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重构职业教育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俄罗斯论文,重构论文,教育体系论文,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职业教育是俄罗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彼得一世建立第一所职业学校,俄罗斯职业教育已经历了300年的发展历程。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促进就业为己任,其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变化密切相关。 苏联时期,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有力地促进了苏联工业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增强。①苏联解体后,“休克式的激进改革”曾使俄罗斯经济受到重创,俄罗斯职业教育也一度陷入艰难图存的困境。在经历了转型初期最艰难的10年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好转,俄罗斯教育领域也由转型初期的“国家退出”转为“国家回归”。2001年12月29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制定的《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提出要“恢复国家对于教育领域的责任心和积极作用,实现教育现代化”,并提出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使命是“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在教育体系、权力机构、商业界和社会组织开展合作的基础上,将职业教育转变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②由于缺少相应的资金保障,既定计划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直到2006年,联邦总统委员会提出转变俄罗斯职业教育的“追赶型发展”模式,提高俄罗斯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职业教育逐渐受到关注。 当前,在俄罗斯面临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俄罗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俄罗斯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俄罗斯发生了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转型,俄罗斯职业教育也经历巨大变化。在对前苏联职业教育进行调整的基础上,1992年制定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将高等教育纳入到职业教育体系,自此,俄罗斯建立了包括初等、中等、高等、高等后职业教育和补充职业教育共同组成的连续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俄罗斯的大职教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职业教育体系本身的发展,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解也产生了明显变化。根据《俄罗斯现代职业教育词汇手册》的定义,③俄罗斯职业教育(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ъ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是保证个人重要的社会品质和职业品质发展的、掌握确定职业活动类型的有组织的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由相应的职业教育机构毕业证书或者鉴定来证明个人为从事确定类型的职业活动做准备程度。可见,职业教育是专门化的以职业定向为目标的教育,是个人职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和结果,这一过程也是具体专业和职业领域确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掌握过程。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有技能的专业人员的任务,同时也要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俄罗斯职业教育包括全部高等教育和高等后教育,认为能够赋予人职业的教育均属于职业教育,从而形成了大职教观。 (二)俄罗斯职业教育的层次 比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1997年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俄罗斯的三级职业教育体系涵盖了《国家教育分类标准》中的3—6级教育,其对应关系,见表1-1。

《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对各级职业教育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初等职业教育相当于《国家教育分类标准》中的3—4级教育,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主要由两类学校提供,第一类为传统的职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即училище);第二类是新型的初等职业学校,即职业性实科学校(лицей)。二者的区别在于:实科学校提供更高层次的培养,甚至可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初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习时间由学生入学时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九年级毕业入学一般学习2—3年,十一年级毕业入学要学习1—2年。初等职业教育属于义务教育,入学基本不存在竞争。初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实践课为主,不同专业的实践课占总课时的50%至70%,远远超过理论课的比例。 中等职业教育相当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高等教育的第5级中的5B,也就是相当于中国的高职教育。培养具备中等职业教育程度的、有熟练技能的专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有三类学校:第一类是中等专业学校,包括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техникум”或“училище”),也有部分中等专业学校的名称使用“中学”(школа)一词;第二类是学院(колледж);第三类是企业(机关)技校(техникум-предприятие或учреждение)。其中,第一类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专业学校;学院是独立的提高型的中等职业学校(或者是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分校),学习期限增加一年;企业技校也是一种独立的学校,按照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开展职业教育。技校毕业生获得“技师”资格,学院毕业生获“高级技师”资格。 俄罗斯的高等教育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相当于《国家教育分类标准》中的5A级教育,按照《俄罗斯联邦教育法》,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综合性大学(университет)、专科性大学(айадемиия)、学院(институт)。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后,根据培养计划和培养时间不同,高校毕业生可获得学士、专家和硕士证书。 高等后和补充职业教育也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环节。按照《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高等后职业教育向公民提供在高等教育基础上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和科学教育素养的可能。高等学校提供的研究生教育属于高等后教育。补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满足公民的教育需求,在职业教育的所有层次都存在补充教育,其主要任务是连续提高工人、职员、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 (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⑤ 1990—1991学年到2012—2013学年,俄罗斯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中等职业教育稳定发展,而初等职业教育压缩显著。 从学校数量变化显示,高等职业学校数量从514所增加到1,046所,增加了一倍;中等职业学校略增,从2,603所增加到2,981所,增加了15%;初等职业学校则从4,328所,减少到1,719所,不到1990—1991学年的40%,见图1-1。

图1-1 1990-1991学年到2012-2013学年,俄罗斯职业学校数量的发展和变化(单位:所)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数从1990-1991学年的282.45万,到2008-2009学年一度增加到751.31万后开始回落,到2012-2013学年为607.4万,增加了115%;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从227万,减少到208.7万,减少近10%;初等职业学校学生则从186.7万减少到83.8万人,减少了55%,不到1990-1991学年的一半,见图1-2。

图1-2 1990-1991学年到2012-2013学年,俄罗斯职业学校学生数量的发展和变化(单位:千人) 二、俄罗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俄罗斯职业教育发展开始逐渐走出困境,但受经济、人口、就业,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挑战 当前,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于要素投入,暴露出经济的脆弱性和低可持续性,增长模式和质量堪忧……同时也隐藏着不利于长期发展的结构性风险,“经济原料化和对外依赖趋势加重,这两种趋势还导致经济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变革)的拖延以及投资增长乏力等后果”。⑥ 在经济持续10年增长,特别是经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开始处在新一轮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时期,世界经济论坛(WEF)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俄罗斯正处于由效率驱动型国家向创新驱动国家过渡时期。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由能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经济发展是俄罗斯2020年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俄罗斯国家创新能力却在持续下降,从2010第57名下降至2011年的第85名(共144个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人才培养结构相应的变化。相关研究显示,到2013年,俄罗斯经济进入危机后的发展阶段,高科技领域对技能人才需求旺盛。需要培养140万名高水平技术工人,这将会使技术进步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升到25-35%。⑦ (二)人口困境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人口数量减少问题是影响俄罗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2004年开始,俄罗斯14—30岁人口数量迅速减少,到2009年,五年间,这一年龄组人口减少了近10%,人口数量减少趋势仍将长期持续,预计到2023年,这一年龄组人口将减少近40%,见图2-1。

图2-1 2030年前俄罗斯14—30岁人口数量变化⑧(单位:百万) 适龄人口的减少直接影响到职业学校入学学生数量的变化。统计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到2005年,俄罗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学生从59万陡增至164万,增长了近120%。从2005年开始,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增长趋缓,从2007年开始呈现下行趋势。中等职业学校录取人数稳中有增,2000年前一直处于增长态势,从2000年起,录取人数开始减少,总体增长不足10%。初等职业教育则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基本呈现迅速且稳定减少趋势,与1993年相比,2010年初等职业学校录取学生人数从100.7万减少到60.9万,减少了40%。其中,初等职业教育入学人数受适龄人口减少的影响最显著。

图2-2 1993—2010年,不同层次职业学校入学人数的变化(单位:千人) (三)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增长 从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过渡期间,俄罗斯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调整催生新的职业;服务业扩展,农业和工业领域的就业率下降;劳动再分配从低技能职业向高技能职业倾斜,后者劳动报酬明显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性增强;劳动力市场需求多样化,高技能人才需求凸显。 如果以经济活跃总人口中不同教育水平劳动人口的就业率和失业率之差来考察劳动力市场对不同教育层次劳动者需求度,分析显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需求远远高于其他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人口,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劳动人口的需求度最高,达到15%,中等职业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人口需求度为7%以上。而对于其他教育层次的人口需求均为负值。 (四)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影响教育需求 职业学校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程度及学生就业情况是衡量职业教育的基本指标。统计数据显示,失业人口中,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失业人口所占比例不同,且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升,比例有所下降,近些年来,接受过初等职业教育的失业人口呈现缓慢且稳定上升,对初等职业教育的地位造成很大影响。 (%) 25 20 15 10 5 0 高等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 初等职业教育

图2-3 2012年不同受教育水平人口失业比例⑨ 从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对口就业情况来看,随着教育层次的提升,对口就业水平也明显改善。俄罗斯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3%,联邦各地区高等学校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为46.6%;而中等职业教育平均对口就业率为33.9%。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差距很大,在中等职业教育层次,航空与火箭空间技术专业的就业率为58%,而森林资源加工与处理专业的对口就业率则仅有25%。高等职业教育层次,未就业学生比例最高的专业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服务领域”,未就业比例最低的专业为“航空与火箭空间技术”“武器与武装系统”“海洋技术与信息安全专业”。⑩ 三、俄罗斯重构职业教育体系 经济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增长,适龄人口数量下降扩大了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和可能。同时,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人口的失业比例,以及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说明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就业压力明显下降,且劳动报酬明显提高。由于家长和学生获得高等教育的愿望强烈,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进入大学的比例明显增长,从2000年的12%,增长到2008年的35%。(11)初等职业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与此同时,大量的高校毕业生经过很好的理论培养,但缺乏劳动力市场所需的实际技能。相关研究显示:2020年前,具有高等教育文凭,但缺少技能的劳动力人口将达到1,000万—1,200万,占劳动人口的20%。 按照《俄罗斯国家教育标准》的设定,俄罗斯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初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工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中等层次的专业面窄的专业人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从事管理或者理论工作的高水平专业人员。这样的培养体系导致俄罗斯三级职业教育体系中缺少高技能人才培养环节,这类人才的培养理论上应由中等职业教育承担,实际上中等职业教育无法胜任这样的任务。人才培养断层直接导致高技能人才缺乏。重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俄罗斯职业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一)逐步取消独立初等职业教育层次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俄罗斯初等职业教育就开始了结构性调整,初等职业教育领域开始出现了同时可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性实科学校(лицей),而且这类学校发展迅速。从2005年开始,俄罗斯大部分的初等职业教育学校交由地区教育管理机构管理,并开始对初等职业学校进行合并。2006年,莫斯科市属初等职业学校通过与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合并,一次性的转变为行业性职业学院(Отраслевые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ъные колледжи)。在学习莫斯科经验的基础上,其他地区大多数初等职业学校通过与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形成了多层次、多专业的教育机构。以萨马拉州为例,2006—2011年,多层次的职业教育机构从19所增加到33所,与此相应,初等职业学校数量从34所减少到14所,在2011/2012学年,60%的初等职业学校将转变为多层次的培养机构。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同时开展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多层次综合性的职业学校,不仅向学生提供继续学习所选专业的机会,而且提供了在业人员再培训的可能。 从2013年9月1日开始,俄罗斯新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生效。俄罗斯教育领域发生许多明显的变化,该法第10条规定,“俄罗斯联邦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培养学士、专家、硕士,以及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完成人的智力、文化和职业发展任务,其目的是根据社会和国家需要培养技术工人、服务人员,以及中等层次的技术人员,并满足个人深化和扩展教育的需求”。“教育水平不低于基础普通教育和中等普通教育者可以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完成基础普通教育者在中等职业教育教育计划范围内同时接受普通中等教育。在基础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框架内,中等职业教育的获得与普通中等教育的获得同时进行。” 按照新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原有的培养技术工人的初等职业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层次将不复存在,按照该法技术工人以及服务人员的培养将由承担中等职业教育任务的职业学院和技校承担。 (二)增设应用型学士培养计划 为解决高技能人才缺乏问题,俄罗斯的一些大型企业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技能培训体系。2000—2010年,工厂大学数量显著增长。大量的中小企业因缺少技能人才制约着生产技术更新。俄罗斯工业家、企业家协会在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论证基础上,首先提出培养应用型学士的设想。 1.开展应用型学士培养的政策依据 在此背景下,2009年,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应用型学士试验》的命令决定于2009—2014年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应用型学士培养实验。此后,《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社会经济发展长期构想》中正式出现了“应用型学士”一词,并将创建“应用型学士”体系,培养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及新的劳动组织形式和方法的高技能人才视为培养符合经济创新发展、现代社会需求以及公民需求的普及优质教育的路径之一,应用型学士计划以培养实践型高技能人才视为培养目标。 2.开展应用型学士培养实施途径 应用型学士培养招收的是11年制普通中学毕业生,其学习期限和普通学士培养一样为4年。鉴于初等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减少,应用型学士培养以现有职业学校为依托,主要选定两种应用型学士的培养路径,一种是在综合性大学,另一种是在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承担应用型学士培养的院校由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通过竞赛选拔。2010年,确定在30所院校开展应用型学士培养试点工作,其中包括7所高校和23所中等职业学校。此后,开展应用型学士培养的院校逐年增加,2012年,应用型学士培养实验进一步扩展,共有49所学校落实应用型学士培养计划,包括16所大学,33所初等和中等职业学校。以现有职业学校为依托开展应用型学士培养,估计可在2015年前释放出480亿卢布,这笔资金可以用来改善应用型学士培养的师资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 3.以法律确保应用型学士培养 在已有实践基础上,新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将应用型学士培养纳入高等教育培养体系,规定:“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保证根据社会和国家需求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各方面的高技能人才,以满足个人智力、文化、道德发展、社会和扩展教育水平,以及科研和教学能力。具有中等普通教育者可允许掌握学士(学术型、应用型),以及专家培养计划。而拥有任何层次的高等教育的人可掌握硕士计划。对学士毕业进入硕士阶段学习的人,学习期限延长一年”。 (三)创建新的职业教育机构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使职业学校重聚活力,俄罗斯职业教育领域开始了多样化发展的探索,这一过程中,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表现出共同的发展趋势,就是通过向新的教育层次的转变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早在1992年《俄罗斯联邦教育法》颁布以前,1990年的《关于高等职业学校的临时决定》(《Временное положение о высшем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ъном училище》)就赋予高等职业学校培养中等层次专业人员的职能。同时,中等层次的职业学院按照1989年《关于中等专业学校的临时规定》(Временное положение о ссуз)开设了培养初级工程师,以及法律和经济专业硕士的教学计划。中等专业学校的另一发展趋势就是向专业型大学靠拢,这类大学比职业学院和技校人才培养更加宽泛,甚至可以开展初等职业学校的工作。 1992年以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常常以两个,甚至三个层次的职业学校的合作为基础,甚至一所学校同时开展两个或者三个层次的教学,如“职业学校—大学”“职业学校—职业学院—大学”“职业实科学校—职业学院”“职业实科学校—职业学院—大学”。这一时期,中等层次的职业学院在适应新市场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俄罗斯已有的实践表明:创建多层次职业教育机构,有利于有效使用现有的师资资源,以及资金和物质资源,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增加职业教育机构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四)重建职业教育的社会合作机制 2006年年底,优先发展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被纳入到《国家规划》中,俄罗斯联邦政府发布《国家为国立学校培养高科技生产(所需)工人和专业人员提供支持的措施》指出:根据《2007年联邦预算法》第60条规定,决定于2007年在竞争性选拔的基础上,挑选部分实施创新性教学计划的初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其目的是通过向被选拔学校提供国家预算内资金,使学校有条件购置现代化的教学实验仪器、教学生产设备,保证学校实行创新性教育计划,保证培养高科技生产所需的工人和专业人员。该项竞赛实质上是对国立初等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预算内资金划拨方式的变体,获胜学校获得的资金投入数量超过对学校的年度预算投资,从而通过改变投资吸引鼓励学校进行教育创新并与企业界展开合作。 1.以行业性“职业教育资源中心”为依托开展社会合作 在上述政策引导下,俄罗斯各地区开始探索社会合作的新模式,包括建立行业性“职业教育资源中心”。以萨马拉市为例,2005年,萨马拉市下达组建“职业教育资源中心”政策,建立了12个“职业教育资源中心”;2010年,又增建了7个类似中心。根据本地区的工业发展特点,“职业教育资源中心”主要培养金属加工、冶金、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电子技术、汽车制造、建筑、服务、节能技术、农业生产、航空和工业机械制造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2.通过产教集团促进人才联合培养 建立产教集团是社会合作另一种新的模式,产教集团通过联合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以及相应的生产性机构,利用地区行业性资源优势,有效落实经过学校与企业共同协商制定的教学计划,更好地组织职业教育,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平衡。 3.毕业生资格鉴定是社会合作的主要内容 吸引企业界和专业人才需求者参与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资格鉴定是社会合作的主要内容。企业界参与鉴定的全过程,包括制定地区性技能要求,研制测试材料,评价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质量。2008年,俄罗斯制定了首部《俄罗斯联邦国家资格框架》,为企业界和教育领域合作开展资格评价提供了依据。 注释: ①张云鹏,傅维利.世界职业技术教育概览[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138. ②Концепция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10 года[EB/OL].http://docs.cntd.ru/document/901816019.2012-06-19. ③Словаръ-справочник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ъ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авторы-составители:Блинов В.И.,Волошина И.А.,Есенина Е.Ю.,Лейбович А.Н.-Выпуск 1.М.:ФИРО,2010,стр.11. ④Приложение к Докладу на совместном заседании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Сове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и Комиссии при Президенте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 и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му развитию экономики России от 31 августа 2010 г.“Российское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ъное образов в контексте между народных и ндикаторов”[EB/OL].http://www.mamso.ru/files/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20доклад%202010_0.pdf.2014-04-16. ⑤Россия в цифрах.2014:Крат.стат.сб./Росстат-М.,P76 2014-558 с.стр.156-159. ⑥曲文轶.俄罗斯经济增长模式探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3):38-44. ⑦Е.Я.Бутко.Современные вызовы и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ъ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EB/OL].http://federalbook.ru/files/FSO/soderganie/Tom%206/V/butko.pdf.2013-03-18. ⑧Рассчитано по источнику:Численностъ насел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полу и возрасту.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сборник.М.:Росстат,2009,стр.9-10. ⑨ТРУД И ЗАНЯТОСТЪ В РОССИИ.2013[EB/OL].http://www.gks.ru/wps/wcm/connect/rosstat_main/rosstat/ru/statistics/publications/catalog/doc_1139916801766.2013-06-12. ⑩《КОМПЛЕКСНАЯ МЕТОДИКА МОНИТОРИНГА ТРУДОУСТРОЙСТВА ВЫПУСКНИКОВ ОБРАЗОВАТЕЛЪНЫХ УЧРЕЖДЕНИЙ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Ъ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11)Д.Ю.Чугунов,К.Б.Василъев,И.Д.Фрумин.Введение программ пригладного бакалавриата в российскую систему образования:зачем и как?
标签:中等职业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