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康复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廖鸿慧

(柳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康复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柳州市中医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与观察组(系统康复训练),每组分别为34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起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系统康复训练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的干预工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训练;膝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120-02

作为膝关节最为至关重要的静力稳定结构,前交叉韧带同时也是极为容易受损的结构。与此同时,前交叉韧带往往还会兼有限制膝关节胜利运动与制导膝关节生理运动的效果,倘若前交叉韧带受伤,则会使得膝关节稳定性丧失,同时引发膝关节生理功能受损,最终会引发载荷传导紊乱的现象。膝关节不稳定还会使得关节损伤的几率进一步增大,引发关节软骨、半月板发生受损、退变的现象,最终引发骨性关节炎症状。由于前交叉韧带自身的血运情况相对较差,往往无法进行自我修复,这就需要针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尽快进行重建术,以此来促使膝关节稳定性能够早日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1]。但是,仅仅通过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不够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鉴于此,我院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给予患者系统康复训练,临床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相关内容进行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柳州市中医医院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尾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与观察组(系统康复训练),每组分别为34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21~54岁,中位年龄(28.7±6.3)岁;高处坠落致伤7例、交通致伤22例、运动致伤5例。观察组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22~53岁,中位年龄(28.5±6.1)岁;高处坠落致伤8例、交通致伤20例、运动致伤6例。

1.2 康复训练方法

针对对照组,在术后仅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干预,患者的锻炼主要是以其自主性恢复为主。针对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下系统康复训练措施,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术后1~2周)。首先,引导患者实施缝匠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在提升肌力的同时,避免肌肉萎缩的现象。主要方案是在床上平方患肢,进行缝匠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持续时间为5~10s,接着进行放松,20次为一组,前3d每日5~10组。第4d后,每日增加5组,直到患者能够坚持30组后不再增加。其次,主动与被动屈伸练习。在进行主动屈伸练习的同时,在术后第4d,增加被动的关节器练习,以此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每日进行2~3次的训练,时间为15min。最后,支具使用。通过使用支具避免膝关节内外翻,使得侧翻的稳定性得以有效的保持,在进行1周的支具伸直位固定之后,引导患者开展被动的屈膝锻炼。(2)第二阶段。加强肌力训练,同时开展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每天引导患者股四头肌进行500次收缩练习,直腿抬高200次,同时基于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高抬起的力度、角度以及时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术后2~4周的时候,引导患者持双拐进行负重的下地锻炼,从30%左右的负重逐渐提升到完全负重。在术后6周引导患者主动屈伸9~90°;在7~10周时,增加半蹲屈伸膝锻炼;在8~10周,增加下蹲屈曲锻炼;在10~12周,引导患者进行功率自行车抗阻力锻炼。(3)第三阶段。加强膝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锻炼。通过引导患者实施半蹲、慢跑、器械、自行车等恢复性为主的练习,使得患者膝关节功能能够快速康复。

1.3 临床观察指标

分别在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评价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具体选择文献[2]中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共计8个项目,分别为包括踱行(5分)、需要支持(5分)、下蹲(5分)、肿胀(10分)、上下楼(10分)、绞锁(15分)、不稳定(25分)和疼痛(25分),总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实施数据处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选择(x-±s)来进行表示,t检验。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详情见表。

3.讨论

前交叉韧带损伤临床主要表现为膝关节活动受限、膝关节疼痛以及膝关节肿胀等现象,对于存在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来说,其往往会存在力量减弱、疾跑困难等现象。针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临床主要采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进行治疗。但是,仅仅通过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仅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普遍不够理想,往往容易发生膝关节活动功能受限的情况[3]。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越来越倾向于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给予患者系统的康复训练。

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本身是针对手术治疗的一种有效延续,同时也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临床在开展系统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全面按照个体有别、循序渐进、全面康复、早期康复、早期预防以及提升功能等基本原则来开展。具体来说,需要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康复训练计划,防止患者过度劳累的现象,以此来降低训练过程中膝关节损伤的发生率[4]。整个训练过程中要针对患者进行科学的指导,通过主动运动、被动训练的有效整合,使得患者膝关节的灵敏性与稳定性的稳步提升,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本组研究数据中,给予系统康复训练的观察组患者,其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仅给予常规干预的对照组。提示,通过将系统康复训练应用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干预工作,能够进一步保障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郑璇燕.功能锻炼联合中药薰洗和手法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中医药,2017,(01):91-95.

[2]陈飞.中医治疗结合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02):207-209.

[3]张晓辉,廖八根,陈速等.神经肌肉训练对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33(08):772-776.

[4]关健,聂喜增,李锋等.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应用本体感觉训练的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3,35(20):3057-3059.

论文作者:廖鸿慧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系统康复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论文_廖鸿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