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论文_祁娟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论文_祁娟

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社会工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对于道路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会对道路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产生直接的影响,施工技术应用不当以及施工环节差错等都会可能影响到道路通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因而施工单位必须要提高对于道路桥梁沉降段施工的重视程度,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本文分析道路桥梁沉降的危害及产生原因,并就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道路桥梁 沉降段 路基路面 施工技术

一、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危害分析

道路桥梁工程作为陆地交通的主要形式,其承载着大部分的交通运输职责,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要基层设施。但是,我国现阶段的道路桥梁路基路面沉降的问题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路面的不平整度,出现了桥头跳车的情况,并且路基路面也存在着搭板断裂的情况,其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到通行的速度,增加车内部磨损的程度,还将对行车安全带来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跳车现象还会加剧桥梁结构的损失,主要表现在对桥头与路面结合处的损伤,影响到路桥与路面连接处的通信顺畅,为通行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基于此,加强提升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就成为保证交通运输质量的根本,进而确保交通顺畅、通行的安全。

二、道路桥梁工程沉降问题的出现原因

2.1施工设计不合理

我国进行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主要采用的方式为:应用大量的混凝土和钢筋来进行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增强其强度,保障其应用。具体来讲,在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中,有效的应用混凝土和钢筋来提升道路桥梁的承载能力和抗压能力。但是,这种设计模式存在某些缺陷,非常不利于保障施工的质量好水平。比如:车辆在问题路面行驶中出现的跳车问题没有因为搭板设计方式的应用而降低,没有对于车中的人员生命安全进行有效保障。因此,对于施工的企业来讲,需要进行结构设计的完善工作,保障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2填土压实度不足

公路工程设计标准中要求采用桥台后背填土处理,对桥梁通道、涵洞施工设计进行施工,进而达到了其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工程施工阶段,因为施工技术操作工艺及其手段的十分繁琐,并且其工程的施工影响因素较多,比如: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若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会影响到台背填土的质量问题出现,造成道路桥梁的沉降问题出现。与此同时,因为交通量较大,道路桥梁所承受的压力符合较大,使得地基的塑性出现变化。另外,在自然、气候双重作用下,使得道路桥梁工程在长期使用中,出现了差异沉降的问题,对路面的平整度造成影响。

2.3地基不坚固

地基不坚固是引起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不均匀沉降的重要原因。由于道路地基的种类多、土质差异性大,因此设计和施工时必须充分考虑地基的影响。如果道路地基较为松软或者施工过程中压实度不高,则在道路自重和车辆荷载的共同作用下,道路桥梁沉降段就容易产生地基沉陷,造成路基路面开裂或搭板断裂。另外,部分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往往采取就地取材的办法采集填料,甚至不经脱水处理就直接填筑,导致填料的刚度和强度都难以达到设计标准和施工要求,在道路自重和行车的压力下,会造成填料严重变形。

三、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3.1道路桥梁沉降段设计

在道路桥梁沉降段,从填土路基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向支承刚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过渡,其强度不同,变形程度也不同。因此,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变形控制。一是把错落式沉降转换为连续斜坡式沉降。认真分析造成错落式沉降的影响因素,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将错落式沉降转变为连续斜坡式沉降,以减少跳车等现象的发生。为确保沉降段路基过渡强度,需要设置强度梯度剖面50m,如难以达到50m的要求,至少也要保证30m的坡道长度。二是有效控制路基沉降量。设计时不仅要优先考虑排水问题,还要考虑填料和施工方式对路基沉降量的影响。应保证路基沉降差小于5m,沉降坡差0.4%或更小的控制标准,使路基条件符合规范要求。

3.2台背压实施工

为了规避道路桥梁沉降及桥头跳车问题,需要确保台背回填料的压实质量,避免这方面的不良因素。就实际工程施工而言,台背压实施工受影响因素较多,因而其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关于高速公路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基顶面的填土压实度,均有相对应的标准要求作为参照,其压实度需达到95%。填料分层松铺厚度也需要谨慎把握,采用小型夯具和采用其他夯具,其松铺厚度要求不同,前一种松铺厚度建议小于15cm,后一种松铺厚度建议小于20cm。另外,为了在台背回填时夯实死角,可选择用蛙式打夯机对小型压路机进行施工。

3.3软弱地基处理

软弱地基地基稳定性较差、强度较低、含水量超标、孔隙率高,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要谨慎处理该类型地基。在处理软弱地基之前,先需要测试施工区域的土层含水量和孔隙比在允许值范围内,一般情况下,排水固结、深层搅拌喷射注浆、超载预压、粉喷桩等均是处理软弱地基的最佳方式。而针对软土层弧度较大的软弱地基,还需增加两项处理手段,一是减轻回填材料;二是增强地基土强度。如果不在允许值范围内,换土处理方式最佳;如果是填土高度低于4m的道路桥梁施工,开挖深度建议不超过0.6m;如果填土高度超出4m时,建议开挖深度达到1m。

3.4路桥沉降段路面变形控制

在严控路桥的沉降段的路面变形过程中,也应对工后沉降幅度进行控制,以及加强对道路桥梁交界处的不均衡沉降控制。因此,在进行施工设计时,利用电脑数据进行模拟实践的方式来测量出沉降的幅度区间,以得出工后沉降的基本范围,并根据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技术调整,使之沉降差异保持在10厘米间,并使之在三个月间的沉降幅度差保持在最小。模拟沉降区间在达到施工要求后在进行实际施工,以减少人为经验误差的产生。故而,道桥施工单位设计人员应在施工前进行模拟实践,从而得出实际有效的施工方案,以使施工技术能够达到控制路桥沉降段变形的目标,进而实现路桥沉降段路面的合理结构设计。

四、结束语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问题会导致驾驶舒适度的降低,还有可能诱发跳车等安全事故,因而道路桥梁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方案,选择合适的地基填料,严格控制路基路面的施工流程,促进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文杰.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述[J].江西建材,2017(19).

[2]胡强.道路桥梁工程项目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浅述[J].低碳世界,2017(15).

论文作者:祁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2

标签:;  ;  ;  ;  ;  ;  ;  ;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应用解析论文_祁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