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娱乐背景下电视戏曲节目的坚守与突围
王俊翰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摘 要: 泛娱乐背景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能够满足观众观看需求的娱乐化节目,这些节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而作为宣扬中国传统艺术的电视戏曲类节目,在这样一个泛娱乐环境下将会受到什么影响?面对收视下降和制作经费不足,电视戏曲节目是否还应坚守?本文通过对泛娱乐背景下戏曲节目的坚守与突围的分析,认为经过几十年发展的电视戏曲节目能够根据时代的进步找到自己的改进方法,从电视行业中突出重围,并将持续展现节目魅力。
关键词: 泛娱乐;戏曲类节目;坚守;突围
“泛娱乐化”一词最早出现于Neil Postman的《娱乐至死》。从定性上看,泛娱乐化指的是娱乐化内容过于泛滥的一种文化现象,定性来说,可以把泛娱乐化定为是一种消极的文化现象,主要以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为核心的一种现象。从定量方面,一旦泛娱乐化成为主流现象或者说在这样的一个文化背景下所创造出来的电视节目达到了一个度,必然会给社会来带负面的效应,降低了受众的文化品位,将会形成更多的不良的文化。
电视作为传统传播媒介,有其巨大的作用和价值,电视有传播信息、教育、交流文化和娱乐大众的多种功能。电视节目是电视的第一娱乐手段,电视节目在娱乐大众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新媒体时代媒介众多,内容也丰富,如今的电视节目以受众的观看体验,受众的中心来制作和播出,在这样一个转变中就出现了电视节目的泛娱乐性,并且这样的现象是越来越严重。但是,以现代媒介为主要的载体,特别是在现如今的电视与网络节目,网络剧,影视剧的创作上表现出来的,为了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创作和传播的内容低俗无营养,没有了本身应该具有的文化内涵,不能提供学习和思考。娱乐化电视节目制作并不适用我国所有类型的电视节目,比如有些节目中主持人或者嘉宾用一些低俗的话题来制造笑点,甚至还有就是故意露出一些身体比较隐私的部位来吸引观众,这些都是很典型的泛娱乐化现象,但对于艺术和文学类的节目特别是典型的中国戏曲节目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又是怎么样的一个状况呢?[1]
一、泛娱乐背景下的戏曲节目
电视节目的泛娱乐化现象在学界也有不同的观点,除了反对和批判的,也不少一些中立和相对支持的。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葛红兵认为:“泛娱乐化不会害死人,也不会真的危害社会,一个洋溢着自由和欢笑的社会总比一个拘谨和压抑的社会更好。”这样的观点无非对泛娱乐化有一定的赞成成分。确实对于电视节目制作行业来说,娱乐化方向去制作电视节目,能够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自然就能得到更多的收益。这样看的话娱乐化制作就是积极的一面。当然,娱乐化的制作电视节目也不适用我国所有类型的电视节目。比较典型的新闻节目就应该有其节目的严肃性。那么对于艺术和文学类的节目是不是也该娱乐化制作呢?特别是典型的中国戏曲节目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又是怎么样的一个现状呢?
秦川完全按照女人的要求被制造出来。秦川被制造出来的目的只有一个:爱上女人,然后给她快乐。连秦川这个名字也是女人给他取的,其实女人才是诗人。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电视戏曲节目由最开始的实况转播变成了专场录制播出,后来又不断发展出戏曲晚会以及戏曲艺术片等形式,如央视的《九州戏苑》,洛阳卫视的《河洛戏苑》,河南卫视的《梨园春》等都有一定的收视度和固定受众,但是泛娱乐背景影响下整体上看,这些戏曲节目所占比重在不断下降,并且我国大部分地方电视台根本没有安排戏曲节目播出,人们能看到戏曲节目的大多都是在春节或者重大节目上的一些电视晚会上。并且这样的情况都是因为电视台为了满足整个晚会呈现出多样化和艺术性才会设置一两个戏曲节目作为点缀,可见电视戏曲节目在我国电视行业中的处境和现状并不乐观。
从电视戏曲本身内容上看,戏曲所反映的内容和我们真实的生活是有差距的,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不符合现在的观众审美和艺术需要,以至于戏曲和大多数的电视节目观众有着很大的距离。人们看不懂,听不懂,这样的形式和内容也并不具有时尚感和娱乐性,也导致了许多人对戏曲有不少的偏见和持有否认心态并更加倾向于欣赏泛娱乐背景下搞笑和娱乐性的节目。
老K有两副拳击手套。我们常去那片坟地一起练拳击。我和舒曼喜欢这种运动,它让我们体会到了男子汉式的勇敢。
二、泛娱乐背景下戏曲节目坚守与突围
此时,棋盘中棋子状态明确,有严格对应的位置坐标、次序和对应棋手,可以容易算出获胜方。当叶子节点的评估值为1时,黑色获胜,而当它为0时,白色获胜[3]。
国戏曲想要改善现在的现状就必须要回归民间,贴合大众。同时想要电视戏曲节目受到更多人的喜爱,光是在通过电视制作上下功夫效果并不佳。还需要让百姓能接触到戏曲。所以在制作电视戏曲节目之前,制作团队也可以尝试让年轻人喜欢上戏曲。
其次,成本核算也可以成为对事业单位做出评价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事业单位具有公共性的特点,因此,相对应的政府部门就要对事业单位进行严格的把控,将成本核算指标作为评定单位工作质量的一项内容。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电视戏曲节目收视下降,自然对于电视戏曲节目的资金投入是有所影响的,从而就会导致一些真的很好的戏曲佳作不能在电视屏幕上播放,使其不能满足那些真心喜欢戏曲节目的忠实受众,这样时间一长该类节目的原本受众当自己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也自然会选择其他内容来填充需求。电视戏曲节目就更加不能收到大众的关注了,如今这样的现状并不少见。[2]
(一)打造戏曲频道,对不同层次的观众制作相对应的戏曲节目
比如安徽台的《擂台赛》。积极鼓励观众参与节目,通过自身的感受来让观众不得不对戏曲刮目相看,一旦重视,戏曲不免在观众心里有不凡的地位,电视戏曲节目收视也会逐渐提升。
(二)回归民间,扩展观众群
电视戏曲节目的发是伴随着我国电视事业一起起步至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一段时间,电视戏曲节目出现过辉煌的时期。我国的各省各地方电视台都争相开设关于电视戏曲的不同类型和形式的节目,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态。之所以会有这么火的时候,是因为电视戏曲的背后本身有其价值和意义所在。
1979年7月1日开设的电视戏曲栏目《秦之声》在坚守了33年以后最终离开了陕西卫视。不由得引发了人们对电视戏曲节目是否有后续发展可能的思考,引发了人们对如何让戏曲节目在众多低俗的娱乐节目中突围的思考。
(三)电视戏曲也需要通俗化和增加趣味性
电视戏曲节目要谋求发展那就要培养观众,现如今的电视观众对于戏曲的接受度以及了解度都是参差不齐的,所以节目就一定要有明确定位。
在这样的一个电视节目泛娱乐的大背景下,对电视戏曲节目的刺激肯定是巨大的。到底要不要尝试电视戏曲节目也进行娱乐化的制作?想必在不少的电视工作者和学者的心中也有所思考过。电视戏曲节目不能完全等同于纯粹意义上的戏曲艺术。从戏曲的角度上来说,电视就是一个传播的途径。如果用电视来决定戏曲的话,相比这是一个不成熟的想法。所以,坚守电视戏曲节目要做的永远不可能是让电视戏曲娱乐化去取悦大众,成为热门商品。
(四)提升创新能力和制作水平
由于电视戏曲节目的主核不像其他娱乐节目并且戏曲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所以整个制作团队就必须拥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艺术品位,同时创新的能力也不可缺少。以从观念、形式、内容、技术等方面在保持戏曲本有的艺术性去创新,只有创作观念的与时更替才能适应这个时代。
1.当前在小学生英语的教学领域,有一大部分教师沿用传统英语教学方法,不仅在方法上被时代所淘汰,在教学理念上也非常陈旧和落后,很多农村的教师在新式的教学方法方面几乎没有涉及过信息化教学模式,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根本无法有效地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难被充分调动。
(五)增添特点优异的主持人
现如今电视节目的主持人效应也是不可忽视的。主持人的粉丝效应不容忽视,主持人越知名,节目收看人数相对会增加不少。电视戏曲节目同样可以增加名气较大同时对戏曲有所了解的主持人,打造出和节目相捆绑的主持人。当受众说起该主持人时就可以想起其主持的节目,这对电视节目的推广和提高收视是具有巨大作用的。
电视戏曲节目通过坚守与突围,我国的戏曲文化和戏曲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继续得到发展。但是,中国的戏曲文化又不仅仅是普通文化这么简单,它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哪怕是在这样的一个泛娱乐背景下,人们越来越喜欢看娱乐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精神需求,也不管时代是怎么样的一个发展和变迁,戏曲里的那些真善美依旧是我们任何时代的人一生所要追求的和推崇的。它们是崇高的,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价值取向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代又一代人被它影响着。所以,电视戏曲节目的坚守不仅仅是坚守着我国电视节目的发展途中大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这样的坚守是在保护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戏曲艺术。这也是为什么现如今电视文艺工作者依旧在创造电视戏曲节目,依旧在找突破,依旧有不少的科研工作者在为之研究。[3]
三、结论
在泛娱乐化背景下,给电视戏曲节目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但是电视戏曲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依旧在坚守着自己的初心。从弘扬和传承的角度来看,电视戏曲不应该被广告和收视率所影响,也不应该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电视文艺工作者必须要保持很清醒的头脑去面对电视戏曲节目的一系列现状,虽然说电视戏曲在泛娱乐化背景下越来越萎靡,但是我们仍要打起精神,探索出路,开拓新的市场。
参考文献:
[1]周树超.中国电视戏曲节目发展的困境与突围[J].现代国企研究,2015(4):241.
[2]马静.泛娱乐化背景下电视文学的困境及突围[J].当代电视,2017(03):78-79.
[3]王勇.略论泛娱乐化背景下的影视艺术教育[J].艺术教育,2018(09):84-85.
中图分类号: G2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 22-0093-02
作者简介: 王俊翰,男,汉族,四川安岳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与制作。
标签:泛娱乐论文; 戏曲类节目论文; 坚守论文; 突围论文;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