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图书馆在电子信息时代的新角色与新任务——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社会科学图书馆专题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图书馆论文,联大论文,研讨会论文,信息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6年在北京召开的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历时6天,于8月30日胜利闭幕。大会围绕“变革的挑战:图书馆与经济发展”这一主题,组织了百余场各类专题研讨会。
关于社会科学图书馆的专题研讨会主要有两次:一次是以“新技术对社会科学图书馆的影响”为主题的公开论坛;另一次是以“为发展研究寻求信息”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来自美国、德国、新加坡、丹麦及中国的10名代表在会上发了言。他们报告的题目分别是:“数字化环境中图书馆的新机会与新任务”(陈钦智,美国西蒙斯学院);“综合新技术:迈向未来的研究图书馆(B·格雷厄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新技术对图书馆的影响”(HANS-CHRISTOPH HOBOHM,德国Fachhochschule);“图书馆员支持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的新作用:新技术的影响”(DIANN RUSCH-FEJA,德国马克—普朗克教育研究所);“Internet的战略性运用:新加坡2000年信息技术及2000年图书馆计划”(E·里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信息科学其信息查寻的形式与内容”(BIRGER HJOERLAND,丹麦皇家图书馆学校);“现实的价值:需要社会科学图书馆员吗?”(HANS J.HINRUP,丹麦国家和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和网络化:建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电子图书馆的规划与实践”(吕本福、周筠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和学院图书馆提供的人文社会科学信息服务的现状与发展”(马文峰,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在改革中前进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吕其苏、钟婉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尽管社会科学图书馆有其专业图书馆的特性,然而各国社会科学图书馆与其他各类图书馆一样,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变革的挑战;都存在在新形势下,如何求生存谋发展的问题。所以,信息技术及其对图书馆的影响是各国代表所讨论的主要议题,也是社会科学图书馆专题会议所探讨的主要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作为中国代表,也可算是发展中国家的唯一代表,主要介绍了各自单位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发展的历史、现状与问题,以及在新形势下为求生存而进行的组织机构改革的情况,同时,对未来电子局域网络的发展也提出设想。鉴于国内情况是同行们所熟悉的,在此不做详细介绍。
以美、德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代表所讨论的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在新形势下,图书馆如何求发展。有的代表谈面向未来图书馆员的新角色与新任务,有的代表介绍本国或所在大学图书馆面对挑战的现实对策与措施,有的则从理论角度探讨图书馆信息学的发展。下面分别将这三方面情况做一简要介绍。
1 社会科学图书馆的新角色与新任务
美国代表陈钦智女士在发言中讲,二次大战后,特别是近十年来,我们所处的时代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技术、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变革。在技术方面,出现了微机、光盘及其他存储媒质以及世界性网络,发展了通信技术、数字图像技术、计算机绘画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压缩技术等新技术。这一切戏剧般地改变了我们生活、思维和相互交流的方式。尤其是近几年,由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我们感受到了开放系统、国际交互网Internet的力量,使几年前未来学家曾预言的“全球村”不再仅仅是一个诱人的概念,而在技术上完全可以使之成为现实。显然,这么大的开放系统的出现,为社会科学信息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向可称之为“全球信息检索”(Universal Information Acoess)方向实现再一次的飞跃,也就是实现“全球图书馆”的目标,无论何人在何地,都可以与世界任一地方的任何人交谈、写信、商谈问题或发送文件的可视信息。到那时,图书馆的作用也就不再是书库的作用了,而是作为全球信息网络的节点互连在一起。为此,图书馆就要改变传统的在图书馆的物理结构范围内提供信息检索的方式,而要向无论在家、在学校、在工作单位或在任何地方的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和全球信息资源。为承担这样一个角色,必须要有新的综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即只是将它应用于图书馆的传统功能和工作程序上,如编目、流通、联机目录查询、生产一般的数据库等等。图书馆要把新技术做为一种手段,改变和扩大它们和工作内容而不是工作方式。图书馆要考虑如何通过各种技术的结合,使人们以非传统方式检索各种类型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还有一件最重要的需要图书馆考虑的事情是:在数字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如何找到和检索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这对所有信息人员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面对挑战,各个图书馆不能仅仅考虑自己的发展,还需要考虑如何利用新技术开展新形式的合作。此外,陈女士还提出信息人员面临的另一个任务是尽快生产出知识性的电子产品,并投入到全球网络中去。目前,吸引几百万以至几十亿美元投资的产品和服务项目都是娱乐和游戏性的。如果进入全球网络中的都是这些产品,那么,我们所企盼的数字信息高速公路就可以称之为“数字娱乐公路”了。为避免这一现象,信息人员就要制造自己的高速、高质的“车”,也就是知识性的电子信息产品。现在已经到了包括社会科学馆员在内的所有信息人员认真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关于信息技术带来图书馆员角色的变化方面,德国代表Diann Rusch-Feja先生认为:根据今后信息业务发展的几个方向,图书馆员可以重新定义为网络专家、信息中间人和系统设计员。他认为社科图书馆与信息中心的馆员们要承担起这些新角色,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首先要懂计算机,这是作为一名社会科学图书馆员的先决条件,除了懂经常使用的几个专题联机或光盘数据库的检索语言和结构外,还要掌握数据库其他方面的知识,其中包括从不同主机检索同一数据库的个人检索各环节的特性,联机与光盘数据库,或同一光盘数据库的不同版本之间的区别等。有关数据库结构的知识,还要懂得装入研究人员个人文献数据库的各类结构和格式,要能修改图书馆的联机目录查询或能生产新的数据库。Internet数据库结构知识包括从利用远程登录(Telnet)检索远地图书馆目录,到通过利用Wais软件使现有数据库转成与Internet兼容的数据库。有关数据库的知识不仅横向扩大包括各类数据库结构,而且纵向扩大包括了解元数据库(meta-database)和自动标引的特点。关于网络知识要了解各种操作系统、各种网络的局限性,还要能检索网络信息源。为解决个别用户的问题,要具有各种操作系统知识和各种图书馆服务软件功能的知识。除此之外,要承担网络专家的新角色,就得能解决不同操作系统之间不兼容的问题,并能为内部和外部用户创造新的网络服务项目。社会科学馆员们除要具备上述计算机、数据库、网络等技术方面的知识外,还要有学科知识和知识评价能力。由于研究人员可利用的信息基础设施增多了,他们可以绕开图书馆直接从Internet或其他网络检索所需信息,这样图书馆作为信息中心的基本功能就受到威胁。图书馆要使用户利用它们的服务,就得提供增值服务,也就是要提供比研究人员自己在Internet上寻找所需信息更快、更省时,又符合他们需要的信息服务。这样,专业图书馆还要扩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和提高评价能力。而作为社会科学图书馆员,在学科知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还要更严峻一些。这是因为社会科学及其信息收集的结构和内容,与各国社会系统相连甚密切,而具有极强个性,随着用户对Internet网络使用的增多,他们对其他国家社会科学及信息情况也要了解才能找到符合本国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需要的信息,从而给馆员们带来有关学科知识的挑战。关于社会科学馆员和信息工作者的任务,Diann Rusch-Feja先生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系统专家,要为内部和外部用户创造新的网络服务项目,其中包括现刊目次服务,使馆藏目录上Internet网,在Internet网上建立本单位的Web形象(Web是由WWW服务器和运行Netscape等浏览器组成的一个虚拟网),提供增值服务,为研究人员的专门学科在Internet上选择、编制和构造有关检索点,开发检索机制和编写培训资料,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利用这些新的信息资源等。(2)作为系统设计员,系统设计不仅仅是为了图书馆日常工作,重点是在创新利用新技术开展的增值服务上。这包括为不同用户生产用于检索的元数据库,其数据源既包括印刷版的,也包括数字信息源,采用Z39.50或其他自动标引和检索自动器(Robotes),使图书馆数据库在Internet上可检索到等。(3)作为信息中间人,馆员不仅要能通过数据库参考工具找到文献,而且要能最先找到它们,估计其价值,根据文献传递条件,迅速恰当地估计用户的需求,然后选择合适的供应商。除此之外,还要建立评价信息质量的新标准。另外,由于研究成果和学术作品也将通过网络以电子形式出版,这将影响到图书馆期刊部的日常工作。馆员将为参与为用户安装电子刊物而进行的设施开发工作,因此,存档技术无疑将成为期刊出版商和图书馆的合资事业。馆员还可能会参与电子出版工作,使他们也成为Web网的出版商。
2 在电子时代社会科学图书馆的对策
面对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各国图书馆都在寻找与制定各自不同的应对策略。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采取的是“两个面向”策略:一方面面向过去;另一方面面向数字化未来,即在继续承担过去的任务的同时,争取做数字化未来的主人,积极探索使电子化未来与过去的资源相结合的路子。他们对本馆数字化未来的建设进行了构想,为达此目标,他们用“虚拟砖”正在一块一块地垒砌着数字化的图书馆。目前正在进行中的有包括所有馆藏目录的“回溯转换”,10种核心历史刊物过刊的保管与检索,编制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刊物的目次索引等在内的10大项目。新加坡全国包括社会科学图书馆在内的图书馆的发展,则被纳入政府2000年图书馆战略计划之中,图书馆的发展与国家信息技术和Internet业的发展相结合。在新加坡,图书馆被视为知识机构,它们必须沿着技术和文化的轨道发展。所谓技术轨道,就是要实现信息数字化和建立无国界的图书馆网络。而这两方面,又是通过利用Internet网和其他技术扩大信息源,并最终建成数字化图书馆。目前很多图书馆都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参考检索,参与电子论坛活动,发送馆际互借要求信息,辅助编目等。它们正在利用新技术,以更经济、更有效的方式进行着图书馆流程中的各项工作。例如,国家图书馆于1995年在Internet上有了自己的称为NL line的Web环境,利用NL line,用户可以检索各种图书馆信息、联机续借资料、参考查询、提增值服务要求等。国家图书馆的10个分馆现在也都安装了16台个人计算机,提供每人1小时的免费检索服务。几个利用Internet做为信息传递机制的数字化图书馆项目正在进行之中。其中有一个称为“数字化图书馆群集”(DLC),该项目旨在把所有科技图书馆连接成网。目前,该项目又在扩大范围,将要把新加坡商业、研究和公共等各类图书馆连为一体。
3 新形势下图书馆信息学研究的方向
丹麦Birger Hjoerland先生对当前图书馆信息学研究方向提出了与众不同的看法。当前普遍看法是图书馆信息学只是一门应用信息技术的学科,而他则认为该学科应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知识的生产者,他们的信息需求,决定他们行为的认识论准则,他们的成果的交流渠道,为他们服务的机构,他们的用户及存在哪些信息问题。除了这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外,还要研究具体学科,如社会科学信息的生产、传播与应用情况。
以上是对第62届国际图联大会社会科学图书馆专题讨论会的简要介绍。这次会议对我们的启示可以用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S·维伯的话予以概括:“我们不能控制变革,但能使变革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如果我们积极参与开发,那么随时都可以让新技术为我们服务。”尽管各国各类图书馆的基础发展水平不同,但只要它们面对变革的挑战,采取积极的态度,适应新形势并努力创新,就一定可以找到生存与发展的新路。