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罗琴,李丽,熊文峰,刘胜兰,许琴,赵彬

(泸州市叙永县中医医院心脑病科 四川泸州 646400)

【摘要】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溶栓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方法;溶栓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00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and effec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election methods: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4 were 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in the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adopts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ethod for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based on thrombolysis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therapeutic effect. Results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50%;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 rate was 8%,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56%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ment effect is remarkable,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eatment; Thrombolysis

在医院内科危急重症中,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十分常见的一种,冠状动脉管腔闭塞或者狭窄会促使患者出现急性心肌缺氧缺血的现象,并且还会促使其心肌细胞死亡,具有病情进展快、起病急等诸多特点[1]。现阶段,临床上通常会将心脏超声检查过程中出现的缺血节段的室壁异常运动作为该疾病的诊断标准。该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如果不及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则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主要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源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中,随机以1:1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9.21±3.26)岁。对照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9.05±3.12)岁。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排除标准:不愿参与此次研究者;恶性肿瘤者;血液系统疾病者;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或者感染者;不能耐受本研究中治疗者;心肌炎者;心包炎者。

1.2 方法

在观察与对照两组患者入院之后,要对其进行B超以及CT等常规检查,以此来对患者各项身体状况进行了解。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具体为:对患者进行心肌梗死常规治疗,给予患者注射硝酸甘油,将注射的速度控制在0.2mg/min,并且给予患者口服阿司匹林,每次服用的剂量为300mg,每天服用一次,患者服用该药物进行三天的治疗后,要对阿司匹林的剂量进行调整,每次服用药物的剂量为50mg。除此之外,还要嘱咐患者保持充分休息。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与胃肠蠕动减缓等现象,这会促使患者便秘,为了能够将以上症状有效缓解,要给予患者缓泻剂与通便药治疗。为了防止患者在大便的过程中突然出现心肌梗死的现象,则要将其心脏压力减轻,采用氧疗的方式来提升其血氧饱和度,确保血氧的充足性。其次,还要嘱咐患者注意饮食的清淡,嘱咐患者不要食用高脂肪类型食物,防止血栓现象的出现。

观察组除了采用与对照组一样的方式进行治疗外,还要采用溶栓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为:将150万U尿激酶加入200ml生理盐水中,给予患者静脉滴注。

观察与对照两组均在急诊科接受治疗,早期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脉搏、呼吸、心率以及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具体变化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并且对其进行相应记录。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其临床症状相对于治疗前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加重,或者患者死亡为无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其临床症状相对于治疗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但是依旧存在心力衰竭的现象为有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其临床症状相对于治疗前明显得到改善,但是依旧存在轻微的心力衰竭的现象为显效;对患者进行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不存在心力衰竭现象为治愈。治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除此之外,还要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LVEF(左心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方法

使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将数据进行录入,然后再将数据转化为SPSS 16.0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及齐性检验分析。

2.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P<0.05)。详见表。

2.2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25例患者中,有5例出现出血现象,所占比重为20%,4例出现泵衰竭现象,所占比重为16%,5例出现心源性休克现象,所占比重为20%,并发症发生率为56%;观察组25例患者中,有1例出现出血现象,所占比重为4%,1例出现泵衰竭现象,所占比重为4%,1例出现心源性休克现象,所占比重为2%,并发症发生率为8%。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P<0.05)。

2.3 两组LVEF与LVEDD对比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为(49.32±2.81)%,LVEDD为(52.43±3.72)mm,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为(57.67±2.94)%,LVEDD为(56.72±4.69)mm。通过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与LVEDD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为急性心肌梗死[2]。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为在机械应力、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以及炎性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下,有不稳定性斑块生成,在其破裂之后便会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进而引发出与冠状动脉相关供血的心室壁坏死或者缺血现象。除此之外,患者的心室壁收缩功能也会丧失或者出现减弱的现象,心功能有所下降,在严重的情况下还可能会慢慢的发展成为心力衰竭。对以上情况进行分析之后,临床上应该及早采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最大程度上将患者心肌组织的血流灌注恢复。通常情况下,心肌梗死坏死的范围是由冠状动脉的供血范围、及时再灌注治疗、缺血程度以及持续的事件决定的。开通相关梗死血管的有效方式为早期再灌注治疗,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恢复血流,而且能够对患者濒临死亡的心肌进行挽救,最终达到改善患者预后与提高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以往临床上通常会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是难以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很难有效改善患者的左心射血分数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溶栓治疗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式。大量研究显示,相对于常规治疗方式,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溶栓治疗能够将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并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降低。及早采用溶栓治疗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够有效发挥出溶血的效果,而且能够将患者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将梗死的面积减小,将血流有效恢复。本研究溶栓过程中采用的药物为尿激酶,该药物属于一种外源性纤维溶解系统激活剂,能够直接将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成为纤维蛋白溶酶,该药物几乎不具备抗原性,并且较为便宜,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与LVEDD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东,曹中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4):874-875.

[2]汤秀英,李润军,荆全民等.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评估[J].中国综合临床,2015,31(7):607-610.

论文作者:罗琴,李丽,熊文峰,刘胜兰,许琴,赵彬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6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论文_罗琴,李丽,熊文峰,刘胜兰,许琴,赵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