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蕴含的“善”和“美”,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中的“美”。真善美三者统一,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与理想才能在大学生心中扎根。
在学校的学科建设方面,德育之所以远远落后于其它学科,在学生的全面素质中道德思维素质之所以是最薄弱的环节,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的各种因素之外,历史造成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单一的政治说教与僵化教育,乃至真善美与假丑恶经常莫辨甚至颠倒混淆也大有关系。
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人为造成的假真莫辨,美丑善恶不分的情况虽不再明显存在,但对其科学性、真实性仍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因为时至今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仍缺乏明确、稳定的自身知识系统和特定范围,再加上老现在讲授时多仅从善与美的角度作简单诱导,与现实的情况存在不小的距离。在现实中,社会风气的不良,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失误及某些腐败现象的存在,使学生对老师认为善的美的东西存在疑义。有的认为这虽然好,但现在办不到,也许若干年后能做到,更有甚者则认为这是老师为了某种宣传目的编造出来的。为此,在学生中极可能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厌恶情绪。究其原因,仍然是“真”的成分不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然作为一门科学,其知识就要经得起现实生活的检验和历史的验证。特别是今天的大学生,眼界开阔,思想活跃,各种色彩斑澜的东西见得多,再加父兄辈积累的所谓经验教训,更使得他们不易轻信别人。本来“腐败”、“失误”之类毕竟有限,不可能代表多数,更不能概括全体,但一些好以偏概全的学生,往往会误认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情绪一旦偏颇,成见一经形成,就会对真善美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即使听闻也会作出歪曲的理解,这些都给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困难和障碍。要扫除这些困难和障碍,首先得帮助他们克服偏见,消除疑虑;同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性、真实性、系统性、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应有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除了“真”存在不足外,对其内容的“超前性”与“适应性”二者关系的处理也存在某些不足。这里所说的“超前性”,就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人要能适应社会、国家发展的需要,能真正“面向未来”;而“适应性”就是培养出来的人能适应当前社会、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未来与现在,长远与眼前这二者不可偏废。但在前几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两种明显的偏向。一种是只顾及“超前性”,而忽视了“适应性”。老师在教学中一味用抽象概括的、在现阶段还暂时无法实现的高标准的道德准则要求学生,忽视了青年学生自身的需要与周围的环境。因为青年学生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情况下,在家庭和社会普遍重视物质利益的环境中往往会偏重考虑自身的利益、自身的需要及自身的价值。而有的同志恰恰没有注意这些特点,继续习惯地唱高调,只谈“义”,不讲“利”;只说“天理”,忽视“人欲”。不切实际地要青年学生去当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无己无我地为他人献出一切,这显然很难行得通。因为这些“义”、“天理”、“无我”精神等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虽然是善的美的,但是现实生活中毕竟带有“超前”性质;对这种超前性如过分强调,学生不但不易接受,而且还会引起反感。“超前性”的思想品质虽然应大力提倡鼓励,但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唯一的内容。只要不悖于四项基本原则,有关青年学生自身利益和自身价值的内容也应适当肯定。
另一个偏向与此相反。就是一些同志只注意“适应性”,而完全忽视“超前性”。这些人在社会“物欲”盛行风气的影响下,在课堂上张口就言利,闭口讲实惠,很少或压根儿不讲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爱国主义与为人民服务精神等;即使教材中有这方面的内容不得不讲,也讲得理不直气不壮。为什么现在很多青年缺乏远大理想,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尽早赚钱、享乐。有的甚至有书不念,整天泡在舞场、麻将桌上,或游山玩水,还有的干脆跑生意,把自己变成“挣钱机器”,“经济动物”。这种现象跟我们平时不注意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讲共产主义高尚品德有关。在相当一部分人眼中,这一切似乎都早已过时了,这是非常危险的。
由此可见,前一种偏见只讲社会、国家、长远需要,不顾个人自身和目前利益;后一种偏向只注重个人利益,不顾国家将来需要,这都不行。因为个人与国家、社会是相互关联的。我们不反对在现实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满足个人物质和精神需要,但决不能无视社会发展和国家的长远需要。总之,我们必须大胆地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善”和“美”的内容去启迪教育青年学生,向他们大力灌输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和爱国主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二
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陈旧,没有在新形势下及时更新教学方式,也相应加剧了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其效果。
改革开放彻底打破了过去封闭单一的局面,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都无比活跃、多姿多彩,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志应认清这个全新的现实,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需要,在教学中采用新颖活泼的形式和方法启迪诱导青年学生。比如通过平等民主相互争鸣探讨的办法,去“疑义相与析”,“奇峰共攀登”;通过因势利导的方式,带领他们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探求其真谛,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使他们自觉地接受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逐渐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但我们从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同志往往囿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观念,对社会改革前进中出现的新观念、新事物无动于衷,照样采用“我讲你听”、“我说你服”的老章程。特别在传授有关马列主义原理、原则及各种抽象概念时,教育者不是去努力发掘多姿多彩的现实中涌现的丰富生动的材料以印证、充实,而是照搬照抄,生硬地兜售。从而人为地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乏味。
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既然与政治形势密切相关,在教学中就无疑会涉及现实中的一些敏感问题。当学生问及这些问题时,有些教师仅大道理讲几句,人云亦云,无真知灼见,学生当然不满意;有的则“顾左右而言它”,用几句不着边际的话搪塞。有的学生就曾在课堂上问:“老师在这里讲的与在家里饭桌上讲的是一样的吗?”这就明显表现了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不信任。具有这种心态的不是一两所学校,而恐怕具有某种普遍性。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当然无法获得应有效益。
不敢面对现实、言不由衷,说明我们有的教师仍受着“左”的影响,甚至有的还在继续贯彻“左”的一套。当有的教师一旦发现学生某些方面不符合所谓“正统”的要求时,不是冷静耐心细致地分析寻找产生这些思想的条件和原因,而往往斥责多于宽容和理解,批判多于分析和思考,禁止多于疏导和开启。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导致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感情上的对立。最好的办法就是教育者多与被教育者接触,多了解关心他们,爱护理解他们。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只有形成一种新型的“师友”关系,学生才会对教师主动坦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才能对症下药,才具有强大的说服力,用“批”和“压”的办法只能适得其反,只会增加隔膜和对立。
三
马克思的一句名言:“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马克思全集》第一卷第15页)提示我们,如何造就以及如何培育具有自律精神的人,是学校德育中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般说来,道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给人们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启迪、培养人们在道德上的认识能力和选择能力。正确的道德教育是人们道德良知形成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以下侧重从德育的角度探讨自律精神的培养。
1.应注重道德规范的理性阐明。伦理规范是告诉人们应当如何去做的,理性阐明则是要解决为何要去做的问题。然而在以往的实际工作中,人们大多把德育视为有关伦理原则、规范的传授和灌输,甚至很少提供给受教育者如何运用这些原则和规范的能力。由于缺乏相应的理性阐明,使人们对道德规范的接受始终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上。既然人们一直无从得知为何要这么做,那么正确的道德规范就难以扎根人心,成为人们的自律。例如,多年来,我们曾大力弘扬一系列新道德规范,如“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但由于社会上并未能具体实在地给予阐释,许多人只是凭热情响应,而不是在真正的理解前提下奉行,因此,这些口号往往盛行一时,却未能长久深入并成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良知。在德育中注重道德规范的理性阐明,还有一项更为基本的工作要做,那就是,我们需要阐明道德规范之理由的科学理论,也需要那种能从理性上阐明道德理由的德育教材和德育模式,这是目前我们所缺乏的。
2.促进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和其它方面的知识一样,知和能虽有密切关系,但知并不完全等于能。同理,懂得一定的道德规范,并不等于就有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因此,德育不全要灌输,而且还要刺激、启发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一些问题并作出相应判断。在日常道德生活中,我们除了在是与非、善与恶、有价值与无价值间进行判断与选择外,还经常要遇到一些是与是、善与善、价值与价值之间的矛盾。解决这种道德矛盾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往往不能做到两全其美。人们的需要是多样的,而现存的客观条件难以使人们尽如人意。例如,过于刻苦地学习,往往得以损害自己的健康为代价等等。国外有些学者提出一种讨论教学法作为道德教学方法之一。他们在教学中提供一种假设的与真实生活中的道德两难式困境问题让学生公开讨论,以刺激学生自然的思考方式。通过讨论,学生们明白其推理的限制,并将其它学生的理由加以比较,冲突的观点迫使他们反省自己的道德观念。这种讨论的目的是要提供给学生在社会中作选择和反省其道德观念的机会,经过讨论,从中学习解决道德问题的新办法。
3.加强独立性与创造精神的培养。道德选择方式可概括为三种:习俗型、良知型和理智型。习俗型道德选择方式的特点是以大众是非为是非,以权威是非为是非,缺乏独立自主的判断。从心理学上讲,这叫“从众人格”和“权威人格”。中国传统道德选择方式是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的,在个人道德这个层面,个人进行道德选择的时候,则又更多地表现为以大众的是非为是非。这种神圣化和目的化的道德缺少一种基于个人经验和个人理性的反省和审视,使个人理性趋于萎缩,社会道德生活趋于封闭和保守。在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所谓的德育是由教育者单方面向学生灌输一些伦理原则和规范,受教育者只能无条件地死记、硬背和服从,一旦学生的言行与这些语录、规范不一致,就得受查挨批。这必然使学生丧失独立思考的自主性,养成唯书唯上随大流和用违心的言论去应付的习惯。我们应注意克服这种不良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绝对的放任与权威都不适合理性反省能力的发展。比较合理的教育方式应当是在要求受教育者遵循基本的规则以外,多提供给他们探索世界、发展事实的机会,让他们经常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知道,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律令体系一旦内化为人们的心理结构,是极难改变和破除的,所以我们说改造他人的人格并非易事,但道德毕竟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人们在科学地揭示道德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更新道德观念和道德心理结构,从而积极地、自觉地、能动地创造出符合人的内在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道德体系。
4.道德品质各要素的协调发展。道德品质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习惯等要素。道德良知从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是一定的道德观念、情感、意志和信念在个人意识中的统一。因此,自律精神的培养,必须靠相应的这些道德要素的培养。例如,道德上的知当然是重要的,但它只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而非主要条件,没有情感,德难以履行,甚至会做出与德相背的事。同样,缺乏相应的道德意志、信念、习惯也是不行的。这是大家较容易理解的道理,故不赘述。一般地说,上述道德各要素的培养主要靠人们的道德实践。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在美德的形成问题上,就特别强调社会实践和行为的训练,指出:我们由于实行公正,而变为公正的人,由于实行节制和勇敢而变为节制、勇敢的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更是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这是众所周知的。在道德习惯的培养上,列宁认为,共产主义新人道德品质上的突出特点是,他们对于人类一切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已从必然遵守变为习惯于遵守。英国教育家皮德思认为,习惯不一定要通过刻板的方式来建立,教育倘能以一种含有理性思辩的方式来培养习惯,则习惯将成为原则化道德的基础,而习惯对于“自我控制”之德行的培养,尤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对皮德思而言,欲登理性与自律的殿堂,必须经过习惯的庭院。可见,道德品质各要素的协调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总之,自律精神的养成必须经过极为长远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学校德育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只有不断地给予引导,受教育者才能渐渐地达到新的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