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思想;渗透研究
数学思想准确地来讲也可以被称为数学思想,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从而让学生可以有效快速地解决一些综合性题目。同时,在教学中开展数学思想的教学,也可以使学生对数学的本质有更深入的认识,帮助学生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在数学中有一些知识是较为抽象难懂的,学生解决起来可能会非常困难,而数学思想方法的引入给予了学生解决的办法,可以帮助学生从众多的题目信息中找出有用的条件并加以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针对如何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以提升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做法,希望能对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帮助。
一、渗透化归思想,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化归”也可以被称之为“转化”,所谓“化归”即是通过巧妙的数学方法,结合所学到知识,将一些较难解决的题目内容转化为较易解决的问题,最终能达成问题解决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数学方法也体现了数学知识灵活多变的特点。通过让学生掌握化归思想,就可以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以灵活地利用自己多学点多种知识实现复杂数学问题的解决。而若想实现化归思想的渗透,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训练。
例如,在《有理数》这一章的学习中,学到有理数的运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探究,让学生尝试着将有理数的减法和除法转换成加法和乘法,并使学生感受转换前后计算过程的变化,让学生从中感受转化方法的应用。教师也可以借助课本中例题下方标注的转化概念,来帮助学生渗透化归思想。同时教师也可以从网络上寻找一些应用转化法可以容易解答的题目来让学生进行联系,使其能体会到化归思想方法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提供的便利,从而使学生乐于学习化归思想。
二、贯彻数形结合,增强学生数形转换能力
数学知识反复多变,但无论怎么变,都无法跳出“数”与“形”的组合。“数形结合”顾名思义,即是将数学的“数”与“形”结合到一起,实现问题的快速简易解决的方法。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这也是在讲数学学习中数形结合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掌握数形结合的能力,就可以实现在解题过程中“数”与“形”的灵活转变,从而将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具象化。
例如,在《几何图形》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虽然已经初步接触了几何知识,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仍相对较弱,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的感受几何图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具在教学中放映相关几何图形的图片,帮助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又比如在《直线、射线、线段》这一课的教学中,若教师只单纯的强调三者的区别,学生可能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就应该在黑板上板书三者的图形,并结合实际的图形让学生感受三者的特点,并加以区别。像这样,教师可以通过结合图形来帮助学生达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贯彻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实际进行教学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的例题开展教学,让学生明白数形结合的重要性。
三、重视分类讨论,培养学生全面观察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学习的内容复杂程度也随逐渐提高,一种新的题目种类也开始出现在学生面前,这种题目的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确定的,而是需要学生能做到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题目的整体出发,再按照题目中可能出现的多种前提条件进行分类讨论,从而能得出在不同条件下满足题目要求的解。在开展分类讨论思想的渗透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分类法。
例如,在进行《整式的加减》这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要借助生活实例来讲解同类项,从而使学生从中感受分类思想。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板书:茄子、苹果、西瓜、雪糕、乒乓球、梨、土豆。然后让学生对这7个物品进行分类,在分类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使用更多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然后再导出同类项这一数学概念。在进行分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按照是否是圆的、是否是水果进行分类,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寻找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像这样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分类讨论数学思想的存在,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全面观察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能结合实例开展教学,从中让学生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意义和作用,让其意识到数学思想方法对数学解题的重要性,让学生主动的去探索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进而实现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冷秉宏.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8):25.
[2]蒋梦霞,马文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17,39(03):71-75.
论文作者:宫晋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0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思想论文; 方法论文; 教师论文; 题目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