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发展与香港经济繁荣_经济特区论文

特区发展与香港经济繁荣_经济特区论文

经济特区发展与香港经济繁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特区论文,香港论文,繁荣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拟从经济体制转轨的角度,对中国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与保持香港经济繁荣作一些探讨。

一、经济特区的发展——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1.经济特区是中国“第二次革命”的先驱。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界定的经济学含义是革命能够极大地解放生产力。中国坚定不移地举办经济特区,并将举办经济特区产生的经济效应迅速地推广到全国,极大地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解放”的概念运用到今天,首先当然是指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1980年以来,中国经济特区经济保持了连续15年高速增长。1994年,五个经济特区共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84亿元,比1980年增长32倍,年平均递增26%。财税收入大幅增长,1995年五个经济特区的地方财政收入总计148.3亿元。 经济的迅速增长,首先是建立在先进的产业结构基础上的。1994年,中国经济特区完成工业产值1154亿元,比1980年增长35倍。其中,以外商投资为主的产业包括电子、染织、服装、机械、化工和建材等。而且,工业产品以出口为主,出口产值的比重超过50%。近年来,中国经济特区逐步调整产业结构,高新技术和第三产业得到了极快发展。经济结构合理性的天然标准,是其适应国际经济竞争的承受能力,以及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实际水平。1994年,中国经济特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为529亿美元, 比1980年增长175倍,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量的1/4。其中出口270亿美元, 进口259亿美元,贸易顺差11亿美元。至1994年底, 五个经济特区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9600多个,协议外商投资金额44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3.4%、14.8%、19.8%。显然, 几乎所有重要的经济指标都表明,中国经济特区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深刻地表明了自由、宽松的经济条件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本质要求。由于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中国经济特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经济特区的成功历程,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伟大实践,从某一侧面提供了丰富的例证。

2.经济特区的本质是制度创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近18年渐进式的道路表明,经济转轨在中国之所以富有成效,重要原因之一是制度创新的效应持续地发挥着作用。就此而言,我们把中国经济特区的本质说成制度创新,是因为“特区”本身就是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中,允许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的充分发展,而不再受传统观念和计划体制的束缚;允许经营自主和个人经济机会的最大化,并为此创造符合市场竞争的条件;尊重市场原则,同时也维护正常和正确的政府行为。在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的情况下,中国经济特区在继续完善综合投资环境、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运行机制、提高外向型经济总体素质等制度性安排方面,仍将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

时下,人们时常谈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化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所谓“两个根本转变”的核心仍然是制度创新。就中国经济特区而言,正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体系、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商品和要素市场体系等,进而初步形成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架。而对经济增长方式来说,中国经济特区的实践表明,粗放和集约并没有绝对严格的界线和标准。作为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和制度安排,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特区发展带来的并非全是消极影响;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对经济特区的作用也不能脱离现实而过于理想化。有意义的可能是,在经济特区的实践中,经济增长方式作为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深刻地体现着经济特区的本质特征,而“两个根本转变”则高度概括地反映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进程中制度创新的本质要求。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特区的重大实践是这种本质要求的生动体现。

3.经济特区成为市场经济的载体仍任重道远。中国经济特区是依靠“特殊优惠政策”发展起来的。所谓“特殊优惠政策”,是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尚未全面推进的历史条件下,对经济特区实行的倾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讲,实行特殊优惠政策本身仍然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特征,作为能够带来超额经济收益的、高度稀缺的资源,“特殊优惠政策”分配给谁,不分配给谁,取决于政策资源分配者即政府的意愿,或上下级之间的讨价还价。更有甚者,取决于寻租活动的效果。在关于中国经济特区“特”与“不特”,该不该“特下去”,怎样“特下去”的争论中,尽管人们认识到要珍惜并充分用好“特殊试验权”,在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开放服务、贸易、银行、保险、法律等领域,政府运作和机构改革与国际惯例接轨等问题上“先行先试”,但从总体上说,人们“先行先试”的劲头远没有“要优惠政策”的劲头大。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中国经济特区在多大程度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或者说,中国经济特区是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的载体吗?进一步讲,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怎样才能更准确体现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再具体一些,经济特区怎样持久地维护来之不易的宽松环境,怎样大力吸引跨国公司投资,发展高新技术项目,提升产业结构?如何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结合的优势,辐射和带动内地经济发展等。显然,这些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简单回答的,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二、香港经济的繁荣——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香港回归为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说,香港回归为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是因为从总体上分析,随着香港从制造业主导型经济转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将会为周边地区尤其是中国经济特区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形成新形势下的经济增长点和成长空间,从而为经济特区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正面推动作用。

在过去15年的合作与发展中,中国经济特区与香港之间已经形成紧密相联、高度依存、互利互补、共生共荣的经济区域,是南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生长点和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的成长三角区的区域经济共同体。进一步发挥双方的功能互补优势,在未来双方经济合作与衔接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应从区域经济角度出发,对香港与中国经济特区的经济功能重新定位。随着经济转型的完成,香港将成为这一区域内集金融、贸易、信息、市场等功能于一体的亚太服务中心,经济特区将逐渐与香港联合发展成为辐射南中国地区的区域性产业中心(商贸、金融、信息、运输、旅游)、创新中心(经济增长点和动力源、改革开放试验场)以及中国与世界的主要通道。其次,按照重新定位的经济功能,逐步实现区域内分工协作的产业合理布局。一是形成结构优化的跨区域综合生产体系,改进目前“前店后厂”式产业垂直分工模式。二是共同培植高新技术产业,合理组合香港国际性服务业主导经济的优势(融资、科技信息、市场营销与市场通道),以及经济特区腹地、市场空间和全国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储备的优势,从而为培植强大而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和动力源。三是借助目前香港正在启动的产业第二次转移之机,通过引导产业转移与迁入,形成跨区域的产业优化布局。

2.香港的繁荣需要继续得到中国经济特区的支持。对处于经济转型的香港而言,目前尚未有效解决的问题是:(1)经济增长方式。 香港经济的发展(包括服务业的发展),不能没有工业基础,整个经济也不能仅靠金融业和房地产业等服务业来支撑,香港600 万人的吃饭问题不能单靠第三产业。在从制造业主导型经济转向服务业主导型经济的过程中,应当选择能够带来香港经济总体发展的新增长点,寻求合理的经济成长空间。(2)经济结构调整所面临的问题。 一是产业外移特别是部分优势产业外移现象。如果说制造业生产工序的外移为香港服务业主导型经济的形成提供了成长空间。那么部分服务业的外移则显然阻碍了服务业主导型经济的确立。产业外移所出现的产业空洞化也不利于香港经济结构的调整。二是产业发育的客观条件。一方面香港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提升制造业技术与资金含量方面,并无明显优势,技术、人才、资金等产业发育条件有限。另一方面由于三高政策(高地价、高工资、高通胀)的影响,推动了制造业和部分优势产业外移,难以转化为高附加值产业。三是政府主导方面,由于港英当局推行积极不干预的经济政策,既推动了香港经济的快速起飞和繁荣,但也客观上助长了资本的短视行为,缺乏对产业结构的政府调节作用,导致香港经济长期发展缺乏后劲。此外,众所周知的国际竞争问题,高地价政策问题及联系汇率问题等,都是影响香港经济繁荣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香港回归之后,通过与大陆,特别是中国经济特区之间有效的区域经济合作,形成相互支持的区域经济系统,将有助于解决香港制造企业外移、服务业难以支撑经济体系、高新科技缺乏等困境,从而帮助香港完成经济的调整,确保香港经济长期稳定、繁荣发展的趋势。

3.香港经济繁荣和经济特区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首先,产业合作与衔接应是香港和中国经济特区经济合作的主要领域。应在一、二、三次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方面全面展开有效的合作:(1 )在第三产业中,包括金融业、商贸业、运输业、仓储业、展览业、旅游业、信息业在内的产业衔接,不仅可以促进香港第三产业发展空间、推动其服务业主导型经济的确立,而且还可以为中国经济特区相应产业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增加其经济实力。如两地银行业相互开设人民币与港币业务、证券业相互联网并互为第二上市地、国债交易相互联网、保险市场定向放开。又如把香港的商贸业务扩展到深圳,而香港则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2)在制造业方面,通过两地经济优势互补, 合力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高新技术产品生产。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进行改造。双方共同开发上游产品,主要是原材料、元器件生产,合力改善因轻型出口加工业超高速发展而导致原材料严重短缺、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产业环境。(3)在农业方面,主要应集中在创汇农业方面进行合作。

其次,在口岸管理体制上,应改革现行口岸查验方式,降低收费,延长通关时间,实现查验手续现代化,提高口岸运作效率。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建立相互对接的企业运行机制。要建立相互衔接的市场体系,包括消费市场、投资市场与要素市场,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运行环境。要协调两地经济调控机制,一方面改善政府行为,另一方面发挥企业和行业自律作用。

最后,可以考虑建立香港与中国经济特区长期的合作机制,包括(1)组建区域经济合作系统。一是民间组织的联系、沟通与交流, 对象主要是企业、行业协会、商会、学术团体等机构。二是半官方机构的定期交流与联系,对象为香港贸发局、生产力促进局、工业及科技发展局、旅游协会等机构,以及经济特区的类似组织。三是有关机构就双方重大衔接问题进行互访、恳谈、磋商与协调。(2)协调经济政策, 包括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经贸政策、金融政策、科技政策。(3 )共同培养和引进管理人才,除常规人才培训外,应重视退休人才重新利用。其中广东及深圳方面应主动加强与香港退休公务员、各类专业人士(如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测量师等)的联系。其作用不仅可以解决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而且还可以利用人际关系,推动经济特区与香港经济联系与合作,进而增强港人信心,稳定香港政治经济形势。

三、小结

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与保持香港经济的繁荣成为世界的聚焦点。随着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经济与中国经济特区的结合,将成为历史的必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趋势。香港经济需要与特区经济结合,否则发展乏力;经济特区必然与香港经济衔接,否则将无法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中国经济特区与香港经济的结合,势必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商品流、技术流、信息流,这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向深层次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香港将继续保持其经济的繁荣趋势,中国经济特区也将更深刻地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和本质要求得到有效的发展。显然,这是符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进程大方向的。

标签:;  ;  ;  

特区发展与香港经济繁荣_经济特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