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十大关系_高考论文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十大关系_高考论文

简论高三历史教学中的十大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关系论文,历史论文,教学中论文,高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高考历史学科能力考查不断加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已超过目前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承受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教师的压力相当大。如何减轻此压力,笔者认为高三第一线教师必须把重点放在改进教学上,变压力为动力,着重处理好这样十个方面的关系。

一、师与生的关系

过去教师教学往往只注意自身职业的前一字“教”,而很少突出后一字“师”。“师者”,除传道授业解惑外,还有效法、学习的含义[1]。学生仿效老师分析历史,教师对有关历史内容的理解与认识大都却不是自己老师教的,而是“自求得之”。因此教师对待自己的学生也不该企求用说教方式来达到目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应该在课堂上给学生以大量思考支配的时间来躬行实践,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时因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而学生受年龄等的限制,认识水平还达不到老师那一步,老师须助学、引导,将系统的书本知识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恰当裁剪、组织、改造和创新,化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攻重点能举一反三,破难点能搭桥引渡,而要做到这样,“首先教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要有深刻的知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2]由上观之,从教的一面说,高三教学中教要“适度”,讲要“双(多)向”,要变“满堂灌”为“半堂灌”(根据心理学有关理论,课堂上学生的最佳注意力只有20分钟左右),“一言堂”为“群言堂”。从学的一面说,教者要教会学生学习,学者首先要学会如何学习。教师要教会学生理清线索和基本知识结构,会记笔记(尤其是好教师的板书提纲凝聚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实际上就是教师认知结构的缩影),学会整理、做档案工作(将每次试卷、每本笔记、每张卡片、每份表格分门别类地收集起来,尤其是建立错题库),生疑—释疑(善于从课本字里行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寻求问题的答案),运用观点等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还可进行角色转换,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根据教学相长原理,师与生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或许教师教学、解题中有忽略的地方,被一个班级几十双眼睛中几双眼睛看上,往往能补其缺漏,教师通过不耻下“闻”,充实完善了教学,师生双双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二、纲与本的关系

“以本为本”是多年来传统复习的观点,自《考试说明》问世以来,这种传统日益被打破。高考依据《考试说明》命题,不唯书只唯纲(《考试说明》),不唯纲目,而唯其内涵;不唯面而唯能(能力考查),不唯有能,而唯其深度。这就要求我们将《考试说明》当精品学习,把知识范围、能力要求、能力示例逐个分解,既条分缕析,又综合考察,弄懂弄通、学深学透,将命题专家体现在《考试说明》中的命题思想贯彻到复习教学中,以纲为本,量体裁衣,依纲用本,本为凭借。然而课本毕竟是一课之本,是学生手中唯一可以借助学习的材料(复习资料除外)。虽然一些题目答案不能直接从教材中找到,但往往是教材内容前后相串、左右相连的有机组合和再加工,是教材说法的一种变通,甚至有些材料和设问就直接取之于教材。如96年高考材料解析题第1题中的材料二和95年高考选择题第9题“问题与主义之争实质”的设问都能从教材表述中找到,其中的选择题答案“用理想主义解决现实问题”就是教材“把理想应用于实际环境”的一种变通说法。教材中一些定性的经过时间考验被证明了的结论,是一代代史学家毕生学术研究思想的结晶,我们不应轻易怀疑更改,特别是中国当代史(建国后的历史)的很多观点是经过政治检验过的定论,更是无庸置疑,必须忠于教材。因此“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引导学生吃透教材,建立一个符合教材要求的知识系统,是教学的首要任务。”[3]对于教材的处理,有时为了复习的需要,要打乱教材的原有体系,对其内容重组和整合,使那些“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人得以见到“真面目”,加深对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同时鉴于教材编写周期长,其内容往往是一些“昔日信息”,而当代史学研究的“即时信息”来不及同步反应,又受篇幅结构所限难以展开辩证的论说等因素影响,还不够完善,其中有些是教材编写者有意留给读者思考发挥的。因此,不能满足于教材现成的说法,而应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还有什么?[4]虚化教材,进行变式教学,让学生从习惯于教材表述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而教师也不要只盯住高中那几本教材,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高考路漫漫,上下来求索。一方面注意高校历史专业基础年级教材的表述(高考试题中与大学历史专业学习重点相关的内容达80%以上[5]);一方面注意初中义务教育历史教材的表述,前面提到高中教材留给读者很多思考的余地,初中教材则展开阐述,而很多学生达不到教材编写者那样的水平。尽管如此,我们在以教材为依托复习教学时,补充内容仍要适应,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而应首先搞活存量,以存量求得增量。

三、知与能的关系

传统复习与考查重知轻能,近年高考思维能力考查力度逐步加大,95年高考已达全卷的3/4,[6]无疑能力培养应作为复习教学的重点。对于历史学科能力,“高考注重考查学习历史的潜能,即辨析史料的能力、理论阐释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7]辨析史料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就地取材,用足用活课本上的材料,或将教材有关表述还原成材料,在此基础上向书外拓展,扩大材料的采编量,努力做到每节课都有材料展现给学生,长此以往,熟能生巧,量变会引起质变,学生辨析能力自然会提高;其次指导学生从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不在无关紧要处特别是古文中个别冷僻字词上纠缠,将有效信息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特别是阶级分析和发展变化等观点,进行合乎逻辑的推论。[8]独立思考能力,应是比较容易练就的,因为高三学习目的明确,谁都想穷尽与弄明考试范围内的内容。根据心理学原理,中学生由于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很希望在学习中面对一些挑战性的问题,然而“正是在这个时候,当学生的头脑需要思考、推论和研究的时候,他却被解除了思考的任务,教师想出各种巧妙办法,都是为了尽可能地减轻学生对掌握教材的困难。”[9]正确的态度应是学生能推导解决的内容教师决不越俎代疱,而是创设“愤”、“悱”情境,必要时点拨导之,但“进行概括则是吝啬的”,[10]提供竞相表演的舞台,对学生的真知灼见、别有一番见地的观点予以充分肯定,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思考,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强调动笔前理清思路;其次要文字通顺,表达概要简洁;再次要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观点鲜明、逻辑严密地表述。至于理论阐述能力,将在后面史与论中提及。强调能力培养,决不意味着削弱基础知识的教学,几乎每道能力题都考查相应的知识。从罗辑上看,知识的存在和增长是能力产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对某种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载体。瞄准高考,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前提,即使较高难度题也是以基础为依托的。“所谓基础的历史知识,主要是指对历史发展进程有重大影响的系统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而言”,“包括中外历史的具体的系统的带有规律性的知识。”[11]而不是课本知识的全部。强调基础知识,必须同知识结构相结合,“历史知识结构,就是基本历史知识,特别是历史概念的联系。”[12]理解和掌握学科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解决在课堂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日后课堂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13]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结构的意义还“在于保证记忆的丧失不要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时候得以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14]彼此联系的知识构成历史的整体,我们要认识历史的整体性,有大历史观,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外引内联、开拓前进,这是因为近代以来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已融入世界历史发展的体系,看待这段历史,必须要眼睛向外、拓宽思路。整体性原则并不是将个体看成凝固不动的,知识可迁移,与其他知识衔接,从而实现了活化。

四、特与活的关系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高考改变步伐的加大,很多教师感觉越来越不适应,这除了要更新观念、解放思想等外,教学方法的改进势在必行。教学方法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并无好坏之分、优劣之别,然而不同班级不同环境使用的功效确有不同,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15]从高三教学的实效性来看,要多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少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多用发现式的教学方法,少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多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少用报告式的教学方法。应指出的是每种教学方法都会因时、因地、因人产生不同的效果,如谈话法的使用:历史专题复习时,学生认知识结构中已融合了教材的知识结构,这时教师可采用谈话法,而像学年初《中国古代史》的讲授就不能用此法。高三全学年不可能只用一类方法,教师不能固步自封、敝帚自珍老用那一套程式,也不应囿于一己之偏见,划地为牢、排斥其他,而应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像蜜蜂既采集、又整理,酿出香甜的蜂蜜,形成既相对稳定又能灵活变化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五、聚与散的关系

“聚”这里指聚合思维,“散”指发散思维。以学生考试总是按教材表述按设问要求答题,思考高出教材内容的问题时,由于思维含量大,单纯按教材某一方面的表述难以考虑周全,这时就需要将思维发散开,换位思考,保持思维的流畅,坚信此处无通途,自有奔流处,一旦跳出狭隘的思维圈子,顿觉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令人耳目一新。学生一旦从“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就会有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触,老师从一个角度点拨一下,他就会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找出与之联系的方面或论证的观点来。如郑和下西洋为何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那样产生深远的影响?教材没有这方面的直接表述,学生的思维一打开,教师只要提示可以就中外史一些方面进行比较,学生便能找出很多理由,像郑和航行主要目的不在开辟国际市场,未能有力地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等。发散式思维的培养要求教师平时对教材多进行变通,提醒学生不要拘泥于教材表述,而应在教材阐述基础上时时予以发展、充实、创新。另一方面,在考试答题时则要瞄准和围绕设问回答,需要进行集中式思维,即聚合思维,将思维的神经聚合到设问上,“劲”往那一问上使,排除杂念,集中思想,紧扣题意,完成答题。

六、重与非的关系

高考的重点是什么?过去很多人认为就是教材中重点,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尽然,有些显然不是所谓重点,如93、96年高考中的“榷场”与“蓝田人”,有些很难说得清是不是重点。高考的重点,概括地说,“是高校新生从事专业学习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知识结构、基本的理论观点,以及同高校专业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历史知识。”[16]这些内容大都是中学教学的重点,但也有中学教学的最薄弱环节如中国古代经济与文化史、世界国际关系史等非重点或次重点,而它们都有一共性,即往往都是中学教学的难点,换句话说,中学教学的难点就是高考的重点。既然高考有重点,而教材的内容又不全是重点,对于那些高考非重点的部分就可以有选择地看,譬如雕塑的艺术,在于取一块石料,把没用的去掉,阅读的艺术也可以取一本书,把没用的去掉,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

七、热与冷的关系

“热”是指政治性、思想性强的热点问题。过去高考尽量回避“热点”,近年则在试题中时有体现,且比例较大。就其考查的形式,一是显型的,考查与其有直接联系的;一是隐形的,考查历史上可以找到的同类内容。高考除了考查学科知识、方法、能力、思想外,还要考查学科意识,让学生将现实与历史自觉联系起来,并从历史角度去评价、去认识,让人感觉历史并不久远、历史学的研究对现实发展有很大作用,从而保持史学旺盛的生命力。同时,高考力求通过“考试育人”反拨引导中学的“教书育人”,并藉此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考察其学用一致的智能。然而历史学科热点问题的考查一般不是直来直去的,而是与历史有关方面融合,因此,教师指导复习时,应作巧妙的“包装”,[17]辩证地看“热点”,既不要猜题压宝、亦步亦趋,也不要不闻不问地埋头拉车,而是在众多热点问题面前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另外,高考有时还有一种现象,有些问题“热”得太火爆时,往往当年避开,而等“冷却”以后再考,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八、讲与练的关系

“一轮二轮老师讲,三轮练习上考场(高考)”是一些教师沿袭多年的教学模式,它使得学生平时难以将所学内容即时巩固,战时带着累累伤痕疲惫不堪地进入考场,这种讲练分割的做法其效果可想而知。前面提到,一堂课学生最佳注意力保持在20分钟左右,而另外的时间则可通过训练的方式将易分散的注意力集中,“练”不仅限于书面表达,可以是口头的,尽量在课后不留“硬”性作业,通过精讲活练,达到当堂学习当堂巩固的良好效果。当然,课后辅之以极少量的练习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但必须与讲、批、评等结合起来,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同时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真正发挥其正面效应。除此之外,大单元结束也可测试,高考前搞几道模拟题和几场“热身赛”也未尝不可,但要严格控制总量,且中间要有休整的时间,不可离高考日程太近。题目应尽可能含有多个能级,因为高考能力考查是水银落地——无孔不入,而模拟要有超前意识,创意要新颖独特,教师要有高瞻远瞩的目光,不能只揪牛尾巴,跟着前一年高考后面转,否则就总是落后一拍。高考是沿着既定改革方向前进的,命题水平在不断提高,试题稳中求新,每年高考学生眼前都“飞扬着一个鲜活的面孔”,[18]每年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的试题评价报告都称试题有新意,上了新台阶,尤其是被命题专家津津乐道的“杨贵妃题”、“三股进步潮流题”、[19]“陈启沅题”更足以说明。模拟除难度外,还要模拟速度,因为高考只有40%的考生能在规定时限内将题目答完,要达到或超过此限,可考虑短时训练。

九、史与论的关系

给学生划杠杆、背课本曾是一些老师常用的方法,其结果学生答题堆砌史实,论证苍白无力。要改变这一状况,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永不满足”的思维品格,在“知其所以然”方面和教材意犹未尽处探究,使教材内容在其胸中站得稳、立得住,宏观内容更搏大,微观内容亦丰满。其次,提高学生的理论修养,举行历史基本理论的专题讲座,教学中有机渗透马克思主义观点。只有运用理论观察分析历史问题,才能站得高、看得透,进行科学正确的分析。如马克思曾说过:“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20]运用这一观点再以发展变化理论为指导,就很容易理解为何元代至今没有一个戏剧家声名能超过“世界文化名人”关汉卿。因为戏剧到元代才逐渐成熟,成为从京城到民间人们喜闻乐见的最主要艺术形式,而如果没有元朝封建统治的黑暗,就不会有他笔下的《窦娥冤》。明清时没有超出他的人与作品,那是因为明清政治、经济较元有大的发展,明清文学、艺术、体育等活动形式增多,特别是小说影响巨大;近代以来社会多动荡;建国后文学艺术繁花似锦,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关汉卿及其作品产生的土壤客观上已不复存在,等等。再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历史上的类似事件:中国两次帝制复辟失败,法国波旁王朝两次复辟统治很快结束,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也只经历两任国王的很短统治。列宁曾说:“把世界历史设想成一帆风顺的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向后作巨大的跳跃,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21]结合列宁这一论述,对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及革命后的曲折性与历史倒退也就很容易理解:旧的封建势力不甘心退出政治舞台,时刻想夺回昔日的天堂,革命力量稍有不慎,他们便有了可乘之机,但机会即使被其抓住了,也不可能再原封不动地照旧统治了,更何况革命力量很快便会清醒,最终将封建政治势力赶出历史舞台。从众多历史事件、现象中,我们就能揭示出历史的趋势总的是发展的同时又是变化的。再次,教师要有典型示范,范例尽可能与高考题难度接近,分析答案构成,探寻为何这般论证?运用了哪些理论观点?同时进行各类题目的训练,从中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制定整改措施,进行综合治理。论证能力培养重在平时,应强调以史带论,论从史出,寓论于史,非答题思考时不以论带史,更禁绝以论代史。

十、正与负的关系

这是就考生的心理状态而言的,“正”指正常的心态,“负”指心理负担。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是客观存在的一种情绪状态,可理解为心理压力,高考在客观上加大了压力。如何减轻?以前重思想说教:“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很少考虑方法。实际上减“负”是高考复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要对心理负担有个正确的认识。既然学习总会有压力,心理负担就有正常和不正常、积极与消极之分。正常的心理负担,能砥励意志、促进学习,如考试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感有助积极思维。不正常心理负担导致心情压抑、思维迟钝,妨碍学习。其次,找出不正常心理负担的根源,力求排除不利因素,学习上过重心理负担有的是家庭、亲朋、社会对其期望过高所致,有的是老师长期强化训练,超过学生身心承受能力所致等等,不一而足,而成绩好的同学因平时一路春风,很少领略失败、挫折的滋味,当题目不能适应、春风不度玉门关时常弱不经风,意志坍塌,虑及类似考试,产生过重的心理负担。对此教师要妥善处理好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方面关系,力戒“题海”战术,练习适度、适量、适用;让学生坚信难题解不开不是学力不行,而是方法问题,引导学生多投入、多参与,培养独立分析的能力、勇气和兴趣,铸就百折不挠的意志,使学习真正成为一种需要、一种享受。再次,分析研究高考,确保学生最佳水平发挥。一方面,高考题总的排列基本遵循先易后难的顺序,这有利于考生通过“预热”逐渐进入最佳状态,有利于正常地发挥考生实际水平。另一方面,高考在每类题型上几乎都有难题或较难题,还有可能每种题型一开始就有“拦路虎”,试题编排难易穿插,有意考查考生的心理素质,如95年高考第1题即为材料选择题,96年高考填空第1题是根据教材上没有的地图填出相关的内容,两题相对都较难。这些就要求考生沉稳自信,迅速进入角色,放松自己,打开思维。埋怨题难,天昏地暗;坚定信心,天高地阔。要以以下这种观点来统摄答题全过程:慢做会的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也不浪费;舍弃全不会。

以上十个关系是笔者近年来研究高考的一孔之见。高考是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其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需要花大气力去理顺,拙文只是从高三教学角度择其要者述之,即便如此,因水平能力所限,恐已将至要者丢弃,在此恳请同行、读者帮助点明。

注释:

[1]《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第60页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第28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81年版

[3]《历史学科的教育与高考测量》第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94年版

[4]见拙文《一道高考题的启示》,《历史教学》95年第2期

[5]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编《高考试题分析与指南·历史》第41页,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94年版

[6]国家教委考试中心《1995年普通高考历史试题评价报告》,《中国考试》95年第6期

[7]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编《高考试题分析与指南·历史》第138页,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94年版

[8]见拙文《历史材料题的审题与答题》,《中学文科参考资料》93年第3期

[9]〔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第28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81年版

[10]〔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第280页,教育科学出版社81年版

[11]首都师大于友西教授主编的《中学历史教学法》第32页,高等教育出版社88年版

[12]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编《高考试题分析与指南·历史》第142页,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94年版

[13]〔美〕布鲁纳《教育过程》第32页,文化教育出版社82版

[14]〔美〕布鲁纳《教育过程》第32页,文化教育出版社82版

[15]转摘吴也显主编《教学论新编》第375页,教育科学出版社91版

[16]国家教委考试中心编《高考试题分析与指南·历史》第28页,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94年版

[17]见拙文《热点问题与1995年历史高考》,《中学历史教学参考》95年第6期

[18]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歌词

[19]见《国家教委考试中心负责人谈高考命题》,《光明日报》1996年7月11日

[20]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2页

[21]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列宁选集》第2卷第851页

标签:;  ;  ;  

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十大关系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