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183;鲍恩的一生与他的作品_文学论文

伊丽莎白183;鲍恩的一生与他的作品_文学论文

伊丽莎白#183;鲍恩生平及其作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伊丽莎白论文,生平论文,作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只要对英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的发展情况稍稍作一回顾,我们就不难发现短篇小说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英国兴起较晚,一直到十九世纪末,它还只是作为长篇小说作家的副产品而存在的。短篇小说依附在长篇小说中,成为一种“不独立的”文学类型,这种现象并非英国独有。西方短篇小说历来就是长篇小说的附属物,可以说长篇小说生短篇小说是西方的传统。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兴起后,短篇小说才摆脱了依附状态,取得了独立发展。尤其在1860年前后,短篇小说在欧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风靡一时的文学形式。到十九世纪末,欧美主要国家的短篇小说日臻完备,莫泊桑和契诃夫的作品已成为短篇创作中两种流派的代表而广为流传。而英国的短篇创作则相形见绌,英国人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十九世纪英国短篇小说的贫乏”。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英国的短篇小说有了蓬勃的发展。但二十世纪前二十年,英国短篇小说中法国和俄国的影响较明显。二十年以后,短篇小说才真正成为一种充分独立的文学体裁,作家也因此而有可能单独以短篇成名。在英国,短篇小说具有独自的特色也是始于这个时期的。这一时期英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杰出的足以独步世界短篇小说之林的作家:劳伦斯、乔伊斯、吴尔夫、毛姆、威尔斯、高尔斯华绥等等。三十年代继续发展,出现了一大批短篇小说创作的新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赫·欧·贝茨、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伊丽莎白·鲍恩等。这一时期可以说是英国短篇小说发展的颠峰时期,四十年代后短篇小说创作逐渐走向衰落。

在上述英国短篇小说发展过程的简单回顾中,自亨利·詹姆斯以降的一系列著名短篇小说家中,大部分人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在中国,他们的作品,有关他们的生平材料或多或少有过介绍。只有伊丽莎白·鲍恩,由于国内对她的作品介绍几乎近于零,所以不为中国读者所了解。在英国文学史上,鲍恩的短篇小说创作成就堪与亨利·詹姆斯、乔伊斯、劳伦斯和吴尔夫相比肩而无愧于“本世纪以来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杰出的短篇小说家之一”(哈罗德·布鲁姆语)的赞誉。

鲍恩,1899年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市,青年时期起一直居住在英国。评论家通常称她是英国作家,因为在她的作品中很少涉及爱尔兰和爱尔兰人的生活。在她的十一部小说中,只有《最后一个九月》(1929)是以爱尔兰为创作背景的;而在《伊丽莎白·鲍恩短篇小说集》(1981)里的七十九个故事中也只有十个故事是描写爱尔兰和爱尔兰人的。鲍恩出身的家庭可谓名门望族,属爱尔兰上层阶级。她的父亲亨利·鲍恩开始是名律师,后来成了地产委员会的一名官员。伊丽莎白·鲍恩是独生女儿,她的少女时代的生活是优裕的,但并不幸福。在她七岁时,父亲因患精神病住院,她和母亲一道移居位于英格兰西海岸的肯特郡。六年后父亲恢复健康,一家人得以团聚。可不幸很快降临,母亲患上了癌症,多方求医而不治,终于在鲍恩十三岁时离开人世。不久,鲍恩进入肯特郡的一家寄读学校,她在这所学校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校长奥立佛·威利斯女士是位十分开明的教育家,她主张年轻的女人们应该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应该培养起对艺术的兴趣和鉴赏力,还应该具备应付处理生活中日常事务的能力。这一时期,鲍恩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成了学校文学社团的活跃分子。开始时,鲍恩并没有下定决心要施展她在文学上的才华,或许当时她没有发现自己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也没有发现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和再创造的才能。在结束了学校的所有指定课程后,她首先想到的职业是从事艺术研究。于是,她到伦敦的一所艺术学校听课,听完了两个学期的课后,她对艺术研究开始感到失望,觉得自己在这方面的作为不大。接着她选了一门新闻学的课程。在伦敦攻读新闻学课程的同时,她经常回到爱尔兰,志愿到都柏林医院抢救伤员。在这里,她感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爱尔兰人民带来的不幸和伤亡。

鲍恩的少年和青年时期正值英国和爱尔兰历史上的多事之秋。1913年都柏林发生了一次暴力罢工事件。1914年一战爆发,英国对德国宣战;其时,鲍恩还在爱尔兰度暑假,不到两年时间,她熟悉的都柏林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是弹痕累累,满目疮痍。1918年停战协定的签署给英国带来暂时的安宁和片刻的快乐,但随之而来的是酿成大规模流血牺牲的英爱战争。战争持续了两年(1919——1921),给爱尔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鲍恩所熟悉的一些家族的房子被夷为平地,她所认识的人或死或伤,有的逃到了英格兰。尽管1921年英、爱双方签署了停战协定,爱尔兰成立了自由政府,但是和平并没有来临,爱尔兰又爆发了两年之久的内战,战争再次使得兄弟相残,尸骨遍野,民不聊生。值得庆幸的是,鲍恩家庭一直在此生息繁衍的“鲍恩宅”在数次战火中没有被毁,逃过了被夷为平地的厄运。鲍恩本人也终于躲过了战祸;虽然战争留给了她巨大的心理创伤,但她没有被战乱所吓倒,相反,她在二十世纪初叶颠狂迷乱的历史风云中拿起了笔,开始了她的创作生涯,并逐渐成为一名有相当知名度的年轻作家。

应该说,1913年到1923年间的数次战争和其他历史事件是给鲍恩的创作带来巨大影响的。但更重要的是她心目中英格兰——爱尔兰作为整体形象的毁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格和精神上的分裂在她的短篇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首先,她的短篇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大多数属于她同一阶层,日常生活都不安定,很少有一个固定的住处的家庭。有些人住在寄宿房间里,有些人穿梭来回于某个地方,有些人则是在搬迁的过程中。其次,鲍恩作品中主人公们的情感生活也是起伏不定的,常常有一种不知所措和无所适从的感觉。曾经朝夕相处、关系密切的人或死于战争或逃离了本土,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无法相见了,无法密切来往了,他们怎么也无法调节自己复杂的心态。他们无时无刻不感到孤独、无奈。虽然他们可以出去旅游,但在异国他乡他们无法适应当地的环境。而且,他们无论到哪里,感受到的只是婚姻的不稳定,爱情的不可靠和友善的可疑。这些短篇中,还有一些故事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上层阶级中一些人的自以为是、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的精神状态。

鲍恩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邂逅集》(1923)是得力于当时著名的批评家兼小说家罗斯·麦考利的赏识和推荐而得以出版的。自此以后,她陆续发表了五部短篇小说集:《安·李的故事及其他》(1926)、《加入查尔斯及其他》(1929)、《猫的跳跃及其他》(1934)、《看着那些玫瑰花》(1941)和《魔鬼情人及其他》(1945)。她在短篇小说创作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由于罗斯·麦考利等人的介绍,这位年轻而不怎么著名的女作家结识了其他一些作家,如:伊迪丝·西特韦尔、沃尔特·德·拉·梅尔和奥尔德斯·赫胥黎等人。和这些作家时相切蹉,使鲍恩受益匪浅。1923年,鲍恩和阿兰·卡梅伦结合,卡梅伦是教育界的一名行政官员,婚后两年他被委任为牛津市的教育秘书。此后,鲍恩更广泛地接触文学界,结交了更多的作家;伊夫林·沃、安东尼·鲍威尔和其他一些作家成了她家的常客。经朋友介绍,鲍恩结识了弗吉尼亚·吴尔夫,她十分崇拜吴尔夫,对吴尔夫的作品推崇备至。通过吴尔夫,她又结识了布鲁姆斯伯里文学团体的其他作家和艺术家。由于她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和文坛的地位,她十分自如地和这些作家、艺术家交往,丝毫没有局促不安和害怕的感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鲍恩一直生活在伦敦。她充当空袭民防队员,并在情报部门工作。她继续致力于文学创作,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品不断问世。这一时期的短篇故事大多反映战争所造成的失常对人们心理的影响。故事的场景大多是遭受空袭的伦敦。英国作家安格斯·威尔逊对鲍恩作过很高的评价:“只有两个作家写出了空袭下伦敦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伊丽莎白·鲍恩和亨利·格林,这两人都是绝好的作家……”[①]可以说,鲍恩在短篇小说里写尽了二战期间主人公们的复杂微妙心理、对战争的恐惧、情感历程上的挫折和磨难。这一时期的短篇名作有《魔鬼情人》、《幸福的秋野》、《神秘的科尔》和《周日午后》等。

鲍恩在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上仿效亨利·詹姆斯和弗吉尼亚·吴尔夫,因而她的短篇小说十分注重心理分析,擅长对意识流技巧的运用。在这方面,她既继承了吴尔夫的意识流小说理论,如“时代变迁论”和“内在真实论”,同时又对此作了拓展。她对意识流手法提出了界说,认为它是一种直接通过人物的思想和感觉,从纯粹个人反应的角度来描述分析人物的方法。她指出:意识流手法对人物的表现不是通过作家的解释,而是通过人物自己产生的思想和他们自己所具有的感觉,因此,意识流小说给人以一种生动逼真的特殊感觉。鲍恩对意识流小说理论的另一个贡献是她对于时间问题的研究。她发挥了柏格森的“心理时间”和威廉·詹姆斯的“感觉中的现在”概念,阐明了意识流小说家的特殊的时间计算法,认为时间同故事的人物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另外,鲍恩在短篇创作中喜欢大量利用对话来发展情节、刻画人物,在对话中很少插入叙述说明。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人物与环境紧密相连,但她又写得含蓄,往往只影射人物可能的命运,寓意深刻,留给读者较大的想象余地。

鲍恩的作品在大西洋两岸拥有广泛的读者,评论家对她的作品尤其是短篇小说鲜有微词,普遍认为她的短篇要优于长篇。由于她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英国和爱尔兰学术界都给了她较高的荣誉:1937年她被选为爱尔兰文学院院士;1949年获“三一学院”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57年牛津大学授予她文学博士学位。美国和加拿大的读者为鲍恩短篇故事中精湛的叙述技巧、深刻的人物精神生活的刻画所吸引,把她的小说列为必读的作品。

1973年,鲍恩去世,英国文坛失去了一位出色的女作家。然而,英国短篇小说园地里的这朵奇葩并没有凋谢,相反越开越鲜艳。她和詹姆斯、乔伊斯、劳伦斯和吴尔夫等作家一样永远在英国文学长廊中闪耀着光辉。

注释:

① 引自《伊丽莎白·鲍恩短篇小说集》序。

标签:;  ;  ;  ;  ;  ;  

伊丽莎白183;鲍恩的一生与他的作品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