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论文_韦秀玲

浅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论文_韦秀玲

广西川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广西柳州市 545007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同时也是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控制工程投资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难题,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将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质量和工程投资效益。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探讨工程造价,对实现预期投资目标和投资效率将大有裨益。

关键词:工程造价 控制 管理

一、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现状

1、供求关系存在失衡情况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与以往相比逐渐缩减,但是,从事建筑施工行业的队伍却在不断增加,本来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的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一部分建筑企业为了争取到施工工程,面对比较苛刻的招标条件,不得不利用压价的方法承包工程,并且采取垫资施工、缩短施工工期以及肢解发包与指定分包等措施。对于这种并不规范的市场交易状况,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只顾及眼前的利益,如果长此像这样发展下去,施工企业自我更新和改造的后劲必然不足,导致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受到扰乱,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说,也必然会受到不利影响,这是供求关系失衡造成的。

2、工程的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不到位

建筑企业往往把工程造价管理重点放在了工程的建设阶段,偏重于工程承包造价与结算造价,以及建设过程中的变更造价,对于工程的立项和设计阶段,并没有注重造价管理。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说,足额并且合理的列出投资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工程在进行立项的阶段,仅凭主观意志把可行性研究变成了可批性研究。有一部分工程的投资概算并不真实,他们往往在超投资的情况下,为了通过审批,只压低概算而不调整设计方案。有些工程的资金还没有落实,但是因为急于上项目,而编制出虚假的工程概算。有些工程在投资估算中没有列出全部的调整因素,对于前期的工程造价管理不够重视,导致工程刚刚开工,即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工程只能有钱时干,没有钱时停工,无法顺利施工,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很多问题,最终往往使投资不能控制在预算内。

3、工程存在肢解发包,行业垄断现象严重

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还没有规范的法制来进行管理,也缺乏一定的约束机制,这就导致一些建设单位随意发包工程,不能从工程的整体利益考虑,而是把工程进行肢解,采取多方发包的方式。有些行业还存在依靠特权进行指定发包的情况。肢解工程的发包方式使得总成包单位难以对工程进行统一协调安排,从而导致施工中出现浪费的情况,同时给工程进度和现场管理带来困扰。

4、对业主的不规范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

在建设市场中,业主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业主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建筑市场的规范运行。在建设工程管理中,有的业主方的管理人员不遵守规章制度,不能严格履行合同中规定的条款,往往随意压缩工程,并且压低造价,同时提高工程的建设标准。有的业主大搞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甚至存在一边决策、一边设计、一边施工的情况,无视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有的还没有做好工程建设的准备工作,就急于开始动工,往往对投资额度、建筑标准、设计深度还没有确定,而招标文件与承包合同是否合理,也没有对进行严格把关,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工程设计往往做出大幅变更,而对于所作更改是否合理又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审查,因更改而可能造成的损失缺乏责任制约,这也是工程造价难以有效控制的原因之一。

5、对造价中介组织缺乏管理

随着建筑行业的兴起,近年来从事工程造价咨询和标底编制等相关工作的中介组织,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相应的管理制度却没有建立。对于中介资格的认定与审批,不能严格执行,因此,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造价中介组织具有一定的行政力量,他们往往不按相关规定办事,在工程造价方面缺乏公正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业主单位随意压低咨询费用,或者随意缩短工作周期,这就导致在编制标底的过程中,时常出现错算和漏算的情况,这些都对招投标工作的正常进行有一定影响。

二、对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宏观调控,完善法制建设

立法步伐要进一步加快,同时要加大执法的力度,建立并完善以我国建筑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最终实现建设工程管理有法可依和执法必严的法制化管理局面。用法律的手段使建筑市场步入规范管理的轨道,对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机制加以约束。

2、理顺各方关系,加强执法监督

要想做好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就需要对整个建筑过程进行管理,目前,直接管理工程建设的部门比较多,制定管理政策的部门也很多,那么,协调好各方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参与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互相协调配合。在工程立项评估、方案设计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造价管理意识,从立项阶段就做到足额合理列出投资,严格控制造价,将管理重点前移至工程的立项和设计阶段,要进一步加强总概算的编管,充分发挥好总概算的控制作用。

3、建立约束机制,规范业主行为

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只有业主方是贯穿始终的,业主的行为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建筑市场能否规范运行。建筑市场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对业主的管理上,必须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在工程报批阶段必须落实建设资金,可行性研究必须真实、科学、合理,设计阶段要遵守国家的规范、规定,不得随意提高标准,增加造价,造价与设计方案相一致,签订承发包合同必须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只有抓住这个关键,才能真正落实工程造价管理的目的,做到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4、加强对中介组织的资质管理

培育市场需要发展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中介组织服务、沟通、公正、监督的作用。对中介组织要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按照建设部发布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管理办法通过资格认证。按照市场的需要建立起中介组织的自律性运行机制,中介组织必须接受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对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自身的素质。要发挥行业协会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让行业协会真正成为连接政府和企业的纽带和桥梁。

5、加强在工程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工程招投标加强管理,合理地确定工程项目的造价。要充分利用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达到合理确定工程项目造价的目标。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标底价格的有效监管,防止工程造价咨询机构按照发包人的意图来编制不合理的标底,避免投标人以低价中标,以高价索赔,避免和业主单位出现串通情况,保证公平、公正、合理。二是对工程变更加强控制,对于目前工程量的清单报价情况,建筑施工单位通常会采取低价中标和高价索赔的方式来承揽工程项目。作为业主方的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做好事前把关工作,主动进行监控,对于工程变更要进行严格审核,认真计算变更对于项目总投资的影响,应该从经济美观和使用功能等不同角度来确定进行工程变更的必要性,从而减少不必要费用的支出,使投资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三是加强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工程竣工结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各项要求都很高,因此在工作实践中要不断总结提高,这一阶段应该严格按照合同进行结算,切实把好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吴福平.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山西建筑.2007.

[2]张纯林. 建设单位在工程施工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机场建设.2006.

[3]付凌云.浅谈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后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国招标.2005.

[4]陈文建,柳攀,黄晓兰.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论文作者:韦秀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浅述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论文_韦秀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