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满足社会对于电力的基本需求,我国各地的电力企业纷纷开展了电力系统扩建工作。随着电力系统的覆盖范围和规模不断增大,变电事故呈现出了高发的趋势,这无疑对人民群众的正常用电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简要对变电运行中的常见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事故原因提出了解决和预防策略,希望能为电力企业改善变电运行现状带来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行;常见事故;事故原因;分析;应对策略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电网运行的安全要求提高,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变电运行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变电运行作业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网的稳定性、安全性。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在实际操作上常常缺乏控制、方法上缺少科学性地指导。只有正确认识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措施,才能有效地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变电站作为电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安全运行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和运行的经济性。为确保变电站安全运行,防止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是我们每个变电运行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常见故障
变电运行的常见故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电容器故障。电容器是整个变电系统的关键设备,同时也是故障的主要频发点之一,导致电容器出现故障的原因往往是由多重因素综合造成的。二是直流系统故障。直流系统的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变电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得变压和电流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一般来说,直流系统故障发生的频率相对较小,但故障影响和故障所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大。三是互感器故障。导致互感器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在于设备问题和环境问题,当互感器存在老化现象或者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时,互感器会出现冒烟、短路、高温等故障现象。
二、常见故障原因
(一)设备老化问题
由于变电系统的特殊性质,因而变电设备的运行时间普遍较长,设备老化问题较为常见。当设备长期运行时,难免会出现个别零部件老化以及损坏的现象。若电力企业的日常检修工作不及时,则会导致老化问题无法及时得到发现。尽管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均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设备检修制度,但在实际落实方面却未达到预期的目的。当电力系统处于扩建阶段时,电力企业现有的检修人员常常无法及时完成工作任务,对于变电设备的日常检修工作质量无法达到有效的保障。此外,变电设备普遍具有专业性较强的特点,因而对于检修人员的专业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甚至个别检修人员没有意识到老化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为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埋下了一定的隐患。
(二)操作失误问题
尽管现阶段大部分变电设备采取了自动化技术,但个别关键环节的操作依然需要人工进行。正因如此,基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并始终将责任精神体现在日常的工作当中。然而在实际当中,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并未将责任精神充分发挥,甚至缺少必须的专业能力,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违规操作或未按既定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的现象。根据相关统计显示,人工操作失误是导致变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其占比较高。因此,如何规范基层工作人员的行为,使其操作符合规定就成为了电力企业必须去考虑和面对的问题。
(三)安全管理问题
实践表明,变电站的安全管理是控制变电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从变电站的安全管理现状来看,审核方式不规范,审核标准不严格以及工作监督的缺乏俨然成为了一种现状。变电站的主要负责人员与基层工作人员之间普遍会存在一种信任关系,从而导致安全管理问题频发。另外,大多数变电站在职责分工方面不够明确,普遍不会采取责任制度,当出现变电事故时常常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直接负责人。由此可见,电力企业必须从安全管理方面强化对于员工的管理,并寻觅有效途径为员工树立安全工作意识。
(四)设备问题
设备问题指的是变电设备自身存在一定的故障和问题,且变电站在引入变电设备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生其存在的隐性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存在问题的设备在投入使用之后,其运行效果往往无法满足变电系统的正常运转。尤其是在晚间用电高峰期阶段,变电系统的各个设备普遍会出现电负荷增加的现象,而问题设备的弊端会在此阶段无限放大,最终使得电力供应稳定性受到影响。若问题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行的阶段时,甚至还会使得变电系统出现短路故障,进而导致出现停电现象。
(五)谐波问题
实践表明,谐波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造成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变电设备工作效率的影响最大,甚至个别抗干扰能力较差的变电设备会出现停止工作的情况。例如:电容器是最为容易受到谐波危害的设备之一,电容器的载波频率一般为2-3KHZ,而谐波的载波频率最高可达到15KHZ。在受到谐波干扰时,电容器的电压会呈现出不稳定的情况,并持续上升,最终使得整个电容器的温度升高。这样一来,不仅会在无形之中使得电能消耗量上涨,且会进一步加快电容器的老化趋势,使得电容器使用寿命缩短。
三、应对策略
(一)降低谐波干扰
想要降低谐波对于变电设备的干扰,就必须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一是对谐波电流进行控制,分别对容易产生谐波和容易受到谐波干扰的设备进行供电。二是增加电容器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电容器当中添加电抗器,一般常用的连接方式为串联,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提高电容器的抗干扰能力。三是使用具有隔离性质的变压器,从而降低谐波对于变电设备的干扰性。
(二)减轻外界干扰
当出现恶劣天气的时候,电力系统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损坏的情况,电力企业应当落实对于电力系统的监督工作,及时检查电网的运行状态,并对故障段的线路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处理,确保供电的持续性。
(三)落实对于变电设备的检修工作
在开展检修工作时,检修人员需要始终检查以下原则:一是落实预防工作。重点对故障易发点进行检查,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故障预防。二是严格遵循相关检修程序和标准。在出现变电事故时,工作人员要优先检查自动化系统以及各级闸门,随后根据故障发生点做下一步的故障排查工作,并做好事故报告。三是做好检修记录。检修人员应当定期对变电站设备进行检查,且需要结合上一次检修结果对设备的老化程度进行分析,若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设备零部件进行更换。
(四)强化对于变电系统的安全管理
首先,变电站的管理人员要在日常工作当中落实对于变电设备的实时监控,使用自动化监控技术实时观察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确保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设备故障问题。其次,落实对于设备的管理工作。在开启设备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按照既定的程序对设备进行检测,并在设备无异常的情况下开启设备。最后,变电站要强化对于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工作,通过开展讲座、学习和考核制度等方式使得员工的专业能力提高,并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从而降低人工操作失误所造成的事故发生频率。
四、结语
综合来看,变电系统的常见故障原因多样化,变电站要在日常工作中对所遇到的故障进行总结,深入分析故障原因,并通过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采取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等方式来达到降低故障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国海,崔伟.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6(10):62-62.
[2]刘海涛,刘海燕,董勇杰.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0):00141 -00141.
[3]刘云.变电运行中的事故分析及应对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1):82-82.
[4]朱腾超,蔡翠平.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0):140-141.
[5]马琳,谷飞,李超.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054-00054.
论文作者:谢国富,迟玉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设备论文; 谐波论文; 事故论文; 电容器论文; 故障论文; 变电站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