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融入劳动教育育人模式的策略论文_范爱欣

中职学校德育融入劳动教育育人模式的策略论文_范爱欣

范爱欣

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

摘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格局揭示了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中职学校德育应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积极探索融入劳动教育育人模式的策略,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中职学校 劳动教育 德育 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提示全国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需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一、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格局揭示劳动教育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劳动教育是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以塑造劳动观念、传递劳动知识、传授劳动技能、端正劳动态度和培养劳动习惯等为主要内容,旨在系统提升受教育者的劳动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德育活动。

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新时代中职学校的使命担当。劳动教育理应成为中职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应该从课程教学、实训实习、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志愿服务、职业指导、心理辅导、家庭和社会等各个德育途径予以重视和加强。将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并列,既是对劳动教育重要价值的合理认识,也是对德智体美教育的有力支撑。

当前,在中职学校劳动教育中仍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和薄弱环节,以及个别学生不会劳动、轻视劳动和缺乏劳动机会等问题。笔者以问卷形式随机抽样调查92名在校中职学生发现:有92%的学生在德育课程中学习过关于"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内容,65%的学生表示在德育活动中接触过以上内容、只有35%的学生表示在专业上学习过以上内容、23%的学生表示在文化基础课上学习过以上内容,这从侧面说明,中职学校大部分课程对于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不足。在"你有哪些劳动的习惯,一直能够坚持做的比较好?"的提问中,89%的学生会帮家长洗衣做饭、做家务;59%的学生会在学校认真值日,积极担任班干部、学生干部;53%的学生会兼职,打零工;49%的学生会勤奋学习。虽然整体劳动行为发生的概率不高,但是数据表明大多数中职学生还是具备基本的劳动习惯的,但是对于脑力劳动和需要运用到一定经验和技能水平的劳动重视程度不高。

二、中职学校德育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意义。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是生产力高度发达与社会成员素质显著提升的辩证统一。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迫切需要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劳动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是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转变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大国。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劳动教育,他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可以说,尊重劳动、倡导劳动、保护劳动,是社会主义社会先进性的显著标志;勤奋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是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的鲜明特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做强实体经济的今天,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具有更加迫切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其次,劳动教育是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职学校应注重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培育劳动情怀,才能使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继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而为其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技能基础,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责任感。

最后,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劳动教育帮助学生理解劳动是一切财富和幸福的源泉,鼓励他们用创新性劳动去创造新生活。加强中职学生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在体味艰辛、挥洒汗水中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在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从而获得受益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就业创业观,在国家社会需要与个人价值实现、专业学习与岗位匹配等方面找到平衡,形成灵活的就业观,积极就业。

三、探索中职学校德育融入劳动教育育人模式的策略

各级各类学校应着力建设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教学体系,探索构建涵盖动手实践内容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真正实现五育并举。

一是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始终将勤勉劳作视为社稷之基和生活之本,崇尚"天道酬勤""天亦惟用勤毖我民""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等理念。推动中华传统文化中劳动思想的现代转化,有助于提升劳动教育的精神品格,使其更富人文属性和历史底蕴。

二是推动劳动教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劳动教育的开展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自身规律,循序渐进地在不同学习阶段开设相应课程,激发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内生动力。鼓励中等职业学校与中小学联合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为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如果有普通中学生或者小学生来学校,30%的学生表示愿意认真教授自己所学技能;64%的学生表示愿意教授自己所学技能,但是觉得自己能力不够;只有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数据表明,绝大多数中职学生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劳动技能,说明他们具有崇尚劳动的意识,但是很多学生在劳动技能上缺少自信心。中职学校应积极推动校内外教育融合发展,组织开展家务劳动、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科技创新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问卷调查显示(限选2项的情况下):46%的学生希望在植树节植树;24%的学生希望参加纪念五四青年节的文艺演出;40%的学生希望五一国际劳动节到企业学习酿制葡萄酒;38%的学生表示希望在端午节包粽子;27%的学生表示希望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32%的学生表示希望在春节学编中国结。数据的均等分布表明学生们在各项劳动活动中呈现显著的兴趣,并且更加倾向于能够直接动手的学校一般较少开展的劳动活动,如植树、酿制葡萄酒、编中国结。

三是营造崇尚劳动的社会氛围。倡导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舆论环境,增强学生对于劳动的情感认同、理性认知和实践自觉,鼓励他们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以笔者所在城市为例,天津市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活动周的开展。从2015年连续4年开展活动,下大力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笔者所在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2019年围绕职业教育活动周,举办了系列活动,如:非遗文化进校园、思政教育进课堂公开课展示、人工智能展演体验活动、创意西点技术比武、咖啡文化讲座及技术展演、万物万联智能体验等,大大提高了师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和专注程度。

参考文献: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想意涵与实践要义,作者:曲波,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光明日报》( 2019年05月06日 06版)

劳动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求是网,刘向兵

论文作者:范爱欣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中职学校德育融入劳动教育育人模式的策略论文_范爱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