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例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张建明

(重庆市体育运动学校,重庆 渝中 400010 )

摘要:数学教学中,反例和证明同样重要。因为反例在辨析错误中具有直观、说服力强等突出特点,所以教学中注重反例的运用,适时地引进一些反例或引导学生构建反例,往往能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质的飞跃,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巩固和掌握定理、公式和法则,纠正一些习惯性错误,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关键字:数学教学 反例 证明 数学概念

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必须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而要否定一个命题,则只需举出一个符合题设而与结论相矛盾的例子就行了。这种与结论相矛盾的例子叫做反例。在数学教学中,反例和证明同样重要。因为反例在辨析错误中具有直观、说服力强等突出特点,所以教学中注重反例的运用,不但能使学生发现错误和漏洞,而且还可以修补相关知识,学会多角度考虑问题,从而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一、恰当运用反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概念是数学教学中最为基础的知识。教学概念时,不但要让学生弄清“是什么”,还要搞懂“不是什么”。一般来讲,教材叙述概念总是采用正面阐述的形式,而学生常常对一些概念的关键词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概念所要求的条件理解不全面,巧用典型、生动、直观的反例,对易于模糊的概念进行比较、辨析,才能形成清晰的认识。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最有利于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辨别的信息。

循环小数概念中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两个关键的词语缺一不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这两个关键词语,可以举出类似下面的反例子:

200820082008,3.14159265358979……。

经过辨析学生认识到,第一个小数虽然“2008”重复出现,但并没有“依次不断”;第二个小数位虽然“依次不断”,但并没有“重复出现”一个或几个数字,因此都不是循环小数。通过这样的反例,往往可以加深学生对循环小数概念内涵的理解,使学生清晰知道“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二、巧用反例,深化理解

反例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问题,使你对所学的知识分析得更加清晰,理解得更加深刻,掌握得更加牢固。如在学习三角形全等时,有定理“两条边及这两条边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命题1)。教师在强调全等的条件必须是“两边夹角”时,学生自然而然会想:用两条边和一个角来证明三角形全等时,能不能“两边不夹角”呢?这时,教师就会给出学生的猜想的反例。

如图1:

在△ABC和△ABD中,有AB=AB,AC=AD,∠B=∠B,但两个三角形显然不重合(即不全等)。通过这个反例,学生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个定理。

三、巧用反例,证明猜测

例:1640年,法国数学家费尔玛发现,设Fn=2^(2^n)+1,则当n=0、1、2、3、4时,Fn分别给出3、5、17、257、65537都是素数。由于F5太大,他没有再进行验证就直接猜测,对于一切自然数n,Fn都是素数。此命题若直接验证很繁杂,但到1732年,欧拉举出反例,当n=5时,F5=225+1=429497297=641×6700417是合数,这样,便说明了费尔玛猜想不成立。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数学家的重要猜想,用了很长时间不能证明猜想,若干年后,却有人举出反例否定这样的猜想,使得问题得到了解决。

四、 恰当构建反例,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反例的运用、构建,是猜想、试验、推理等多重并举的一项综合性、创造性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诱发学生创造力的一种很好的载体。反例往往是伴随着数学教学中命题的推广,正面证明失效后产生的,所以反例构建不能就事论事,而要把问题的产生过程、如何构建出反例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给学生,使反例构建与整个推理过程有机地结合,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如在学完正多边形以后,学生们都知道了正多边形的一些性质,例如:正多边形的所有的边都相等,所有的内角都相等。为了加深对这一性质的理解,教师可以从反面进行巩固。

判断:(1)所有边都相等的多边形一定是正多边形

(2)所有角都相等的多边形一定是正多边形。

(1)和(2)都是错误的,例如菱形和矩形。这两个反例学生都比较容易能想到。但是,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余的反例呢?教师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提问。显然这时难度就增加了。其实,所有边都相等的多边形都是正多边形的反例有无数多个,例如我们可以先做一个正多边形(不是正三角形),利用这些正多边形具有的不稳定性,它们的内角在变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边都保持相等,但是角度却会出现不等的情形。对于所有角都相等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的反例,其实也是有无数个。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引进一些反例或引导学生构建反例,往往能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质的飞跃,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巩固和掌握定理、公式和法则,纠正一些习惯性错误,培养思维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反例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杨昌海 《考试周刊》,2012(17):53-53

【2】《反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许彩莲,齐鹏里《中学数学》,1992(06)

【3】《高职数学教学中反例教学法的运用探析》蔡桂荣《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5):47-49

【4】《反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秦勇《科技文汇》2014.11

【5】《反例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熊少杰《中学时代》2014(11)

论文作者:张建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8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  ;  ;  ;  ;  ;  ;  ;  

“反例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_张建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