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些教师很注意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但在作业设计方面却很少下工夫。其实,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创新作业不仅是创新教学的基本环节,更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智力和创造能力的积累和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本文根据教学的实际操作体验,从课前预习、课后练习、考前练习、作文训练几个方面谈了在自主创新作业设计方面的几点尝试。
关键词:创新;作业设计;语文素养
一些教师很注意课堂教学的创新设计,但在作业设计方面却很少下工夫。其实,充分体现自主性的创新作业不仅是创新教学的基本环节,更有助于学生知识、技能、智力和创造能力的积累和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在作业设计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地位,让学生充分感受创造的快乐,已成了语文教学中急待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在这里谈一下自己在自主创新作业设计方面的几点尝试。
一、加重预习作业的份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主动求知的意识和习惯
1.取消传统的课堂内字词教学,让学生根据个人基础,借助字典、词典扫清“拦路虎”,为课文正音正字。
这一作业要求不仅可以改变原有的死板模式,更可以充分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节省教学时间。学生在查找生字词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己查阅字典的能力,对于所要查找的生字词的其它意思也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理解了这个生字词的基础上,还可以学习到其他的一些同音字。
2.在掌握字音,词义的基础上,连词成段。这一作业要求要用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写一段话。句子要通顺,句意要连贯,有明确的中心,或描写一种情境,或揭示一定的哲理。这一作业有效地检测了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坚持下来,不仅能很好地完成试卷中的此类题型,而且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帮助。比如《大自然的语言》一课中的生字词作业,请用“萌发,次第,翩然,孕育,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中的三个以上的词语连词成段。同学们写出来的语段风格都不一样。有同学写道:“我想,我说,我写,我爬上了长如河流的纸张,我写下夜空中萌发出的寂寞,写下泪水中孕育出的忧伤。可是,谁都看见我的难过,却感觉不到泪流向大海的销声匿迹;我说,其实最容易荒芜的,不是岁月,也不是我们的容颜,而是那些在不断周而复始的生活。我想,让心安静下来,去体会那种最纯粹的宁静,那是一首无声的歌,却唱到了灵魂中间去,那是一种没有颜色的染料,却丰富在我脆弱的流年中。”还有的同学甚至写成了小说的形式,“15岁那年,家境贫寒的她无奈之下退了学,同时也萌发了到大城市闯闯的想法;17岁那年,她如轻燕般翩然的舞姿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她出名了,钱财如洪流般向她袭来; 20岁那年的春天,草长莺飞之时,拗不过家人三番五次的书信的催促,她回到了家乡。五年没有回家的她,对于家人乡邻们的热情,却显得尤为冷漠。已经不再是那个穿着脏衣服上学的小女孩的她,蹬着高跟鞋,坐在高凳子上,仰望天际。她不愿与穿着破烂衣服的他们在一块儿……25岁时,她被人陷害,形象被人抹黑,公司不再愿意与她续约,群众的窃窃私语以及轻视的眼光将她逼至绝路…在她感觉快要崩溃的时候,家人却千里迢迢的赶来都市,哄着痛哭不已的她回到家乡。那一刻,她终于明白,一切的名利富贵都只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家人给予的温暖,却是什么也无法替代的、最无私的奉献。 从那一天起,她便销声匿迹,在群众还在为她的离去而感到空虚和些许失落时,她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温存。”
3.根据将要学习的文章的内容,进行一些文字,图片,声音等相关资料的搜集。比如上《新闻两则》之前,让学生查阅当天的报纸,网上的新闻,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则进行记录。在上课的时候从分析他们找到的新闻入手来讲新闻的特点,学生更容易接受。然后再联系背景讲课文,让学生明白新闻两则在当时的意义。进一步理解新闻的特点。在讲《背影》这一课前,让学生拍父亲的背影,并且要对拍下来的背影进行解说。上完了课文,展示同学自己拍的背影时,很多同学都很感动。因为有同学拍的是爸爸做饭的背影;有同学拍的是爸爸在门口接自己时坚持要帮儿子拿自行车进屋的背影;有同学拿的是以前的照片,上面是爸爸和儿子在沙滩漫步的背影。最经典的是一张爸爸架起三角架,在山顶上等待拍落日的瞬间时的照片。照片是妈妈拍的,爸爸专注的背影与他所想要拍的景都成了妈妈的景。解读了自己父亲的背影,同学们更能体会文中的父子情了。在上《口技》之前,让学生准备模仿课文中提到的声音,可以准备一种,能力强的可以多准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亲身体验一下发出一种声音尚且不易,就对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就更加地佩服了。
二、以教材中的课后练习作业为参考,设计课后作业
教材中课后练习的设置对学生理解课文,分析课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一般情况下,课后练习的前几道题,有关于课文内容分析理解的问题,都能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老师与同学们的讨论分析得出答案。因此不用再布置为课后的作业。以课后练习为参考布置作业一般有两种情况
1.直接布置课后的开放性作业。课后练习的最后一道题,不约而同地都设置为开放性的练习题。要么是对课文内容的改写,如将《石壕吏》改写成现代文。要么是有创新意识的,为文章续写一个结局,如《皇帝的新装》。改写一个结局,如《我的叔叔于勒》。就文中一个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揣摩,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活动,如《蜡烛》。
2.灵活地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开放性作业。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时,设计:如果鲁迅先生发表此文的时候阿长还活着,她会对鲁迅先生说什么呢?在教学《伟大的悲剧》的时候,请学生想象一下,斯科特在临死的时候,他想对妻子,孩子,他的祖国,人民说什么呢,选取一个对象写一段话。学完《陋室铬》,让同学们进行仿写,这些创新意识,开放性很强的作业,学生在做的时候有很浓厚的兴趣。
三、改变作业教师出学生做的传统,把作业的设计权交给学生自己
每天学生都会问?老师,今天有什么作业。由此可见作业的布置已经形成了模式化,学生长期处在一种被动地接受作业的情况下并已形成习惯。自己给自己设计作业,学生感觉十分新鲜。因此就会非常积极。
1.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掌握情况,给自己设计能让自己更深入地探究课文内容的作业。学习能力弱一点的同学,可以选择做题后的相关习题,学习能力强一点的同学,可以去找一篇课外的文章,与课文内容或主题相关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
2.在考试前的备考复习中,同学们根据各个知识版块自己出复习题。可以采用自己出自己做,出给同座位的同学做,出给另一个班的相同学号的同学做等一些形式。这一作业有效地提高了同学出卷子,做卷子的积极性。在出题的过程中,发现重点,发现难点,更好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在做题的过程中,也能发现自己整理过程中的疏漏,对于知识的全面掌握也有好处。更重要的是,在出题和做题的过程中,能获得一种成功感。
四、提倡个性化随笔创作,使作文创作更具开放性
应该说,作文是语文作业中最具个性化及创造性的一种形式,但传统的作文布置往往习惯于“一言堂”的求同思维方式,死板硬性的要求使得作文成了学生的一种负担。学生有话可说时,却无写作机会;而当学生无话可说时,却硬要其下笔。“个性化随笔创作"就可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乐于写作,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受束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可准备一本个性化的随笔本,自己精心设计封面,各具特色的随笔前言。自选素材,自拟题目。教师只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上交文章。如一周一篇,学生可在这一周内的任何时间自由创作。有了自主权,学生就会选择最具灵感的时机,真实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相信这样的文章会更具个性和生命力,这样的作文创作也更有意义。另外,现在很多学生都有QQ空间,学生可以把随想类的文章写在空间里,其他同学看见了如果有体会有感悟,可以直接在作文下面进行回复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就打破了纸质作业只是师生交流而非生生交流的传统,使学生习作更加透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地畅通无阻。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更有创作激情,能力弱的学生能得到更多的借鉴。
进入二十一世纪,创新教学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只有在学习中让学生充分享受到自主的权利,才会激发起主动有效的学习状态,从而自立其志,自奋其力,自致其知。作业问题也许不是个大问题,但针对初中学生实际情况,其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在自主中巩固知识,在自主中提高能力,在自主中发散思维,在自主中获得乐趣,从而在自主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广东省珠海市紫荆中学桃园路校区 519000)
论文作者:何琳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0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课后论文; 这一论文; 的是论文; 课文论文; 同学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10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