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分析论文_李文秀

山东省临沂市中医医院急诊科 2760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中实施急诊护理的作用。方法:以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进行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50例患者按照入院号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在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抢救指标。结果: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效果、抢救指标均比研究组差,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急诊护理,可以提高护理效果,缩小急救时间以及入院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急诊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应用效果;护理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脑血管疾病,该疾病超过一个月就叫陈旧性的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是由于粥样硬化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突然完全性闭塞,致使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和坏死,出现以剧烈胸痛、心律失常、休克为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心脏病。我院为了研究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特选取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进行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并对数据作了统计分析,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过对我院2015年2月~2018年2月治疗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为研究对象并使用入院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经过诊断,所有患者病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对照组患者中,有15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最大为82岁,最小为31岁,平均年龄(56.5±3.18)岁;研究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3例,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34岁,平均年龄(57±3.09)岁;对比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护理内容有: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全面检查分析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患者吸氧、扩张血管、静脉通路等。

研究组患者采取的急诊护理内容有:及时出诊、心理护理、急救护理、转运护理。(1)及时出诊。医护人员必须要提高职业素质,保证以最短的时间出诊,保证患者的最佳救治时间[1]。(2)心理护理。在疾病发作时,患者伴有剧烈疼痛,因此负面情绪较强烈,护理人员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安抚患者情绪,获得患者的信任。(3)急救护理。在进行急救护理时,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在沟通交流的情况下进行,同时还需要保持急救环境的安静。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以便于能够及时为患者输注药物,提高护理效率。(4)转运护理。经过急救后,在患者病情得到缓解时,需要对患者进行转运,在此过程中,必须要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取的家属的理解之后在进行转运。转运时,患者需要采取躺卧位,避免患者发生移动,保持其静脉通路通畅[2]。

1.3护理观察指标

经过护理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抢救指标。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使用显效、有效、无效来评价;抢救指标以急诊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来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处理得是SPSS19.0,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取2检验。对比以P<0.05表示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比较

通过对比分析,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比研究组低,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心肌梗死是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一种,该疾病的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的特征,主要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过度疲劳,冷刺激、精神高度紧张、过饱饮食、高脂肪、嗜烟等都是老年心肌梗死的发病诱因。该疾病的并发症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如果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能得到有效的救治,那么患者可能就会发生生命危险。老年心肌梗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发现急诊护理是老年心肌梗死的最佳护理模式。

通过研究发现对照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抢救指标均比研究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为:常规护理只是一种治疗患者的辅助,虽然也会有一定效果,但是往往护理效果并不是很显著。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在发病时会出现剧烈的胸骨疼痛,甚至药物也不能够完全缓解,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抢救,是一项比较困难的事情。急诊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通过出诊护理、心理护理、急诊护理以及转运护理,可以提高抢救的效率,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在进行急诊护理时,医护人员必须要有强烈的团队意识,提高配合度,争取在黄金时间内抢救患者。同时,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必须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主治医生汇报[3]。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护理有效率较高,同时还可以缩短急诊时间、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鲍艳.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9):24+26.

[2]尹晔.急诊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和预后的作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5):173-174.

[3]张晓芬,袁承军,何玲.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评价[J].河北医药,2016,38(08):1272-1274.

论文作者:李文秀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分析论文_李文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