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高校管理审计的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校论文,方法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以财务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审计为主线,积极开展同级审计
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对同级财务没有或很少进行审计,形成一个审计“盲区”。开展管理审计,必须对高校的同级财务进行审计,这是一个提纲挈领的工作。每年年底对下一年度财务预算编制的原则、程序、科学性进行事前审计;年中安排适当的时间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年末或下年初进行财务决算审计,进行年终考核,还应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
要实现财务同级审,还须有制度的保证。其一、拨付给高校资金的财政部门或其主管部门应要求在上报财务决算或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时,须经所在高校的内部审计部门审计后方可上报。其二、每年的年度财务预算和上一年度的财务决算,须经内部审计部门审计后方可提交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二)根据财务预算收入支出情况,开展各种层面的专项审计
1、收入审计。根据高校内部分权化趋势的特点,主要审计二级学院(系)的收入是否按规定及时足额上交、有无截留,有无“小金库”现象;计划财务部门、校办产业管理部门是否尽到组织收入的职责。
2、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指的是广义的投资,包括设备投资、基本建设工程投资。设备投资审计内容:是否有财务预算,有无按规定进行招标或比价,设备的使用是否达到最初进行可行性论证的要求,有无闲置或浪费,评价其使用效率、使用效果。浙江省的杭州、温州、宁波三个高教园区的预计总投资金额超过100多亿元,加强对基本建设工程的全过程监督,显得尤其重要。基本建设工程投资审计内容:事前审计主要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资金是否到位;是否按规定参与招标工作。事中审计主要审工程的变更是否符合法定的程序,有无超预算,工程资金的结算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进行投资控制等。事后审计主要审是否达到预定设计要求,工程总造价是否突破预算,是否及时交付使用等。
3、科研经费审计。根据科研经费渠道来源的多样性,使用过程的不规范性,科研成果的不确定性的特点,主要审计科研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合规合法性,评价经费使用的经济性及效果如何,是否达到科研立项的要求。
4、学生培养成本审计。对教学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支出进行比较,评价资金的主要流向。对教学支出中人员经费、学生经费、实验设备材料等费用进行分析,哪些属于必须支出,哪些可以降低支出,哪些属于不必要的支出,要求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降低学生的培养成本。
5、师资培养和人才引进资金的审计。从经济性、效率和效果三方面进行审计。经济性:根据学校的政策,人事管理部门对师资的培养和人才引进是否用最纸的代价。效率:教师的每周上课课时数,教师学生比率,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工作的负荷程度。效果:是否提高了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学生对教师的满意率是否提高,每年论文的发表情况,是否建立和通过国家和省厅的重点实验室评估,科研立项和获奖情况等。
还可根据各个高校不同特点,如教职工医疗费支出、水电费支出、差旅费支出等进行专项审计。
(三)抓住经济活动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审计
1、合同审计。建章立制明确合同审计的范围;在合同签订之前将合同草案送交审计后再正式签约;合同变更须审计部门签证方有效;定期抽查合同的履行情况。温州某高校的审计部门对该校新的高教园区勘探支出审计时,仔细研究合同,确定应按国家标准收费,而当地其它高校均按浙江省标准收费,仅此一项,该校节约支出近28万元。
2、价格审计。包括物资、劳务采购和转让劳务、技术服务等的价格。做到“两个落实,夯实审计基础”。即落实专职人员和落实制度。采取“五项措施”,即建立内联外通的价格信息网络;采取按预算采购,无预算的采购财务部门不予报销;审核价格后填“价格审核报告”,以此作为相关人员的考核依据;价格与质量挂钩;定期对相关票据审核。
(四)对内部控制制度评审贯穿管理审计的始终
高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都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和执行有关。由于受会计制度和政府财政投入办学思路的影响,高校重视每年到财政部门要多少资金,对现有资产的安全性,使用率都不太重视,“重钱轻物,重购轻管”,账实不符,漏洞很多,风险很大。高校内部审计要在日常审计中或在内部控制制度专项评审中,寻找大大小小的内部失控点和容易失控点,评估内部控制的风险水平,找出影响资产安全和资金使用效益的主要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排队,找出最主要的问题,从更高层次上向领导提出建议,从最明显的问题开始逐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