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开发构想_农民论文

河西走廊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开发构想_农民论文

河西走廊农村人力资源现状评析与开发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西走廊论文,现状论文,人力资源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进程中,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始终是人们持续关注的热点。甘肃河西 走廊作为本省相对发达的农业经济区,能否在实现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伟大 变革中,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区际特色的发展之路,从根本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 效利用。因此,客观地估价该地区人力资源存量状况,进而探索人力资源开发的多维模式, 寻求人口压力向人力资源转化的途径和方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人力资源现状评估及成因分析

河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绿洲经济区,也是甘肃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区包括酒泉、张 掖、武威三个地区和金昌、嘉峪关两市,共20个县级行政区。面积27.71万km[2],占全省60.4 9%;截至1998年底,全区耕地面积957.14万亩,占全省12.99%;人口462.18万,占全省18.6 1%;其中农业人口353.69万,占该地区人口总量的76.53%;农村劳动力171.27万,占该地区 农业总人口的48.42%。由于本文研究对象的特殊限定,我们只能着眼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本 身,把农村劳动力作为描述和评价该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样本加以展示,并对其基本特 征作出如下概括。

1.总量过剩

从人力资源的供需关系看,该地区与全国农村情形大致相同,劳动力呈供给过剩格局。究 其原因,首先是人地矛盾所致。经济学家认为,在目前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每个劳动力一 般要耕种0.8公顷(合12亩)土地,才可获得一定的规模收益,此外,每个农业劳动力要配置0 .4个林、牧、渔业劳动力。照此推算,1998年底全区957.14万亩耕地只需79.76万农业劳动 力,外加31.9万林、牧、渔业劳动力,共计111.6万人,供需差额59.6万人,剩余率为34.8% ,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9%)。从动态看,1990年到1998年,农业劳动力供给以每年2.21% 的净幅度递增(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由80年代4.7%降至2.0%左右),相当于耕地年均增速的6.31 倍。再考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退耕还林还草等对耕地增率的影响,必然导致人地矛盾 加剧,使大量农村劳动力析出而成为剩余。其次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西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着部门劳动 生产率持续提高,也客观上造成农业生产所能容纳的劳动力总量不断减少。其三,农业劳动 力转移渠道不畅。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缓解农村劳动力总量过剩压力的根本途径,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正因为非农产业发展滞后,才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难以达到 人们所期望的强度。统计资料显示,1998年底,该地区非农产业所吸纳的农业劳动力仅占农 村劳动力总量的24.3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4%,加之户籍管理高度专控性所限,除少 量农村人口以招生、招工、参军等形式流出外,绝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滞留在土地上, 并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形成挤压之势。

2.素质欠佳

从总体上说,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主要是指科学文化素质),这不仅是总量过剩的原 因,也是人口压力难以转化为人力资源的结果。①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决定人口素质的首要经 济前提,它在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环节上,制约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并由此制约着智能发展的 条件和机会。甘肃农民人均收入至今仍名列全国榜尾,河西地区虽为本省相对发达的农业经 济区,但农民人均纯收入1998年仅为2474元,恩格尔系数高达59.5%,仍为改革开放前的水 平。由于收入对消费的“硬约束”,导致农村劳动力只能维持简单重复的“体力”再生产, 极大地限制了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②农业技术多属工艺流程技术,内部单元技术之间相干 性差且对自然条件依赖性较强。因此,制约了农民提高自身技术素质的主动性。同时,传统 农耕方式惯性较大,农业经济结构分化缓慢,致使农村劳动力拓展自身潜力,实现职业转移 的条件、机会和空间都十分有限,只有“子承父业”,以世代相袭的经验和技能依赖土地为 生。③受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基本内核的农村“文化圈”长期熏染,加之该地区深居内陆腹 地所带来的各种区位劣势,综合造就了农民思想观念保守、狭隘,市场意识淡薄等一系列“ 劣根性”,是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欠佳的深层而厚重的原因。④教育落后是造成农村劳动力 素质欠佳最直接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国民基础教育水平落后,职业技术教育断档,导致农 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而职业技能欠缺。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农村从业人员中,文 盲 和半文盲比例东部为10.2%,中部为12.5%,西部为21.6%。以此估算,河西地区171.27万农 村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就高达37万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以西部平均水平96 %估算有164万多人;而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以西部平均水平0.11%估算仅为0.88万人。由 此可见,农村劳动力素质欠佳是其文化程度落后所导致的直接结果。同时,就职业技术教育 而言,1998年底,河西地区虽已建成15所县级职教中心学校,当年招生4500人,但全部为初 中分流而来的毕业生,而现有的农村劳动力还无法迈进学校门槛。

3.结构失调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经济结构变化滞后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就业结构转换滞后于产值 结构的转换。同时甘肃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长期受“温饱”问题的困扰,迫使各级政府不 得不依靠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来强化粮食种植业的产出功能。这些体制性因素综合作用,是导 致该地区农业与非农产业、农业内部种植业与其它产业之间比例失调的重要原因。由此而造 成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有悖于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格局,见表1所示。

由表1数据可知:①75.65%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部门,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24个百分点 ,而当年全国平均水平已降至64.38%。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全部农村人口比重仅为22%,农 业就业比重不足6%。②由于对劳动力技术素质要求上的差异所致,除商贸、运输、建筑业之 外,其它部门就业比重均低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这一方面反映了该地区乡镇工业及非农产 业发展严重滞后,使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量有限,另一方面也表明人力资源转移难易 程度、就业结构与行业技术要求息息相关。③如果把就业结构看作结果来追溯原因,便不难 看出,就业结构比例的不合理是农村劳动力知识结构、技术结构失调所造成的,这是人与职 业岗位相互选择的必然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获取有关统计资料的难度较大,我们不得不回避河西地区农村人力资 源现状的具体细节,只从静态上选取1998年这个断面,对其总量、素质、结构进行粗略地分 析和评价,似有以偏概全之嫌。同时还需指出,河西地区农村劳动力现状的三大特征之间存 在着互为因果、彼此关联的制约关系。从动态的观点看,随着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实施,每 一个特征的演变既受制于其它特征的影响,又必然引起其它特征的变化。正是这种互动关系 ,在实践中也为该地区解开人口压力困境连环,提供了多重突破口,有助于实现点面之间的 “联动”效应。

表1 1998年河西地区农村劳动力分布结构

全地区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运输仓储及 商贸其它非

邮电通信业 餐饮业 农产业

总量(万)

171.27 129.56

4.87

7.51 5.36 4.1819.79

比重(%)100

75.652.84

4.38 3.13 2.4411.56

全省平均水平-75.413.39

4.13 2.00 2.0513.02

二、人力资源开发的多维动力模式及其比较

如上所述,河西地区农村劳动力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它既阻碍着该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又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农民收入的增长形成强势压力。解决 这 些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借助各种人力资源开发的动力模式,把 农村人口的沉重负担和压力转化为宝贵的人力资源。这里所谓的人力资源开发动力模式,是 指各种开发主体,借助不同的动力机制,为达到特定功能目标,在社会大系统中进行人力资 源开发的基本形式。按照差异性原则,我们可以把它区分为如下四种基本类型:

1.制度创新推进模式

这种模式的动力主体主要是政府;动力机制是通过政策和投入,释放制度创新能量,强化 人力资源积累与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和协调全社会力量,营造人力资源开发的舆论环 境和政策氛围;其功能目标侧重于完善农村人口的心理素质和观念形态。需要强调指出的是 ,在实施这种模式的过程中,制度创新更具全局性和深远意义。如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局面的打破,农村劳动力技术资格认证制度的完善,农民收入与消费 政策的有效调整,人力资源在市场配置中的法规建设等等,都会在社会心理和观念形态这两 大层面上,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产生积极的制度“诱发效应”。

2.产业分化驱动模式

这种模式的动力主体是产业界;其动力机制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分化和 调整,派生新的产业和职业岗位需求,引导农村劳动者为适应新的职业要求而挖掘自身潜能 ,在实践中开发劳动者的智力资源。实施这种模式的基本功能目标侧重于提高劳动者的产业 技术素质。社会发展的历程表明,市场供给和需求是相互创造的,产业结构与人的技术素质 是相互选择的,二者存在着静态上相互适应和动态上彼此互动关系。因此,产业分化与结构 变动需求必然会给劳动力供给提供变动条件和空间,驱动劳动力资源深度开发并重新配制。 例如,在农业部门内部,由单一的粮食耕种业向养殖业、饲料供应业、工业原料供应业的转 变和调整,就会引导农民学习养殖技术、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种植和加工技术,造就出大批技 术致富能手。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变和调整,也会引导农村劳动力钻研其它产业技术,开发 自己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素质和本领,不断分化出各种各样农民企业家和专业技术人才。需 要指出的是,产业结构裂变和调整在先,然后驱动劳动者素质提高,只是这种模式的效应之 一。事实上,在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根据产业结构未来变动趋势,对人力资源进行先期开 发和积累,更具有超前性和决定意义,它对加速产业结构的分化和调整以及保证调整目标的 实现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基础教育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的动力主体是教育界;其动力机制是通过教育的启蒙、灌输、培养等功能,造就 合格的劳动者和接班人;这种模式的功能目标侧重于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马克思曾 经讲过:“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大程度上变成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 本身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一般智力的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下册第220页)因此,作为一般知识向生产力转化桥梁的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 作用集中表现在为经济建设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技术人才,并通过这种人力资源增量 介入不断引发原有人力资本存量的演变和调整,逐步提高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河西地 区农村现有劳动力与经济发展要求的矛盾,从根本上说,是教育落后所造成的。因此,要改 变这种被动局面,必须从教育抓起。全日制正规学校担负着国家基础教育的使命,它的功能 是从全社会层面上,提升着未来人力资源质量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职业技术教育直接承 担着培训劳动者岗位技能的重任,它对现实生产能力的发挥产生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异地培 养、人际交往、观摩学习等是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其功能在于通过实施“借力”战略,靠 吸纳外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迅速提升本地人才和产业的素质。应当看到,随着知识经 济时代的到来,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进程中,对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与 普及程度将直接决定着这一进程的方方面面。

4.城镇化诱导模式

农村城镇化进程,是人口和经济在特定地域内不断聚集的过程。在乡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进 化中,它起着重要的先导与载体作用。发展中的城镇以其聚集效应不仅为工业、商贸、科技 、教育等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而且还造就了一个总量不断扩大并由较高收入的城镇 就业人口组成的市场,直接拉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持续增长。同时,城镇化还通过不 断吸纳农村人口而改造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农业经济走向现代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 这种模式,其动力机制就是通过发挥上述的城镇化功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以 激发农村劳动力按照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来改造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实现向城镇化的转移, 并通过诱导作用,促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向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内延伸;它的功能目标是侧 重于通过提高农民的现代意识和竞争能力,来达到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很显然,随着农村 人口向城镇转移阻力的逐步解除,为农民进城设置了均等的机会,谁能在城镇化进程中捷足 先登,根本上取决于自身素质和能力。与此同时,城镇化的聚集效应,使城镇在吸纳新技术 、经济资源、市场信息等方面,总是处于优势地位,通过吸引农民进城学习、打工等方式, 使 其在开阔视野的同时获得一技之长,成为一批又一批农村致富的带头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 ,我们把农村城镇化过程同时看作是人力资源有效转移、聚集和回流的过程。

三、走出困境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

河西走廊农村人力资源存量的现状和困境,是由各种复杂的因素综合导致并长期积累形成 的。由于区内各县市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要走出困境,其战略、政策和措施的选择必然 会各有千秋。在这里,我们无法面面俱到,只能依据上述四种模式的功能特点和要求,从全 局高度,对整个地区带有普遍性的战略及政策,提出自己的构想和建议,它们主要是: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不移地实施新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战略

必须承认,传统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是造成目前河西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现状与困境的体制 性根源。一方面,它片面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增长的质量和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它片面 强调物态资本的有形投入而忽视人力资源改善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贡献,致使农村人力资源 总量、结构、素质均无法适应农业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和要求。因此,经济增长与发展战略的 转变,是该地区走出农村人口困境的治本之策。为此,各级政府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要更 新观念,坚定信心,树立新的发展观,坚定不移地按照“两个根本转变”的客观要求,把经 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人的解放以及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形成良性互 动循环,以便在全局意义上,为该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构建运作顺畅的社会驱动机制。同 时,在政策措施上,要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在规划、投入、培养、考核、使用、奖惩等方面 ,健全“以人为本”的政策体系,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设施,为该地区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战略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策保障。

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科技兴区立业的导向战略

河西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存量现状与困境,从根本上说,是区内教育事业发展落后的必然结 果。因此,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提高农村人口综合素质的根本出路。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需要有广泛的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知识的综合支持;科技创新,需要大批掌握科学文 化知识的人才来正确决策和操作实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需要市场和技术的双重拉动 ;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需要技术和人才的持续积累和有效聚集。这些都有赖 于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技术、人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与 日俱增,与区内教育滞后的综合效应形成强烈的反差,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教育,实 施科技兴区立业的导向战略,按照区内产业发展趋势和结构优化的要求,进行提前规划,先 期投入,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在政策和措施上,应更新观念,调整思路,探索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新模式,即: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 科技、教育与农业经济相结合;坚持“面向产业、因人施教,分流开发”的指导原则;发挥 各 方面的优势,集中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发展规划、项目设置、培训人才、执行政策及 组织管理等方面相互衔接,互通有无,统筹安排,使科技之“水”,通过教育之“渠”,灌 溉农业之“田”,推进区内教育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3.依托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农村社会的工业化进程

20年改革开放的奇迹之一,就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它把滞留在农业部门的1亿多农村剩 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使之成为具有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世界各国工业化的历史也昭 示我们,农村工业化进程是农村劳动力人口素质提高、总量分化、转移配置的过程,是解放 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河西走廊的农业虽较为发达,但整个地区经济弱质特征却较为明显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工业化进程十分缓慢。以乡镇工业为例,1998年该地区农村工业化 系数(乡镇工业产值/工农业总产值)为4.39%(1997年全国平均水平已达33%,即使经济落后的 西部,平均水平也为9%),工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率(工业就业人数/农村劳动力)为2.75%( 1997年全国平均水平为28.4%,东部为36.5%,西部为17.3%)。这些数据表明,河西地区农村 工业化水平较低,因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十分有限。但同时也预示着该地区依靠产业 调整,以工业化带动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进而缓解目前农村过剩人口压力,存在着巨大的 潜力和发展空间。这就要求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充分发挥 本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拉动农产品加工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动员资 金、技术、信息、人力资本向市场前景广阔的相关产业流动和配置;加快农村非公有经济发 展,从政策和措施上,为农村致富能手和科技骨干创办各种非农产业实体提供保障,以形成 “造就一拨能人,带动一批百姓,振兴一方经济”的连锁效应;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工业 化过程中,实现人才资源的开发和转移。

4.统筹规划,精心组织,加快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

国际经验证明,农村城镇化(城市化)会产生明显的聚集效应,从而带来较高的规模收益, 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强的科技进步能力和较大的经济技术扩散效应。它不仅是发展中国家、 地区经济和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且它与工业化一起,还直接承担着缩小城乡差别 ,带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使命。回顾河西地区城市化进程,也曾有过工业托 起 城市的辉煌(嘉峪关和金昌两市便是范例),但在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发展思路指导 上,由于长期忽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形成单纯“工业基地型”的城市功能,因而对区内经济 发展缺乏应有的推动力,同时也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关资料显示,1996年全世界城 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已达46%,1997年我国平均水平为30%,甘肃为26.95%,而到1998 年底,河西地区城镇化率才仅为23.47%,足见其城市化进程的缓慢。因此,河西地区各级政 府必须从本地区实际出发,解放思想,打破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瓶颈”,加快农村城 镇化的规划和实施步伐。有计划地组织全社会的经济、技术、资源、人才等生产要素向特定 地域积聚;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实行异地搬迁,引导新办企业在城镇规划区落户;拓展吸 纳民间沉淀资金的渠道,扶植各种投资主体到城镇创业;逐渐形成以工业、旅游、商贸、服 务等主导产业带动型的、各具特色的河西走廊城镇化网络,为广大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 过剩人力资源的有效转移发挥积极的作用。

标签:;  ;  ;  ;  ;  ;  ;  ;  ;  ;  ;  ;  ;  

河西走廊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开发构想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