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英才学院医学院本科护理学1602班,山东 济南 250104)
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KD)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科收治的川崎病患儿56例,随机分为观察A组和B组。实验A组(28例),在常规阿司匹林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B组(28例),采用单用阿司匹林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时间、总热程、退热时间、黏膜充血、手足肿胀、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及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 A组的退热时间及热程明显短于B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56例川崎病患儿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论 早期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能使体温迅速降低同时也明显的降低了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在使用丙种球蛋白的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控制输液滴速是护理的关键,其次针对疾病特点实施科学护理,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川崎病;阿司匹林;冠状动脉病变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1967由日本川崎富首先报道,曾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MCLS)[1],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诊性疾病。其病因未明,临床发现为发热伴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口唇皲裂,杨梅样舌以及恢复期指(趾)端特异性膜状脱皮,约15%~20%未经治疗的患儿发生冠状动脉损害,也是属于小儿后天性心脏病重要诱发原因[2]。因此,儿科临床必须加强对小儿川崎病的治疗,传统治疗多采用阿司匹林,随着丙种球蛋白的研发,两者相联合可有效治疗小儿川崎病,则迅速在临床中应用。笔者我选取我科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6例川崎病患儿,其中28例常规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加用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科川崎病患儿56例,其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平均为2.4岁。将56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A组(28例)和B组(28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病程及治疗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1.2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发热持续5d以上,抗生素无效;四肢改变:急性期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恢复期指(趾)端膜状蜕皮;多形性红斑;眼结合膜非化脓性充血;唇充血皲裂、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颈部淋巴结非脓性肿大;心脏改变:奔马律,心律失常,心电图异常;白细增高,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明原因的发热5天以上,并伴有上列前五项中的4项者,排除其他疾病后,即可诊断为川崎病。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急性期临床症状恢复情况 A组急性期临床症状恢复时间明显缩短,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急性期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的比较
2.2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及程度比较 A组冠状动脉发生率及病变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记录分析详见表2。
表2 两组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率及程度比较 例(%)
3 护理
维持体温正常 急性期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内合适的温度、湿度,密切观察体温的变化、热型及伴随症状,及时降温,饮食清淡为主。
皮肤护理:保持患儿皮肤清洁;衣被应柔软、清洁,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便后应清洗臀部;勤剪指甲,避免抓伤和擦伤;半脱的痂皮应用干净剪刀剪除,切忌强行撕脱,防止出血和继发感染。
4 讨论
KD主要病变为全身血管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发现其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阿司匹林主要作用机制为抗炎和抗凝,是治疗川崎病的一线药物,但单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则无法改善病变对冠状动脉的损害,因此需考虑加用其他药物来减少病变对冠状动脉的损害,丙种球蛋白的作用机制主要有:1.提供大量特异性抗体,调节免疫系统,预防细菌、病毒感染;2.可抑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活化;3.抑制血小板生长因子受体的激活;4.减少细胞因子的生成;5.延长内皮细胞寿命。
参考文献
[1]胡淑华.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小儿川崎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4):619-620.
[2]桂永浩.川崎病临床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2):881-882.
作者简介:苗秋华(1997.08—),山东省潍坊人,本科,护理学,母婴类。
论文作者:苗秋华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冠状动脉论文; 球蛋白论文; 川崎论文; 患儿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两组论文; 发生率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