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连锁经营发展过程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发展过程论文,连锁经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阶段特征
连锁经营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初始期,时间大约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中期。
我国出现最早的连锁企业是1986年由天津立达集团公司创办的天津立达国际商场,但由于百货店是当时零售商业的主导形式,其利润和成长性都非常好,因此,连锁还只是个别现象,没有普遍意义。连锁经营在我国的真正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0年,广东省东莞市烟酒公司创办了“佳美”连锁超级商场;1991年上海市出现了第一家连锁企业——联货超市商业公司;两年后,上海另一家大型连锁公司华联超市公司的6家分店同时开业;1992年1月,北京西城区副食品公司创办了“希福”连锁店,到1994年,分店发展到30家以上,年销售额达1.25亿元。随后,“希福”连锁店加盟“好邻居”,开创了我国连锁企业间的兼并先河。
1993年初,粮食企业加快改革步伐,也开始了连锁经营的试点。如北京市崇文区粮食局创办的“良苑”便利连锁店、上海市虹口区粮食局成立的“宏良”便利连锁经营公司、广州南市区粮食局的“八字店”等。到1995年6月,粮食部门在国内12个大中城市开办的各种形式连锁店1166个,为粮食系统全面推广连锁经营做好了前期准备。
在餐饮行业,我国第一家快餐连锁企业是1991年由上海新亚集团创办的上海新亚快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该企业是我国第一家上市的连锁公司。同期,一些名牌老店也加入连锁行列,如“全聚德”烤鸭店、“狗不理”包子店、“荣华鸡”快餐店等,国际上知名的连锁集团也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相继出现了“麦当劳”、“肯德基”、“食必客”、“马克西姆”、“加州牛肉面”等洋快餐的连锁店。这些连锁店的出现及初期运作的极大成功,带动了我国各地特别是沿海开放城市的商业、服务业连锁经营的全面推广。
尽管在一些大城市和不同的业态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连锁企业,但由于缺乏经验,缺少样板,这一阶段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还是比较缓慢的,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企业规模小,经营优势不显著。连锁经营具有效益“后发性”的特点,即初期投入大,随规模扩大效益递增。但如果达不到相应的规模,企业很可能亏损。1972年,美国连锁企业的最佳规模为50-100店,而我国除“联华”、“华联”、“希福”等少数几家大店外,连锁公司的平均店数不到10家。以广州为例,全市共有25家连锁企业,店铺总量190个,平均拥有店铺7.6个,达不到国际上公认的14个店铺的平均水平。
第二,连锁业态形式比较单一。一般局限在便民连锁、超市连锁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消费密切相关的商品经营上,在百货、专卖、服务等业态尚未形成规模。
第三,经营档次低,管理不规范。许多连锁企业由于资金、规模的限制,缺乏连锁经营必要的设施配备,如商品配送中心、电子信息查询系统、电子结算系统等。所以,多是在连锁门面上做些文章。据不完全统计,1994年,我国在超市经营的商品,实行条码化不到40%。
第四,连锁企业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连锁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新生事物,它的许多优越性很难在它的成长初期充分发挥出来。比如,连锁分店在10个与100个之间,所拥有的规模优势显然是不同的。特别是我们的许多企业走入连锁的行列是出于多种原因,如企业改制的需要,主管部门的行政命令,争取政府的优惠政策等,这些都会影响连锁企业的运作与发展。
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第二阶段,即成长期,在时间上可以从1995年算起。
1995年3月,国务院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部分省市连锁商业座谈会,李岚清副总理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指出:连锁经营是我国流通领域的一场革命,发展连锁经营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同年6月,原国内贸易部在成立了全国连锁店指导小组的基础上,颁布全国连锁经营发展规划,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和宏观指导。这标志着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连锁经营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在与百姓日常消费密切相关的零售业态,如超级市场、便民店,连锁已成为主导形式。1998年,我国超市、便利店、仓储商场的销售额为600亿元,占连锁企业交易额的60%以上,全国上千家连锁公司,数万个连锁网点,多数为超市和便民店这类连锁企业。
第二,作为零售企业机制转换的重要形式,全国粮食系统全面推广连锁经营,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上海为例,1990-1992年,全市粮油销售亏损2500余万元,国有粮食商业市场占有率仅为35%,到1995年6月,上海市800家粮食零售网点已全部转为便民连锁店,商品销售额平均增长50%以上,为1992年的26倍,国有商业市场占有率平均上升到90%。
第三,连锁业态规模扩大,连锁业种增多。连锁经营不仅出现在传统的餐饮、零售店,还发展到许多新兴的业态形式上。如折扣店、货仓销售、邮购、专卖店等,有些很有声势。如连邦软件专卖店,5年间在全国145座城市建有256家专卖店,1998年销售额3.5亿元。连锁业种扩大表现为由零售业、餐饮业扩大到服务业、修理业、咨询业、旅店业,并显示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美国在连锁经营发展的成熟期,连锁的范围已扩大到19个业种。
第四,连锁企业成长迅速,已由企业规模优势向产业规模优势转化。如上海的“联华”超市连锁公司已发展为分店在600个以上,年销售额70亿元的大型连锁集团,“华联”的店铺规模也在500家以上,销售额达40亿元。1999年,在我国零售业十强的企业排名中,第一、三、五、八、九名都是连锁超市公司。
第五,连锁经营本身也向多样化发展。连锁经营有三种形式,即正规连锁、特许连锁和自由连锁。在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初期,90%以上是正规连锁,但随着这种经营方式的日益推广,特许连锁发展迅速,显示出更大的灵活性和优越性。根据发达国家连锁经营发展的经验,特许连锁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形式,一般要占到全部连锁企业的2/3以上。
我国连锁业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所走过的路程,发展是快速的,成绩也是显著的。这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早在八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当时的李鹏总理明确提出:积极发展连锁经营。李岚清副总理在1997年全国连锁经营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发展连锁经营是流通领域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原国内贸易局把发展连锁经营列入“五三一”工程,作为流通领域深化改革的首要内容。国家经贸委把连锁经营列入国家技术改造专项贷款计划和国家技术开发拨贷款计划。国家体改委、外经贸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技术监督局以及中国工商银行等都对推广和发展连锁经营予以大力支持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天津等各级地方政府更是在财政、税收、贷款、租金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这是我国连锁经营在短时间内全面铺开、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国发展连锁经营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主要表现在:
第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和消费不断扩大。1995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接近1000美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突破2000亿元。20世纪末,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人均收入已接近800美元,具备了发展连锁经营的基础条件。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均年收入在250-600美元时,连锁商业开始发展,当收入达到600-850美元时,连锁将向大规模、国际化发展。
第二,随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大批量生产体制已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主要生产方式,生产的专业分工也越来越细,使生产企业能够向社会提供大批量的、不同规格的、分类包装的各种商品。满足以顾客自选为主的各种新兴销售方式,如超级市场、货仓销售、折扣店所需的大批量、小包装的制成品,而这几种业态又是采用连锁式经营的最主要形式。
第三,交通运输业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出现与发展也是连锁经营发展的重要条件。自1992年以来,我国高速公路的里程增长近5倍,通路通邮的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使得商品在大范围内的运输配送变得十分便捷和经济,从而保证了连锁经营的低成本优势。
第四,现代科技的运用及计算机的普及,是连锁经营实现现代化管理的保证。诸多的连锁分店,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信息管理系统,将是难以想象的。在连锁经营发展比较成熟的美国,90%以上的连锁店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最大的连锁企业沃尔玛甚至花费7亿美元巨资建立全球卫星通讯系统,实现全球范围内连锁店的即时信息管理。
第五,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从事连锁经营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为我国连锁经营向成熟期发展做好了准备。
二、我国连锁经营的发展趋势
纵观我国连锁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其走势,我们认为,在未来的20年内连锁经营将主导我国的零售业,并在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中形成规模。1996年,我国连锁业销售额为300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到1999年,销售额已达1000亿元以上,占社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已达7%。在上海等发达地区已占到20%左右。按这一发展速度,到2010年,连锁经营的销售额将占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0%以上,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因此,我国未来连锁经营的发展态势将呈现以下特征:
第一,将出现一批销售额达百亿元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全国范围的连锁网络。我国多年来流通企业的状况一直是“小”、“散”、“乱”、“差”,1991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的商业企业只有22家,零售企业平均销售额7.47万元。经营规模最大的是上海一百集团,销售额也不过10亿元。而1999年,我国十大零售商业企业排名前十位的,销售额都已在30亿以上,能达到如此发展速度,是因为这些企业几乎都实行了连锁经营,通过“做大、联大、靠大”的形式实现规模化发展。现上海联华超市有限公司正在向规模店铺800家,销售额100亿元的目标前进。
顺序企业名称 1999年销售主要业态
总额(万元)
1
联华超市有限公司730683超级市场、大型综
合超市、便利店
2
上海第一百货商店股份公司 612037百货店
3
家乐福(中国)
600000大型综合超市
4
上海华联商厦股份公司
428428百货店
5
华联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420000超级市场
6
上海豫园商城股份公司
400501百货店
7
三联商社 343017专业店
8
上海农工商超市公司320000大型综合超市
9
沃尔玛(中国)
300000大型综合超市
10 大连商场集团公司 292463百货店
资料来源:斐亮:《1999中国零售业50强》,《连锁》2000年10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内部资料。
第二,特许连锁将迅速发展,成为连锁经营的主要形式。在连锁经营的三种形式中,特许连锁除了具有规模经营优势外,还具有联合方式灵活、风险小等特点。另外,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企业在异地扩张还存在着注册制度、财政、税收等问题,以特许的方式连锁,则较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我国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特许的方式在全国建立了200多家特约维修服务站,形成了完整、系统、高效运转的服务网络,取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在我国两个最大的连锁超市企业——“联华”和“华联”,特许连锁的加盟店都占一半以上。在餐饮业,特许连锁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美国餐饮巨头“麦当劳”当初只是一个生意红火的汽车餐馆,自1953年采用特许方式扩张企业以来,竟以神奇的速度发展,目前,“麦当劳”已在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26800多家餐厅,年营业额高达360亿美元。相比之下,尽管我国的餐饮文化丰富,但餐饮企业的发展却比较落后,规模更是有限。所以,应在餐饮业中大力推广特许连锁的形式,以带动服务业、中介业、旅馆业特许连锁的发展。
第三,中外合资的连锁企业也将是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但又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目前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日本的“吉之岛”、荷兰的“万客隆”等公司已相继在我国的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大连、沈阳、青岛开设了大型连锁分店,至于以特许方式在中国推广业务更是不胜枚举。如美国的“可口可乐”、“柯达”、"IBM"、“肯德基”、“希尔顿”,日本的“富士”、“伊士丹”等,开办一个,红火一个,发展势头都很好。国际连锁公司进军中国市场,一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新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国内企业经营的危机感和发展的紧迫感。正如业内人士指出的:国外连锁企业的加盟,无疑会挤占国内企业的市场份额,但它们先进的营销方式对我国现有的商业结构是一种补充,有利于推动商业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零售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发展连锁经营,进行规模扩张,是增强流通企业核心能力,不断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