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探讨论文_曹梅玉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探讨论文_曹梅玉

广州市番禺城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当前时期建筑市场各单位对于工程造价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建设项目单位逐步开展了对于造价管理的完善工作,并采取多种管理方式进行了管理成效的对比研究,最终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方式展示出尤为明显的管理效果,成为建筑项目管理人员极其青睐的造价管理手段。本文则是以建筑项目利用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为主题,通过分析此种管理方式的优势,着重探讨了以其进行造价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优势;方法

进一步完善对于造价的管理,是建筑市场当前为建设项目单位发展提出的全新要求,也是工程整体建设方为造价管理人员开展工作安排的关键任务。因此,近几年,我国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呈现出显著的成果,并逐步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为国家工程建设的资金控制工作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单就当前建设项目单位进行造价管理工作所应用的方法来讲,施工全过程的管理是相对而言较为有效的一种,建设项目单位在新时期的造价管理中应进一步加深对此方式的应用。

一、全过程管理在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中的优势

建设项目单位开展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最常应用的管理方式分为全过程、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结算阶段四种,其中全过程管理具有显著的优势。全过程管理是以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工程组织设计、工程招投标以及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的全部阶段作为载体,采用适当的控制方法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目前,全过程管理是建设项目单位造价管控人员普遍优先选择的一种方式。本文下面就谈论一下其管理优势:

1、具有系统性与完善性

建设项目利用全过程方式进行造价管理,能够通过梳理工程的各个阶段造价的管理任务,将整体工程的造价管理工作进行精细划分,并合理地安排在所有的建设阶段,进而使工程造价得以实现部分与系统的协调统一,各部分管理的优化实现最终则会促成系统最佳管理成果,从而使建设项目管理呈现出完整的系统性,利用管理人员从直观上对各部分管理进行观察与分析。同时,正因为各部分的管理处于协调的系统中,造价管理不易出现漏项或者是前后工作重叠、断链等问题,便于工程造价管理的完善实施。

2、利于提升管理的效果

全过程的管理方式应用于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涵盖了其工程建设的各阶段的所有部门,各部门之间必须要积极配合管理人员的工作,与其他部门进行各项工作的配合开展,这就使得工程总体的造价管理获得了畅通的机制,能够在各个部门中协调的开展,有助于管理效果的提升。同时,全过程的管理侧重对设计、招投标以及施工竣工等各阶段的针对性的管理,能够使各阶段的管理工作均到达最佳效果,这样建设项目企业就可以获得预期或更高的建设收益。

二、建设项目单位以全过程方式进行造价管理的方法

利用全过程的方式开展造价管理,建设项目单位必须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深化全体人员理念、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找好管理重点。本文下面就分别对这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1、深化全体人员理念

1.1 普及全过程管理理论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设项目单位要组织专业理论人员对全过程管理的理论进行整合梳理,定期地分批次对所有人员进行理论教育,可以借助先进的管理事例,直观清晰地向全体人员展示此种管理方式的经济效用,提升全体人员对于此方式的认同感,引导他们积极地配合管理工作的开展。

1.2 做好全过程管理任务划分。建设项目单位要以工程各个阶段的所有部门设计到的人员为主体,通过在施工前强调其部门归属,为每一个部门分配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工作目标,并着力引导各部门内具有优秀全过程管理理念与实践经验的人员,展开对于本部门内所有人员的进一步深化教育,鼓励全员配合参与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1.3 设置有效的激励措施。建设项目单位可以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管理的预期目标进行估测,尤其是要以清晰的金额数字来展现完善的管理可能产生的效益,并将这些效益指标按照任务的不同对各部门进行分配,以预期的经济效益作为激励的措施,引导各部门努力推动其全过程的造价管理的任务的落实。

2、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2.1 研究原有的造价管理机制的缺陷。建设项目单位利用全过程的方式进行造价管理,必须对原有的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深入把握原有的机制各项问题产生的原有、造成的后果以及反映出的管理问题等,然后以此作为基础为全过程管理构筑尽可能完善的机制,推动现行的机制对于各项问题的有效规避,以及对于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全面预防,进而保证其管理目标的高效顺利达成。

2.2 提升管理机制的适用性与针对性。建设项目单位在构建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要加强对于项目施工各部分工程的特点的梳理,切实地研究清楚土建工程与其他的水电工程等的联系,进而与其他项目的施工进行配合,合理确定土建工程应当落实的造价管理工作任务,并尽可能地在工程材料、施工工艺方面推动工程造价规定的适用性,及时做好对于管理工作的主与次、重点与非重点的划分,推动其管理结构的优化。

3、找清管理工作的重点

3.1 完善造价编制。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是以造价编制作为前提和基础的,造价编制的合理性及适用性,将直接决定造价管理的整体效果,因此,建设项目单位要尤其做好对于造价编制的完善。具体来讲,建设项目单位要对各分部分项的工程量计量方式进行优化选用,对施工设计方案实施全面深入分析,对影响造价的全体因素开展调研并按轻重程度进行排列,进而保证其编制中的各项因素的造价方式都能够实现有效性。而其中编制的重点影响因素,大致分为气候因素及人工成本因素两类,要注意前者对于施工进度与造价的影响,而注意后者中临时用工的成本控制。

3.2 优化设计工作。建设项目单位当前开展造价管控的缺点就在于其对设计环节重视的不足,将设计环节作为重点来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是提升管理效果的关键措施。具体来看,建设项目单位必须深入实施对本工程的调研,与其他方面工程负责单位进行沟通交流,明确施工中应该与其他单位做好的配合,然后综合考虑自身施工任务以及其他方面施工对自身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两项因素,利用有效组织方式辅助开展设计工作,通过对不同方案进行对比,努力提高设计方案的水平。同时,尽量针对本工程的各项实际状况,对材料、技术、工艺及人员进行选择,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施工各因素的成本耗费。

3.3 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建设项目单位在施工阶段展开造价管理的重点任务,就在于对于设计方案变更的控制,通过严格审核变更的申请、组织专业人员对变更要求进行研究,分析变更的合理性,与申请变更的负责人员进行沟通,尽量通过优化设计的变更内容,降低变更造成的造价变动,以及对工程进度控制等产生的影响。同时,管理人员要着重对各项变动做好记录,并为变动内容重新进行造价计量方式,而且,要将变更部分作为中心,在进行工程验收时,着力推动此部分工程的强化精细验收,避免各施工部门故意地以设计变更谋求私人的利益。

三、结束语:

建设项目单位采用全过程的方式进行造价管理,对于自身造价管理工作具有显著的优势,造价管理人员要努力地做好对管理工作中各项重点任务的把握,以推动全过程管理的各项目标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 余瑞林. 浅析如何实现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J]. 价值工程, 2010(06)

[2] 钟思银. 浅析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11)

[3] 魏洪峰. 浅议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6)

[4] 胡佳.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措施的浅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02)

[5] 韩国英.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探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1)

论文作者:曹梅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  ;  ;  ;  ;  ;  ;  ;  

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探讨论文_曹梅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