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施工技术和脚手架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论文_李洋

论建筑施工技术和脚手架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论文_李洋

北京住高新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 101118

摘要: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形势依然很严峻,如何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完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制,最大限度的控制工伤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是我国建筑业管理者,建设者的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伴着国家各种建筑工程法律、地方法规的出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及工程监理制的推行,工程建设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却未能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步提高,恶性安全事故频发。本文从目前安全事故多发的模板承重架、外脚手架、施工机械及施工临时用电等方面,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要求提出一些经验和看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脚手架;施工机械

一、引言

随着国家各种建筑工程法律、规章及地方建筑工程法规的陆续出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监管、工程监理制的推行、普及,以及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整体素质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意识已是深入人心,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质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客观上,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势必增加各种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从而导致成本的增加,而安全生产方面的投资是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因此施工单位从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往往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积极性不高。但主要的原因,还是部分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未能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工程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了质量、成本及工期的控制,而忽略了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

二、模板承重架

(一)模板承重架倒塌事故原因

模板承重架倒塌事故的主要原因基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方案方面问题:无专项方案或方案抄袭套用,无针对性;计算错误(如将梁底中间立杆与梁两侧面的立杆按平均受力进行计算)或没有考虑材料的质量因素;方案中没有支模架的搭设构造要求的内容。

2、材料方面问题:钢管、扣件不合格。钢管壁厚不够,表面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焊缝不良、表面锈蚀等现象在目前建筑市场上相当普遍。

3、搭设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未按方案要求进行搭设,如立杆间距偏大、不设扫地杆和水平杆或扫地杆和水平杆只单向设置(由材料力学原理计算得出,立杆不设扫地杆只有设扫地杆承载力的27%)、立杆上部搭接不符要求经常出现顶部可调U托外露大于200mm、垂直和水平剪刀撑不到位等等。

(二)模板承重架的管理重点

1、施工方案审查主要应对支模架系统的承载力计算及稳定性验算、构造能否满足系统刚度及稳定性要求,安装和拆除的施工程序、作业条件以及运输、堆放的要求等。为保证立柱的整体稳定,应在安装立柱的同时,加设水平支撑和剪刀撑。承重架宜与主体柱有可靠的连接,遇到结构墙体附加刚性顶撑措施。顶部自由端超过500mm,应增设连接,例如用十字扣件逐个与立杆相连,保证架体整体性及刚度。

2、搭设模板承重架所用的钢管、扣件进场后应按要求进行抽样复试,如测试结果不合格,必须根据测试强度对原方案进行调整和加固。

3、现场搭设质量控制首先应对搭设操作人员的资质进行审查,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搭设时项目管理人员现场旁站,做好样板后经验收后开始大面积施工,应检查架体搭设是否按批准的方案内容进行,立杆、扫地杆、水平杆、剪刀撑的搭设、各部位扣件的数量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4、架体可选择使用榫卯式,榫卯结构整体性好,安拆简便,因此可大大减少施工中安全隐患。

三、脚手架

(一)脚手架的搭设

脚手架搭设之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对脚手架搭设方案进行编制,编制内容应包涵: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材料及质量保证体系、文明施工要求、稳定承载计算、施工详图及大样图。

脚手架搭设属于特殊工种,人员应持证上岗。施工时技术人员进行旁站,现场监督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搭设时属于高空作业,应该系好安全带。操作人员为了方便施工,经常违规不使用安全带,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易造成高坠事故,因此旁站时发现此现象一定及时制止。

脚手架使用中在架体上堆放施工材料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要重点巡查,发现时立即要求整改。此外还应定期进行检查: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二)脚手架的拆除

脚手架拆除时,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时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四、建筑机械

(一)有关建筑机械的要求

建筑机械同建筑材料一样,进场前应向监理单位进行报验。应检验其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有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重点应查验相关资料的有效期,相关证书、检测报告与实际进场设备的型号是否相符。现场管理人员应查验现场实际操作人员与施工单位上报的上岗证人员是否相符,物料提升机(井字架)检查的项目应包括:架体制作、限位保险装置、架体稳定、钢丝绳、楼层卸料平台防护、吊篮、安装验收、架体、传动系统、联络信号、卷扬机操作棚和避雷十二项内容提升机的缆风绳应经计算确定。

(二)塔吊的检查项目

塔吊检查的项目包括:力矩限制器、限位器、保险装置、附墙装置与夹轨钳、安装与拆卸、塔吊指挥、路基与轨道、电气安全、多塔作业和安装验收十项内容。起重机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以及各种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应完好齐全,不得随意调整或拆除。

五、施工临时用电

(一)施工临时用电的一般审批工作

临电施工前应编制《临时用电专项安全方案》。方案必须由施工单位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审核,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电气专业监理工程师及总监理工程师审批。

(二)施工临时用电的一般要求

1、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专用保护零线连接。保护零线不得做为工作零线,必须采用多股铜芯线,统一标志为黄绿双色,截面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保护零线上不得装设开关或熔断器,在电箱内必须通过端子板连接,在其他地方不得有接头。

2、每个工地重复接地装置不得少于三处,阻值<10Ω。接地线应由二根以上的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作电气连接。接地体应采用角钢、圆钢、钢管和扁钢,严禁采用螺纹钢。

3、电缆干线应采用埋地或架空敷设,严禁沿地面明设,以避免机械损伤和介质腐蚀。电缆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m高度至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

六、结束语

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施工安全中发挥真正的作用。管理人员不但要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的专门知识,学习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充分发挥施工中的预控作用,还必须健全自身施工安全保证体系,落实各项保证措施,正真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项目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2014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J]. 赵惠珍,程飞,王要武,王楠,王承玮,周景梅. 工程管理学报. 2015(03)

[2]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地铁施工风险管理研究[J]. 吴贤国,丁保军,张立茂,陈跃庆,薛莉敏,宋若昕.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14(01)

[3]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 玉树伟,廖小新. 大众科技. 2013(10)

论文作者:李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4

标签:;  ;  ;  ;  ;  ;  ;  ;  

论建筑施工技术和脚手架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措施论文_李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