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论文_张天凤 王国晓 黄丹

心理护理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论文_张天凤 王国晓 黄丹

广元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114例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57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长高于对照组,PSQI分数低于对照组代表睡眠质量更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焦虑症;睡眠质量

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病种,焦虑症患者多表现为情绪焦虑,且多数有睡眠障碍,常表现为夜里入睡困难、睡后易被吵醒,有非常差的睡眠质量[1]。同时,差劲的睡眠治疗又会影响患者精神情绪,从而使焦虑症状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且损害患者社会功能。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提高,有助于缓解其焦虑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我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时,我院特进行相应心理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12月-2018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焦虑症患者中选取114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男27例,女30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37.5±4.4)岁。对照组,男29例,女28例;年龄22~57岁,平均年龄(36.6±3.9)岁。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差异较小,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护理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使患者进食易消化且助睡眠的食物,比如牛奶等,并指导患者用药,使其按时服用药物。

1.2.2心理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主要包括4方面:第一,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密切观察其情绪变化,在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要多对患者进行鼓励,使其学会释放自己的情绪 [2];第二,鼓励患者多进行社交活动、培养自身兴趣爱好、多参加体育锻炼,以转移患者注意力,较少焦虑症状。对患者进行适当运动指导,使其感到疲劳,加快入睡速度;第三,每天定时打扫病房卫生,调节病房温度、湿度及光线,为患者营造适合睡眠的环境。选择轻柔的音乐为患者播放,使其能在音乐的作用下,心情得到放松,内心获得平静,降低睡眠障碍严重程度,提升睡眠质量。夜间禁止无关人员出入患者病房,减少病房杂音,使患者得到舒适且安静的睡眠环境。第四,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减少多疑、敏感、不自信等不良情绪的方式。告知患者焦虑形成原因、治疗方式、治疗目的、睡眠情况和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等情况,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其从主观上出发,自主减少内心焦虑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采用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两组患者的睡眠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等进行分析比较,并对两组患者的睡眠时长等进行观察,该量表21分为满分,分数和睡眠质量成反比,即患者睡眠质量越好则分数越低。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结果通过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计算,()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运用x2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入睡时间,观察组患者进入睡眠的平均时间为(25.78±5.96)分钟,对照组患者进入睡眠的平均时间为(48.39±7.56)分钟,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7.732,p=0.000);

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时长,观察组患者的睡眠平均时长为(6.97±2.08)小时,对照组为(4.38±2.32)小时,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6.276,p=0.000);

比较两组患者的PSQI分数,观察组为(5.72±1.73)分,对照组为(10.23±2.89)分,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0.109,p=0.000)。

3讨论

焦虑症患者的焦虑程度与其睡眠质量有着密切关系,焦虑程度越强睡眠质量越差[3]。因此,在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加强对其的心理护理,从和患者的沟通中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其参与社交、加强锻炼,并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同时加强健康宣教,能进一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转移其注意力,通过增强身体疲劳,减少入睡困难现象。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其入睡时间、睡眠时长均比对照组高,且PSQI分数比对照组低,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积极作用,能加快患者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指廊,应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鹏,曾勇,熊鹏,等.慢性睡眠障碍发生机制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6,37(1):250-252.

[2]龚建兵,吴传东,周俊.情绪对焦虑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26(8):114-117.

[3]姜亚,汤玉蓉,谢忱,et al.睡眠障碍和相关焦虑、抑郁对126例慢性便秘患者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16,36(5):331-336.

论文作者:张天凤 王国晓 黄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改善焦虑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论文_张天凤 王国晓 黄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