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昌容 广东科技学院 广东 东莞 523083
摘 要:Peter Verdonk的Stylistics一书中,Perspective是文体学文本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将解读Perspective原始意义,并介绍这一概念是如何引入文体学中;同时,在文本分析中这一概念的意义及在文本解读、新闻解读、文学评论、翻译、案犯供词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Perspective 文本分析 案犯供词分析
一、Perspective的原始意义
在the free dictionary 中(www.thefreedictionary.com),perspective的意思解释如下:
1. A view or vista。
2. A mental view or outlook:“It is useful occasionally to look at the past to gain a perspective on the present.”(Fabian Linden)。
该词的原始意义即风景、视野,该意义和苏轼的《题西林壁》相契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说,苏轼所题诗正揭示出了perspective最早的概念,即看景的不同角度。而后,卞之琳的《断章》,亦有同旨: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只是卞诗中的角度,比苏轼更多了一层意思,即看事情的角度。可见中国诗人早已对Perspective这个抽象概念有所觉察。
在绘画中,也早已有画者利用这个概念,画出神秘的画,如那幅有的人第一眼看是位老人,有的人第一眼看是一位姑娘的画。在此类画作中,不同视角看同一幅画,却有不同的解读,不同的是看画的perspective。
而电影作品,最早对此概念有所揭示的,当属日本导演黑泽明的《罗生门》:12世纪的日本,在平安京,一名武士金泽武被人杀害在丛林中。案件相关的人,樵夫、强盗多囊丸、死者的妻子、借女巫来说话的死者的魂都在纠察署,提供了不同的证词。电影揭露了基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人在叙述的时候是如何提供了不同版本的叙述。
在以上人类的不同表达中:诗歌、绘画、电影,都表达了同一个重要概念,即Perspective。中文与之对应的可以是视野、视角、角度、立场等,这一微妙的概念作用下,唯一的客观事实下,却导致不同的作品解读。那么这个概念在文本这一最传统、最古老的人类表达中,是否也存在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二、在文本中的Perspective
文本表达时,不同的语境因素,包括表达者的属性,如身份、地位、价值观、情绪等,解读者的属性,表达发生或再发生的情境,三者都将影响文本表达的方式和效果。将以上影响文本表达并将文本表达脱离客观实际的语境因素,称之为文本表达的Perspective。 客观实际是唯一的,而文本表达确是不唯一的,这个不唯一,就是不同perspective造成的。
比如,表达者如果身高一米五,那么将会把一个身长一米六的人表达为“很高”,表达者如果身高一米八,将会把同样的一米六的人表达为“很矮”。所以,文本表达实际上就是表达者或者解读者的世界。而通过文本表达,又能反之推断表达者或者解读者的特质。即:客观世界+Perspective=文本表达。
所以可以从以上公式得出:客观世界=文本表达-Perspective Perspective=文本表达-客观世界。
以上原理,将有极为多样的实际应用。
三、文本分析中的几类主要的Perspective
1.文本表达中剥离了客观世界,即为Perspective
那么,文本表达中,哪些表述是Perspective的载体呢?正如修辞手法中,有固定的语言表达作为一定修辞手法的载体。如明喻,假如出现“好像,如,像……一样”等,即知表达者使用了明喻的修辞手法。而Perspective是否有类似的特征表达,可以用以参考判断相应的Perspective存在呢?
(1)小明身高一米五。
(2)小明身高只有一米七。/小明身高足有一米七。
(3)小明身高只有一米七,很矮。/小明身高竟有一米七,很高了。
以上表达中,(1)是客观事实表述,可以说不存在perspective。(2)(3)中, “只有”“足有”“很矮”“很高”的表达,都是perspective的体现,是表达者的属性决定了特定的语言表达选择,选择表达“小明身高只有一米七”,也许表达者自己身高一米八;表达者对他人的身高期待是一米八;表达者过去所处的环境里所有人都身高高于一米七……
2.那么能否将语言表达中的perspective的载体系统地整理出来呢?
Peter Verdonk将其整理成四类:时间、地点、人物、价值观。
(1)时间类:
①now, then, today, yesterday, tomorrow。
②present tense, past tense of full verbs and of auxiliaries。
解读:表达者选择说“明天是国庆节”,那么表达者表达时是在国庆节的前一天;表达者选择说“昨天是国庆节”,那么表达者表达时是在国庆节的后一天。“昨天、明天”可以是文本表达中获得表达者讯息的特征词。
(2)地点类:
①adverbs: here, there。
②prepositional phrases: in front of。
③the determiners or pronouns: this, that。
④deictic verbs: come, go, take。
解读:一名站在讲台桌前的教师可能选择说“这张讲台桌很久没有擦了”,而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可能选择说“那张讲台桌很久没有擦了”。选择使用“那张”“这张”透露出了表达者的位置信息。
(3)人物类:
①first-person pronoun。
②second-person pronoun。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解读:这里应补充一类:称谓性表达,典型的例子即《红楼梦》中小红向王熙凤述职的一段:
红玉上来回道:“平姐姐说,奶奶刚出来了,他就把银子收了起来,才张材家的来讨,当面称了给他拿去了。”说着将荷包递了上去,又道:“平姐姐教我回奶奶:才旺儿进来讨奶奶的示下,好往那家子去。平姐姐就把那话按着奶奶的主意打发他去了。”凤姐笑道:“他怎么按我的主意打发去了?”红玉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话未说完,李氏道:“嗳哟!这些话我就不懂了。什么‘奶奶’‘爷爷’的一大堆。”凤姐笑道:“怨不得你不懂,这是四五门子的话呢。”
这段话里的“奶奶”的确认,要确认表达者的讯息,才能确定每一个“奶奶”所指。即上文公式中,要明确perspective, 才能确定每一个称谓指向表达者所述世界中的何人。
(4)价值观类:
①Evaluative words and phrases。
②Modality。
③Sentence adverbs。
④Syntax。
解读:设若一个加拿大籍主任,在对下属发邮件时,使用I’m afraid……It would be good if you…等句式来下达指令,那么可以推断其个性软弱的属性,抑或其认为上下级仅是分不同,平等的价值观。
文本表达的perspective是客观存在的,这一概念及其公式可在很多方面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包括新闻阅读、翻译分析、文学评论、案犯供词分析等。
四、Perspective的应用
Perspective这一概念的确立和应用,使得文本解读的各类活动更具有批判辩证的色彩,为文本解读者接近客观真理、接近客观真相另辟蹊径。
1.在新闻阅读中的应用。
无论是哪一个国家的新闻媒体,都有其国家、个体的立场;而在阅读中,察觉基于立场的表述,能够使新闻阅读更加理性。
如:环球网一篇题为“美媒:中对美展开三战 想当世界霸主”的新闻报道,说中国对美国采取了法律战、舆论战、心理战,已经卓有成效。美国迈阿密大学的中国政治和军事问题专家金德芳教授说:“我有一次参加一个不对外的情况介绍会,一个美国政府中级官员在会上一开口就说:‘随着中国重新获得在世界上应得的地位……’作为美国政府的一个官员说出这种话让我非常吃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在世界上有一个应得的地位吗?美国没有这样的地位。我们对意大利也能说同样的话吗?”
作为美国政府官员,“随着中国重新获得在世界上应得的地位”的表述显然是不符合其身份和立场的,也说明了中国的“三战”确实“卓有成效”。而美国迈阿密大学的金德芳教授的表述,说明该教授的立场是中立的,或者至少不是和中国的立场一致的。所以,从言语表达的价值观类perspective的剖析可以获得表达者自身的信息。阅读者只有透过言语表达的重重迷雾,才能更加接近客观事实。
2.在翻译中的应用
翻译是有立场的,而翻译解读者的属性决定了对翻译解读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如:“金砖”国家,英文原文是“BRICS”,即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南非(South Africa)。西方报道时为了方便把各国首字母凑成BRICS一词,即砖国,而我国翻译,增加了一个“金”字,在中国文化中,金为贵,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表述的情感色彩,这是符合译者的立场需求的。所以,此处的翻译,增译“金”是价值观类perspective的体现。否则,有学者提出,该翻译违背了“信”的原则,认为原文中并无“金”的表述。无法理解或接受“金砖”翻译的学者透露出来的个人属性,不在中国本土生活多年,其立场已然中立,或者不再完全是中国立场了。
另外,2016年福克斯辱华采访事件中,生肖年的英译遭到恶意嘲弄。诸如the year of rabbit、the year of cow等翻译本来无可厚非,以动物崇拜的历史文化背景来看,记者完全有能力理解生肖翻译的旨趣,为何还恶意嘲弄呢?翻译本身固然仍有值得推敲之处,而西方解读者们自身的立场、品质、修养也是值得怀疑和批评的。
3.在文学评论中的应用
在介绍茅海建《戊戌变法的另面 “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一书中,介绍指出:“戊戌变法的主要推动者康有为、梁启超,政变后避往海外,完成一系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著述,也成为后来研究戊戌变法的重要史料。毫无疑问,康、梁是当事人,他们的著述自然有着很高的价值,但他们著述的目的,不是为了探讨历史的真相,而是其政治斗争的需要,故在其著述中有着诸多作伪。康、梁作为政治活动家,此类行动自有其合理性,但给今日历史学家留下了疑难,若信之,必有误;若不信,又从何处去找戊戌变法的可靠史料?本书作者茅海建从新近披露的张之洞档案中试图还原戊戌变法的另面。”
介绍中提及的从康、梁当事人的著述了解历史真相,必然不够客观,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有着诸多作伪”。若不信,又无从找寻可靠史料。那么,以此文解读的perspective的概念以及公式,即可剥离出历史的真相了。
4.在案犯供词分析中的应用
电影《罗生门》中的纠察署听完不一致的各人陈述之后,如何确立真相呢?上文的公式:客观世界=文本表达-perspective。在此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借由女巫之口的武士说他是自杀,结合他被打败怕丢了面子的立场,可以否定他自杀的陈述。而武士,早已恶名在外,又不想暴露自己打斗失利的事实,也可以否定他杀了武士的陈述。女人,又想掩盖其顺从失贞的羞耻,又不想担谋杀亲夫的罪名,故其陈述是假的。从每个人自身的属性和立场来判断,武士是为其妻子所杀。当然,这又再一次验证了中国的古话,“最毒不过妇人心”。当然,只能说某一些妇人,迫于礼教束缚下的灵魂的扭曲而已。
可见,在案犯供词分析中,perspective的概念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这方面的深入全面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五、总结
Peter Verdonk 在文本分析的研究中提出的Perspective的概念,抽象却客观,不容忽视。该概念可被应用于和文本表达相关的各个领域,新闻阅读、翻译分析、文学评论、案犯供词分析等。尤其是在案犯供词分析上,对于案件的突破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Perspective, 2017[OL].http://www.thefreedictionary.com,accessed,2017,08,29。
[2]百度百科 罗生门,2017[OL].https://wapbaike.baidu.com,accessed,2017,08,29。
[3]曹雪芹 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4]环球网 美媒:中国对美国展开“三战”想当世界霸主[OL].http://oversea.huanqiu.com/article/2014-04/4977348.html,accessed,2017,08,29。
[5]百度百科 金砖国家[OL].https://baike.baidu.com,accessed,2017,08,29。
[6]谢昌容 以逻辑审视意象名词翻译翻译科学始发.2017。
[7]360doc个人图书馆 《戊戌变法的另面 “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揭示不为人知的政治秘闻,2014[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313/12/5829921_360222151.shtml,accessed,2017,08,29。
作者简介
谢昌容,(1981.8- )福建宁德,硕士,英语语言文学讲师,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测试、语用学、文体学,近年主讲课程有文体与修辞、高级英语、大学英语等。
论文作者:谢昌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文本论文; 奶奶论文; 一米论文; 客观论文; 中国论文; 立场论文; 概念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1月总第2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