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筑学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探讨论文_高鹏飞,孙建邦

关于建筑学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探讨论文_高鹏飞,孙建邦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摘要:在中国农村广大地区,以居住建筑为主的农村建筑,其演变与进化模式、建造方式和技术,目前依然停留在农业、手工业时代的水平。虽然受现代建筑和建筑工业技术的影响,农村建筑在形体、空间、色彩、材料和构造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建筑质量、性能指标和环境品质总体上仍处于低劣状态。

关键词:建筑学;城镇化进程;探讨

一、农村建筑的建设现状

(一)传统住宅类:是指因循传统手工方法建造的房屋:目前建造规模仍然不小。传统住宅类农村建筑的典型代表有夯土墙、土坯墙、窑洞民居等。我国西部的云南、四川、陕西、新疆、甘肃、宁夏、西藏等省、自治区的农村地区分布着大量的此类民居建筑,依然有许许多多的人还在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建造自己的家。

(二)旅游景观类:通俗形象地讲就是那些“被居住”,实质上已作为“旅游布景”存在的农村建筑。旅游景观类农村建筑的典型代表包括闽南土楼、腾冲民居、皖南民居、江浙地区各种吊脚楼等。尽管存量不小,亦有人居住使用,但由于不能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而且材料制备及传统手工工艺几乎失传故不再有村民主动建造此类房屋。旅游时看到的在这类房屋中生活的村民.相当多数为居住行为的“表演者”。

(三)文物古迹类;这类建筑已很少有人居住,且几乎不再按照传统的方法使用、维护、更新与建造,而是完全依赖外部投入维持;更准确地说,它已经变成了文物遗产。例如北京、陕西、山西等地的四合院,在现代乡村经济制约,以及新的采暖、卫生、烹饪等现代方式的冲击下,数量急剧减少,保存完整的四合院群落已成为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不再作为居住场所,也少有村民采用传统手工方法为自己新建此类房屋。

(四)砖混住宅类:指的是运用手工方法,模仿建造的砖混民居建筑。这类民宅遍布全国各地,数量巨大,极具“活力”,是目前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建筑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迅猛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新建了300多亿m2的城镇建筑,200多亿m2的农村建筑,虽然其基本建设材料、建设机制与生活方式都在迅速变化,但由于农村建筑长期由“村民自主建设”,相应研究也没有及时跟进,尚未形成对应的村镇建筑营建机制,因而绝大多数农房都由村民按照传统样式和经验跟风模仿建设,是基于城市建筑工艺模式、经过工匠的简化而形成的产物。这类建筑现状基本特征包括:室内空间构成、平面布局与城镇建筑相近,可满足现代生活方式的功能需求;运用现代建材工业产品,采用简单的现代施工技术;成本相对低廉。这些优点恰好弥补了传统民居建筑在使用功能、建设、维护上的转型需求,因而很受广大乡村居民的喜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农村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与未来

传统民居建筑是各地各民族千百年不断试验、总结、改进,再试验、再提升的结果,是地域建筑文化和生态建筑经验的载体。这些建筑巧妙地平衡与利用当地资源条件,通常具有如下明显优点:经济实用、就地取材、建造简单、选址方便、冬暖夏凉;节约资源、融于自然、适应气候、整体协调等。

当前的传统民居建筑的发展处在自身难以冲破的瓶颈期,健康持续发展受阻,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如下问题:①与现代村镇生活需求错位—不适应家庭结构简单化、居住生活快捷化、乡镇生产职业化、机动私车普及化等转型趋势;②基本技术体系支撑缺失—原本具有优势的本土技术与资源逐渐被“夹生”的现代建造技术吞没,在造价受限条件下,建造工艺被简化扭曲,不仅质量严重下滑,文化内涵也随之消逝;③认识、建造、维护、使用的应对失范—正在使用的传统民居普遍缺乏基础卫生设施、室内环境品质低、室内热舒适无标准,采用技术补偿需要极大投入。

因此,逐渐富裕起来的乡村居民,一直在寻求新的居住建筑模式。很多学者也在进行思考与探索,新型民居建筑模式的研究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但我们常常看到日旧的问题还未解决,新的矛盾却不断涌现。

未来,大规模农村建筑的现代化更新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现代技术材料普及、聚居生活模式和条件改变以及建筑品质提升还将会固化和消耗巨大的财富与资源,单以需要增加的采暖与制冷能耗来讲,就耗费惊人,如果还以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路分别去“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新的问题会叠加在老的问题之上。

中国农村不同地域气候条件干差万别,在传统农村建筑的更新改造中,技术工作的甄选、织补必须具体对待,这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夯实未来发展的基础。应重点思考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研究能否传承传统民居所承载的地域建筑文化和生态建筑经验;能否利用现代建筑设计理论和建筑技术成果,研究创作出新的地域性民居建筑模式。正确回应了这两个问题,就能找到农村建筑未来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建筑学研究的新挑战

我国超过百亿平米的新建农村砖混建筑是既有农村建筑的主体,逐步改造、提升其品质和性能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巨大挑战,也是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今天,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新地域建筑模式要遵循“坚固、实用、美观、绿色”的原则。整体绿色转型肯定不能简单依靠技术堆叠实现,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发展尤其需要更为审慎的策略判断,需要更多的综合性研究与基础性积累。比如要更重视传统材料、建造方式与现代技术、创新设计的结合。孤立地看待农村建设的风格延续、性能提升问题,易导致在实施操作中混淆目标与手段,盲目的投入必然导致巨大的资源浪费。因此,绿色更新对建筑学既往的理念、理论、策略、具体设计模式与方法、技术体系都有触动,而当前中国建筑学界的理论、技术研究准备尚不足以应对大面积迅猛的转型需求,甚至还未形成明晰的研究目标。

农村建筑发展与城市有完全不同的推动逻辑,建筑属性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受到的社会性约束更多,品质和性能提升不仅追求稳固安全、建筑物和环境的舒适性、环境效益高,也必定包含着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农村建筑的发展和转型,不能忽视传统建筑的营建智慧,它不仅促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建筑风格,还通过简单经济、因地制宜的空间、材料、构造方式巧妙解决通风、遮阳、蓄热等问题,使建筑较好地适应地域气候条件。我们专业工作者有责任根据各地具体的地域条件,构想设计新的原型,开展类型研究,扬长避短,融合现代技术,平衡“坚固、实用、美观、绿色”。有效的技术导引需要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作支撑,因为不同地域的农村建筑质量、自然条件、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差异很大,故而既有农村建筑改造与品质提升的设计与技术途径也将会有很大差异。

因此,在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巨大行业发展需求下,在农村建筑更新这一环节中首先需要建筑师们认真思考建筑学科的“设计专业性”;而那些传统建筑智慧鱼待整理以焕发生机。期望在未来的建筑学教育和建筑科学研究中,能够更多地关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既有农村建筑品质改造和性能提升问题,保证示范而不失范。我们在此呼吁各级政府能够更多地投入,支持农村建筑研究、设计与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彦伟.与安居相关的两个专业——建筑学VS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J].考试与招生,2015(12).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发展趋势论[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0(03).

[3]周航,黄琳.城镇化进程中的区域环境成本及其计量探析[J].商业经济,2014(03).

论文作者:高鹏飞,孙建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关于建筑学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探讨论文_高鹏飞,孙建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