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贸易发展战略新视角的思考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对贸易发展战略新视角的思考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贸易发展战略的新角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战略论文,角度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学界常把一国的贸易发展战略划分为三种类型:1、 内向型战略,即进口替代的贸易战略;2、外向型战略, 即出口导向的贸易战略;3、平衡型战略,即把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结合起来的贸易战略。 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些贸易战略模式的评价有较大的分歧和争议,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选择这些贸易战略模式的实绩更使人们感到困惑。土耳其、墨西哥等国实行的进口替代战略取得过成功,南朝鲜、台湾等推行的出口导向战略成绩显著,而以色列等国贯彻平衡发展战略颇有成效。但同样实行这些战略模式,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却没有什么成效,反而影响其经济发展。笔者以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贸易发展战略模式的划分。仅仅从贸易(进出口)开放度的大小来评价其战略模式的功效,不足以说明问题。实践证明,对外开放只有与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结合起来,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取得开放的动态效果。否则对外开放至多只能诱致短期(一次性)增长收益,从长期看是不利于经济增长的。不论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还是出口导向战略,只要能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便能取得对外开放的成功。如果对外开放不能促进其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甚至导致结构恶化,那么不论其开放度的大小,都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若从结构是否优化的角度来划分和评价贸易战略模式,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一、新定义的贸易发展战略及其比较

实行对外开放,溶入世界经济的大潮可使一国充分享受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利益。这种开放经济的效应可以从微观、结构、宏观三个层次上表现出来。这三个层次的开放经济效应既有一定的统一性,又有一定的对立性。开放经济的微观正效应也可能带来结构负效应和宏观负效应。同样,开放经济的宏观正效应也可能带来结构负效应和微观负效应,而结构正效应也可能以微观和宏观负效应为代价的。立足于各个层次经济效益的对外开放,就构成了不同的贸易发展战略模式。我们把立足于微观效益的对外开放称为“价值增值贸易战略”,把立足于结构效益的对外开放称为“结构优化贸易战略”,把立足于宏观效益的对外开放称放称为“总量调节贸易战略”。

价值增值贸易战略把对外开放建立在微观效益基础上,通过等量国际价值交换实现国民价值增值,即进口商品具有比出口商品更高的国内价值。按照马克思的理论,这是由国际价值(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和国别价值(各国的社会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差异导致的。每一种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到达消费者手里,实际上要经过两次市场交换,或有两次价值实现机会,即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通过国际和国内两次市场交换,所实现的商品价值都会大于出口商品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中,把价值确定在多要素(劳动、技术、资本、管理、资源等)生产率基础中且包含供求因素,因而对外贸易的价值增值主要是实际效用和社会福利的增加。

一国立足于国民价值增值的贸易战略,其注意力将集中在多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比(要素生产率)的国际差异上,寻求要素生产率国际差异基础上的比较利益,以发挥一国对外贸易中的优势所在。在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下,一国要享受这种比较利益,必须相应建立起国民价值增值机制,即具有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国内市场,其中包括国内市场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进出口贸易不受国家干预,经济主体具有追求利润的理性行为,否则一国的比较利益很难转化为其对外贸易中的微观效益(即价值增值)。

结构优化贸易战略把对外开放建立在结构效益基础上,追求通过国际产业联系所导致的国内产业结构改善。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比较利益机制来实现的。一般说来,各国之间产品生产的相对优势的变动,会引起进出口结构的变动,从而带动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动。当然,只有在符合国际比较利益的情况下,国际贸易才能成为促进产业结构有序发展,不断向高级化转化的基本因素。否则,不仅不能促进产业结构有序发展,而且往往造成国内产业结构的畸形。

产业结构的改善表现为两方面:一是消除结构瓶颈,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通过对瓶颈产业产品的进口,借助于这一进口产品来开拓国内市场,引发该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当该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规模经济得到充分利用,生产成本显著下降时,再利用本国某些生产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出口该产品,并通过国际市场的开拓,进一步促进该产业的发展。通过这一过程,消除了结构瓶颈,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二是强化结构转换能力,促进结构高级化。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中,当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便开拓国外市场,实行产品出口。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进一步出口有关技术和资本。当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以后,再把这种产品以更低价格打回本国市场,以促进国内这一产业的收缩,乃至转向其他新产品的开发。通过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该国的产业结构便不断迈向高级化。

总之,结构优化贸易战略的重点是利用国际市场机会,有重点、有步骤地进口某些有利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发展较高比较利益出口产业的产品,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善出口产品结构,改变输出要素的需求弹性,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国民福利。这一贸易战略的基本内容决定了其对外开放是有选择的,贸易开放度的大小是根据其结构优化的要求确定的。为了保证这一点,它往往要求国家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必要的干预,部分割绝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实行有限度的保护和扶植。否则,就难以保证国内产业结构的改善。这一贸易战略对于后起国家来说是一种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利用国际产业联系实现跳跃发展的战略。战后日本是实行这一战略,取得长足发展的典型代表。经济学家在总结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经验时,一般都突出二个因素:一是充分利用后起国优势,突出的是廉价而迅速地引进欧美先进技术;二是具备了较强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目前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条件下,一些发展国家也采取这一贸易战略调整其国内产业结构,以增强其未来的国际竞争力。

总量调节贸易战略把对外开放建立在宏观经济效益基础上,追求通过对外开放实现国内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可以用钱纳里和斯特劳斯的“两缺口模式”对这一战略作一理论表述。在I-S=M-X中(I 代表投资、S代表储蓄、M代表进口、X代表出口), 左端表示投资与储蓄之差,右端表示进口与出口之差,其中任何一个差额都有可能通过调整另一个差额来加以变化,只要两个差额相等,总供给与总需求就能达到平衡。因此,对外经济就成为实现总量均衡的有效手段,这一战略的侧重点在于利用净进口额填补储蓄不足的缺口,同时利用外贸出口取得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即在扩大出口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一部分购买本国商品,从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起连续的推动作用。

二、对我国贸易战略的重新认识

自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看,我国实行的是总量调节的贸易战略模式。这在进出口与国内供求的关系上得到明显的反映。我国的进口始终受国内的强烈需求支配,表现为超越国民收入水平的强烈进口冲动(通常进口视为国民收入的函数,进口额是随着国民收入增长而增长的)。在这种情况下,进口规模与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关系不大,而与整个经济产出水平的动态关系极为密切。统计分析表明,1977年—1985年,我国进口额与社会总产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541。〔1 〕由于我国进口商品大部分是生产资料,它构成整个国民经济投入组合中的一个部分,在经济运行的动态过程中,存在着产出水平对资产存量的加速效应和资产存量变化对产出水平产生的乘数效应,所以产出水平对进口数量的影响还具有放大效果,国民经济一个微小变化将引起进口数量的剧烈波动。如1988年的国内经济过热就影响了对外贸易。当年进口的生产资料增加较快,增长率为18.7%,其中机器和设备进口额大体上与上年持平,生产原料的进口增长31.3%,其中包括棉花、原木、纸浆、橡胶等。同时,原油、棉花出口较大减少。因此,我国的进口动机主要是填补国内强大的需求与弱小的供给之间储蓄不足缺口,以支持经济高增长势头。

我国的出口则是服从于创汇目标(为满足进口需要)的强行挤压输出。纵观从1985年到1995年这11年我国对外贸易情况,由于巨大的进口需求和外汇短缺几乎是摆脱不掉的阴影。为了满足外汇需求,积极出口创汇便成了我国外贸多少年来一成不变的指导思想。出口成为外汇储备水平的函数,而对汇率变动反映不大。出口规模随外汇储备上升而缩小,随外汇储备下降而扩大。

不可否认,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所实行的这种总量调节贸易战略模式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通过对出口的鼓励,以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品参与国际竞争,获取支付进口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的外汇,迅速提高我国的技术装备水平,使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提高。据统计,自1979年—1996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每年平均以16.5%的速度递增,均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进出口贸易额已由1978年的206.4亿美元,上升到1996年的2899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由1978年的8.4 亿美元,增长到1996年的1050亿美元。〔2〕1995年, 中国在(瑞士)世界经济论坛和国际管理学院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度报告中,首次跻身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和地区行列,排名第34位。随着我国经济实力逐步提高,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测重总量调节的贸易战略已渐渐失却了它存在的基础。

首先,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出口的扩大,供给短缺和外汇短缺已基本消除。产品供应日趋丰富,多数产品已从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有些行业的生产能力出现大幅度闲置。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和1994年以来的外贸年年顺差,以往巨大的进口需求对出口的压力已得到缓解,基本摆脱了过去由于巨大进口需求所产生的外汇短缺的阴影。我国的外汇储备确实增加了,但也付出了很大代价。除了汇率变动的因素外,过分强调出口也对国内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顺差越多,表明国内资源输出越多,尽管外汇收入增加了,国内的物资供应却减少了,增加了通胀压力。

其次,外贸进出口,特别是出口额的规模相对于中国经济目前的竞争能力、财政实力和所处国际环境来说,已经到了不宜笼统提倡扩大规模的阶段。80年代以来,中国外贸进出口,特别是出口持续增大,贸易依存度逐年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出口基数已较大的情况下,仍在退税政策的支撑下快速增长,一方面引起国内财政负担的巨额增加,不堪重负;另一方面,引起国外反倾销案频频发生,冲突增多。而且退税率支撑下的高额出口规模还容易产生诸如隐蔽出口商品本身真实的市场竞争力,减弱地方和企业促进产业和出口结构高度化的积极性以及加剧一些地区和企业弄虚作假、骗取退税款等不良的间接效应和问题。

最后,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外贸部门必然要由原来的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追求总量扩张明显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因此,从结构开放效应的角度来看,我国必须转向结构优化贸易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利用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了实现结构优化战略模式,即通过国际产业联系使国内产业结构得到改善,我们必须对结构优化的产业目标进行适当选择。

三、结构优化模式的实践——临界产业扶植

结构优化战略的产业目标选择是指一国直接参与国际产业联系的重点产业选择。这些产业是国内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的先头产业,特别是对后起国,它们不仅在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而且对内部结构的优化能产生强烈的拉动作用。相对于外国产业而言,一国的产业大致可分为三类:(1)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2)处于劣势的产业;(3)临界产业,即在国际市场上已有一定的竞争能力,通过扶持, 在未来较短的一段时间内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比较优势的产业。通常这些产业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后向关联较大,在国内会成为主导产业,起到一个龙头作用。从我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贸易型式和竞争程度的角度来看,我国的食品、化纤、钢铁、有色金属、交通设备和电子通讯等6个部门的生产率均高于均值, 它们已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并处在新兴成长阶段。〔3〕因此在结构优化战略的实践中, 应优先扶植这些产业部门。可采取暂时合理的保护及相应的出口扶持政策,以使其迅速成长为出口产业。

注释:

〔1〕陈昭:《纵向产出牵引与外汇需求弹性》, 《财贸经济》1987年第3期。

〔2〕《国际商报》1997.1.17。

〔3〕盛斌:《中国制造业的市场结构和贸易政策》, 《经济研究》1996年第8期。

标签:;  ;  ;  ;  ;  ;  ;  ;  ;  

对贸易发展战略新视角的思考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