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是执政党建设的长期任务--从毛泽东的防腐战略到邓小平的“两手抓”政策_反腐倡廉论文

反腐倡廉是执政党建设的长期任务--从毛泽东的防腐战略到邓小平的“两手抓”政策_反腐倡廉论文

反腐倡廉是执政党建设的长期任务——从毛泽东防腐战略到邓小平“两手抓”方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执政党论文,反腐倡廉论文,方针论文,两手抓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七十多年来,反对腐败倡导廉政一直是党自身建设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这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从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中,防止腐败的斗争,到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坚持“两手抓”的方针,都在不断强化着这个神圣而严肃的课题。

反腐防变是毛泽东一贯坚持的战略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夺取了政权之后,就一直非常重视反腐防变问题。他这种反腐防变的思想可以追溯到革命战争时期,在取得政权之后,对腐败问题变得更敏感、更警觉。所以在建国后的二十多年里,他对全党的自身建设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反腐防变的战略思想,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发展。这种反腐防变的战略思想直到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

(一)反腐防变的高度警觉。毛泽东喜欢读史,并善于借鉴史迹,古为今用,指导现实的革命斗争。1994年抗战胜利在望,毛泽东根据当时党的思想反映,及时地建议印发郭沫苦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把它列为整风文献,让全党高级干部学习,并要求全体党员从李自成起义由上层的腐败导致灭亡中汲取历史的教训,防止“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这在当时,就象一剂强效的预防针,对于防止党内有些干部可能发生腐化变质起了重要作用。对于李自成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一直是十分警觉的。在1949年3月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他还兴致勃勃地说是“进京赶考”,“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等等,从而看出他对于“进京”后党内是否因出现“骄傲情绪,贪图享乐的情绪”而发生贪污腐化的现象,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毛泽东的这种“警觉”来自于他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和探讨。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时就曾以历史上各朝代无一不是由开国、兴盛到腐败、灭亡的周期律问题问询于毛泽东,并希望中国共产党能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当时的中国共产党的建党二十多年间,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防止腐败发生,并取得好的效果,所以毛泽东充满信心地回答黄炎培说,已经找到了新路,那就是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人人起来负责”,就不会人亡致患。这可以说是毛泽东深入研究历史规律所得到的经验教训。

(二)反腐防变的谆谆告诫。革命胜利了,共产党人将要建立自己的国家,毛泽东以政治家所特有的高度警觉,给共产党人敲响了“防止胜利冲昏头脑”的警钟。就在建国前夕所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他领导确定了在全党反腐防变的基调。在大会上,他以生动的话语提醒人们:“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巨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毛泽东的推断是有历史根据的,人们的思想还深深地受着旧社会封建主义的毒害,共产党员亦不例外。所以毛泽东又进一步分析:“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糖衣裹着的炮弹的进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①这就是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引用的“糖弹论”。在会上,毛泽东不仅预测了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要求:“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逊、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②这个讲话可以说是毛泽东反腐防变思想的核心内容,它闪耀着马列主义纯洁党的学说的真理的光芒,几十年来,它一直指导着中国共产党反腐防变的斗争实践。为此,建国后我们的广大干部、共产党员以公而忘私、勤俭廉洁的工作生活作风,赢得了人民的信任、拥护,政风党风为之一新。

(三)对腐败堕落者的果断惩治。腐败现象是侵蚀党的肌体的毒瘤,它败坏了党的声誉,影响了党群关系,直接危及到党的生死存亡。所以在党内不仅要千方百计采取措施防止出现腐败现象,同时更要对出现的腐败堕落者给予果断的惩治,绝不能心慈手软,搞宽大政策。在这一点上毛泽东的意志是坚决的,1952年他曾在一份“三反”情况报告上批道:“一切贪污行为必须揭发,按情节轻重,给予程度不等的处理,从警告、调职、撤职、开除党籍、判处各种徒刑,直至枪决。

毛泽东说到做到,对腐败堕落者的严惩从不姑息手软。早在1937年10月处理高级干部黄克功因逼婚打死女学生事时,就坚定地表明态度,对黄克功处以死刑。毛泽东给当时的法院院长的信中说,他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如为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对这个从小参加红军并立有战功的高级干部的认罪伏法,在党内外都有很大震动,表现了共产党反对腐败的坚定和真诚。

1951年11月河北省揭发出了天津地委前后任书记刘青山、张子善等大贪污案,河北省委建议对刘、张处死刑,毛泽东同意这个决定,当有人求情时,毛泽东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可能挽救二十个、二百个、二千个、二万个犯有各种不同错误的干部。对于党内高级干部刘青山、张子善施以严惩的果断决定,充分说明毛泽东对党内腐败斗争的决心之大,实际上也是再一次用行动向全社会表明:我们党决不会放任腐败现象滋长下去,决不会让千千万万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改变颜色。对于我国这个第一大案的处理,不仅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扶正祛邪的良好效果,而且几十年之后,人们还记忆犹新,至今仍属执政党反腐败斗争史上的范例。

(四)反腐防变的战略决策。面对着党内腐败现象的产生如何解决,如何根除,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作出了有效的战略决策。

其一,抓教育。毛泽东很早就意识到,加强思想教育是预防腐化变质的前提。提前教育,可以防微杜渐,所以他最早提出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原则。反腐防变的思想教育的课题,首先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刚刚建国,毛泽东就在全党发出了“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号召,而且在以后的几年里,他几乎逢会必讲,反复强调:“共产党就是要奋斗”,“要有一种拼命精神”。在1957年3月的一次干部会议上还专题讲了坚持艰苦奋斗问题。这个革命的优良传统,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共产党员反腐防变的传家宝。当然反腐防变的思想教育内容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而且在每次对腐败案件惩治之后,全党都有一次集中的思想教育,以作警戒。

其二,搞整风。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创造了整党整风的形式,用以进行党内思想教育和解决党内矛盾。这也是毛泽东对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自1942年延安整风开始至“文化大革命”,党的历史上先后共有六次整党整风,前三次都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毛泽东在前几次的整风中,都有明确的目的,就是要清除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清除腐败现象,整顿党员及其干部的思想作风,提高全党的战斗力。在整风中通过反腐败斗争,解决部分党员干部背叛党的纲领和宗旨的腐化变质现象,包括政治上的蜕化变质,思想上的腐化随落,经济上的贪得无厌,生活上的挥霍浪费,工作上的脱离群众,作风上的虚假浮夸等等。历史的经验证明:要解决党内的腐败问题,严格扎实地进行整党整风不失为有效的方法。

其三,抓领导。搞好反腐防变,关键在领导,这是历史的经验。毛泽东早在建国初期的“三反”运动中就指出:要把反贪污反浪费的斗争长期不懈的进行下去,主要关键就在于领导。因为领导者身处领导地位,握有一定权利,容易受到腐蚀,而且领导者的表现直接影响着下属。正所谓“正人必先正已”。抓领导干部,尤其高级干部,一是加强教育,二是严格纪律。1952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三反”运动中县委书记、县长以上党员干部一律作自我检讨并作出鉴定的指示》,其中要求地级以上干部要写出书面检讨上报中央,足见对党员干部的表现要求之严。1953年1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党内指示《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目的就是唤起各级领导机关的注意,防止领导干部产生腐败现象,严重脱离群众。凡事要抓“牛鼻子”,要反腐防变,领导干部就是“牛鼻子”。

其四,重法制。反腐防变,倡导廉政,是一个长期的、经常性的任务,这就决定了它必须走法制化、制度化的路子。毛泽东就十分重视通过法制来促进反腐倡廉。他曾说:“为了对贪污分子和盗窃行为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制定一个法律就是完全必要的了。”③1952年1月他要求中央有关领导尽快“将惩治浪费条例起草出来”,之后他又亲自作了多次修改,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实施。同时,毛泽东还主持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条例》和《决定》对机关干部和党员的行为作了比较详细的规范,明确规定了违法乱纪行为应受到的处理,象这样的法制条文的公布与实施,对于以后的廉政建设沿着法制化轨道前进打下了基础。

毛泽东反腐防变的廉政思想,在建国后执政党的建设中起了很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教育了广大党员群众,挽救了一大批接近腐败边沿的领导干部。由于毛泽东把反腐防变、保持干部队伍的清正廉洁提到了关系党与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并采取了有效的战略决策,使建国后较长一个时期,党风政风党群关系都达到了一个较好的境界。当然,毛泽东的晚年由于“左”的思想的出现,在反腐败、反官僚主义问题上有惨痛的教训,但他反腐倡廉的闪光思想,一直到今天仍是很宝贵的,有些战略措施依然是我们当前必须采取的。这种反腐倡廉的思想还直接反映到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尤其体现在他“两手抓”的战略方针上,这个方针对于毛泽东的廉政思想既是继承,又是发展。同时表明,廉政建设是我党建设的长期的历史性任务。

充分体现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两手抓”方针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一直非常重视反腐败工作,他反腐倡廉的思想则充分体现在他所始终强调的“两手抓”方针上。邓小平有关“两手抓”的指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指导反腐败斗争的思想武器。

(一)科学地提出“两手抓”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为了搞好经济建设,坚定不移地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商品经济的负效应,有些党员干部在金钱物质利益诱惑下腐化变质。邓小平一方面大力推动改革开放、促进发展经济,一方面强调要搞好党风。他在1979年初在北京召开的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他告诫全党,对于廉政建设,再不抓,“我们就无法向人民交待”。1982年4月《人民日报》针对当时党内、特别是某些党员负责干部的腐败现象,发表评论员文章《坚定不移地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同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讲话指出:到本世纪末,要做好四项工作,第一,体制改革;第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第四,整顿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最后,他总结成“两手抓”的战略方针:“我们要有两手,一手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的政策,一手就是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④

这个“两手抓”方针的提出,是适时的、完善的、科学的,它既纠正了过去只强调“政治思想”、“政治运动”,党的工作重点转而不移,忽视经济建设的“左”的趋向,又强化了打击犯罪活动、反对腐败现象、建设精神文明的意识,从而促进了经济建设。这就防止了以往容易出现的走两个极端的惯势,使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建设真正相互促进,并驾并驱。实际上,在改革开放取得较大成绩的情况下,强调“两手抓”,目的就是提醒人们防止精神文明下滑,就是倡导人们反腐廉政。

(二)一贯地强调“两点论”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纵观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讲话和著作,处处都反映了他“两点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并具体体现在他多次对“两手抓”的表述之中。

1982年4月邓小平明确提出“两手抓”问题,同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时他又讲到,我国人民在八十年代的三大任务,核心是经济建设,但他又接着强调今后一个长时期要抓紧的四件工作是:干部的“四化”,精神文明建设,打击经济领域犯罪活动,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经济建设和四件工作,显然就是“两手抓”内容的分列。1985年3月他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醒大家: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时,一定要坚持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是从“文明建设”的角度提出的“两手抓”的内容。1986年1月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讲: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律。他提醒大家:“经济建设这一手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这段分析突出地强调了“两手抓”的重要性,这在我们今天就更有现实的教育意义。1989年6月19日《在接见首都戒严部队军以上干部时的讲话》和1992年1月南巡谈话中,又都分别提到“两手抓”的问题,就是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同时要求“两手都要硬”。

回顾邓小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讲话,竟有十多次讲到“两手抓”的问题,这既反映了他“两点论”的一贯思想,又表明了他坚持“两手抓”方针的决心。我们综合他多次讲话的提法,所谓“两手抓”其中的“一手”包括了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物质文明建设等;“另一手”则包括了精神文明、惩治腐败、实行法制、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党风社会风气等等。虽然提法不同,但其“两点论”的实质是非常明确的。“两手”之间是联系的系统的,不可分割的。搞好经济建设,不反腐败不行;反对腐败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而两个文明建设则是相互促进的,相辅相成的。在实际工作中,能不能坚持这“两点”、“两手抓”,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是一个事关国家前途、党的兴亡的大问题。

(三)及时地强化“两手抓”意识。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方针,十几年来,他不断强调,时时提醒全党注意实行。他讲“两手抓”问题,不仅是经常的,更突出的是及时地强调在关键时期,提醒在紧要关头。

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作出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性决定,尔后经过几年加快改革开放的实践,经济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但党内一些需要清理和解决的严重问题,邓小平就在十二届二中全会上及时提出了“两手政策”:既开放,又要对资本主义的腐蚀性影响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这对于当时全国刚刚起步的改革开放,无疑起到了提醒、警戒的作用,预防了社会主义道路和偏向。在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邓小平同几位中央领导同志谈话强调“两手抓”时特意突出征治腐败问题,他说:“要做几件使人民满意的事情。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更大胆地改革开放,另一个是抓紧惩治腐败”。他认为,“六四”事件中口号比较集中的是“反对腐败”,虽然喊口号的人企图不同,但对我们来说,“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确实有失败的危险。”邓小平此时所提的“两手抓”,在全党吹响了一次警号。1992年初在南巡时,邓小平针对“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跟着进来了”的状况,又及时地提醒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两只手都要硬”。“两手都要硬”是针对在“两手抓”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而提出的,这对党的工作又是一次有力的指导和鞭策。

由于邓小平非常关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并在几个关键时期,紧要关头及时提醒全党,告诫党员干部,要坚定地按“两手抓”的战略方针去办,所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而反腐防变的廉政建设也在不断得到加强。

十几年来,我党按照邓小平“两手抓”的战略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方面搞好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一方面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惩治腐败,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和党员存在严重问题,致使消极腐败现象在某些方面蔓延,对此广大群众深感忧虑,希望尽快解决。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急需要我们全党拿起毛泽东反腐倡廉的思想武器,运用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采取有力措施,惩治腐败,真正为深入改革和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我国的社会长治久安,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旺发达。

注释:

①②《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328、1329页。

③《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14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59页。

标签:;  ;  ;  ;  ;  ;  ;  ;  

反腐倡廉是执政党建设的长期任务--从毛泽东的防腐战略到邓小平的“两手抓”政策_反腐倡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