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研究论文_王晶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研究论文_王晶

甘肃省积石山县田家炳中学 731799

摘 要: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其独特的人文环境以及特有的宗教信仰,人们普遍对教育的不重视,在数学这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上出现了很多的学困生。笔者认为若势在改变这一现象,有必要对原有的课堂做出改变,教学活动应从学生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赋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动手交流的机会,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数学教学 学困生 转化

作为九年义务制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初中教育往往对学生的终生都影响深远。而数学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不仅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基石,在人文与社会科学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美国有位学者说过:“如果不是任务驱动,学生很少有人喜欢数学。”少数民族地区教学因为客观上的学校或者家庭的资源稀缺及主观上学生及其家长对教育重要性忽视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很难取得十分良好的教学成果,从而导致大量的学困生出现。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

一、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1.地域环境等外部原因:(1)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人文素养以及教育水平等各方面都处于相对比较低下的水平。(2)经济因素。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尤其是对于历来进行经商活动的少数民族下一代来说,物质世界的极大充裕导致很多孩子认为未来不一定非要上学才能有出路,从事一些商品买卖或者服务业都可以让自己过得很好,过早地放弃数学学习。(3)家庭原因。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家长普遍文化水平低,在家庭中学生得不到很好的文化熏陶。在完成学业上得不到家长最大可能的支持。

2.自身原因:(1)天赋条件限制型。这类学生本身的学习感较差,逻辑思维能力缺乏,数感、空间想象力、观察力和记忆力较差,通常表现为上课认真听、作业按时完成,学习态度较好,但成绩却总是不太令人满意。(2)缺乏兴趣动力不足型。这类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把学习当作一种负担,故而对知识的学习漫不经心,缺乏主观能动性,他们不想听课、不想思考更不想写作业,甚至出现逃避上学的现象。(3)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型。初中学生年龄尚小比较贪玩,他们不能抵制游戏、网络等诱惑,无法静下心来沉浸在学习中,更是缺乏探索精神。(4)缺乏自信、放任自流型。数学学习中遇到难题很正常,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会因此否定自己,认为自己太笨或者自己“天生就不是学习数学的材料”,这是一种很典型的学生心理。事实上初中的数学内容较为简单,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只要认真学习都可以很好掌握。可是这类学生不善于自我疏导,也不善于与老师沟通,造成成绩不断下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根据课改标准“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的目标

考量成绩,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课堂设计,引领学生、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从不畏惧到感兴趣,课堂的改变才能吸引学生,进而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得以控辍保学。总之,好的课堂设计才是转化学困生的良策。笔者根据《课程标准(2011版)》四化目标,经过多年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对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作出以下改变,使学困生逐步对数学重新提起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1.文本知识生活化。即创设情境,在生活化的数学情境中,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创设的情境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年龄特征和知识储备,而原生态的德育情境更能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的同时,个人的情感品质在课堂上得到提升。相应的,学生的情感品质促进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设计策划的情境是提起学生兴趣的切入点。

2.教育目标问题化。在三维教学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吸收知识的课堂活动。而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是问题引领,问题是学生产生思考的“牵引力”,问题是学生课堂活动的方向,问题是学生掌握知识、探究知识形成的动力。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完成知识的探索、吸收,并且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学生高中以及大学数学的学习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上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

3.教学过程活动化。按照学习记忆金字塔理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掌握的知识可以固化百分之七十以上,而教师灌输的课堂知识记忆不会超过百分之二十。所以,设计课堂活动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最有效的途径。在水乳交融的课堂活动中,学生因成功而有生命的激情,彰显课堂活力;教师因学生的成功而欣慰、喜悦。在课堂活动中,体现学生自我探究的学习习惯,更能体现互相帮助、团结协作、语言交流的能力。教师在主导课堂活动的同时因材施教,因景施教,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同步发展,更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4.知识系统化。就是每节课的知识梳理:前,链接已有的知识体系;后,拓展未来学习的内容。在反思和小结环节,不仅要进行知识的脉络疏理,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品质进行正确的评价和引领。亦即,有知识的总结反思,也有情感、品质的总结和反思。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不懈动力。课堂改革意在提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叶香 学校困难生的成因和教育策略[D].苏州大学,2009。

[2]周萍 “学困生”的心理类型分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2)。

论文作者:王晶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0月总第3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  ;  ;  ;  ;  ;  ;  ;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研究论文_王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