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位原则的提出趋势_农业区位因素论文

城市区位原理命题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位论文,命题论文,原理论文,趋势论文,城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市区位原理是高考地理试题命制的侧重点,为了更好地对城市区位原理进行分析与理解,就应该明确命题的变化角度和情境,熟悉试题的命题趋势,掌握城市区位的学习方法,从而在实例分析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有效的思维方法。

一、学法点拨

1.城市新区的发展区位选择

从城市的整体发展需求分析比较城市各个方向发展的优势,选择发展的重点方向。例如,分析浦东开发区的区位优势,就应该从上海市的城市发展需求出发来分析。由于上海市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要建成服务型、信息化、国际化大都市,为此,扩大中心商务区的功能是最为关键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进行分析:①紧邻外滩老商务区,历史基础好;②与老城区隔江相望,易发展成一个整体;③地势低平,水源方便;④老城区人口、工业、商业活动高度集中,环境压力大,急需减压;⑤滨江临海,交通方便。

2.具体城市的区位分析

主要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来分析其区位条件(城市的形成多与自然条件相关——气候优越,地形平坦,水运、水源便利,矿产丰富;城市的发展多与经济的发展壮大有关,如与交通的发展、经济的开发有关)。例如,分析重庆市的形成和发展区位,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①位于嘉陵江和长江的汇合处;②国家政策的支持(直辖市);③西南重要的工业基地;④农业基础好。

二、命题趋势

1.分析城市区位的有利条件,或宏观上全面评价城市区位的不利条件(制约条件)

例1.(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I第40题)读图完成(3)~(4)题。

(3)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

(4)略。

答案:地形:位于山前冲积扇(平原)上,地形平坦。农业:土壤肥沃,有利农耕,可生产城市必需的农副产品。河流与水资源:有河流经过,提供城市、农业用水,以及可能的水(槽)运通道。气候:西、北背靠群山,东南面向(华北)平原(海洋),可有效增加夏季(东南)风带来的降水,减弱冬季(西北)风的侵袭。

解析:此题从燕京的空间位置入手,主要考查城市区位选择的优势条件。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河流、地形、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和宗教,根据题目要求“说明燕京城城址选择的有利自然条件”,因而主要可从地形、土壤、水源和气候四方面加以考虑,通过综合分析即可以得出答案。

例2.(2007年江苏卷第33题)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3)略。

(4)河流对城市的区位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请简要分析武汉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答案:(4)位于汉水与长江干流的汇合处;交通便利;地处平原地区;省级行政中心。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区位选择。根据题目要求,可知题意是要求分析城市区位选择的优势条件,由于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河流、地形、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和宗教,结合武汉市的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即可以推断出结论。

2.全面评价城市区位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例3.(2006年天津卷第36题)下面两图是我国的两个城市的区域图,看图回答问题。请分别说明图中长江、渭河流向不同的原因。

(1)(2)(4)(5)略。

(3)分别说明a、b两市城区规模进一步扩大的有利与不利自然条件及其影响。

答案:a城市地表起伏较大,土地利用难度大;邻近的河流水量大,水源充足。b城市地形平坦开阔,空间拓展余地较大;邻近的河流水量有限,水源不足。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区位选择。根据题目要求,可知题意是要求分析城市区位选择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由于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河流、地形、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和宗教,结合两城市的区域图,分析其区域特征,不难得出结论。

3.细化分析某一城市区位因素

例4.(2006年全国文综卷I第39题)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下图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与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

(1)(2)略。

(3)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

(4)略。

答案:(3)A位于河流交汇处,E位于河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区位选择。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河流、地形、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和宗教等,根据区域图和文字信息,明确图中所在区域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并综合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还应该认真阅读试题要求,本题要求细化分析城市区位因素即“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通过细化分析不难得出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为“A位于河流交汇处,E位于河口”。

4.从宏观上分析比较两城市区位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或宏观上全面评价城市区位的区位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

例5.(2004年地理试题江苏卷第33题)上图中,a、b、c、d分别表示四个国家。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2)略。

(3)a和c所示国家的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共同区位因素是________。

答案:气候温和湿润;海上交通便利。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城市的区位选择。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河流、地形、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和宗教等,根据区域图明确图中两个城市的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并综合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容易得出a和c所示国家的城市相对集中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其共同区位因素是“气候温和湿润;海上交通便利”。

在今后的复习中,除了关注以上的命题趋势外,还应该关注以下趋势:具体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动态变化;分析城市区位的主导因素;客观评价城市区位分布的合理性等。

三、思维技巧

在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时,首先应该考虑这个城市在刚形成时,是何原因把它吸引在一定的区域的;然后再进一步考虑是何原因促进或制约了它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再找出某一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以及其它一些主要因素。

例如简要分析近年来有何新因素对城市的发展起较大的作用。思维技巧如下:此题其实是要求考生能够应用城市区位原理分析一个城市的发展,要针对该城市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必须熟悉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以及该城市及其附近的地理情况,并能够用综合分析的思维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下面以武汉为例:

第一步,从自然因素来看:(1)武汉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温度和降水条件较好;(2)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的汇合处,水量丰富;(3)武汉位于江汉平原附近,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第二步,在第一步分析的基础上,还必须以发展和动态的眼光看问题,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比来看,自然因素变化小,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大,因此要分析近年来有何新因素对武汉城市的发展起了较大作用,主要是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1)接近铁矿产地,水能丰富(接近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2)紧邻我国的商品粮棉基地(江汉平原);(3)有便利的铁运(京广铁路)、河运等,交通发达;(4)武汉是湖北省的省会,是湖北省的政治中心,也是区域性的文化和经济中心。从近些年来看,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武汉的旅游业快速发展,而高科技的发展为武汉的城市发展增添了强大的后劲。

标签:;  ;  ;  ;  

城市区位原则的提出趋势_农业区位因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