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论文_郭坚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论文_郭坚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介休市供电公司 山西介休 03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面临着很大的变化,为了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创新管理方式是必要的过程。在创新管理中,激励机制是考核员工的重要指标。本文就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应用

电力企业作为技术、知识密集型企业,人力资源优势成为支撑电力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管理者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内部人力资本价值,是电力企业取得人力资源优势的必然途径。但是,随着国家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从生产型转向经营型。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的激励机制,已经无法有效激励电力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因此,电力企业激励机制的改革与重新构建成为管理者必须要关注的焦点。

1、国有电力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国有电力企业的分配主体地位还没能真正确立

由于政府对电力企业支付过多的行政干预,虽然国有电力公司已经拥有更大的内部分配自主权,但仍像其他大多数国有企业,每年的工资决定保持与相关政府部门掌握和调节。政府通过行政手段来实施绩效挂钩的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包干或其他方法核定工资总额,国有企业工资直接介入管理。一些地方政府,不仅控制企业工资总额,而且还直接干预内部工资率等具体的分配政策。这使得一些国有企业的薪酬管理自主权难以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内部薪酬体系。

1.2平均主义思想严重

虽然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开放,但国有电力公司支付的平均主义现象仍较为严重,有相当一部分是国有电力企业小或没有矛盾,矛盾的分配合理分配办公室仪式。有些经理担心收入差距扩大和加强的工作人员容易产生内部矛盾,调动积极性不利,而有相当一部分员工和其他人一样的工作,为什么要拉的收入差距。可见长期存在的平均主义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不能反映员工的国有企业,这严重影响了激励的薪酬制度,建立薪酬激励和约束的效果,使优秀员工缺乏动力,员工缺乏压力。

1.3未能建立科学的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价制度

一方面体现在整理劳动差别缺乏定量的依据,即没能对员工的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岗位责任、工作环境等要素没有进行较规范的评价,致使承担责任大和承担责任小的岗位的收入没能拉开合理的差距;工作环境艰苦、技术要求高的岗位与一般岗位的收入也没能合理拉开差距。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员工本身所具备的技术、业务能力和实际劳动贡献的考核手段不完善,使得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考核结果没法与员工报酬相挂钩。

1.4缺乏灵活的薪酬调整机制

国有电力企业现行的薪酬分配制度难以灵活调整,大部分企业员工的岗位工资和岗位绩效工资系数一旦确定,一般不受工作业绩影响,表现出了较强的刚性,这一管理模式在大部分国有电力企业可谓根深蒂固,“阳光普照”的薪酬制度明显难以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2、电力企业激励机制的影响因素

2.1激励是否充足

由于电力企业的行业特点其工作地点大都远离都市,工作环境相对封闭,如果对人才激励不足,会导致人才的外部流失;电力企业中长期坚守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型人才,工作量大、责任重、危险高,如果对他们的激励力度不足,他们会转向内部职能岗位,会造成企业人才的内部流失。因此,只有全面充足的激励才能根本上解决电力企业留住人才的问题。

2.2激励是否长效

激励不仅局限于短期激励,更应重视长期的效果。在建立企业激励机制时,应充分考虑中长期的激励机制。因为人力资本是不可衡量的,人们只能从企业管理者取得的外在业绩来比较和衡量其能力的高低,所以导致管理者只注重短期激励方式,不愿意采取那些在较长时间段里才能取得成效的中长期激励方式。这样的行为,必然会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因此,在建立激励机制时,应均衡采用长短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激励是否科学合理

只有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激励效用。企业在建立并实施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确保其在建立与实施过程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如果激励的方式单一,激励的决定随意,激励机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模式和强制性的体系,那么激励机制仍然无法发挥其激励的效用。

3、电力企业构建激励机制的主要途径及作用

3.1制定公平的激励机制

企业薪酬、晋升等制度,对员工的情感和态度有着重要影响。企业激励制度必须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集思广益,恪守实际,并根据企业发展严格制定。其次,企业激励机制要与企业薪酬制度和业绩考核制度紧密结合起来,加强部门之间的衔接沟通,加强制度的联合,为企业发展铺就完善的反馈机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满足企业和员工发展的需要。电力企业进行企业改制和深化改革后,如何改变过去那种吃“大锅饭”的传统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争取和国际管理经验的接轨,以科学的人才观和发展观为导向,采取真实有效的激励措施,建立高效先进的激励制度,加大电力企业人事改革的步伐,促进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沿着科学的发展道路向前发展。

3.2强化工作热情、创造更多培训机会

(1)激励就是激发员工工作动机,满足员工要求,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如何让员工在工作时间内强化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最大效用,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取决于企业激励的程度。电力企业应该根据效益和发展规划,制定出合理的考核机制和完善的考核指标。在进行物质奖励的同时,更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宣传发动,树立典型。电力企业近几年所实行的绩效制度,充分体现了激励的内涵,通过奖惩制度的合理运用,福利措施的有效保障,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2)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实践证明,学习型的组织是最有生命力和发展力的。因此,电力企业应该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让他们掌握先进的行业技能,以适应企业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加快“人才兴企”的战略,做到分层次分岗位培养,以开发员工潜能为切入点,将岗位设置与员工专业紧密结合,实现人岗最佳匹配,使员工的岗位素质和职业能力能得到持续的提高,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协调统一。

3.3创造竞争的外部环境

企业要在满足员工物质追求的基础上,站在员工的角度,鼓励他们完善和实现自我目标和自我价值,同时积极引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从而通过自我追求,实现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共赢的目的。企业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全面了解员工的感情感和发展需求,并通过完善的培训系统和合理的奖励制度,打造更加和谐、更有吸引力的企业环境。大量实践证明,和谐、公正的竞争工作环境可以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我能力,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保证。

3.4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全方位激励沟通机制

注重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在企业内部建立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交流对话机制,有利于消除企业内部的隔阂和陌生感,增进企业员工之间的信任度与和谐度。企业管理者要尊重员工的意见和需求,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原则,关心员工的健康和生活。企业员工个人思想、性格、学识和道德水准不同,所以他们对生活、企业和工作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因此,企业要重视员工的个体差异,利用不同的激励方法和激励机制来满足员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实践证明,企业激励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的工作热情及为企业创造财富的能力,电力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在进行物质奖励的同时,注重精神层面的宣传发动,通过树先进、抓典型,深化企业激励机制的内涵,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4、结束语

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企业应通过完善和有效执行企业激励机制,增进员工的成长和发展,优化企业队伍,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凋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

参考文献:

[1]田华.激励理论及电力企业激励管理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6.

[2]吴真.浅谈员工激励管理的技巧[J].电企管理纵横,2016,7.

论文作者:郭坚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  ;  ;  ;  ;  ;  ;  ;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论文_郭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