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护理论文_王科

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护理论文_王科

王 科齐鲁医院桓台县分院 儿一科一病区 256400

【摘 要】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病程4 至6 日,重者可至2 周。

【关键词】病因;健康宣教;临床表现;护理

一、病因(1)本病病原体种类很多,以柯萨奇A 病毒、疱疹病毒、柯萨奇A 病毒较多见,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当劳累过度,过敏体质,气温突变、身体受凉或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等刺激,使身体免疫能力低下,易患此病。

(2)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呼吸道黏膜柔嫩,呼吸道分泌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物质不足,呼吸道上的这种纤毛活动比较微弱。

二、临床表现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起病2 日内口腔黏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 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 小时内水疱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毫米以下,1-5 日内愈合。

三、症状和体征起病急骤、高热、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呕吐、全身不适和惊厥等。此病如单独发生,常无全身症状,婴幼儿常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愿进食。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 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表面覆有淡黄色或白色假膜。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的其他部位,可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病程为一周左右。

四、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口服维生素C 及B 等。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1、一般治疗告诉患儿家长该病的自限性和治疗的目的,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注意休息、居室通风、多饮水等。

2、抗感染治疗(1)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利巴韦林,口服或静脉点滴。

部分中药剂如双黄连、板蓝根、清咽冲剂等清热解毒药品也有一定的抗病毒疗效。

(2)抗菌药物。本病为病毒感染,一般不用抗菌药物。

3、对症治疗(1)高热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亦可用物理降温,如冷敷或温水浴。

(2)发生热性惊厥者可予镇静、止惊等处理。

(3)咽痛可含服咽喉片。

五、护理1、口腔护理:年长儿嘱其每天用淡盐水漱口,鼓励多饮水,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减少口腔细菌繁殖。对流涎者,及时清除流出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引起皮肤湿疹及糜烂。

2、饮食护理:以高能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因口腔黏膜糜烂、溃疡引起疼痛影响进食者,于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同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对不能进食者,应给予肠道外营养,以确保能量与水分供给。

3、食具专用: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或压力灭菌消毒。

4、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C 时,给予松解衣服、置冷水袋、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同时做好皮肤护理。

5、消毒隔离:本病做好呼吸道隔离,同病种病人安置在同一病房,紫外线消毒每天一次。

六、护理诊断1、口腔黏膜改变—与感染有关2、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七、健康教育1、告知患儿家长该病的自限性和治疗的目的,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注意休息、居室通风、多饮水等。

2、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纠正患儿咬指、不刷牙等不良习惯,年长儿进食后及时漱口,避免粗暴擦伤口腔。

3、患儿的食具、玩具、用具等要定期煮沸或高压灭菌消毒。

4、哺乳期妇女的内衣要及时更换,保持乳头清洁。

5、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应注意隔离防止传染。讲解并教会家属清洁口腔及局部涂药的方法,为患儿做口腔护理前、后要洗手。对极度衰弱的患儿要采取保护性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论文作者:王科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8

标签:;  ;  ;  ;  ;  ;  ;  ;  

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护理论文_王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