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极拳的得意忘形论文

什么是太极拳的得意忘形

文/张进

得意忘形,是一个成语,指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或者谓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一个太极拳习练者,从学拳之始,就听到前辈老师们讲“练拳时要用意不用力,要做到得意忘形,这才是太极拳的境界”。很显然,这里的“得意忘形”指的是得其精神而忘其形式。

太极拳的“得意忘形”,到底是得什么精神,忘什么形?这个事情如果不搞清楚,练拳怕是会出笑话。

一、得其身法

太极拳和其他运动项目的区别有很多,从练习阶段而言,身法是第一个不同。身法是太极拳修炼的基础,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神不宁。身法讲究手、眼、身、法、步,手臂

灵活,眼睛顾盼有神,身法灵活,动作正确,步法扎实有力。从虚领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立身中正到坐胯松腰、圆裆开胯等身体各个部位的调整,都需要经过千百次的训练,这样才能熟练掌握,化后天拙僵为先天柔顺,手上、周身褪去拙力。通过成年累月盘拳,身上的各个大小关节便自然松开,这样才能达到骨正筋柔,气血似流,从而达到健体强身的锻炼目标。所以身法是我们要得其精神之一。

二、得其劲法

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是太极拳八种基本劲法,是每个太极人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基本功法。在八法之中,掤劲既是八劲之首,又是八劲之祖,只有仔细揣摩训练,掤劲不丢,才能得其精神,练拳才会有周身对拉拔长之意、圆润饱满之形。在此八劲之上,由外向内,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连珠,无处不到。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这些都是对劲法的概述和要求。练太极,要天天练拳,年年打拳,进而每天盘拳,将拳盘严、盘圆活,“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天天练,日日盘,日积月累就是修炼太极功夫、积累功夫的过程,太极拳的“内劲”是体内神、意、气化合的结果,它以先天神意气为主,经过长期修炼而生。神意气充足,体内五脏六腑,体外四肢百骸活动正常,精神、意识、知觉就旺盛。所以劲法的掌握,是我们练太极拳得其精神之二。

太极拳的训练形式不管是缓慢柔和还是刚柔并济,其运动规律都基本相同,气沉丹田,用意不用力,是因松而动、松中生动,在运行中有一定路径,运劲时首先沿体内路径将劲力传导、运化至技击部位,其次太极劲运化到技击部位后沿体外路径进行圆弧运化。这种肢体各部位之间自然的连动关系就是规律,利用这种自然的连动关系行意练拳,如往复需要折叠,进退需要转换,上下相随,运劲如抽丝,其势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等,体内运化遵循螺旋缠丝、折叠运化、节节贯串规律,体外运化遵循手(劲)走圆弧规律。所以,掌握太极拳的基本运动规律,是得其精神之三。

三、得其规律

3)∀P=(x,y)∈EP(a,b)\{O},P 的逆元为-P=(x,-y),满足 P+(-P)=O;

四、忘其招法

太极拳有练身不练招的说法,练身就是练整体功力,“招”则是每一动作的攻防含义。如果单从招式上去解释和理解太极拳用法及内涵,不可能得到太极拳之精髓。练太极拳必须经过熟练套路、动作正确、去僵求柔的过程,使周身相随,内外相合,内气充实饱满,把功夫练上身。练拳时不想手,多想以腰带动,想丹田气运手。太极拳主要是训练自身整体功力,在临敌应用时则根据客观形势,舍己从人,随机应变,并不拘泥于一招一式。力由脊出,步随身换,内气充实了全身犹如充满气的球体,有感皆应,浑身上下处处都是手。在上述三种太极拳基本元素的基础上,举手投足皆是太极,处处见阴阳,处处分虚实,可不受原有运动套路所局限,称之为忘其招法。

会议最后,各岗位专家及试验站站长分别汇报了各地的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的进展情况,企业试验推广站、示范基地及企业代表之间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综上所述,得意忘形,指的是在正确的身法步法劲法和正确的运动规律下由心而运、拳由心出的一种练拳自然的状态,内外兼修,以练内培元为主,绝不是挺胸撅臀、低头哈腰,浑身乱拧还妄称为得意忘形怪异行径。

就甭捋那信息传递脉络图了,反正何东这点事儿,老何家现在是家喻户晓,比微博利索多了。咱国人有重亲情的基因,特别爱替别人着急,特别有爱屋及乌的胸怀,为别人家的事儿真能吃不下睡不着。就在何东三兄弟往医院赶的时候,何东的父母,何西老爸何守二,好歹把爷爷按家里的何守三,还在公司忙着的何守四都奔赴在去医院的路上,是受使命感的驱动。

(编辑/刘强)

标签:;  

什么是太极拳的得意忘形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