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危机: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危机论文,机遇论文,中国经济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处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在西方经济危机的传导、扩散中不可能独善其身。西方经济危机通过贸易、投资、金融市场等多种渠道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运行与经济结构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总体状况和政府的调控效果表明,西方经济危机并没有对中国的发展态势产生质的影响,反而给中国带来了发展的历史机遇。
一、西方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挑战
在这次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也受到了冲击。据国家统计局和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显示,中国从2000年以来按可比价格计算的GDP增长率基本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是这一情况在2008年发生了逆转,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严重下降,从2007年的13%降至9%。西方经济危机通过贸易、投资、金融市场等多种渠道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大幅下降,中国经济运行以及经济结构受到西方经济危机较大冲击。
(一)出口的冲击。
自西方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的对外出口受到重创。中国对外出口总额在2008年以前基本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从2005年7月的655.8亿美元增至2008年7月的1366.8亿美元,但从2008年9月开始,因为月度变化导致的出口额减少速度明显高于往年,至2009年2月跌至年度最低以后,并没有有力回升,2009年2月以来各月的出口总额明显低于往年同期水平。相对应地,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在2005年7月至2006年12月以前一直维持在20%以上,2006年12月首次低于20%,并在2006年12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基本维持在19%~20%之间。从2007年11月起该比重开始迅速下降,至2008年12月达到最低点17.25%。此后,该比重又略有反弹,进入2009年以来,8个月的平均比重为18.63%,低于2007年11月以前的水平。
根据中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率和中国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率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的出口贸易所承受的巨大压力。2008年10月以前,中国对外出口总额月度同比增长率除个别月份因季节因素外,基本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速度。但是到2008年11月,这一繁荣景象被打破了,当月月度同比增长率出现负增长,在2008年的11月和12月负增长的局面还仅仅是个位数的比率,从2009年1月起,中国对外出口总额的月度同比以20%左右的惊人速度开始递减。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不承认,中国的出口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寒冬。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情况同样令人十分担忧,2007年3月份以前,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月度同比增长率全部高于20%,2007年3月至2008年10月,该增长率维持在20%以下,自2008年11月开始,月度同比增长率全部降至零以下,并进一步地从2009年2月起以10%以上的速度递减。
此外,在2001~2007年之间,中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但是进入2008年以后,形势直转急下,受经济危机影响,国外需求萎缩导致中国出口占比迅速下滑。由于我国的出口加工业在工业总量中占有较高比重,到2007年,工业产业的贡献率继续下降,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增长势头也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在工业产业比重下降的影响下,第三产业比重的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二)外国直接投资的冲击。
自西方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受危机导致的资本回流等影响,发达经济体流入我国的FDI(外国直接投资,编者注)持续减少,我国FDI比重出现大幅下降。从国外投资的地区来源看,自美国和日本的FDI在2006年、2007年、2008年持续下降,尤其是2008年美国和日本在中国FDI总量中的占比均下降到5%以下。
从国外投资的地区结构来看,在我国FDI的比重出现大幅下降中,东部地区受到的冲击最大。2008年,东部沿海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增速明显放缓,主要因为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的中小企业由于受原材料价格、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危机导致的外部需求下滑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经营业绩下滑,利润空间缩小,甚至不同程度的亏损,东部地区吸引FDI的传统优势下降明显;中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平稳,整体上与全国的平均增速持平;西部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迅速,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西部地区FDI的稳定快速增长主要是西部地区的产业,特别是优势产业受危机冲击相对较小。另外,国家出台的《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及相关的政策为中西部地区直接利用外资和承接东部地区外资企业转移创造了条件,加速了外资流入西部地区。
从国外投资的产业结构来看,2001~2007年,我国累计引进的FDI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中的比例为1.5∶70∶28。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累计吸引FDI占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总额的66.16%,占第二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93.89%。2008年,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仍然是吸引FDI的主体,而农业FDI的比重比2007年略有上升,但仍维持在低位。农业(农、林、牧、渔业)一直是我国利用FDI的薄弱环节,近几年农业FDI占全国的比重维持在1%~2%左右(见图1)。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完善、有效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FDI很难形成稳定的收入预期,进而缺乏投资积极性,而西方经济危机的出现加剧了FDI难以进入农业领域的局面。
图1 农业实际利用FDI情况(2001~2007年)
资料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
随着危机对发达国家实体经济影响的加深,来自发达国家的FDI流入量有可能会继续减少。根据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WAIPA)的预测,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将比2008年减少12%~15%,流向新兴经济体的FDI总量会减少。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未来FDI的增长面临放缓的可能。
(三)消费需求的冲击。
消费需求主体分为国内需求和国外需求两大主体。从国外需求来看,危机的爆发改变了中国的最大出口国美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在次贷危机以前,美国居民个人储蓄率一度最低达到0.4%,① 但是经济危机使美国人认识到储蓄的重要性。美国花旗集团一项调查显示,经过经济危机洗礼后,美国消费者可能不会再回到以往的消费方式。超过6成美国人表示将永久保持“多节省,少花费”的新消费习惯。② 对中国而言,这意味着国外需求的下降,即使美国居民在危机以后消费能力回复到危机以前,也会因为其消费习惯的改变而减少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实际出口需求的下降以及未来出口需求预期改变,势必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
从国内需求来看,长期以来国内居民由于人均收入偏低和居民储蓄率偏高两方面原因导致国内需求长期偏低。伴随着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中国经济确实遭受了一定冲击,中国失业人数增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近三年最高,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放缓,这将直接导致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下降,成为通过扩大内需实现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阻力,加之2008年以来国内居民储蓄余额猛增,国内需求可能会被进一步抑制。
(四)金融领域的冲击。
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西方经济危机,使中国金融机构不可能独善其身。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十几家国内金融机构均购买了美国房屋抵押债券,这就造成了不少的损失。据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2007年年度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银行持有美国次级住房贷款抵押债券的账面价值为49.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4.54亿元),中国银行在美国次贷危机中共损失155.26亿美元,其中已终止确认损益32.63亿美元,计提损失122.63亿美元;③ 中国工商银行共持有次贷债券面值合计12.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9.56亿元),计提4亿美元(约合28.2亿元人民币)的减值准备,占其所持次级债余额近30%。④
尽管国内主要金融机构都因为购买美国次级债券而蒙受损失,但这仅仅导致其资金业务在利润贡献率方面的比重下降,并没有像国际投行那样业绩直线下降,危及生存。统计显示2008年中国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净利润5834亿元,较上年增长30.6%,在贷款增加、银行准备金提高的情况下,资本回报率仍然高达17.1%,显著高于全球银行业的平均水平。
中国金融市场中的金融产品相对单一,金融衍生工具品种较少,这使得金融市场相对简单,金融机构之间没有复杂的相互联系,即使一家金融机构由于投资次级债券而亏损,也不会导致金融机构间的恶性连锁反应。中国金融机构虽然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蒙受了损失,但是同时却因为国际竞争对手的破产和重组,实现了世界排名的上升,占领了世界上市银行总市值的前三位。
(五)就业的冲击。
随着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和经济危机向中国经济的不断渗透,中国的出口、FDI等日益受到影响,企业的发展面临困境,进而波及到就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2008年末,从业人数增长率迅速下降为0.64%,与2006年相比下降幅度为0.12%,与2004年相比下降幅度高达0.39%(见图2)。从失业率来看,2008年之后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有了较大的攀升,城镇登记失业率从2007年的4%升高到2008年4.2%,提高了0.2个百分点(见图3)。
图2 中国年末从业人员数、从业人数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000~2008年)
资料来源:中经网宏观数据库。
图3 中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数及城市登记失业率(2000~2008年)
资料来源:中经网宏观数据库。
中国出口加工行业一直以来是国内吸收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出口加工型企业一直是农村劳动力的主要就业渠道。在本次西方经济危机中,首先遭受打击的是从事出口生产、贸易的中小型企业,东南沿海大量的出口加工型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或者倒闭。出口低迷使得出口加工型企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总体上来说,西方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使得大量的从业人员从若干产业中被迫游离出来,而整体经济的不景气,使得从业人员不得不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88个城市收集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可以看到,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岗位供给数与岗位需求数之比)从2001年的0.75大幅度逐年回升,并持续到2007年的0.98。但是,到2008年的第四季度,求人倍率急剧下降到0.85,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可见,中国经济增长显著减缓的后果,带来了就业增长的减速与失业率的上升。
(六)居民收入的冲击。
2008年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实际增长8.4%。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收入依然保持增长,但是对比2007年居民收入数据,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放缓,其中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从2007年的9.5%降至2008年8.0%,下降了1.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从2007年的12.2%下降到2008年的8.4%,下降了3.8个百分点(见图4、图5)。
图4 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2004~2008年)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2月26日。
此外,图4、图5中的数据显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速下降幅度大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率正接近并有可能超过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这主要是因为近四年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中央财政的重点关注,而为了应对这次西方经济危机,中央政府推出一系列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扶持等方面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对中国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保障了农村居民在危机影响下的人均收入增长。
通过上述对中国经济运行与经济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危机经过传导、扩散后,对2008年的中国宏观经济已经显现了其负面影响,确实导致中国出现出口大幅下降、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减少、国外消费需求大幅减少、金融机构蒙受巨额损失、失业率较大攀升、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放缓等不良反应。但是这些不良反应始终处于中国经济的可承受范围内,是在以前高增长状态下的小幅量变。总体上,中国经济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抵御住了不利的外部影响,经过2008年经济增速的大幅度下滑以后,于2009年重新呈现出上涨趋势。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国内生产总值季度同比增长率重新呈现上升势头,该季度的同比增长率已经回升至8%,并且第三季度这一上升势头并没有逆转。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在2008年第一季度到2009年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也始终保持着GDP总量的正增长趋势,出现的只是增长速度的趋缓,而这一速度的递减趋势已经在2009年第二季度得到遏制,并在此后呈现良好的反弹迹象。这表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图5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2004—2008年)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2月26日。
二、西方经济危机带给中国的机遇
中国经济总体状况和政府的调控效果表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并没有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产生质的影响,反而给中国经济提供了一个适时调整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的良机。
具体来说,西方经济危机给中国带来了三大历史机遇:
(一)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机遇。
这次西方经济危机不仅是大萧条之后近80年来范围最大、影响最深的经济危机,而且还引起了实体经济的巨大衰退。在西方经济危机的破坏下,世界经济格局随之发生了重大改变:美国的全球经济霸主地位被撼动,欧元区经济总量超过了美国,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已居于第一位,达到19.2%。⑤ 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世界金融格局酝酿着新的变化,欧元成为相对美元的强势货币受到各外汇储备国的青睐,而关于人民币和卢布成为世界清算货币的呼声也不绝于耳,G20峰会讨论了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呼吁改变国际货币体系,终结美元独霸时代。国际经济格局的区域化进程加速,国际金融格局逐步向多元化方向演变,充满变数的世界经济格局给中国带来如下机遇:
1.金融领域。西方经济危机推动了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经济危机的爆发反映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内在的缺陷和系统风险。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就此,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应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SDR)的作用,通过SDR实现超主权货币,改变现行以美元为主体的国际货币体系。⑥
但是美国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在金融领域的主导权和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尚不能进行有效改变的情况下,中国要抓住机遇推动人民币的逐步国际化。这次经济危机使得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有所下降,美国通过大量发行货币进行金融危机的救援,为未来的美元泛滥留下了隐患,也增大了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迫切性。
中国在这次危机中所采取的立场和措施得到了世界主要国家的赞赏,这有助于中国提升自己的国际影响力,赢得更大国际金融话语权。基于当前中国的经济金融实力,在参与国际救援时,应当主要依托现有的国际金融框架,同时在主要国际组织中争取更大的话语权。
西方经济危机为中国国内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自我调整和走向世界的机遇。国内金融机构可以从中吸取教训并推进自身改革,积极调整自身资产负债结构,提高风险预防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正确客观地看待金融衍生品的创新。美国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这次危机中遭受了较大损失,竞争力有所下降,在全球扩张的步伐会有所收缩,这暂时减缓了加入WTO之后中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来自美国金融界的竞争压力。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需要一个资源的空间——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金融资源,对手的适当削弱也意味着自身实力扩张的一个大好机会。此外危机给中国海外投资提供了“抄底”的机遇,“抄底”的对象包括资产和人才,这为调整国内金融机构的资产结构和提高其管理水平提供了巨大机遇。
2.实体经济领域。西方经济危机给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机遇,这表现在危机引发发达国家国内产业重组,进而推动全球多个产业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分化、整合和转移。这种产业的调整和转移既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主动转移,也有发展中国家自身把握机遇进行的主动调整。对中国产业发展而言,中国产业担负着传统产业转型和培育新型产业的双重使命,危机促使中国适时转变外向型经济模式,通过立足内需,发展以内需为导向的产业结构布局,促进中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自我创新,结合国内的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提升中国在世界产业链中的位置。
国际贸易的大幅萎缩导致中国出口产业大幅受挫,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以前通过挤压劳动力成本和环保成本获利的低效益企业难以维持过去的生产模式,危机强有力地淘汰了落后产能,为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难得机遇。一般来说,一国制造业的对外开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程度,而外商直接投资会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具有较大影响。危机以后,国际直接投资也调整了其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方向,这种调整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改变,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影响。可以预见,危机后,发达国家很多产业将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通过把全球产业分化、整合和转移的趋势,与中国产业政策、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可以为中国提供从“在中国制造”向真正的“中国创造”转变的良好契机。
西方经济危机也给中国能源贸易地位提高带来了机遇。历史上曾经爆发三次石油危机,每次石油价格大幅变动都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本次石油危机更是与金融危机相互交织,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在石油危机的推波助澜下更加严重。当前世界石油贸易主要采用美元结算,“石油—美元”的贸易结算机制使得能源的所有权与定价权相分离,美国虽然不是石油主要生产国,却因控制美元供给而拥有强大的石油定价权。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在石油贸易中仅仅充当石油价格被动接受者,对国际油价影响十分微弱,致使我国的石油安全面临着严重威胁,而对于其他的大宗国际原材料也存有类似情况。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而且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由于中国劳动力资源的丰富廉价,中国的制造业得到很大发展,这些都决定了中国对能源需求大、消耗大,这一特征是由中国所处的特定发展阶段决定的。中国作为世界石油主要进口国,以及在危机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体现的积极影响力,应当抓住当前机遇,积极实现人民币与石油贸易的结合程度,增强在国际石油贸易中的谈判权,提高中国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地位。⑦
(二)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机遇。
1.中国国际政治格局地位提升,并成为重要一极。西方经济危机的发生对中国提升国际政治地位而言是历史机遇。虽然中国不可能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彻底免疫,但中国凭借巨额外汇储备、巨大的国内市场和强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借助危机进一步提升国际政治地位,对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政治格局施加更大影响力的能力增强。在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由单极化逐渐向多极化发展过程中,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地位提升的同时,将成为重要一极。许多国外媒体认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是未来几年世界经济形势的组成部分。中国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设性参与,以及在调整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框架内,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各中央银行之间进行协调的活动,使得中国和其他国家获得双赢。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中国问题专家查尔斯·弗里曼也认为,对中国而言,危机中蕴涵着机遇。他说:“毫无疑问,中国将通过20国集团对话进程赢得影响力。北京寻求发展中国家的更大参与,但也小心翼翼地寻求提升自身的地位。”
中国对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作用使得中国有理由要求更大程度地参与整个国际体系,包括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危机为中国提供了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机会,而这种融合反过来又给了中国确定游戏规则和提高政治地位的可能。此外,美国前财政部副部长罗杰·奥尔特曼认为,危机导致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三大经济体将无法实现正常的周期性复苏,普遍的经济毁损将形成障碍,而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却得到提高。除了经济组织,在国际刑警组织、国际贸易谈判、国际气候变化、联合国维和部队都能够见到中国代表的身影,中国日益上升的影响在各领域得到体现。⑧
2.坚持和平发展,拒绝称霸。鉴于中国经济在当前世界经济中起到的“引擎”作用,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随之增强,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的警惕性再度高涨。美国2009年《国家情报战略报告》就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论,将中国列为挑战美利益的国家。新版的“中国威胁论”亦随之悄然登场,其一是日本媒体率先报出中国经济总量将于2009年底超过日本,升至全球第二;其二则是美国媒体热议所谓“中美共治”的G2概念。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媒体掌控了全球话语权,他们长期以来反复不断地提出各种“中国威胁论”,试图通过这种不切实际的谎言破坏中国在世界范围内所受到的认可和支持,破坏中国经济发展得之不易的良好环境。而当今中国无论从实力上,还是从意愿上,都不对其他国家构成有效威胁。一方面,要成为世界领袖国家必须有一些硬性衡量标准,例如科学技术要领先世界,产业结构处于高端,GDP和人均GDP处于世界领先等。以这些标准来衡量,当今的中国并没有达到赶超美国,领先世界的地步。另一方面,邓小平同志曾为中国定下了“不当头”和“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这意味着中国在对外战略上并不提倡成为世界霸主,没有成为世界霸主、干涉其他国家发展的意愿。事实上,中国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稳定的中国经济不但对中国人民意义重大,也对处在危机中的世界经济具有积极贡献。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以和为贵”的和平理念,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将把握住西方经济危机带来的改变国际经济地位、调整国内经济格局的难得机遇,力行“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建设和谐世界,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快经济建设,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永不称霸。
(三)中国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中的机遇。
1.外向型增长模式转变。西方经济危机对中国产业结构主要是对出口型企业产生较大影响。这种影响是建立在中国经济增长长期依靠加工外贸的畸形增长的基础之上。这次危机的到来使得外贸加工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寒流,但是也带来了历史机遇,首先,企业优胜劣汰现象严重,竞争力、资金薄弱的企业大批倒闭,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大多具有自己的特色,实现了外向型企业的择优。其次,生存下来的企业怀着强烈的竞争意识,积极对企业进行技术更新、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了企业生存能力。再次,对沿海以出口加工业为产业基础的地区而言,危机是它们实行产业升级的大好时机。对于外贸加工业不发达的内地而言机遇也同样存在,一方面存在着全球产业转移机遇,危机在客观上加速了西方国家制造业的不景气,一些国际产业亟待向生产成本更为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给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历史性发展契机;另一方面由于沿海发达地区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它们也同样需要向内地产业进行产业资本转移,从而为毗邻沿海发达地区的内地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机遇。
2.国内需求的扩大。西方经济危机有利于中国积极扩大内需,真正实现外贸、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经济增长。危机导致国际需求大幅缩减,中国外向型经济模式遭受冲击,国外需求大量减少,这种局势在客观上加大了中国通过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增长的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维韦克·阿罗拉分析指出,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出口依存度为37%。⑨ 如此高的外贸依存度意味着中国经济外向型特征十分明显,本国需求在国民经济总比例偏低导致中国经济状况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危险增大。面对萎靡的国际需求,中国要想有效抵御外部负面影响,就必须把注意力投向国内的巨大市场。中国政府准确判断经济形势,迅速把应对经济危机的立足点放到扩大内需上,加快调整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力图形成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通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能够充分调动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大经济增长因素,有助于实现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扩大国内需求,以国内需求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要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科学技术在产业调整中的巨大力量,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有效配置国内生产能力,形成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3.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过去试图以合作生产形式,通过开放国内市场换取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技术,但是并没有对国内生产技术水平带来令人满意的提升。危机的发生使得中国国内市场显出空前意义,通过自主创新开发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和新模式。通过国家确定产业发展步骤,强力扶持某些重点产业,促进其提高技术和竞争力,是世界大国产业复兴之共同经验。在国家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内部各个企业间的充分自由竞争,积极发挥企业创造能力可以极大促进自主创新。因此,要注意提高新兴产业内部的企业竞争度,最大限度地发挥经济微观主体的能动性。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警惕外国资本以各种形式渗透人中国的重要产业,防止外国资本控制中国产业和企业;另一方面,要加大国内资本对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中国民营资本或私人资本参与产业竞争,对一些竞争性行业适当放松产业管制和降低准入门槛,实现国有资本和民有资本公平竞争。
4.环保产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经济危机为中国大力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提供了契机。中国过去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通过高投入、高污染来带动高增长,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破坏。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应对危机,捍卫自己的经济霸主地位,意图通过掌握的先进环保技术,在国际贸易中推行碳关税,也给中国过去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敲响了警钟。危机冲击下,中国政府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和信贷供给量,通过投资方向和数量的调整、贷款结构的控制加大对节能环保型项目的支持力度,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建立生态型社会,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环保设施等项目建设,新建一批环保领域的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
总之,西方经济危机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政治格局的改变,与以往单纯的接受规则不同,中国获得了影响规则制定甚至参与规则制定的难得机遇。同时,在这场危机中,作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亮点,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显著提高,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增强了中国的话语权。
注释:
① Federal Reserve Bank,Flow of Fund,Various.
② 中国新闻网:《经济危机改变消费模式逾6成美国人变省钱一族》,2009年9月27日,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economics/20090927/10146797795.shtml。
③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2008年3月26日,http://www.sse.com.cn。
④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年度报告》,2008年3月26日,http://www.sse.com.cn。
⑤ 国家统计局:《系列报告之十八:国际地位明显提高 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国家统计局网站,2009年9月29日,http://www.stats.gov.cn/fjfx/ztfx/qzxzgc160zn/t20090929_402591155.htm。
⑥ 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载于《中国金融》2009年第7期。
⑦ 高辉清:《国际石油价格定价权的中国突围》,载于《上海商报》2009年6月24日。
⑧ 新华网:《美刊分析金融危机的地缘政治影响称中国地位提升》,2009年7月7日,http://www.gx.xinhuanet.com/dm/2009-07/07/content_17019494.htm。
⑨ 宋振远、李柯勇、田雨:《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把握战略机遇期》,载于《新华视点》,2008年12月15日。
标签:金融风暴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经济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石油美元论文; 金融论文; 石油资源论文; 石油投资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 世界格局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