析[D]. 张丽君. 吉林大学, 2021(01)
- [10]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痰瘀互结兼火热证circRNA、lncRNA和mRNA表达谱研究[D]. 黄静妍.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