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王 朵

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王 朵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3201医院 陕西 汉中 724200

摘 要:由于新生儿不能自我进行表达,其疼痛感知往往容易被医务人员忽视,认为新生儿由疼痛引发的的应激反应是不会出现的。近年来研究显示,新生儿虽然不会语言表达,但新生儿可以通过哭声、呼吸、四肢肌张力等来表达疼痛和疼痛的程度。研究表明新生儿救治工作不仅在于技术的提高,还应加强新生儿疼痛干预,降低疼痛应激反应引发的不利效应。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疼痛护理;临床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

选取某医院2018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8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90例。两组平均日龄均小于26天,两组性别、胎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两组均使用新生儿常规疼痛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在运用新生儿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以疼痛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非营养性吸吮:在对新生儿进行动静脉采血跟采足底血时可以给予患儿安慰奶嘴进行吸吮,吸引患儿的注意力,降低患儿的疼痛感。

(2)舒适的体位:给予新生儿屈曲姿势,可以提高患儿的舒适度,配合使用鸟巢护理方法,可以增加患儿的安全感,提高新生儿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降低动静脉采血和采足跟血致痛性操作带来的疼痛感。

(3)新生儿抚触:抚触包括拥抱,抚摸,按摩,在进行致痛操作时运用新生儿抚触,可以明显增加患儿的安全感,降低疼痛反应。

(4)葡萄糖口服:甜味可以激活内源性阿片,由此达到镇痛疗效,相关研究表明,口服葡萄糖后采足底血可以降低新生儿疼痛程度。

3、新生儿疼痛的来源

一些研究者发现,新生儿从一出生就开始接受的检查,都会给其带来生理上的疼痛,之后各种频繁的治疗护理操作均会让患儿屡次暴露于疼痛当中。新生儿疼痛的来源主要是各种有创性操作,如足跟采血、动静脉穿刺、各种注射、留置胃管、导尿管、气管插管及吸引、腰椎穿刺、手术以及感染等;对于早产儿来说,任何日常的护理操作如换尿布,量体温等均可引起疼痛刺激。反复的疼痛感刺激增加了新生儿对疼痛的敏感性。

4、新生儿疼痛的评估

出生时新生儿的神经解剖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已发育成熟,可传递疼痛信息。当疼痛发生时会出现生命体征的显著变化,并能出现明显的生理反应和行为改变。

(1)生理反应:包括心率增快或减慢、血压升高、呼吸增快或暂停、氧饱和度减低、手掌出汗、迷走兴奋、血浆可的松或儿茶酚胺水平变化等。

(2)行为表现:疼痛刺激时新生儿会通过面部表情、哭、四肢活动等行为来应激,面部表情的变化体现在如皱眉、挤眼、缩鼻、努嘴、下颌抖动等,当遭遇疼痛刺激时新生儿会有剧烈、刺耳、不规律的尖声啼哭以及躯体四肢的舞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结果

1、两组采集足跟血1min后,患儿疼痛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静脉采血1min后,患儿疼痛评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以往人们认为新生儿的发育不完全,所以感知疼痛的能力不强,所以忽视了致痛性操作带来的疼痛。但经大量研究证实胎儿、新生儿存在较强的感知疼痛能力,对疼痛刺激存在较强烈的反应。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疼痛来源主要是:产伤和自身疾病,产伤是疼痛主要原因,自身疾病包括小肠结肠炎、肢体骨折、肺发育不良、支气管发育不良等;治疗、护理中的侵入性操作、致痛性操作,如吸痰、操作不规范、胶布撕拉、插管、采血、静脉穿刺等;环境刺激,光线强烈、噪声大。新生儿可感知到痛觉信息,因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对疼痛的过敏反应就比较剧烈;新生儿对于疼痛的刺激反应比较强烈,且可长时间持续。疼痛会影响到应激调控系统的发育,导致新生儿痛觉敏感,严重时会痛觉过敏。疼痛反复刺激对早产儿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因影响到应激调节系统,导致早产儿大脑神经的发育受到影响,可能引发原发性或继发性痛觉过敏以及异常性疼痛,进一步对神经系统功能、结果的重建、发育产生影响。随人们认知新生儿疼痛的程度上升,大多数医护人员均认识到,通过疼痛护理可控制新生儿疼痛,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缩短重症监护时间,利于病情的恢复。在诸多研究中均证实:住院环境改善、母乳喂养、恰当体位护理、非营养性吸吮、抚触、音乐疗法等均可控制疼痛。

为了探讨和分析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疼痛护理的措施和效果,采取行之有效的疼痛的管理策略

1、药物镇痛

使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对有疼痛刺激的所有患儿均应使用环境和行为干预以减轻疼痛,这些措施与口服蔗糖、药物治疗结合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按时预防性给予镇痛药可减少总的药物剂量;对患急性疾病的未成熟儿,因其不能有效地产生应急反应以显示其不适和疼痛,应预防性用药,常见于极未成熟儿或经历强烈持续性疼痛刺激时。镇静剂和镇痛药可引起呼吸抑制,必须在确保在有处理呼吸抑制、呼吸支持的情况下使用。使用时应保证充足的氧供,密切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变化,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对需要镇痛的患儿,理想的目标是减轻疼痛同时避免发生副作用。

2、非药物控制疼痛的方法

临床上通过非药物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新生儿疼痛。非药物控制疼痛的方法护士可以通过改善NICU工作环境、有痛操作前给予安慰性吸吮(如非营养性吸吮、母乳喂养等)、袋鼠式护理、提供舒适的体位、音乐疗法、新生儿抚触等一系列措施缓解患儿疼痛,增加其舒适。与药物治疗相比,非药物治疗具有简单、易行、安全性高等优点。在控制新生儿疼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新生儿不能主观表达疼痛,疼痛为主观性感觉,疼痛是不愉快的,新生儿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啼哭和生理反应表达出疼痛。护理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降低新生儿疼痛感的重要性,从而降低由于疼痛感对新生儿近期和远期带来的不利影响。临床上,护理人员应当及时配合实施合理的疼痛干预,可以更好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邓文西.新生儿护理中疼痛护理干预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6(25):473-474.

[2]王晓飞.疼痛护理干预用于新生儿护理的效果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12(20):106-108.

论文作者:王 朵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  ;  ;  ;  ;  ;  ;  ;  

疼痛护理干预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王 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